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410章 商权与矿权

执宰大明 第410章 商权与矿权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交趾商务司的官员将从讲武堂政务堂下属的农厅、户厅、礼厅、军厅、工厅和刑厅官员中选派。

这些官员虽然都是武举出身,但也都经历过寒窗苦读,并在与农厅、户厅等六厅相对应的兴农院、兴户院、兴礼院、兴军院、兴工院和律刑院中学习过,其处理政务的能力远超朝中那些文举出身的官员。

这也意味着,交趾商务司将实行军事化管理,是一个军管衙门,否则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其实,不仅交趾商务司,在李云天所制定的交趾治理方略中,平定了黎利等人的叛乱后交趾将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以此加强对交趾的掌控。

由于交趾毕竟地处偏远,又是人们眼中的蛮荒之地,故而内阁、军阁、六部和各都督府的都督们皆赞同李云天的这个半军事化管理的提议。

毕竟谁也不愿意再看见交趾发生叛乱,更没人希望到那种野蛮荒芜的地方去做官,索性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扔给李云天,宣德帝自然也就下旨御准。

可以说,交趾被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当**肋给“抛弃”了,李云天不失时宜地接过了这个“鸡肋”,并悄无声息地将这个鸡肋放进了讲武堂的“盘子”里,使得外人再也无法染指。

除了交趾商务司外,在座的扬州官员们最关注的就是朝廷对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所制定的具体规则。

其实,这个规则几天前已经随着售卖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告示一起被南直隶各州府贴了出去,可商贾们并不放心,都想从李云天这里得到更近一步的消息,唯有这样他们才安心。

规则很简单,也很务实,主要分为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两部分。

其中,在商业专营权这个部分,李云天将交趾的各项生意,例如粮食、布匹、药材等生意的经营权分别交给两家或者三家商贾进行经营。

交趾商务司会给那些获得商业专营权的商贾颁发营业执照,只有拥有了营业执照的商贾才能在交趾经营生意,否则一经查实就要受到严惩。

营业执照的期限李云天定为了二十年,他相信二十年的时间足够那些商贾从中赚得盘满钵满。

二十年后,营业执照到期,如果商贾们想要继续在交趾做生意,那么就要续签营业执照。

至于二十年后交趾商务司会有什么样的续签政策,李云天并没有向外透露,他也没有办法透露,届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调整。

那些商贾们不用担心有人走私那些货物,因为交趾商务司不仅有专门缉私的队伍,而且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街面上各家店铺的进货渠道。

而且,交趾商务司要是遇到哪些人多势众的武装走私商贩,还能协调当地的驻军来进行清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交趾形势复杂,李云天并不打算在交趾实行大明通行的屯兵制,而是准备趁着这个机会推行征兵制,以实现职业士兵和义务士兵的结合。

就像李云天以前向宣德帝提及的那样,义务士兵服役三年后可以分得一定数额的田地,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民间青年参军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藏兵于民。

宣德帝已经意识到了顿兵制的局限,以及对大明军队所造成的伤害,故而去年就让各部院堂官和御史到各地清理军务,可很显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

屯兵制涉及到了朝中勋贵和大明各卫所军官的利益,又是洪武皇帝所定下来的祖制,宣德帝即使是身为天子也不敢轻易触及。

如今交趾爆发叛乱,不仅交趾都司无力剿灭,而且朝廷派去的平叛大军也接连失利,竟然折损了数员文武重臣,这就给了宣德帝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宣德帝既想看看李云天能否给他争一口气,平定了交趾的叛乱,使得他能趁机提拔新一代的勋贵,扩大在朝中勋贵的影响,同时也想知道征兵制推行起来的实际效果如何。

因此,对李云天和宣德帝来说,这次交趾的平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必须要说明的是,交趾的商业专卖权并不是要封杀掉交趾当地的商人,也不是不允许外地的商人进入交趾经商。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交趾的商业专卖权实际上是打造出了交趾的总经销商,交趾各地大大小小商贩的货物都要从这些总经销商那里进,私下里不能从其他地方进货,否则就违法。

这样一来,这里面的利润可就非常可观,足以令南直隶的商贾们动心,而二十年的期限也足够确保他们的利益。

至于采矿权,对那些商贾而言就更有诱惑力了,营业执照也是二十年,其中主要指的是铁矿,其余的就是金矿和银矿等贵金属。

洪武年间,官营铁冶业的工匠由于受到匠官和工长的残酷压迫,故而不断逃亡、怠工,以至暴动,致使官铁冶开闭无常,日益走上瓦解、衰落的道路。

因此,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下令罢除各处官冶,允许私人自由采矿冶炼,按产量纳税三十分之二。

也就是说,冶炼出来的三十斤生铁中两斤交给官府当做税,其余的二十八斤生铁归冶炼者。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实行“一条鞭”税法以前,税收并不是用银两来交纳的,而是经营什么行当就拿什么行当的东西来交税,简称实物税,也叫物税。

例如,种地的农夫交纳地里收获的谷粟,种植果园的果农交纳果园所产的水果,栽培花圃的花匠交纳花圃里的花束等等。

粮食还好说,可水果和花束这些东西收上来后根本就不能久放,也不好流通,故而浪费很多。

另外,各级官吏在收这种实物税时趁机挑肥拣瘦,从中牟利,是官吏们捞钱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云天准备对交趾的税收进行了改革,与讲武堂的那些军户和民户一样,依照摊丁入亩政策,将物税折算成银两来交纳,既简洁明了,同时也避免了税官仗着手里的权力鱼肉百姓。

这意味着交趾的那些冶炼企业将不会再以所炼出的金属来交税,而是换算成了与之价值相对应的银两。

按照冶铁业三十取二的税收政策,换算成税率的话就是6。7,为了鼓励冶铁业的发展,李云天将税率进行了调低,定为了5,让利于商。

其实,6。7的税率看似有些少,但对于冶铁业来说已经不低了,因为从事冶铁业的商贾不仅要承担冶炼的费用,而且还要承担采矿的费用。

在古代,无论是采矿还是冶炼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故而开销很大。

不仅铁矿,获得了采矿权的商贾还可以开采交趾境内的金矿和银矿等贵金属矿山,而这些贵金属矿山在大明的两京十三省是属于官办的,不允许私人开采。

按照李云天的规划,获得采矿权的商贾可以开采交趾境内的矿山,但必须要配备一个合乎他要求的冶炼厂。

他之所以允许商贾们开采那些贵金属,自然是为了发展和完善金、银等矿物质的勘测技术和冶炼技术,同时也是增加国家的税收。

很显然,私人开矿的效率要远高于官办的那些机构,对矿物的勘测和冶炼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那些冶炼出来的金、银等贵金属,李云天采用了四六开和三七开两个税率,即在那些商贾营业执照的前十年,所冶炼出来的贵金属商贾与官府四六开进行成分,即商贾占四成,官府占六成。

而营业执照的后十年,商贾与官府的分成比例将调整为三七开,即商贾占三成,而官府占七成,以此来保障国家的利益。

在李云天耐心细致的解释下,酒宴结束时那些在座的扬州官员已经对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纷纷意识到里面蕴含有巨大商机。

可惜的是,李云天在交趾的商业规划虽好,但交趾现在动荡不堪、战火纷飞,在交趾的叛乱没有平定前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而因为交趾复杂的局势,那些商贾肯定对投资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持谨慎态度,以免他们的钱届时打了水漂,这无疑将大大影响李云天这项计划的实行。

由于一路上舟车劳顿,酒宴结束后李云天和张本回了住处休息,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并没有住在一个地方:

张本虽是军阁次辅但身上有着浓厚的文官烙印,所以住进了扬州府府衙,李云天则因为这次是以定南将军的身份出征交趾,故而选择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

“大哥!”到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不久,正当李云天与韩虎谈笑风生地聊天时,一名身穿锦袍的男子走进了屋内,他见状笑着起身相迎。

锦袍男子是郑婉柔的大哥郑伯鑫,李云天的大舅哥,现在担任九州商会扬州分会的会长,深受李云天的器重和信赖。

郑伯鑫此次前来自然也是为了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事情,由于交趾的战况异常糟糕,故而九州商会的会员纷纷对李云天是否能打赢这场仗感到担忧,故而郑伯鑫来向李云天探探口风。

韩虎知道李云天和郑伯鑫有事要谈,故而知趣地告辞离开。

得知郑伯鑫的来意后,李云天敏锐地意识到了扬州城的商贾对交趾战事存在着悲观情绪,为了给九州商会的会员吃一颗定心丸,他就交趾的战事给了郑伯鑫一个明确的答复,表示有七成把握能平定了交趾的那些叛匪。

与此同时,李云天还临时做出了一个决定,准备晚上宴请扬州城的那些有名的商贾,当面解答他们的疑惑,以打消他们投资交趾的顾虑,使得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能能顺利卖出。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明天上午他在扬州城的一个茶楼进行出售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事宜,后天一早就要启程前去宁波府的定海县,行程非常紧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