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239章 查阅卷宗

执宰大明 第1239章 查阅卷宗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都察院,会客大厅。

一名内侍从门外进来,快步来到正在那里品着茶的王振身旁,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什么?”王振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双目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口中禁不住一声低语。

陈智和金濂等人虽在谈笑但暗中却观察着王振的举动,见王振脸色有变不由得私下里相互间对视了一眼,看来李云天已经找到了与贺氏杀夫一案有关的重要线索。

很显然,那名内侍向王振禀报的是李云天在绣庄查案的事情,如果案情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的话王振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陈智等人猜得没错,那名内侍向王振禀报的正是绣庄的事情,他刚才被王振派去绣庄打探消息,目睹了韩姓中年女子拿出私藏的锦衣卫腰牌的经过,在李云天走的时候提前赶回来向王振禀告。

王振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后,向那名禀报的内侍低语了一番,那名内侍就起身快步离开,看样子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办。

见此情形,陈智和金濂等人顿时意识到李云天在绣庄找到的线索给王振施加了不小的压力,这使得众人心中颇为感兴趣,私下里暗自议论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过多久,院子里传来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李云天在王文等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王爷!”王振和陈智等人见状连忙起身道院中相迎,齐刷刷地向李云天躬身行礼。

“让诸位久等了。”李云天笑了笑,抬步走进了会客大厅坐在了上首处的椅子上,等他坐下后众人才按照官职的高低在左右两侧的座位落座,纷纷抬头望着他。

“诸位,咱们这次奉皇上之命来审贺氏杀夫一案和薛瑄受贿一案,职责重大,本王望诸位能慎重对待,切莫辜负皇上对咱们的期望和信赖。”环视了一眼在座众人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冲着斜上方拱了一下手沉声说道。

“王爷放心,下官谨记在心,定不负皇上所望。”现场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回答,作为正统帝钦定的御案他们自然要摆正态度,即便是心中有所不屑也不能表现出来。

其实,在座的人都清楚,虽然他们这次审的是皇帝钦定的御案,但薛瑄的案子并不是普通的案件,涉及到了朝廷各方势力的博弈,因此影响案件走向的并不是真实的案情而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能查明案情的真相,那么将触动各方势力的博弈,进而影响到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诸位大人,贺氏杀夫一案扑朔迷离,牵涉到了锦衣卫和三法司,皇上对此异常重视。”

李云天从在座众人的神色上清楚他们心中的想法,这些人中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至少二十年,岂会不知道这种御案里面的门道,因此面色一整,神情严肃地说道,“为了查清案情,本官希望诸位能在审理之前翻阅此案的卷宗,了解案情。”

“王爷所言甚是。”陈智和王振等人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异口同声地说道,即便是接触案件最多的王文也只知道都察院掌握的案情,对刑部审理时的案卷并不清楚。

因此,李云天趁着这次会审的时机合并都察院和刑部所掌管的贺氏杀夫案卷宗,让众人清楚此案的案情,不至于审问的时候一派茫然。

“王爷,下官已经把此案的案卷带来,就在外面的厢房里候着,随时可以调看。”刑部尚书金濂闻言向李云天微微一躬身,自从接到正统帝的圣旨后他就把一切事务都准备妥当。

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时主审贺氏杀夫案的那名刑部主事因为受到了薛瑄受贿案的影响,一并被锦衣卫抓进了诏狱里,生死未明。

“王爷,下官也把案卷整理妥当了。”随后,王文也向李云天一躬身,沉声说道。

贺氏杀夫案是由王文督办的,因此卷宗一直都是他的人在保管,除了李云天调看过外,包括陈智在内没人对其有兴趣,谁吃饱了撑的去没事儿找事儿。

“既然如此,那么就把案卷带过来,大家一同查看商议。”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沉声下达了命令,虽然他知道众人对案情并不感兴趣但这是审案的流程不得不走。

再者说了,这是正统皇帝钦定的御案岂可马虎从事?

随着李云天的命令,都察院的差役们很快就把都察院和刑部有关贺氏杀夫案的案卷给呈了上来,分别呈给了在座的众人。

李云天有条不紊地翻阅着刑部的案卷,与都察院的案卷相比双方的内容其实大同小异,只不过刑部的案卷中否定了许多证人和证言,故而没有采纳小妾岳氏的毒杀一说,最终判贺氏无罪,岳氏由于反坐锒铛入狱。

在李云天看来,刑部的案卷判得更为客观一些,毕竟时隔两年很多证据都已经消散,要想认定贺氏毒杀确实非常困难。

当然了,为了验证那个赵指挥同知是否被毒杀还可以开棺验尸,不过古代讲究死者为大,如果不到情非得已谁也不愿意打开死去亲人的棺木,而且死者还是朝廷的高官,如此一来颜面何存?

其实,刑部的那名主事当时也曾提出过开棺验尸,但出乎意料的是受到了贺氏和岳氏的一致反对。

由于死去的赵指挥同知是前军都督府的人,故而开棺一事要经过前军都督府的点头,而前军都督府对开馆一事态度显得模棱两可,毕竟这是赵指挥同知的家事,因此要尊重其家眷的意见。

这一下,刑部的那名主事也就无法开馆,毕竟死者并不是普通的民户而是卫所军的军户,要想开馆并不容易。

李云天以前对贺氏和岳氏都不同意开馆感到有些不解,按理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此案的办法,不过在确定了岳氏偷人后他明白了两人为何会这样:岳氏是担心开馆后外界发现赵指挥同知并没有中毒,而贺氏是担心由此一来岳氏的奸情会公之于众影响家门声誉。

与李云天不同,王振心不在焉地翻看着手里的卷宗,他对浙西卷宗并不感兴趣,关心的是李云天会如何对待薛瑄受贿的案子,而薛瑄受贿的案子将影响到李云天对贺氏杀夫案的判决。

王振心里很清楚,李云天在贺氏杀夫案中已经占据了主动,岳氏的奸情很显然会对案子产生严重影响,现在就看李云天下一步会如何做。

由于贺氏杀夫案案情复杂,涉及到了许多人证,例如包括药铺的伙计、邻居、前军都督府的官吏以及赵指挥同知的家的下人等等,这使得李云天等人费了一天的工夫才把卷宗看完,直到下午散值守时才对案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案情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按照小妾岳氏的说法,由于那名死去的赵指挥同知宠爱于她,故而使得正妻贺氏心存妒忌万般怨恨,担心赵指挥同知以后会把家产多分给小妾这一房,故而对赵指挥同知痛下杀手,使得其英年早逝。

虽然小妾岳氏当时并没有儿女,但这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故而正妻贺氏起了歹心。

至于正妻贺氏,对小妾岳氏的指控是一概否认,并且表示小妾岳氏为了争得家中的财产故意诬陷于她。

小妾岳氏最为关重要的证人是一个药铺的伙计,指证正妻贺氏的贴身丫鬟曾经到药铺里买过砒霜,不久后赵指挥同知就死了,而小妾岳氏此后就咱也没在家里发现过砒霜。

另外,赵指挥同知家的一名下人也证明,赵指挥同知死后他隐约看见其五官内有残留的血迹,而且脸上画了很重的妆容,好像在掩盖其中毒而死的真相。

而正妻贺氏的最重要的证人则是赵指挥同知的老娘,证明夫妻两人非常恩爱,这就可以排除贺氏作案的动机。

至于其他的证人,在大堂上都有过翻供的行为,都察院的郑祥审问的时候站在小妾岳氏那一边,指出正妻贺氏与赵指挥同知夫妻不睦,关系恶劣,还有赵家的下人证明赵指挥同知死时模样甚惨。

等到了刑部那名主事主审的时候,证人们又纷纷改口站在了正妻贺氏的一边,表明其夫人感情融洽,赵指挥同知死时神情安详。

正是由于那些证人的翻供,使得刑部的那名主事最终宣判贺氏无罪,进而引发了锦衣卫的介入,他与薛瑄都被抓进了锦衣卫的诏狱,罪名跟薛瑄一样都是收受贺氏的贿赂后罔顾事实给贺氏翻案。

对于那些证人为何会翻供,李云天不用调查就知道,肯定是都察院和刑部堂审的时候都动用了大刑,这样一来证人肯定就随波逐流了,为了避免挨打肯定有人说谎。

与王振、金濂等人查看完贺氏杀夫案的卷宗后,李云天没有像他们一样回去休息,而是留宿在了都察院。

由于贺氏杀夫一案将在都察院里进行会审,故而李云天决定这些天就待在都察院,闲暇的时候处理下手头的公文,没有必要再回家,反正他已经习惯了在外面过夜。

李云天身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他晚上不离开那么陈智和王文等人自然也不好回家,因此纷纷选择留在都察院。

晚饭后,李云天领着云娜离开了都察院,去了与都察院相距不远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如今贺氏杀夫案的涉案人员都在诏狱里关着,身为此案正统皇帝御命的主审他自然要去看看贺氏和岳氏等人。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守门门卒见李云天来了,连忙躬身把李云天请了过去,李云天奉旨查案自然可以自由进出锦衣卫北镇抚司。

即便李云天没有奉旨,那么他如果想进北镇抚司的话,就是给那些守门的门卒十个胆子也不敢把他拦下来。

“下官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马顺恭迎王爷。”李云天进入北镇抚司的院门后不久,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马顺领着一众手下急匆匆赶来,躬身向李云天行礼。

“马镇抚使,本王这次前来是想见见贺氏杀夫案的相关人员,你不必陪伴。”李云天向马顺微微一颔首,不动声色地说道。

“下官遵命。”马顺那里敢跟李云天讨价还价,向李云天一躬身后让人把李云天领去了诏狱。

“大人,诏狱里的那些人不会给咱们惹出什么麻烦吧?”马顺皱着眉头望着李云天离去的背影,一名千户凑了过来低声问道,显得忧心忡忡,对李云天甚是忌惮。

“慌什么!”马顺闻言不由得瞪了那名已然有些乱了方寸的千户一眼,冷冷地说道,“王爷如果想找咱们麻烦的话早就来这里了,何苦等到晚上独身前来?”

“大人教训的是,卑职太沉不住气了。”那名千户闻言怔了一下,随后反应了过来,讪笑着向马顺说道,他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李云天这次前来诏狱并不是找北镇抚司麻烦的。

这名心神不宁的千户正是赵成,他先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会介入到贺氏杀夫案里面,因此想到他对贺氏等人的严刑逼供心中就感到有些发虚。

不过马顺的一句话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得惶恐不安的他茅塞顿开,李云天要想把案子闹大的话就不会深夜前来诏狱了。

到了诏狱后,李云天没有进牢里,而是去了一间比较干净的厢房,在房间里等待着他想要见的人前来。

当穿着一身崭新的囚服、戴着手铐脚镣、眼神呆滞的贺氏被两名护卫带进房间时,李云天正坐在椅子上品着茶。

见到李云天,贺氏机械式地跪了下去,一脸木然地等待着李云天发话,她现在已经心死,就等着到九泉之下去见死去的赵指挥同知。

此时此刻贺氏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风度翩翩的便装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忠王,还以为是锦衣卫的人要提审她。

“卸下她的刑具!”从贺氏有些呆滞的眼神中,李云天知道她的身心都受到了重创,于是暗自摇了摇头,向立在贺氏身后的两名护卫下达了命令,在他看来贺氏十有**是被冤枉的,故而不用戴如此重的镣铐。

听闻此言,贺氏浑浊的眼神不由得闪动了一下,下意识地抬头望向了李云天,脸上有一丝诧异的神色,想不到李云天会让人取下她身上的镣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