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542章 知己

执宰大明 第542章 知己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五月底的一个晚上,城南一个气派的宅院里,李云天与一个人围坐在酒桌前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以李云天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能与他坐在一起如此惬意地喝酒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而杨云贵就是那寥寥无几人中的一个,与李云天私交甚密,可谓是李云天的左膀右臂。

杨云贵是李云天在江西九江府湖口县时就追随他的老人,字悠远,才华横溢,原本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讼师,后来被李云天收服,先是担任了湖口县刑房司吏,后来跟着李云天进京,在都察院担任经承一职。

明面上,杨云贵是都察院的经承,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李云天的情报总管,专门负责收集两京十三省的情报,现在已经在南北直隶和江西、湖广、山东、广西、山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情报系统,其余省份的情报网络正在完善中。

与此同时,杨云贵还是讲武堂下辖六大学院的特聘教官,李云天不在京城的这几年里他其实负责讲武堂六大学院的事务,兢兢业业,劳苦功高。

“悠远,都察院的局势能这么快安稳下来,你当居首功。”谈笑间,李云天端起酒杯向杨云贵一举,笑着说道,“现在讲武堂的事情千头万绪,你还是来讲武堂帮我吧。”

谁也不会想到,韩亮接到的那份检举信并不是来自牛飞的政敌,而是出自杨云贵之手,没人会猜到在都察院里行事低调的杨云贵竟然掌握了牛飞如此多的秘密**。

原本,杨云贵并没有把牛飞当成自己关注的对象,不过随着牛飞在都察院里越来越张扬,以及内阁阵营顾佐部御史对六部阵营御史的疯狂打压,他敏锐地意识到都察院的局势有失控的危险。

很显然,杨云贵并不认为宣德帝想要让内阁阵营掌控都察院的局势,那么不利于内阁和六部阵营势力的均衡。

这意味着内阁阵营顾佐部的御史们虽然现在意气风发,但在将来一定会倒霉,而经过对朝局的综合分析后杨云贵认为当时已经平定了交趾叛乱的李云天很可能会被宣德帝委以重任,平息都察院的乱局。

故而,杨云贵安排了人日夜盯着牛飞,并且暗中对其进行调查,在他看来一旦宣德帝改变了对顾佐的支持态度,那么牛飞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出头鸟”。

事实证明,杨云贵的这个决定确实有着先见之明,李云天被宣德帝从交趾召回京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结都察院内阁和六部的纷争,他给李云天提供的牛飞资料使得李云天一举拿下了牛飞。

牛飞成为阶下囚后,都察院内阁阵营顾佐部的御史们立刻消停了下来,如果六部阵营的御史趁机弹劾他们,那么他们的处境将变得十分艰难。

不过幸运的是,宣德帝在牛飞事件发生后颇为震怒,在不久后的大朝上发了一通怒火,然后将全面清查都察院御史有无贪赃枉法的重任交给了李云天这个左佥都御史。

虽然看起来宣德帝想要在都察院掀起一场整顿吏治的狂风暴雨,不过都察院的御史们暗地里却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对内阁阵营的御史来说,李云天是他们的自家人,当然不会不顾情面拿自家人开刀了。

而六部阵营的御史除了马安等少数敌视李云天的人外,或多或少也都与李云天有着交情,再加上李云天不计前嫌替马安洗脱了罪名,故而六部阵营的御史也纷纷安心,认为李云天绝对不会像顾佐那样不讲情面。

原本,牛飞出事后朝堂上六部的人应该对其穷追猛打,进而攻讦内阁阵营的人。

可事实上六部的人并没有过多地掺和牛飞的事件,这并不是他们不想趁机打击内阁阵营,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李云天不仅审出了牛飞贪墨,而且还连带着牵扯出了苏仲河。

一旦六部的人在牛飞一事上攻击内阁阵营,那么内阁阵营绝对也会拿苏仲河来说事,刑部不仅是六部中排名仅次于吏部和户部的部院衙门,还是大明的司法中枢,如果真的让内阁阵营的人揪住不放的话难免会捅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和隐情,这样以来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内阁和六部其实在牛飞一事上打了一个平手,双方相互忌惮,故而谁也奈何不了谁。

换一句话来说,牛飞一事的最大赢家是宣德帝,他既增强了内阁在都察院的势力,同时也避免了内阁和六部的一场大规模冲突,可谓一箭双雕。

“李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也知道我平日里懒散惯了,当当吏员还行,当官就免了。”听闻李云天想让他去讲武堂,杨云贵笑着端起酒杯与李云天碰了一下,婉拒了李云天的提议。

杨云贵的志向并不在官场,否则当年他就会参加科举靠功名,而不至于沦为一名讼师。

当年他之所以会追随李云天,是因为李云天能使得湖口县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才当了湖口县县衙刑房司吏,尽心竭力地帮着李云天做事。

时至今日,白水镇货场已经成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一个商品贸易市场,湖口县的商业由于这个市场的存在是日新月异,百姓们更是为此受益匪浅,纷纷过上了富裕安稳的生活。

杨云贵对此是万分敬佩,他虽然恃才傲物,但是不得不承认李云天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天才,在商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他万分钦佩。

现如今,李云天想要以交趾为支撑点,推动宣德帝废除禁海令,并且改革大明的税收和商业等事宜。

杨云贵知道李云天所做的事情对大明的未来影响巨大,一旦成功将使得大明的军事和经济蓬勃发展,傲然屹立于世界之巅。

因此,面对李云天的邀请杨云贵决定留在都察院,继续以都察院经承的身份给李云天执掌情报网络,在他看来情报网络对李云天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对手的信息那么李云天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悠远,委屈你了。”李云天岂能不清楚杨云贵的用意,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冲着他举了一下酒杯后一饮而尽。

如今,跟随着李云天的人纷纷升官发财,别的不说,单单李满山和李大牛,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就一跃成为了京城里小有名气的一号人物。

以杨云贵的才华,如果他留在李云天身边做事的话现在的成就绝对在李满山和李大牛之上,可他却甘愿默默无名地顶着都察院经承一职暗中经营着李云天的情报网络,丝毫也不为名利所动,像他这样才华横溢但又甘于寂寞的人实在是罕见,也是李云天之福。

李云天自然不会让杨云贵白白地在那里付出,他不仅让杨家的人进入了九州商会当执事,而且几名杨家子弟还是讲武堂的一期学员,在此次交趾平叛中皆立有大功,论功被封为了世袭百户。

杨云贵见状笑了笑,一仰首也喝光了杯中的酒水,李云天现在已经贵为堂堂的侯爷,但依旧与他称兄道弟,单凭这一点他就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

六月初一,讲武堂锦旗招展、锣鼓喧天,大校场上黑压压地立着众多身穿黑色军礼服的学员,神情兴奋地聚在那里聊着天。

今天,讲武堂一期和二期学员正式毕业,他们将在今天得到正式的军衔,成为一名真正的讲武堂武官。

值得一提的是,讲武堂二期学员是李云天去交趾之后招募的,一共有一千五百余人,其中七百多人是通过新式武举从两京十三省招收而来的,两百多人是大明皇族和勋贵子弟,另外六百人是李云天从骁武军中提拔的,与通过武举考试的人一同进入讲武堂学习。

时至今日,讲武堂二期学员已经顺利完成了课程,他们将于一期学员一起被授予军衔和军刀。

与第一次讲武堂学员招收不同,由于当时李云天在交趾接连取得了安梁县城、落叶坡和谅江府三场大胜,故而讲武堂第二次武举考试在两京十三省内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去报考,充分保证了生员的质量。

而且,大明的皇族和勋贵也因为那三场大胜改变了对李云天和讲武堂的看法,很多人将嫡子送进了讲武堂。

尤其是朝中的那些勋贵,更是叮嘱进入讲武堂的子弟要守规矩,千万不要在讲武堂惹事,以免被赶出来。

作为大明的高级武官,勋贵们自然是清楚李云天交趾平叛的险恶,可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用那些残兵叛将酣畅淋漓地打了三场胜仗,逼得交趾叛军不得不退回交州府采取守势。

很显然,李云天的军事才华超出了朝中勋贵们的想象,即便是英国公张辅在公开场合也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李云天军事才能的欣赏和肯定。

自从李云天在交趾取得了三场大胜后,在勋贵们看来他已经在交趾站稳了脚跟,这意味着李云天度过了在交趾最困难的时期,因此纷纷看好李云天能取得交趾平叛的最终胜利。

而一旦骁武军成功平叛,李云天肯定会得以加官进爵,讲武堂的规格也会水涨船高,在李云天的推动下十有**会成为大明武官的最高学府。

故而那些勋贵让家中子弟进入讲武堂既是给李云天这个面子,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炫耀,毕竟谁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被边缘化。

其实,面对这种情形最开心的并不是李云天,而是宣德帝。

宣德帝虽然信任李云天,但更希望看见骁勇善战的骁武军中有皇族和勋贵子弟执掌兵权,这样一来他也就能更放心,防止骁武军因为李云天而尾大不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