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708章 迫在眉睫

执宰大明 第708章 迫在眉睫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九月中旬,辽东湾。

一支由五艘三桅战船和十几艘大型海船组成的船队静静地海面上航行着,船队中间的明扬号三桅战船上的甲板上,李云天神情严肃地望着前方蔚蓝的海面。

为了打破辽东战事的僵局,李云天准备出奇制胜,率领骁武军从海路绕过西宁堡的蒙古军队,然后在广宁右卫登陆,率军奇袭大宁城。

大宁城的兵力现在非常薄弱,只有五千兀良哈兵,原本驻守大宁城的兀良哈兵就不多,只有两万人,其余的兵力基本上都部署在了山海关前以阻挡明军北上的道路,使得山海关有六万兀良哈兵。

阿岱汗两次从兀良哈部抽调了四万兵力对抗辽东明军,兀良哈三卫的指挥使从山海关抽掉了一万兵力,从大宁城抽掉了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从各自的部族中征集,好不容易又凑够了一万五人。

因此,兀良哈部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山海关和西宁堡,局部地区只有少量的部队,根本就不足为惧。

此次偷袭大宁城,李云天带了五千骁武军、三千女真兵和两千蒙古兵,其中骁武军中有三个火枪营,是李云天的杀手锏。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他原本在十月初才偷袭大宁城,不过就在他在海州卫处理军务和政务时,张辅派人乘船冒死渡海将关西七卫通过倒马关进入北直隶的事情送到了辽东半岛南端金州左卫的旅顺口。

金州左卫的人不敢怠慢,当即火速将这个消息禀告了李云天,李云天顿时大吃了一惊,立刻意识到倒马关出了内奸,否则以倒马关的险峻即便是有二十万关西七卫的人马也无法越雷池一步。

由于倒马关的突然失守,使得李云天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提前偷袭大宁城,以期尽快解决辽东的战事。

在李云天看来,倒马关的意外陷落完全打乱了明军在万全都司的部署,使得万全都司陷入了一个守城或者出击的两难抉择。

说实话,虽然李云天也认为守城才是最正确的抉择,但是没有哪个明军将领能在蒙古军队真的攻打京师后而坐视不理,否则那可就犯了欺君大罪,事后绝对会被言官弹劾。

李云天知道周征现在统帅着万全都司的军队,以他对周征的了解周征不会中阿鲁台的当在居庸关破了后救援京师,可是当京师真的被蒙古军队猛攻后,周征即便是明知路上有蒙古军队的埋伏也要硬着头皮派兵前往,这已经与战术战略无关,完全是要尽臣子的本职。

因此,李云天为了避免周征被动出兵,进而使得明军白白送命,必须要尽快结束关外的战事,然后率军入关给京城解围。

说实话,李云天没有先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关西七卫会千里迢迢地从西域赶来参战,更料不到原本固若金汤的倒马关成为了一道摆设,使得战局变得复杂起来。

“风雷将军!”望着波浪不惊的海面,李云天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他总觉得北元这次南侵与以前不同,好像有什么人在幕后策划和操纵了这一切,而那个曾经出现在虎皮营驿城的风雷将军无疑就是最可疑的人选。

将达尔鲁晾了一个多月后,心情焦躁的达尔鲁终于老实了下来,一五一十地把知道的事情讲给了李云天。

按照达尔鲁的说法,风雷将军五六年前找到了阿鲁台,不仅帮助阿鲁台收编了草原上的几个大部族,而且还说服阿鲁台南侵大明,恢复大元的辉煌。

至于风雷将军的来历达尔鲁不怎么清楚,只是知道风雷将军以前好像是大明的武官,对明军的情况十分了解。

后来,在风雷将军的协调下阿鲁台见了他的瓦剌老对手脱欢,两人经过一番密议后达成了协议,促成了鞑靼和瓦剌的这次南侵,共享从大明取得的领土和战利品。

阿鲁台和脱欢之所以能够结盟,除了风雷将军外还有一个人至关重要,那个人也是大明人氏,名叫“阿仇”,是一个身材高大、神情冷漠的大明男子,深得脱欢的器重。

鞑靼和瓦剌结盟后,阿仇被阿岱汗任命为北元枢密院三大知院之一,而风雷将军被任命为副使,两人皆娶了蒙古贵族的女儿为妻,各自有了儿女。

以前无论是鞑靼部还是瓦剌部南侵都只不过小打小闹而已,劫掠一番就离开,可这次鞑靼和瓦剌却一反常态地相继在山西行都司和关外挑起战端,阿仇和风雷将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李云天认为风雷将军十有**就是文勇伯古辰,可那个身份神秘的“阿仇”是谁由于信息太少他就猜不到了,不过从对方的名字来看好像对大明有着深仇大恨,进而策划了这一系列的战事,差一点就把大明逼进了绝境。

“侯爷,你为何要放了穆都?”就在李云天立在船头的甲板陷入沉思的时候,哈尔巴拉走了过来,在他身旁不解地问道。

穆都和凡察所率领的军队在沙岭镇被明军伏击,四千蒙古骑兵几乎被全部歼灭,六千仆从军没怎么反抗就投降,明军在沙岭镇取得了一场大胜,穆都和凡察皆被活捉。

李云天离开海州城前下令释放了关在辽阳城大牢里的穆都,让穆都给把秃孛罗带去一句话,告诉把秃孛罗,宣德帝经历此事后必定大为震怒,一旦明军在辽东和京畿击败了蒙古军队那么势必将要把他们赶出蒙古高原,届时他们就只能在蒙古帝国北方和西部的汗国流离失所。

不过,李云天同时也给把秃孛罗指明了一条出路,也算是抛出了一条橄榄枝,明确承诺把秃孛罗,只要把秃孛罗率领瓦剌辉特部的族众归顺大明,那么把秃孛罗依旧是大明的安乐王。

哈尔巴拉对李云天再次放走穆都大为不解,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放虎归山,还不如杀了了事。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李云天知道哈尔巴拉对他的做法不解,于是笑着解释道,“穆都留在咱们这里没有丝毫的用处,还不如把他放回去。”

哈尔巴拉闻言双目流露出疑惑的神色,不清楚李云天所言的含义,既然穆都没什么用处,李云天放走了他好像也就没有了什么意义,难道是不想让穆都在大牢里浪费粮食?

“穆都虽然是个无名小卒,但是他老爹却是瓦剌的三大首领之一,如果能将其收服的话,那么对咱们以后的战事将大有裨益。”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他之所以两次放了穆都其目标自然是把秃孛罗,想要在以后逼降把秃孛罗。

蒙古高原对于大明来说有些太过遥远,无法像两京十三省和交趾那样进行管理,因此在李云天看来大明要想确保蒙古高原的和平安定,唯有用鞑靼部和瓦剌部来治理,所以在与北元的这场战争中击败鞑靼和瓦剌并不是最终目的,收服他们才是重中之重,以解决困扰大明已久的北方边患。

“凡察不久后也会获得自由,不过他与穆都不同,是自己‘逃’走的。”说着,李云天的视线再度投向了前方的海面,意味深长地说道。

穆都和凡察关在一起,不过两人的待遇却大相径庭,穆都享受了特殊的照顾,每顿饭都有好酒好菜,不仅穆都,包括辉特部在内的被俘瓦剌将领都受到了优待,伙食明显要高出被俘的鞑靼蒙古将领一两个档次。

跟随穆都一起放走的还有瓦剌部的几名将领,而像达尔鲁和凡察等人则要被押到开原去从事劳作事宜,修建水渠和道路。

不过,凡察的运气非常好,将在押送到开原城的中途由于看守人员“疏忽大意”而成功逃走,等他回到西宁堡后必将成功挑起鞑靼部和瓦剌部之间的矛盾,进而从内部分化西宁堡的敌军。

值得一提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银州城曾经作恶的瓦剌卫拉特部蒙古将领胡勒根在虎皮营的战事后被俘。

说起来胡勒根也够倒霉的,本来他都已经快逃出明军的追击,可是被几名蒙古军队的乱兵发现身份后给绑了起来,献给了明军的追兵后向明军讨赏,他们听说了李云天悬赏一百两黄金捉拿胡勒根的事情。

李云天履行了他的诺言,给了那几名蒙古兵一百两黄金,并且将他们安置在了开原当监工,监督达尔鲁等蒙古将领劳作。

胡勒根事后被押送去了银州城,银州城的守将依照李云天的命令召开了一场公审大会,确定了胡勒根的罪名后当场斩首,还了那名曾经在银州城向李云天哭诉胡勒根罪行的苦主一个公道。

这件事情在银州城一直被百姓们津津乐道,使得李云天在辽东的声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趁着辽东战乱之际以恢复民生为由,在已经被明军收复的地方推行“摊丁入亩”,并且大力鼓励百姓们开荒,以及建立了完善的税收体系,所做的一切使得辽东的经济在战后迅速发展,同时吸引了关内大量百姓迁徙,使得辽东成为了大明京师北方一道坚固的屏障。

辽东都司战后被宣德帝裁撤,改为由讲武堂进行直辖,成为了大明继交趾以后的第二个实行讲武堂新政的地区。

由于李云天在辽东之战中力挽狂澜,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加上辽东明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以及朝廷需要处理好加入明军与北元作战的辽东女真、蒙古诸族的关系,再加上辽东当地的经济需要发展,而大明除了李云天外无人能解决辽东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辽东的事务事关大明北方地区的安危,故而朝廷上无人反对辽东都司的裁撤,讲武堂于是顺利掌控了辽东,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张。

其实,由于辽东实行的是军管,地方上并没有州府县的存在,所以辽东都司的裁撤主要是大明勋贵内部的一次事务,与文官集团没有多少关系,这使得这件事情少了很多的阻力。

毕竟辽东都司的将领在辽东的战事中欠下了李云天不少的人情,再加上李云天答应辽东都司裁撤后把他们收编进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免除了他们的后顾,所以辽东都司无人出来反对。

这就使得裁撤辽东都司的最大阻力已经消除,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骁武军朱雀军团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了守护京师东北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