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643章 副使

执宰大明 第643章 副使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相公,朝鲜王在北部设立四郡六镇,其心不小呀。”雷婷见李云天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于是接过他手里的情报一看,微笑着说道。

很显然,四郡六镇的建立有利于朝鲜王对咸镜道和平安道地域的掌控,使得被赶走的女真人无法再度返回。

可惜的是,朝鲜王的这个算盘很可能要落空了,四郡六镇已经引发了李云天的警惕,想必李云天不会视若无睹。

“一旦让朝鲜王与我大明划江而治,我大明对朝鲜国的掌控无疑将减弱许多。”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脸上流露出了笑容,“咸镜道大部是建州左卫的地域,平安道大部是辽东都司铁岭卫的地域,朝鲜王想要拿下它无疑是虎口夺食!”

“相公,朝鲜王已经在四郡六镇经营多年,恐怕不会把吃进嘴里的这块肥肉吐出来。”雷婷放下手中的情报后向李云天莞尔一笑,恐怕这才是李云天前来朝鲜国的真正原因,要从朝鲜国的内部下手。

“不吐也得吐,否则我大明连领土都收不住,威严何在?”李云天顺手将雷婷搂在了怀里,微笑着说道,他此次前去朝鲜国不单单是为了辽东的战事,更重要的是布局解决被朝鲜国侵占的铁岭卫和建州左卫的领地。

与李云天一同前往朝鲜国向朝鲜王宣旨,让朝鲜王协助辽东明军征讨兀良哈三卫的使者是从七品的礼科给事中赵德,赵德是两榜三甲进士出身,为人沉稳,故而被李云天挑选为此次前往朝鲜国的使者。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开始派往朝鲜的使者不是宦官就是六七品的行人司行人、六科给事中等一类的中小官吏,很少派三品以上的大臣出使。

而且,对于《明会典》中所记载的朝鲜国开国太祖李成桂的宗系之误,从永乐年间开始朝鲜国就请求更正,但直至万历年间《明会典》重修时明朝的官吏方才改正,其间历时二百余年,由此可见朝鲜国当时在明朝官吏眼中地位之低。

虽然如此,但朝鲜国对明朝却心悦诚服,洪武、永乐时期,明朝向朝鲜国索处女、索火者(阉人),后来又屡索贡物,但朝鲜不厌其烦。

满清入关后就对朝鲜国一再施恩,岁贡一减再减,除多尔衮曾要求朝鲜进贡过妃子外鲜有求索,派往朝鲜的使臣皆是三品以上的满洲大员,而且严加管束。

可朝鲜国始终对满清心存疑忌,一直视其为“夷”、“虏”,祭祀明太祖、神宗和崇祯皇帝的大报坛二百余年间烟火一直不绝。

之所以如此,根源就在朝鲜国秉持以春秋义理为核心的中华正统观,这种正统观决定了其对明、清两朝的不同文化心态,是朝鲜王朝尊周思明的理论根据和思想基础。

面对作为中华正统的明朝,朝鲜王朝有很强的认同感,往往以“小中华”自居,大讲慕华,恭行事大。

而满清以边鄙“胡人”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对秉持程朱义理观的朝鲜王朝来说是华夷变态、本末倒置、天地不容之事,此时的慕华即转变为尊华,尊王攘夷的春秋义理观甚嚣尘上,遂极力崇明,大讲尊周思明。尊周即尊明,尊明即是尊华。

在整个朝鲜王朝与满清交往的近三百年中,这种尊周思明的思想始终存在,影响深远。

李云天不仅仅是大明正三品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而且还是堂堂的镇武侯,自然不便打破大明规制去朝鲜王国宣旨。

况且,李云天此行隐秘不宜向外透露行踪,故而此次出访朝鲜王国的使者自然就是品阶正好合适的赵德,而他则以副使的身份随队前行,这样一来在朝鲜国行事方便了许多。

当李云天一行人抵达天津港的时候,明扬号三桅帆船已经静静地停在港口,其怪异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人百姓前来围观,即便是当地的渔民也从未见过这种制式的海船。

海路虽然可以尽快抵达朝鲜国的汉城府,但危险却远高于陆路,不仅会遇上莫名的风暴,而且还有横行海面的倭寇。

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前往朝鲜王国的大明使者通常都走陆路,从京师北上,出山海关后抵达辽东都司,再由辽东都司抵鸭绿江,过江后就进入朝鲜王国的国境。

虽说这个路线在路上消耗不少时间,但沿途都有军队护送安全足以得到保障,很显然使者们都是比较惜命的,故而通常都会走陆路。

况且,走陆路的话使者们还方便来回夹带一些私货贩卖,不仅去朝鲜王国的时候能带去大明的货品,而且回来的时候还能带回很多索要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明扬号三桅帆船不仅是大明最坚固的海船,还是一座海上移动的炮台,船身上的两层火炮甲板此时已经装载满了60门火炮,可谓是大明第一艘列装了全部火炮的运输战舰。

这次随同李云天出使的使团人员一共有六十七人,其中文职官吏十几个,剩下的人都是由李云天的护卫所充当的随从。

李云天的身份是此次出使朝鲜国使团的副使,来自前军都督府的一名千户,化名刘方。

使团的文职官吏们上船后好奇地东张西望,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异样式的怪船,而且船上的船员皆穿与讲武堂武官制式相同的白色军服,看上去显得非常新奇和另类。

不过随后赵德就告诫那些文职官吏待在各自的船舱里,即便是上茅厕也要由船员领路,不得私自离开房间,否则将受到重罚。

随着赵德这条命令,使团的文职官吏们于是乖乖地待在房间里,暗自猜测着这艘船上有何秘密。

其实,这艘船的最大秘密就是那两层火炮甲板,两层高的船舱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60门讲武堂司科院最新研制的火炮。

由于讲武堂司科院大大改进了锻造技术,故而新型火炮的炮身比神机营的火炮看起来要小巧精致很多,但威力却是以前火炮的数倍,更是增加了用来调准射击距离的标尺,使得精准度得以飞速提升。

这是明扬号三桅战舰首次出海执行任务,自从在天津港装上了那60门新型火炮后,明扬号一直在辽东海域的荒岛进行训练,以增强各部船员之间的协调性和熟练度,尤其是海上射击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

明扬号曾经进行过火炮齐射试验,火炮甲板一侧的30门火炮一次齐射后,将海上一艘当做靶船的明军主力战船轰了一个稀巴烂,明扬号甲板上的船员纷纷惊愕地望着那艘在海面上缓缓下沉的战船,随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如果搁在海战中,只要对方的战船中了一两发炮弹后就会引发恐慌,相对于火炮的实际破坏力,它的威慑性更大。

另外,明扬号在海岸线来回游弋时可以向岸上的目标发动火炮攻击,轻而易举地摧毁岸上敌军的防御,给登陆部队清除障碍,在海战和近海作战中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杀器,在军事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李云天立在甲板上吹着海风,今天是一个好天气,风和日丽,一些水鸟鸣叫着在蔚蓝的海面上盘旋。

“相公,恐怕谁也想不到你会给朝鲜国的大臣们送礼。”雷婷从船舱出来,手里端着一碟糕点,微笑着来到了李云天的身旁。

与以往前去朝鲜国的使团不同,由于这次使团出发十分匆忙因此并没有夹带私货,不过这也并非意味着使团是空着手来的,随同使团前来的有整整三大箱的金银珠宝,是从户部的库房里紧急提取出来的,价值五十万两白银。

这三个大箱子自然由李云天的护卫进行押送,除了赵德外那些文职官吏们并不清楚箱子里面装了什么,谁能想到李云天竟然会用钱收买朝鲜王国的大员,平常可都是那些大员们孝敬大明来的使者。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要能把铁岭卫和建州左卫夺回来,这点儿小钱不算什么。”李云天伸手捏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笑着说道。

“听说朝鲜王并不是一个好应对的人,颇有永乐皇帝的风范。”雷婷闻言莞尔一笑,如果朝鲜王得知李云天竟然用钱财笼络他的大臣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只可惜,他始终只是大明册封的朝鲜王,而永乐皇帝则是大明的皇帝!”李云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从雷婷的手中接过那个盛有糕点的小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明太过强大了,周遭那些接受大明册封的国王或许有鸿鹄之志,但无奈最终只能臣服于大明的天威。

李云天的海上旅程非常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风浪,途中虽然遇到了几只疑似倭寇的海船,不过注意到明扬号那庞大的船体以及悬挂着的讲武堂军旗后,那几只海船皆灰溜溜地离开了。

数天后,明扬号顺利抵达了仁川港,港口的船只纷纷闪避给他让出了一条通道,百姓们聚集在码头饶有兴致地指着这艘样式怪异的巨大海船议论着。

由于明扬号的到来,码头上仁川县衙的地方官吏无疑被惊动了,当值的官吏连忙赶过来查看,当得知船上的人是大明派来的使团后连忙恭敬地将他们请去了迎宾会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