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443章 主动出击(二更)

执宰大明 第443章 主动出击(二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叛军现在可谓如日中天,如果大哥不给他们一个厉害看看的话,黎利是绝对不会跟大哥议和的。.”

面对雷婷的询问,李云天咬了一大口手中拿着的大饼,随后双目寒光一闪,一边嚼着一边沉声说道,“等大哥拿下了安梁县城,届时就能与黎利坐下来好好地谈上一谈。”

“大哥要攻打安梁县城?”雷婷顿时被李云天的这个决定震惊了,不由得提醒他,“安梁县城不仅有三万叛军,而且距离利濂州只有不到两天的路程,要是立濂州的叛军赶来增援,我军可就要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

立濂州是交州府下属的一个散州,位于交州府的北部,与三江府接壤,黎利已经调了两万叛军聚集在此,还有叛军源源不断地向立濂州进发。

按照黎利的计划,他准备调集十万叛军攻打三江城,在骁武军大部队赶到之前将三江城拿下,即使不能俘虏李云天,那么也要将李云天的信心打垮,进而给朝廷展现叛军的雄厚实力,让宣德帝明白要想平定交趾的叛乱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两天时间足矣。”李云天自然清楚安梁县城的局势,不以为意地冲着雷婷一笑,“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安梁县城的叛军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我军会主动攻击他们,必定疏于防范,这就给了我军一个绝佳的奇袭机会。”

“大哥是想现在偷袭安梁县城?”雷婷见李云天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顿时明白了他的意图,迟疑了一下后担忧地问道,“城中的部队只休整了十天,能否与叛军一战?”

李云天对三江城的明军进行整编后,城里的五万明军被分为前军和后军两个大营,前军用来作战,后军用来守城。

其中,前军由一万京军、李云天从宣化城带来的五千人和从地方卫所中挑选的五千人组成,总数两万左右,是李云天手中用来对抗叛军的重要力量。

后军由剩下的三万明军组成,虽说兵员良莠不齐,但至少他们比平民百姓有战斗力,叛军攻城的时候能够在城墙上进行抵挡。

这意味着,李云天要用两万前军来攻打有着三万叛军的安梁县城,无论是兵力还是地形上都处于劣势。

“前军大营的人都是老兵,经过这十天的休养已经恢复了体力和士气,必能与叛军决一死战。”李云天清楚雷婷的担忧,于是伸出手掌缓缓地攥紧了拳头,笑着安慰她,“叛军虽然人多,但正面交锋绝对非我军的对手,我军又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绝对难以抵挡,在大哥看来安梁县城已成囊中之物。”

“大哥不会想亲自指挥此战吧?”雷婷闻言顿时紧张了起来,去年李云天就冒险在黑牛镇死守,安梁县城事关李云天对交趾的施政方略,这一战可谓至关重要,李云天亲自督战也并非不可能。

“杀鸡焉用牛刀,一个小小的安梁县城还不值大哥出马。”见雷婷神情担忧,李云天顿时笑了起来,“大哥这次准备让方政和马瑛率军。”

雷婷这才松了一口气,她真的怕李云天前去安梁县城督战,俗话说刀枪无眼,万一有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方政是原交趾都司都指挥使,本为济宁卫世袭千户,靖难时因功迁至都指挥佥事,后来随张辅平定交趾叛乱,得以晋升为交趾都司都指挥使。

宣德元年三月时,原交趾总兵陈智率领讨伐大军进入被叛军攻占的乂安府茶笼州,与黎利所辖的叛军交战,结果因为轻敌被叛军击溃,惨败而归。

当时如果不是方政殿后,率领手下的军士奋力厮杀,陈智就要栽在乂安府。

陈智兵败后,宣德帝勃然大怒,下令削去了陈智和方政等将领的爵位、官职,降为事官留在交趾戴罪立功。

值得一提的是,叛军数月前攻打交州城时,城里的明军正是在方政的率领下主动出击,进而将城南的两万叛军击溃,迫使黎利不敢轻举妄动,改用了围城的策略。

来交趾前李云天已经收集了交趾诸将的信息,在他看来在交趾的那些将领中,有两个人最值得他期待。

一个是方政,另外一个是王通手下的参将,原广西都司都指挥同知马瑛。

马瑛与方政一样,都是勇武善战之人,明军在交趾那些给予叛军重创的战事几乎都出自两人之手。

与方政的处境一样,王通战败后,马瑛也受到了惩处,被宣德帝下诏免去了官职,以戴罪之身留在交趾效力。

在李云天看来,方政和马瑛之所以能在交趾接连击败叛军,除了两人英勇善战之外,与他们长期在交趾和广西为官有着重要的因素,对交趾的情形非常熟悉,使得两人能从容不迫地与叛军作战。

不过,李云天此次选择方政和马瑛偷袭安梁县城,并不单单因为两人善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借助两人此次的胜仗鼓舞三江城军民乃至明军控制地区军民的士气。

自从柳升兵败后,交趾军民的士气就异常低落,而王通擅自与黎利议和,并且撤离交州城的事情更是令交趾军民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李云天知道,虽然他的到来恢复了交趾军民一些士气和信心,但面对交趾此时的困局,令交趾军民安心的唯一方式就是打一场胜仗。

因此,无论是李云天在交趾的施政方略也好,鼓舞交趾军民士气也罢,他一定要拿下安梁县城,给黎利当头一棒。

方政和马瑛是在交趾军民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交趾将领,由两人来拿下安梁县城无疑能更好地对外宣传,振奋民心。

第二天一早,方政和马瑛被李云天喊来了他办公的厢房,正式向两人布置了偷袭安梁县城的任务,让两人入夜后轻装上阵,率三江城前军大营的部队赶赴安梁县城,黎明前向安梁县城发动攻击。

方政和马瑛被李云天的这个决定惊呆了,虽说安梁县城的城墙不算太高,但怎么得也有十来米,轻装上阵的明军如何能攻上城墙?

不过,李云天随后就告诉两人一个好消息,就在李云天来到三江城的第二天,一支百余人的土人士兵部队被他派去了安梁县城“投靠”叛军。

这支土人士兵部队是李云天从宣化府卫所中挑选出来的,与叛军属于同一个民族,绝对不会引发叛军的怀疑。

李云天已经对这支百余人的土人部队做出了安排,届时他们会打开安梁县城防守最弱的南城城门,让方政和马骐能顺利进城。

土人士兵和土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西南地区被大明视为蛮夷之地,故而大明称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各个民族为“土人”。

在西南地区的各民族中,也分为人数占优的主要民族和人数居于劣势的少数民族。

通常来说,大明在西南地区所封的土司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那些土司所拥有的武装力量即为土兵。

而那些担任了文职的土官,绝大多数任是当地的主要民族人员,少数人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人员。

其中,那些成为大明卫所军户的主要民族人员和少数民族人员被称为土人士兵,与卫所中那些来自大明的军户相对应。

安梁县城的南门之所以守备力量最弱,是因为南门面向交州城,是安梁县城距离三江城最远的城门,叛军认为明军要攻城的话会进攻安梁县城面对三江城的北门,故而在北门加派了一些兵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云天已经来到三江城有十来天,但安梁县城的叛军根本就没有进行防御的事宜,因为叛军的将领并不认为已经被他们打得落荒而逃的明军胆敢来攻城。

而且,自从王通率领着交州城的军民撤离交州城后,叛军上上下下都因为战胜了强大的明军而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交州城作为交趾三司的治所,代表着大明对交趾的统治,明军既然撤离交州城就意味着大明已经放弃了交趾,无疑宣告叛军在这场交趾战事中的胜利。

而随着王通撤离交州城,叛军内部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仅一些将领开始争抢地盘,抢占那些富庶城池的控制权,而且军队的军纪也变得涣散。

跟随叛军造反的士兵基本上都来自乡村,如今叛军已经将明军赶出了交州城,这意味着叛军胜利在即,那些士兵自然产生骄奢的思想,纷纷在城里寻欢作乐、奸淫掳掠,这使得那些被叛军占领的城池被搅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本来,那些城池里的居民对叛军充满了好感,毕竟他们跟叛军同宗同族,可谁也没想到被他们迎进城的叛军会祸害他们,令他们是苦不堪言,不仅损失了不少财物,而且一些人的妻女还被****。

尤其是黎利手下的那些将领,趁着入城的机会大肆强取豪夺,短短时间内就收敛了大量房产、田产和财物。

作为交趾最富庶的城市,交州城内的那些富商大贾首当其冲成为了受害者,不少人财产被叛军的将领霸占,运气好的人能得一条活路,运气不好的人被叛军将领安一个勾明军的罪名直接给杀了。

黎利对这种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之所以跟着他打江山,自然是为了将来能享受荣华富贵,他要是横加干涉的话岂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主将既然都无心战事,想方设法地捞取好处,所谓上行下效,底下的士兵自然也趁机行乐,安梁县城的城防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李云天有信心拿下安梁县城的最要原因。

王通私下议和,并擅自撤离了交州城,虽然使得明军在交趾的处境雪上加霜,但同时也对叛军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叛军人心浮动,松懈散漫,进而给了李云天一个可乘之机。!^!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