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722章 制衡之术(三更)

执宰大明 第722章 制衡之术(三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关西七卫现在被挡在了大名城下,待攻克通州城后本侯将亲率大军南下,将其围歼在大名府境内!”

本来,李云天并不打算在此次会议上谈及关西七卫,不过既然赵勇提到了关西七卫,那么他自然要给大家交代一下,故而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将后,用手里的小木棍一指地图上的大名城,意气风发地高声说道。

虽然李云天并不想对关西七卫下狠手但此时他却不能表现出来,以免影响了部队的士气。

关西七卫在北直隶劫掠了一番后不顾阿鲁台的劝阻,想要南下到大明最为富庶的江南抢夺,结果被大名城的明军挡在了黄河北岸。

大名城是黄河北面的一座具有重要作用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守住大名城就等于堵住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

说起大名城,里面还有一段典故,宋仁宗时期面对契丹南侵的威胁,导致朝廷里有很多大臣想要迁都以及与契丹讲和,不过宋仁宗最终采纳了丞相吕夷简的建议将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以彰显与契丹决战的新意。

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因此面对积极备战的大宋不战而怯,随后打消了南侵的念头。

宋仁宗新建的这座陪都,就是大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宫城”,外城周长四十八里,宫城周长三里,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号称“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大明立国后,随着永乐帝迁都北平城,大名城的战略地位随之降低,不过由于险要的地理位置,依然是黄河北岸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作为大明防备北方鞑靼和瓦剌的后方城池,大名城的驻军不多,只有五千人的规模,幸运的是周征在关西七卫从倒马关进入北直隶后给山东都司、山西都司和河南都司下达了固守阻击的命令,因此山东都司派了三万援兵进驻大名城,进而使得大名城有足够的兵力阻挡关西七卫前进的步伐。

关西七卫已经两次攻打大名城,可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攻城器械因此皆在大名城的高墙面前铩羽而归,万余名仆从军士兵在关西七卫的驱赶下倒在了大名城下。

与西域相比,繁华富庶的江南简直就是关西兵心中的天堂,对他们有一种难以抵御的诱惑,他们可不想被一座小小的城池阻挡住南下的步伐,因此一边建造攻城器具,一边蜂拥而出在附近州县掠夺壮丁准备再次攻城。

李云天在收复通州城和居庸关后将挥师南下,把关西七卫的士兵包围在大名府,然后视情形对关西七卫进行打击,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军事会议结束后,赵勇、薛义和李大牛等人急匆匆地回去准备各自的作战事宜,当山海关南面的蒙古军队被消灭后,攻打居庸关和通州城的明军将齐头并进同时向两地发动袭击,这三场大战将决定明军与北元之间这场大战的走向。

一间厢房里,李云天皱着眉头望着桌上的一张标明了明军和鞑靼、瓦剌以及关西七在山西行都司、完全都司和北直隶势力分布的态势图,蒙古军队的主力都在北直隶境内,只要消灭了北直隶的蒙古军队那么大明就赢了这场大战。

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北直隶随时都可能迎来一场大雪,他必须要赶在大雪来临前打下居庸关和通州城,将北直隶的蒙古军队牢牢地困在居庸关以南,否则大学一至将给军事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幸运的话他还能够在大雪前收拾了关西七卫。

“相公,吃晚饭了。”就在李云天全神贯注地伏在地图前心中暗自推演着战争走势时,耳旁响起了雷婷的声音。

雷婷的身后跟着一名身穿骁武军军服的俊俏中尉,手里拎着一个食盒,有条不紊地把食盒里的饭菜端出来摆在了桌上。

这名女中尉不是别人,正是李云天新娶的达颜部小郡主诺敏,诺敏在雷婷的影响下不想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就跟在雷婷的身边给她打下手。

随着手头上的公务越来越繁重,雷婷也需要一个人来帮她,由于不仅要负责李云天的饮食起居而且还要接触讲武堂的骁武军的机密,因此她要想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而诺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既适合照顾李云天的生活也不会向外泄露机密。

格根塔娜对诺敏的这个决定非常支持,在她看来诺敏以后要想真的能在李家立足的话,就必须要像雷婷和陈凝凝等人那样有一番事业。

再者说了,如果诺敏能成为李云天的帮手那么对达颜部也是大有裨益,毕竟讲武堂和骁武军可谓是宣德帝的心腹衙门,诺敏能在这种机要衙门里做事会使得达颜部从中获益匪浅,外界无人敢轻易招惹达颜部。

诺敏以前觉得雷婷做的事情挺简单她可以轻松应对,可是当她真的投身其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天真,雷婷不仅对李云天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了如指掌,还游刃有余地处理着下面送来的大量公文,而单单骁武军的地图她都看不懂更别提其他的事情了。

因此,诺敏现在一边给雷婷打下手一边抓紧时间学习,想要尽快适应她的工作环境。

为了能使诺敏能够独当一面,雷婷准备让她进入讲武堂深造,讲武堂准备开设女班,首批女班的学员将从大明勋贵的家眷中挑选,将负责讲武堂和骁武军的文秘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来的相处,诺敏终于明白李云天为何能在辽东打赢与蒙古军队的战争,除去李云天拥有令人惊叹的才华外他的勤奋是别人无法比拟的,每天都会忙到深夜才入睡,可谓十分辛苦,看得她都有些心疼。

“相公,刚才收到最新的消息,上个月,吐鲁番国联合了火州国和柳城国等西域诸国,已经攻占了关西七卫三成的领地,哈密王已经派人向北直隶的关西七卫联军求援,让关西七卫的联军立刻返回。”

吃饭的时候,雷婷微笑着告诉了李云天一个好消息,哈密卫是关西七卫之首,不仅因为它的血统是最高贵的,而且在关西七卫中实力最强。

这次关西七卫的八万联军中有三万来自哈密卫,哈密王是大明在关西七卫中唯一封的一个藩王,对内调和七卫之间的矛盾,对外应对鞑靼、瓦剌、东察合台汗国和吐鲁番等国家的侵扰。

在西域的那些小国中,吐鲁番国的势力是最强的,柳城和火州等小国为了自保纷纷以其马首是瞻,他们也面对鞑靼、瓦剌和东察合台汗国的侵扰,同时与关西七卫之间摩擦不断。

因此,关西七卫这次出兵着实出乎了李云天的意料,因为西域形势复杂,一旦关西七卫把主力抽调出来攻打大明,那么很可能就会被东察合台汗国和吐鲁番诸国趁虚攻击。

不过关西七卫这次既然肯出兵协助鞑靼和瓦剌攻打大明,那么十有**是受到了鞑靼和瓦剌武力保护的承诺,这才使得关西七卫在诱惑下出兵大明。

现在看来关西七卫高看了鞑靼和瓦剌在西域的影响力,以至于吐鲁番等国趁机发难,这对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意味着关西七卫不得不从北直隶撤军,大明的江南虽然对他们充满了诱惑,可如果丢了关西的地盘那他们可就成为了无主的浮萍,得不偿失。

“真是一场及时雨呀。”得知吐鲁番率军攻打关西七卫,李云天的嘴角顿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这对解决关西七卫一事有着重要的影响。

“怪了,吐鲁番为何要帮大明?”这时,诺敏不由得开口好奇地问道,据她所知西域诸国与大明之间的关系还没到出兵相助的地步。

“他们只是在自保而已。”李云天闻言笑了笑,然后看向了雷婷让雷婷解释其中原因,毕竟诺敏阅历太浅没能看明白其中的利益关系。

“关西七卫如果帮助鞑靼和瓦剌攻占了大明北方地区,那么鞑靼和瓦剌肯定会把陕甘一带给关西七卫,同时出兵协助他们清理西域的吐鲁番等国。”

在诺敏疑惑的注视下,雷婷微微笑了笑,有条不紊地向她说道,“如果单凭吐鲁番等国肯定不敢同时招惹关西七卫和鞑靼、瓦剌,可如果东察合台在背后支持他们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东察合台?这与他们有什么关系?”诺敏闻言顿时就是一怔,东察合台汗国与关西七卫之间隔着吐鲁番等西域诸国,好像没有必要搅合进来。

“东察合台现在面临西察合台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鞑靼和瓦剌帮助关西七卫统一了西域,那么关西七卫下一步的目标必将是东察合台汗国,这绝对不是东察合台所希望看见的,肯定会想办法进行应对。”

雷婷见诺敏还没有反应过来,于是耐心地给她讲解着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关系,最后笑着说道,“相对鞑靼和瓦剌,东察合台更喜欢看见大明控制关西地区,至少那样的话西域的各方的力量均势不会被打破。”

所谓的西察合台汗国指的就是帖木儿帝国,由于帖木儿帝国是从西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的,因此大明还是称呼其为西察合台。

“原来是这样!”诺敏这下明白了过来,禁不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年因为忽必烈登基一事使得包括察合台汗国在内的蒙古帝国三大汗国与元朝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最终导致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分裂,三大汗国与元朝貌合神离,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敌对。

否则,如果蒙古帝国的各大汗国像当初蒙哥大汗在世时那样尊忽必烈后裔为蒙古帝国的大汗,那么当元朝的统治陷入危机时各大汗国肯定会发兵来救,大明要想立国谈何容易。

李云天的这顿晚饭吃得非常轻松,随着吐鲁番率兵攻打关西七卫,使得最为困扰他的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接下来他要想办法如何来善后此事,以保障大明关西地区的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