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848章 时移世易

执宰大明 第848章 时移世易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前去太和殿的路上,一身龙骧卫军服的李云天夹杂在龙骧卫士兵里暗中观察沿途的局势,眉头微微皱着。

就在李云天待在坤宁宫的这段时间,在宫中值守的亲军已经悄无声息换成了居庸关的军士,而据李云天所知张太后并没有让居庸关的守军进入紫禁城,只是把守紫禁城的城门和城墙而已。

毕竟紫禁城里生活着众多妃嫔和宫女,在紫禁城里值守的亲军已经习以为常,而居庸关的守军则不一样,对皇宫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万一出点儿什么事情的话可就麻烦了。

可现在居庸关的守军竟然进了紫禁城,而原来值守的亲军却不见了踪影,如果李云天没有猜错的话那些亲军肯定被越王假传张太后的懿旨给调走了。

而且李云天还发现,居庸关守军正在进行调动,城外的居庸关部队正源源不断地开进来,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从行进的方向来看正是骁武军所在的坤宁宫,看样子是冲着骁武军而来。

显而易见,越王已经准备在今天的大朝上夺取大明的皇位,否则绝对不会让那些居庸关的守军进入皇城。

除了坤宁宫外,太和殿广场的几个城门外面也聚集了大量了顶盔贯甲的居庸关部队,而原先在城门处值守的亲军不知道去了哪里。

或许是在等待着越王的信号,那些居庸关的部队只是控制住太和殿广场的城门和城墙,并没有进入太和殿广场的意思,见到太子的仪仗后纷纷向两边闪开让出了一条道路。

与朝臣们不同,太子的仪仗是从太和殿广场北门进入,因此没有经过太和殿广场,原本可以直接从太和殿的侧殿进入大殿,不过在李云天的暗中示意下,王振出面让仪仗特意绕到了太和殿大殿的正门,使得立在太和殿殿前广场上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太子来了。

“这好像是太子的仪仗!”

“没错,是太子的仪仗,太子不是病了吗?怎么现在又来了!”

“难道大殿里的局势不妙,皇后把太子给请了出来。”

“越王这些天在京城里纵横捭阖,拉拢了不少朝臣,太子要想登基难呀。”

“听说京畿都督府和亲军都护府的人很多都投靠了越王,看来咱们大明又要变天了。”

……

见到太子的仪仗,原本安静的太和殿广场刹那间就骚动了起来,立在那里的官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对太子的出现感到非常意外。

辇车在太和殿殿前台阶处停下后,宋大山向龙骧卫中的李云天招了一下手,李云天就走了过去,从辇车里背起了那名假冒太子的小内侍,在宋大山和王振的引领下踏上台阶向殿内而去,看样子太子病的不轻,软绵绵地趴在李云天的背上,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或许是为了避免吹到凉风,的脸被貂皮围巾围着,只露着两个眼睛在外面。

“太子驾到!”在太和殿门口值守的是锦衣卫和旗手卫的军士,见太子这副模样自然不敢阻拦,一名立在门口内侍在李云天背着假太子进殿的时候尖着嗓子高喊了一句。

大殿上,两派官员正在殿前吵得不可开交,听见殿前内侍通传后纷纷停了下来,下意识地就望了过去,大殿上其他的官员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在了被李云天背着的假太子的身上。

由于事先谁都没有想到太子会来,更没料到太子会病得如此之重,因此众臣的脸上都流露出惊愕的神色。

大殿正前方的高台上,张太后和孙皇后一左一右,神情冷峻地分坐在龙椅下方的两张椅子上,见李云天背着“太子”而来不由得吃了一惊,纷纷站了起来。

在大殿内众人的注视下,李云天把“太子”放在了高台上的龙椅上,然后知趣地退下了高台,在大殿边上束手而立,显得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

孙皇后爱子心切,见太子摇摇晃晃地坐在龙椅上于是走过去坐在了太子身旁,让太子倚在了她的身上。

“皇后,太子身体如何?”张太后虽然心中担心太子也想上前查看,不过她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大殿众臣注意下,因此故作镇定地问道。

“母后,太子只不过受到了风寒,过两天即可康复。”孙皇后向张太后微微一躬身,故意提高了音量说道,她要告诉现场的大臣太子没事。

“太后、皇后,太子年幼体弱,如何能承受住我大明纷繁的政务,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臣觉得由越王登基,越王不仅是太后的嫡子而且年富力强,政务卓越,一定能开创我大明一代盛世。”

孙皇后的话音刚落,礼部左侍郎王杰就向张太后和孙皇后一躬身,高声说道。

“臣附议。”随即,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仁国公陈泰就站了出来,对王杰的提议表示支持。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在王杰和陈泰的带动下,一群文武大员纷纷赞同越王登基。

“荒谬,太子乃国之储君,如今大行皇帝已然出殡,自然由太子继位。”

一个沉稳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内阁首辅杨士奇冷冷地望着王杰和陈泰等人,“太子虽然年幼但终有亲政的一天,尔等在此妖言惑众,扰乱纲常,居心何在?”

“太后、皇后,太子健在,臣以为应由太子继承皇位。”军阁首辅、太师张辅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臣附议!”紧接着,又有一群文武权贵对杨士奇和张辅表示支持。

“太师,杨大人,下官知道你们被大行皇帝选为辅政重臣,以后朝中大权就要落在你们的手中,下官倒要问一句了,这大明的江山是你们的还是太子的?”

王杰冷笑着望着杨士奇和张辅,毫不客气地说道,现在可是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他已经顾不上许多,唯一的目标就是抹黑杨士奇和张辅等辅政大臣。

“一派胡言,我等受大行皇帝恩泽,自会忠君报国,岂会有你想的这般龌龊。”王杰的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就怒斥了他,开口的是礼部尚书胡滢,冷冷地瞪着王杰。

胡滢此时感到非常恼火,他身为礼部尚书竟然没能掌控住礼部的局势,使得王杰在今天的朝堂上忽然跳出来向张太后和孙皇后发难,提出要越王一承大统,使得他又气又急,万万想不到自己的手下会出事。

李云天和“太子”来之前,本来朝堂上正在商讨太子继位的事宜,可是谁成想以王杰和陈泰为首的官员却支持越王登基,与以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为首的官员吵了起来,现在双方各持己见,寸步不让,形成了僵持之势。

“胡大人稍安勿躁,下官说的只是实情而已,人非圣贤岂能经受住权势的诱惑,况且大明的政权理应在天子手中,岂能旁落他人?”

王杰闻言向胡滢一躬身,随后望向了吏部尚书郭琎,“郭大人,你的意下如何?”

自从朝堂上爆发争执以来,郭琎一直保持着沉默,很显然处于中立的状态,毕竟改朝换代是大明的头等大事,一旦站错了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想要静观其变。

“这个……”郭琎见王杰问起了他,知道自己不得不对此事进行表达,因此迟疑了一下后向张太后说道,“太后,臣觉得新帝登基既是国事也是家事,臣支持太后。”

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郭琎的话等于什么都没说,看似他好像不想惹祸上身故而保持中立,实际上已经偏向了越王,毕竟太子时宣德帝所立的正统大明储君,他竟然没有支持太子,这对越王来说已经是一个胜利。

立在大殿右侧皇族队列前方的越王脸上闪现出得意的神色,郭琎身为宣德帝任命的辅政大臣竟然没有支持太子,这表明郭琎的心里并不排斥他登基为帝,等于无形中消弱了支持太子的势力。

尤为重要的是,郭琎的表态将会使得朝堂上一些准备支持太子的文官感到犹豫,郭琎不仅是辅政大臣还是吏部尚书,大明不折不扣的天官,文臣集团的领袖,虽然他的资历比不上杨士奇和胡滢等人,但依然对文官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太后,越王不仅精通政务而且仁孝无双,在处置陈天雷等人的谋反大案中立下了大功,臣觉得如果由越王来执掌大明,那么我大明必将江山永固,国泰民安,开创一代盛世。”不等张太后开口,一直保持沉默的京畿都督府右副都督胡四海忽然开口,表示支持越王。

“太后,此事事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请太后定夺,以安天下。”紧接着,先前没有开口的户部尚书刘中敷上前一步,沉声向张太后说道。

“请太后定做!”受到郭琎和刘中敷的影响,朝廷上的一些文官随之在心中开始偏向越王,连大明的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没有支持太子登基,那么他们吃饱了撑的去支持太子!

孙皇后见状眉头顿时蹙在了一起,神情震惊地望着郭琎和刘中敷,要知道两人可是宣德帝倚重的辅政大臣,如今竟然会说出这种无情无义的话来。

与此同时心中暗自感到好险,如果不是宣德帝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形并让李云天做出了应对的话,那么太子可就要陷入到困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