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669章 开原城(二更)

执宰大明 第669章 开原城(二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由于辽东军情紧急,因此李云天并没有在清山城多待,第二天就起程赶去了开原城,准备尽快处理辽东的军务。

猛哥帖木儿让其弟凡察和淤沙哈率领数百名斡朵怜部的士兵随行护送,并且亲自将李云天送出了斡朵怜部的地盘,对李云天恭敬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凡察是斡朵怜部仅次于猛哥帖木儿的二号人物,猛哥帖木儿将斡朵怜部的兵力一分为三,中军由他统帅,左军由凡察统帅,右军由猛哥帖木儿长子阿古统帅。

凡察不仅跟随猛哥帖木儿参与了永乐帝的第三次北征漠北并立下大功,而且多次随同猛哥帖木儿前往京城觐见大明天子,还全程参与了对杨木答兀的招抚,与猛哥帖木儿一样对大明忠心耿耿。

经过几天的行程后,十一月上旬李云天一行人抵达了辽东都司北方重镇――开原城。

开原城南门外黑压压地聚满了迎接的人群,骁武军指挥同知顾礼裕、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裴俊和开原城游击将军杨杰等大小官吏悉数到场。

顾礼裕从交趾回到京城后就被李云天派去了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负责辽东朱雀答应的事务,单就官职而言在关外仅次于大宁都司、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使,力压三大都司的指挥同知,可谓大明在关外的第四号人物。

当年顾礼裕离京时,李云天就叮嘱过他要好生在辽东经营,别看关外天寒地冻好像是荒凉的蛮荒之地,但对大明却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以及经济价值。

由于永乐帝“天子守国门”的国策,大明的京师从南京城迁到了北京城,这使得大明京师与关外仅仅隔着一道山海关。

因此大明关外的大宁都司、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悉心经营,一旦关外有失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虽然满清能顺利入主中原有着各方面的因素,但大明京师距离山海关太近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使得闯王李自成在大顺军于山海关战败后没有了任何回旋的战略空间,不得不仓皇率军撤出京城,以至于满清兵不血刃地就进入了大明的皇城。

李云天之所以要在辽东创立朱雀大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仅是要把辽东变成像山东、浙江这样的稳定富庶的地区,而且还要以辽东为跳板巩固大明的北疆,尤其是对大宁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掌控。

在李云天看来,只有大明关外的三大都司经营妥善后,那么大明的京师才能固若金汤,进而避免正统年间鞑靼人围攻京城以及崇祯年间满清进入京城。

“钦差大人!”当身穿一身灰色军大衣的李云天翻身下马的后,守候着的顾礼裕和裴俊等人连忙向李云天躬身行礼。

李云天现在的身份是宣德帝派往辽东督办辽东明军后勤事务的骁武军武官,他的真实身份只有顾礼裕知晓和裴俊知晓,包括开城守将杨杰都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武官就是大名鼎鼎的镇武侯。

在众人的簇拥下,李云天与顾礼裕等人谈笑风生地进了城,顾礼裕早已经给李云天准备好了接风宴。

酒宴过后,李云天领着顾礼裕和裴俊去了骁武军朱雀大营的驻地,顾礼裕给他收拾好了一个干净雅静的院子。

“参见侯爷!”进了客厅后,顾礼裕和裴俊齐身向李云天行礼。

“辽东现在的局势如何?”李云天笑了笑,招呼两人落座,开口询问辽东的最新战局。

“禀侯爷,为了避开蒙古兵的锋芒,我军已经在义国公的指令下收聚在了几个重要军镇固守,现在与蒙古兵成对峙之势。”裴俊是辽东都司的都指挥佥事,自然对辽东当前的战局最为清楚,坐下后有条不紊地禀告。

裴俊原本在辽阳城,几天前赶到了开原城协助顾礼裕作战,顺便通知猛哥帖木儿继续招抚杨木答兀。

如今在辽东的地界上,明军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就是骁武军朱雀大营的两万军士,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朱雀大营的骁武军会成为辽东明军的一支奇兵,吸引了三四万蒙古兵的兵力,这使得其他地方的明军减轻了不少压力。

其实,倘若不是有义国公张昊在辽阳城坐镇的话,辽东明军的局势现在要更加窘迫,张昊凭借多年的经验敏锐地意识到北元残部此次来者不善,而且人数众多,故而当机立断下令辽东都司下辖的部队收缩到几个重要的军事重镇,进而保存了辽东明军的兵力。

否则的话,分散在辽东各卫所的军队肯定会被来势汹汹的蒙古兵逐一吞噬,张昊可不认为缺乏操练的辽东都司军队能与有备而来的蒙古军队抗衡。

在辽东的那些武官中能果断做出收缩防御的人也只有张昊了,也幸亏张昊当时得以从蒙古兵的伏击中逃脱进入辽阳城,要不然辽东都司的那些武官谁也不敢贸然下令各卫所的明军撤退,进而将防区拱手送于蒙古人,那样就有了畏战的嫌疑,事后必然会受到言官的弹劾。

虽然现在蒙古兵已经占据了辽东大部分地区,但辽东的那几个重镇却牢牢地掌握在了明军的手中,明军虽然在野外作战不是蒙古兵的对手但守城却比蒙古兵经验丰富,这使得蒙古兵不得不停止攻城,趁着冬季赶制攻城器械。

“北元残部此次来势汹汹,皇上北征恐怕会与其进行连番激战,班师回朝唯有等到明年,在此援军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守住辽东。”

李云天对张昊采取收缩防御的战略举措十分欣赏,这使得辽东明军得以保住主力,可以想象的是在此期间辽东明军一定会加紧操练,明年战斗力定会提高一大截,沉吟了一下后沉声向顾礼裕和裴俊说道,“由于蒙古兀良哈部的人堵在了山海关前,我军的粮草将通过朝鲜国运来辽东,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防止蒙古兵偷袭。”

“侯爷放心,卑职已经加派斥候打探蒙古兵的动静,只要他们敢打那些粮草的主意,卑职定叫他们有来无回!”顾礼裕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意气风发地说道。

前些日子就是顾礼裕亲自率军突袭的蒙古兵营地,经过一番激战后击溃了人数占优的蒙古兵,这给予了他很大的信心,因为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的将士战斗力和执行力要比蒙古兵更胜一筹。

“战场上最忌轻敌,万万不可大意,只有重视敌人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李云天见状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沉声叮嘱顾礼裕,感觉顾礼裕经过与蒙古兵一战后已经有了骄蛮之心。

“侯爷教训极是,卑职定当谨遵教诲,尽力将更多的兄弟从战场上带回来。”顾礼裕闻言顿时意识到李云天言语中的警示,双目顿时流露出一丝愧色,连忙沉声应道。

骁武军追求的不仅仅是战胜敌人,而且还要尽可能小的付出代价,除非情非得已,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骁武军是绝对不会做的,李云天可不愿意看见骁武军的武官踩着士兵们的尸体升官发财。

“寒冬已至,辽东物资匮乏,想必不少百姓要在冬夜里忍饥挨饿,传本侯的军令,打开开原城粮仓赈济咸平府境内的百姓,尤其是安乐州的女真等部族,你亲自派人送去过冬用的粮食衣物。”见顾礼裕面露愧意,李云天不准备在此事上纠缠,语峰一转后向裴俊说道。

“侯爷,你准备救济那些女真部族?”裴俊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显得有些难以理解。

由于北元残部的侵扰辽东明军的物资也不富裕,在裴俊看来李云天赈济咸平府内的汉人百姓无可厚非,可要送给那些女真部族他就有些无法理解了,女真诸部虽然臣服于大明但私下里也时常袭扰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村落城镇,他并没有将其视为真正的大明百姓。

“他们既然是我大明的子民,那么理应受到与汉人百姓一样的待遇。”李云天知道裴俊一时间难以理解此事,微微笑了笑后说道,“如今大敌当前,我等要凝聚一切力量共同御敌!”

“卑职明白,这就派人给安乐州的女真部族送去军需物资。”裴俊有些明白李云天的话,认为李云天此举是在拉拢安乐州的女真部族,因此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辽东都司共设二十五卫、两州,其中二十五卫是汉族百姓聚居区,两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即安乐州和自在州。

明朝统计人口时往往只统计汉族人口而不统计少数民族的人口,因为只有汉族人才负担赋税,而少数民族则不用。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汉族的聚居区,古代是九州之一的幽州,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为辅,辽东二十五卫在大明洪武年间就有汉族百姓约五百万,少数民族约两百万。

可惜的是,由于大明武备日渐松弛,对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经营不善,以至于满清不但统一了奴儿干都司的女真诸部,而且还从明军手中攻占了辽东都司,进而入主中原,开创了两三百年的基业。

在李云天看来,要想真正地使得关外之地长治久安,必须要融合关外的那些少数民族,单纯的招抚并不是长久至今,只有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百姓进行融合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关外诸部相互攻击的局面。

而要想使得那些少数民族百姓融合进大明,那么就必须要改变大明此前的抑制策略,将其与汉族百姓一视同仁,以此来对其进行同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