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641章 情报(三更)

执宰大明 第641章 情报(三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辽东战事告急,皇上派我率军前往辽东驰援义国公。”李云天向神情诧异的杨云贵微微一笑,随后开口问道,“悠远,我怀疑有人在幕后策划北元残部向大明发动战争,你在鞑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三卫的人有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杨云贵借助九州商会在前往鞑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三卫做生意的商人中派遣了暗探,在当地部族中悄悄发展情报网络,故而李云天要想得到敌军的情报自然要来找杨云贵。

“这倒没有。”杨云贵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如果确实有人隐身幕后指挥这一切,那么可着实不简单,竟然能让北元残部联合起来对付我大明。”

“此人费尽心机在山西行都司和辽东都司挑起战火,而且相继在辽东击败了义国公和安泰侯,文韬武略可见一斑,北元什么时候出了这种人才?”

李云天对杨云贵所言颇有感触,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对方已经在辽东掌握了主动,辽东这场战可不好打呀。

“对了,我今天收到了一个从交趾传来的消息,陈光宗带着紫鹃逃走了,下落不明!”杨云贵知道事态严重,凝神想着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可以提供给李云天找出那个北元的幕后主使,沉默了片刻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向李云天说道。

六月上旬,陈光宗和紫鹃随着一批两淮盐道贪腐案中的涉案者乘海船抵达了交趾,进而被分配到各自所属的村镇中。

谁成想,仅仅过了半个月,也就是六月下旬陈光宗和紫鹃就忽然消失不见了,当地官府寻找未果,断定两人已经逃走。

“算了,早走早安心,他原本就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李云天闻言微微一怔,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当时可是让紫鹃警告陈光宗好自为知,没成想陈光宗还是按捺不下寂寞逃走了。

陈光宗能执掌盐商总会这么多年肯定有一定的本事,不单单倚仗陈文仁的力量,如果李云天没有猜错的话陈光宗肯定已经给自己留好了后路,在外面秘密置办了一份产业,这次能顺利从交趾逃走绝对有人接应。

反正陈文仁已经要被处死,陈家的家产也都全被抄没,也算得到了惩罚,陈光宗跑了也就跑了,希望他能安稳地过下半辈子。

况且,李云天现在被辽东战事所困扰,哪里还有心情去理会陈光宗的事情。

“兀良哈三卫谁与大明走得最近?”随后,李云天的心思又转到了辽东战事上,沉吟了一下后开口问道。

北元残部按照地域分成三个部分,蒙古草原以西的蒙古人称为瓦剌,蒙古草原以东的蒙古人称为鞑靼,鞑靼部东北方的蒙古人叫做兀良哈,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兀良哈三卫。

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1389年,明太祖为了安置大兴安岭以东地区的蒙古人,故而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

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

按照明军的卫所军制,授封兀良哈三卫首领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决定其更袭和升迁,并颁给敕书,以凭朝贡,其中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

大明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明实录?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做明朝的“属夷”。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因此明朝也把朵颜卫称为兀良哈卫。

明初时,兀良哈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福余卫,朵颜卫在后。

明中期后,朵颜卫实力迅速壮大,跃居三卫之首,所以明朝往往把三卫笼而统之地称作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把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的驻地统称为“兀良哈地区”。

“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在兀良哈三卫中福余卫与大明走的最近,同时与鞑靼部之间关系恶劣。”杨云贵想了想后向李云天说道,“鞑靼太师阿鲁台曾经派兵攻打过福余卫的蒙古部族,占领了他们一部分领地。”

十四世纪初,蒙古鞑靼阿速特部大首领阿鲁台与蒙古瓦剌卫拉特部为敌时,曾经得到蒙古科尔沁部的支持。

因此,阿鲁台和科尔沁部的关系十分友好,在卫拉特部的马哈木拥立德勒伯克为全蒙古大汗的同时,阿鲁台也拥立了科尔沁部的阿岱台吉亦称全蒙古大汗。

阿岱汗封阿鲁台为太师,但阿岱汗和阿鲁台联合力量最终未能击垮卫拉特部,并不时遭到卫拉特部东进的威胁。

再加上阿鲁台先后四次被永乐帝率兵征讨,故而永乐朝后期阿岱汗和阿鲁台率领一部分科尔沁人东迁,到达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驻牧。

阿鲁台之所以迁到这一地区驻牧,是因为兀良哈地区的一些蒙古部族首领和阿鲁台的关系较为亲密,有的人还同阿鲁台结为儿女亲家,而且阿鲁台的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士兵是征自兀良哈三卫。

当阿鲁台被永乐皇帝征讨时,兀良哈三卫曾给过他多次援助。

当然,也不是所有兀良哈蒙古部族首领都甘愿服从阿鲁台的控制和调遣,其中,驻牧嫩江流域的福余卫的一些蒙古部族首领在阿岱汗和阿鲁台进入其驻地时就奋起反抗。

结果,福余卫的那些蒙古部族首领遭到阿鲁台太师的镇压,人畜被掠夺,这使得一些福余卫的蒙古部族首领不得不放弃其驻地逃往海西女真部所在的地区。

其实,兀良哈三卫自从接受了明太祖的封赏之后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大明。

明太祖规定兀良哈三卫每年两贡,每次各五百人,由喜峰口出入,贡物有马、驼等物,永乐初年永乐帝还在辽东开东原和广宁(今辽宁北镇)等地设立马市,与三卫市易马匹,双方交流逐渐增多。

尽管兀良哈三卫时而寇掠大明辽东地区边镇,但通关全局来看他们尚能服从明朝的管辖。

而正是由于兀良哈三卫的屏捍,自三卫设立起至嘉靖年间的一百五六十年中,平滦诸州未遭蒙古侵扰之祸。

因此,此次兀良哈三卫忽然之间向大明发难完全出乎了李云天的预料,在他看来兀良哈三卫完全就没有必要采取如此过激的行为,因为大宁都司对他们进入河套地区放牧其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这一次兀良哈三卫在大宁城外忽然冒出来的援军,证明鞑靼部的蒙古部族肯定参加了辽东战事,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李云天需要知道是谁促成了鞑靼部与兀良哈三卫的这次结盟,说不定还包括了瓦剌部,这种事情看起来简单,实则非常不易。

“福余卫?”听了杨云贵的话后,李云天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随后开口问道,“你在福余卫可有什么用得上的关系?”

“我手下有一名暗探与福余卫指挥同知次子关系密切。”杨云贵清楚李云天的意思,于是说道,“我这就联系他,让他借着今年与福余卫的生意打探消息。”

“让他小心,安全第一,不可急于行事。”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他现在迫切需要敌军的情报,尤其是兀良哈三卫与鞑靼部结盟攻打大明的原因。

“你放心,他已经是老手了,绝对不会露出破绽来。”杨云贵微微一笑,对手下的暗探非常有信心。

“有没有吃的,我们自从进了京城还滴米未尽。”李云天见杨云贵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顿时也笑了起来,拍了拍肚子后说道,他忙了一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吃饭。

“我马上让人去准备。”杨云贵闻言微笑着离开了,前去通知下人做饭。

“对了,把朝鲜国的情报整理一份,明天我让人来拿。”饱餐了一顿后,李云天领着雷婷等人离开,杨云贵亲自将他送到门口处,临走的时候李云天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向杨云贵说道。

“侯爷,你要去朝鲜国?”杨云贵顿时就是一怔,李云天很显然不会无缘无故地要朝鲜王国的情报,如果联系起辽东现在的战事那么李云天十有**要去朝鲜国。

“如果兀良哈三卫把进入辽东的通道堵住,我军就要等到明年才能从路上进入辽东,因此不如以朝鲜王国为跳板集结兵力并且补充物资。”

李云天闻言冲着杨云贵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皇上已经给朝鲜王下旨,让其协助我军征讨兀良哈三卫,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朝鲜国看看,安排相应的事宜。”

杨云贵觉得李云天的笑容里有一丝诡异的神色,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虽说朝鲜国不过是大明的一个藩属国而已,但显然李云天对其另有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