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209章 托付重任

执宰大明 第1209章 托付重任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皇上,太皇太后询问忠王来了没”就在正统帝不安地在那里来回踱着步子时,慈宁宫内务总管太监快步从内殿走了出来,躬身向正统帝说道。:efefd

自从张氏太皇太后这次病倒后,每次从睡梦中恢复神智,总要问李云天是否已经回京。

京城里的文武大员张氏太皇太后已经都嘱咐了一遍,现在就剩下李云天和马愉在外地,尤其是李云天,被张氏太皇太后十分惦记。

正统帝闻言不由得望向了一旁的宋大山,宋大山现在负责老已经进了城,现在回家沐浴更衣,尔后就会进宫觐见。”就在慈宁宫内务总管太监想要进入内殿禀告张氏太皇太后李云天没来时,一名内侍火急火燎地走进殿内向正统帝禀报。

“什么”听闻此言,正统帝和现场的众臣纷纷大吃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和马愉来得如此之快。

“快,告诉太皇太后,忠王立刻就到。”正统帝很快就回过神来,连忙向慈宁宫内务总管太监喝道,想要告诉张氏太皇太后这个好消息。

“皇上,忠王尚未进宫,此时不宜把这个消息告诉太皇太后,以免惊扰了太皇太后的休养。”不等慈宁宫内务总管太监离开,一旁的礼部尚书胡滢猛然开口阻止道。

张氏太皇太后现在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完全凭借着胸口的一口气,如果得知李云天来了,那么这股气就会散去,因此还不如让张氏太皇太后继续撑着这口气。

“告诉太皇太后,忠王距离京城已经近在咫尺。”正统帝虽然年幼,但也清楚张氏太皇太后是在等李云天的到来,不能让张氏太皇太后胸口的这口气给散了。

“派人去一趟忠王府,让忠王立刻进宫,不要拘泥于小节”随后,正统帝转身沉声吩咐一旁的宋大山,现在形势危急一切礼节从简。

宋大山不敢怠慢,向正统帝一躬身后快步离开前去安排人去给李云天传话。

当宫里传话的侍卫骑马飞奔到忠王府的时候,李云天正在周雨婷的伺候下穿戴官服,他知道张氏太皇太后病情严重因此很快就沐浴完毕,洗去了一身的风尘。

这使得那名侍卫并没有久等,片刻之后穿戴一新的李云天就骑着马在众护卫的护送下赶往紫禁城。

一路上,李云天神情严肃,面沉若水,张氏太皇太后一死京城各派势力必定明争暗斗,相互倾轧,他实在不愿意看见这一幕的发生但又无可奈何。

在紫禁城的城门前,李云天遇到了策马而来的马愉,马愉自然也不敢耽搁,匆匆洗浴后就进宫觐见张氏太皇太后和正统帝。

“臣给皇上请安。”进入慈宁宫的殿门后,李云天和马愉纷纷向正统帝躬身行礼。

“忠王莫要多礼,快跟朕进入见大皇太后。”见到李云天后,心中忐忑不安的正统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招呼了李云天一声后领着他进入了内殿。

“皇祖母,忠王来了”内殿里,张氏太皇太后闭着双目安静地躺在床上,也不知道她是否睡着,正统帝来到床边俯身轻声在其耳边说道。

正统帝并不想打扰张氏太皇太后休息,可他不得不这样做,由于张氏太皇太后病情严重随时都有可能死去,故而他要尽快让张氏太皇太后见到李云天,以完成张氏太行太后的心愿。

“忠王来了”张氏太皇太后闻言缓缓睁开了双目,扭头望向了躬身立在床边的李云天。

“臣给太皇太后请安。”李云天见状连忙躬身向张氏太皇太后说道。

“来人,把哀家扶起来。”看见李云天后张氏太皇太后眼前一亮,浑浊的双目猛然间变得清澈了起来,用手一支床面向守在床头的孙太后和胡皇后说道。

孙太后和胡皇后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把张氏太皇太后扶了起来。

“忠王,江南的事情办得如何了”张氏太皇太后微笑着望着李云天,她的精神看起来很好,脸上容光焕发,与先前虚弱的模样判若两人。

“回太皇太后,江南税务革新已经顺利实行。”李云天见状心中不由得暗暗叹了一口气,然后拱手躬身回答。

张氏太皇太后此时的反常表现正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回光返照”,这意味着她已经油尽灯枯,回天乏力了。

“忠王,你是太宗皇帝提拔入京的,仁宗和宣宗对你皆甚为青睐,哀家也对你倚重有加,而你也没有辜负先皇帝和哀家以及皇上的期望,这些年来南征北战,给大明立下了赫赫功勋。”

张氏太皇太后闻言微微一笑,江南地区税务革新一事事关重大她自然无比关注,随后冲着屋子里的内侍、宫女和御医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后郑重其事地说道,“大明有你这样的中流砥柱哀家心中甚是欣慰,哀家走后就要靠你辅佐皇上平衡朝局了。”

“太皇太后言重了,这都是臣的本份不足为道。”李云天闻言连忙躬身回道,“太皇太后乃鸾凤之躯,必将长命百岁”

“皇上,忠王虽然是大明的臣子但也是你的师长,对仁宗和宣宗都有护驾之功,乃我大明的肱骨之臣,以后军政事务要多与忠王商议,切不可意气用事。”张氏太皇太后知道李云天实在宽慰她,她才不相信什么鸾凤之躯,微微一笑后转向了正统帝,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皇祖母放心,朕必会谨记在心。”正统帝连连点着头,抓着张氏太皇太后的手说道,眼眶红润,他从小被张氏太皇太后带大,故而与张氏太皇太后有着深厚的感情。

“皇上,你要谨记,内宦乃皇家的奴才,只可驱用不可放纵,否则必将后患无穷。”张氏太皇太后闻言双目流露出欣慰的神色,不过她还有些不放心,沉声说道,“治理国家还需要朝中的文武大臣,太祖皇帝立国之初为了防止后宫和内宦干政铸有铁牌高悬于宫内,皇上自当要以此警醒,且不赴了李唐的后辙”

“朕记住了。”正统帝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点头应诺了下来。

“忠王,哀家给你一道懿旨,倘若有内宦仗着皇上的恩宠擅权乱国,你可凭借此懿旨除之,以绝后患”张氏太皇太后见状心中也感到有些酸楚,她多么希望能再活几年亲眼看见正统帝亲政,随后语峰一转,沉声向李云天说道,“哀家相信忠王能办好这件差事。”

说着,张氏太皇太后示意慈宁宫内务总管太监拿来了一道早已经拟写好的懿旨交到了李云天的手上。

李云天的心中不由得苦笑了一声,他手里捧着的哪里是懿旨,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虽然无比荣宠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的猜忌,是一把荣辱难料的双刃剑,尤其是内廷的那些宦官绝对会将他视为第一威胁,毕竟谁也不希望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

另外,张氏太皇太后先前已经说了,内宦是皇家的奴才,那么出了什么事情自然也要有皇家来惩办,他只是一个外臣如何能越过正统帝去处置那些内宦

再者说了,那些能擅权的内宦肯定是正统帝的心腹,这让正统帝如何看待他大明能决定一个人生死的唯有正统帝而不是李云天这个亲王。

“太皇太后,此举万万不可。”因此,李云天心中打定主意不接张氏太皇太后的这道懿旨,双腿一屈跪在地上,高举着手里的懿旨沉声说道,“皇上天资聪颖,定能驾驭那些内宦,勿需臣介入此事,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皇上,忠王对你可报以了厚望,你要记住,万事与忠王商议,切不可被一些奴才蒙蔽了视听,否则就对不起大明的江山社稷。”张氏太皇太后闻言双目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精光,随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她并没有强迫李云天收下那道懿旨,而是苦口婆心地告诫正统帝。

李云天敏锐地注意到了张氏太皇太后眼中一闪而逝的精芒,心中顿时大吃了一惊,看来张氏太皇太后刚才是故意在试探他,看看他是否会接下这道赋予了莫大权力的懿旨,进而凌驾于正统帝之上,这可是皇家的大忌。

很显然,张氏太皇太后很满意李云天的反应,如果李云天收下那道懿旨的话,恐怕以后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至于那道懿旨,张氏太皇太后随后让慈宁宫内务总管太监当众扔在火盆里烧了,同时也是给了正统帝一个警戒,警示他切莫对宋大山和王振等人过度宠信,要像永乐皇帝、洪熙皇帝和宣德皇帝一样张弛有道,从容驾驭。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