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485章 独霸天下的造船业

执宰大明 第485章 独霸天下的造船业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你一定认为我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吧!”见李云天愕然望着自己,柳雯晴心中顿时往下一沉,李云天此时的反应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随后凄然一笑,神情无比失落,抬步走向了房门。

柳雯晴是一个聪明的女子,虽然李云天还没有明确表明态度,但在她看来此情此景已经毋须李云天多言了,李云天做做出的反应已经表明不会接纳她这种有着如此“恶行”的女人。

见柳雯晴失魂落魄地走向门口处,李云天猛然回过神来,他看得出来柳雯晴现在伤心欲绝,对他的感情毋庸置疑。

迟疑了一下,李云天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快步上前从身后拥住了柳雯晴,紧紧地将她搂在了怀里。

柳雯晴没有想到李云天会有如此举动,身子顿时就是一颤,随后眼眶一红,泪水顺着脸颊滚了过来,此时无言胜有声,李云天的这个举动已经表明了一切。

“你愿意当我和婷儿她们是家人吗?”李云天俯身凑到柳雯晴的耳旁,低声问道。

“嗯!”柳雯晴没有丝毫犹豫,使劲地点着头,自从李云天当年为了救她而硬扛安义候古大勇时,她就已经将李云天当成了自己的最亲密的家人。

“等我平定了交趾的叛乱后就给皇上上奏,请皇上赐婚,咱们的亲事一定要在京城办得热热闹闹。”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在柳雯晴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沉声说道。

“嗯!”哭得梨花带雨的柳雯晴闻言微微一怔,随后面色一喜,泪水再度汹涌而出,她此时由于太过激动已经无法说出话来,只是在那里点着头。

对柳雯晴来说,幸福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李云天不仅出人意料地接纳了她,而且还要给她一场盛大的婚礼,如果宣德帝赐婚的话,那么柳雯晴和整个柳家都会感到无上的荣耀,她也能一举在李宅站稳了脚跟。

李云天一脸怜惜地将柳雯晴搂在怀里,虽然柳雯晴的心性可谓是他所见过的女子中最狠的,小小年纪就让人杀了她二娘的姘头表弟,而且还逼疯了她二娘,但事出有因,也不能全怪柳雯晴。

促使李云天接纳柳雯晴的是柳雯晴最后的一句话,为了保住家人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打动了李云天,他相信柳雯晴知道轻重,能很好地融入到李府的后宅中。

柳雯晴这次来就是为了向李云天摊牌,作为一名女孩她可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并且放下了矜持和颜面,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很清楚自己与李云天之间有一道心结,如果不把这个心结打开的话两人将终生无缘,此次李云天交趾之行危机重重,连身为总兵官的柳升都战死了,足以说明交趾战局的恶劣。

万一李云天在交趾有个意外,那么柳雯晴可就连向李云天表明心迹的机会都没有了,故而她毅然南下,想要去交趾找李云天。

柳雯晴已经想好了,如果李云天拒绝了她,那么她就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为伴,彻底了却红尘的俗缘。

既然柳雯晴这次费尽千辛万苦来了广西,自然就不打算回去,准备留下来帮李云天,大不了两人死在一起。

其实,柳雯晴开始时本可以装作她仍未复明来博取李云天的好感,不过最后她还是放弃了这样做,不想欺骗李云天,也因此获得了李云天信任和好感,李云天并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对他耍心机。

作为平叛大军的主帅,李云天的身边很显然并不方便出现女人,否则雷婷也就不会女扮男装了。

因此,经过慎重的考虑后他决定交给柳雯晴一项艰巨的任务,现在李云天的手边严重缺人,他需要一个值得信赖又有能力的人来完成这项任务。

晚上,李云天在府中给柳雯晴摆宴,给她接风洗尘,在座的除了雷婷外只有一名客人,这名客人就是先前与李云天在客厅里谈话的那名正五品文官。

那名正五品文官并不是广西和交趾的官员,他来自南直隶,名叫方有节,是工部的一名郎中,不过并不负责工部衙门各司的事务,而是专管南京龙江关的龙江船厂。

龙江船厂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造船厂,地处南京龙江关(今下关)附近,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

明代李昭祥的《龙江船厂志》中对龙江船厂有过记载:“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

龙江船厂地域广阔,船只造成后可以直接在长江下水,而且分工细致,除船身主体工厂外,还有细木、油漆、铁件、艌作、蓬作、索作、缆作等作坊,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和复杂的造船工艺。

其中,龙江船厂最为有名的要数其下设的龙江宝船厂,专门为郑和下西洋制造大型高级海船――郑和宝船,工匠都是闽、粤、江、浙等地征调来的技术娴高超的匠户,达到了四百多户,是龙江船厂最为机密的部门。

据史料记载,龙江宝船厂的船坞宽约70米,长在500米以上,西连长江,像一个巨大的河道。

由于中世纪的船身都是木材结构,主要由杉木、松木、柚木、格木、娑罗双树、锥木、杯裂香和柿木8种树木来建造,因此中间要用铁钉固定,不经拉扯,所以要选在靠江的地方建造船厂。

建造郑和宝船时,先要堵住船坞与长江之间的闸门,当船坞里建好郑和宝船后,等潮水来时再打开闸门,引进江水把船舶漂出去。

从船坞的长宽来推测,当时建的郑和海船已经能达到四十多丈长、十八丈宽。

船厂的督造官员中除了一名专职造船事务的工部郎中外,还有员外郎、主事、提举,帮工指挥等官员,仅仅下设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就将近百名。

为了造出足以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造船制舶的工匠由朝廷从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及江苏等地的工匠中调来,分工细致,协同合作,下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

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

另外,船厂里还有内官监匠,御马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有着一套无比庞大复杂的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明初的造船业十分发达,民间造船厂主要生产小型的****船只,大船的制造由官府主导,其制造工艺和技术稳居世界造船业的龙头地位。

除了南直隶设有龙江船厂外,大明还在福建的福州设有五虎门船厂,广东的新会设有东莞船厂,其他的地方,如太仓、临清、直沽、辽东吉林等地也都设有造船厂,造船的种类有海上远航用的大型海船,也有海上或江河作战用的战船,以及运粮的浅船和航行在江河的快船等等。

在大明的诸多船厂中,排在第二位的自然就是福建福州的五虎门船厂,其设立是洪武皇帝用来防御倭患,专门生产对抗倭寇的海船――福船。

《明史?食货志》有过记载,说福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阔,昂首尾高,舵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砣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

而广东新会的东莞船厂则排在第三位,制造的“横江船”和“乌槽船”也是海上的战船,名为“广船”,船体的灵活性和坚固性超过福船。

至于其他地方的造船厂,生产最多的自然是江河湖泊中的运输船只,毕竟明初的时候以内陆河流的船业为主。

尤为重要的是,永乐帝迁都北京运送粮食的漕船需求量大增。

运粮的漕船分为两种,一为遮洋船,一为浅船,前者用于海运,后者用于河运。

据《明会典》卷二百的记载,明初粮船最多时达到一万零八百五十五只,其中遮洋船三百四十六只,浅船一万零五百零九只。

方有节当然不会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这里,李云天离开京城前往交趾平叛的时候向宣德帝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为了确保交趾与南海诸国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他要打造新型海船来抵御海上的海盗,希望宣德帝将龙江船厂从工部划归到讲武堂的名下。

而且,李云天向宣德帝打了包票,所有的建船资金都由讲武堂自行筹集,不要户部一分一毫的银子。

自从永乐十九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后,由于大明国库空虚,一时间再也没有精力组织起第七次下西洋,向西洋诸国宣扬大明的国威,再加上大明的禁海令,这使得龙江船厂的处境每况日下,成为了一块鸡肋,处于无船可造的尴尬境地。

由于龙江船厂的工匠加上家眷有上万人,如何养活这些人已经成为了工部的巨大负担,故而李云天的提议很快就被工部的人同意,趁机甩掉了这个沉重的包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