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937章 轰动京都

执宰大明 第937章 轰动京都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readx;京都城外。

为了迎接李云天的到来,足利义仁亲率城里的文武百官在城门处迎接,场面盛大隆重,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看热闹,放眼望去城门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足利义仁之所以要来出城迎接李云天,一是因为礼制,李云天是大明的王爷而他接受了大明“日本国王”的封号,故而他需要迎接李云天这个宗主国来的王爷。

二来,足利义仁已经得知李云天此次前来带来了大批货物,不像是兴师问罪来的,而且还打算把两成的货物与他交易,因此他自然要以礼相待了。

由于这是第一次从大明来高级官员,而且还是一个堂堂的王爷,再加上现在明军水师在出水郡与岛津鸣云的军队对峙,故而京都城的那些权贵对李云天此时来京都敢到非常意外。

因为李云天的到来太过匪夷所思,所以京都城坊间有不少关于李云天的流言,其中最具市场的一条流言就是这次来京都的忠武王是个替身,真正的忠武王肯定不敢冒险来京都城,而是躲在清水城或者琉球岛。

这条流言之所以深受市场的欢迎,一是因为李云天此举太过突然,可谓破了大明和倭国历史上的天荒,以前来的都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二来明军水师正在九州的萨《 摩半岛与萨摩国开战,李云天此举无疑是深入虎穴,三来是京都城没人见过李云天,故而无法确认来京都城之人的身份。

足利义仁也有所怀疑,在他看来大明的官员都是颐指气使、眼高于顶的人,像李云天这样位高权重的高官岂会亲临险境?

不过,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明军打着“忠武王”的旗号来京都,那么就算来的不是忠武王本人,一旦双方达成什么协议的话明军也会以“忠武王”的名义来执行。

这一点足利义仁还是非常放心的,他知道大明朝廷崇尚礼仪仁信,尤其是对待海外藩国更是重信重义,因此绝对不会翻脸不认那些签好的合约。

换句话来说,足利义仁看重的是“忠武王”这个旗号,至于来的究竟是不是忠武王本人他可不怎么在乎。

“来了!”就在城外的人群嗡嗡地议论着的时候,一个人指着远处的道路喊道,只见道路上出现了黑压压的行进队伍。

“奏乐!”一名立在足利义仁身后的家臣见状冲着边上的乐队挥了一下手,乐师们就奏起了喜庆的音乐来。

李云天骑在马上,远远地就望见城门外的迎接队伍中有一片铮亮的脑门,倭国的武士通常喜欢剔“月代”头,也就是把前额和头顶上的头发剃光,而别的地方留有发髻,可谓是武士的象征。

由于受到唐宋文化的影响,古代倭国男子对头发的处理方式与唐宋时汉人一致,将头发聚拢扎于头顶,等到作战时则将头发捋到脑后,在头颈结合部用带子捆扎得像马尾辨,这样便于佩戴头盔。

不过随着进入室町幕府时期后,各地战争逐渐变得频繁,在激烈的搏杀中士兵们盘在头上的头发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散落,这时头顶中前部的那些头发便会遮住脸面,挡住视线,进而影响战斗。

因此,有武士便将头顶中前部的那些头发剃除,这样即便头发在战斗中散落也只是披散于头部两侧和后背,不会影响视野。

由于这样做的效果明显,因此效仿的武士便越来越多,很快剃发就成了武士们的一种风俗。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剃发留这种“月代”头,这种发誓只限于武士阶层,可谓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忠武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当李云天来到迎接的队伍前翻身下马后,足利义仁走上前笑着向他一躬身说道。

“劳烦国王殿下亲自相迎,本王实在荣幸之至。”李云天闻言微笑着向足利义仁拱了拱手,不动声色地回了礼。

虽然知道足利义仁在倭国不用“日本国王”这个称呼,不过李云天是大明的子民,自然要按照大明天子册封给足利义仁的封号来称呼他。

足利义仁对这个称呼并不介意,与李云天寒暄了几句后就向李云天介绍身边的京都城倭国权贵,主要是“二宫八省一台五卫府”的主官以及幕府的高级官员。

倭国是实行律令制的国家,律令制下的中央官制以二官八省为基本体制,君主在天皇之下,置有担当朝廷祭祀的神祇官与统括国政的太政官,也就是“二官”。

其中神祇官负责国家的祭祀活动,太政官负责国家的政治运作,八省以下的政府机构,全部都处在太政官的管辖之下。

二官八省以外其他的监察行政组织的弾正台及宫中等负责守卫的卫府,也就是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和左右兵卫府由天皇直辖。

由太政官决定的政令,通过八省变为法律命令进行实施,在八省中左辨官下辖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和民部省四,右辨官下设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和宫内四省,共称“八省”。

八省又有着各自的下属部门——寮或司,以分担职务:

中务省设阴阳寮、图书寮;式部省设大学寮;治部省设有玄蕃寮、诸陵司;民部省设有主计寮、主税寮;兵部省设有兵马寮、主船司;刑部省设有囚狱司;大藏省设有扫守司、织部司;宫内省之下设有主殿寮、采女司等等。

在倭国的朝政体系中,太政官是倭国的最高官员,下面还有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大纳言、中纳言、参政和少纳言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幕府并不在倭国的朝政体系内,它的全称是“征夷大将军府”,因此幕府的将军在倭国朝廷里都有公职在身。

通常来说,幕府的将军会被授予大纳言以上的官职,这才是其在倭国政坛上的正式官职。

不过,由于我国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幕府将军的手里,因此倭国朝廷上的那些官职只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果担任官职的人不是掌握实权的大名,那么就只能是一种虚职。

例如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虽然两人只是左京兆与右京兆,但由于他们是倭国数一数二的守护大名,麾下有着数个藩国追随,故而其在倭国的权势仅次于幕府将军足利义仁。

就像大明把幕府当做倭国的统治机构一样,因为幕府掌控了倭国的朝局,所以倭国的朝廷体系反而成为了一个鸡肋般的存在,但它自从倭国创立起一直沿用至今,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也算是一个奇迹。

本来,李云天心中还饶有兴致地等着足利义仁把住在京城皇宫的天皇介绍给他,不过令他感到有些失望的是足利义仁根本就没有提及天皇,想必也是避免出现尴尬。

毕竟足利义仁是大明封的日本国王,是倭国的最高统治者,冷不丁地他告诉李云天倭国还有天皇这个倭国的最高领着者,恐怕单单解释就要费不少口舌,索性也就闭口不提了。

足以义仁已经在幕府给李云天备好了接风宴,两人谈笑风生地在众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去了幕府,引得京都城万人空巷,城里的居民们纷纷围聚在路边看着热闹,兴致勃勃地指着李云天带来的那些衣甲鲜明、身材魁梧的明军水师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接风宴后,李云天以舟车劳顿为由去了足利义仁给他准备的住所,是京都城一处非常豪华的宅院,院子里种满了樱花树,开的正是漂亮的时候。

据李云天得到的消息,这处宅院原本是京都城一个大商贾的,后来听说李云天要来主动把地方腾出来给李云天落脚。

由于那处宅院的住宿环境是京都城一流的,因此足利义仁对此非常满意,它就成为了李云天在京都城的下榻处。

宅院里有数十名仆人,是那名商贾特意给李云天准备的,不过雷婷肯定信不过他们,因此安排那些仆人干些打扫的杂活,李云天的衣食起居由她带来的人负责。

说实话,李云天真的睡不惯倭国的榻榻米,也不习惯脱了鞋在房间里的木地板上走,不过入乡随俗他只好将就一下。

晚上,李云天躺在花园里的一张躺椅上,仰头望着夜空中灿烂的星辰出神。

如果细究起来的话李云天现在的身份有些尴尬,一方面他在萨摩半岛与萨摩国开战,并且攻占了萨摩国的丽岛郡和出水郡,另一方面他带着礼物前来拜见足利义仁,并受到足利义仁的宽带。

因此,李云天是倭国的朋友还是敌人没人能说得清楚,也没人愿意想要计较这件事情,大家现在更多关注的是能从李云天那里获得什么。

对于李云天的来意,京都的那些倭国权贵很多都能猜出来,那就是解决萨摩国引发的这场纠纷。

与此同时,由于李云天带来了大量货物因此也引发了不少人期待,京都的权贵们希望李云天能像与南洋诸国进行海外贸易那样也与倭国开通贸易,进而使得他们从中赚取利润,要知道大明可是倭国最为倚重的贸易对象。i129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