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394章 言明利害

执宰大明 第394章 言明利害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听了宣德帝的话,杨士奇和张辅等人这才想起来,宣德帝先前曾询问过李云天关于交趾战事的意见,于是纷纷瞅向了他。

虽然李云天的官职和资历不如他们,但与宣德帝可谓有过生死之交,而且文武兼备,对宣德帝忠心耿耿,故而在宣德帝心目中的地位却要超过他们,否则也不会单单把李云天喊来参与这种军国大事。

“皇上,臣近来作了一幅西洋海事图,请皇上过目。”李云天并没有回答宣德帝,而是从怀里取出了一份折在一起的白纸递给了金英,金英于是摊开在了宣德帝的面前。

地图上列明了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地貌以及周边的一些国家。

大明的福州、广州、琼州和交趾都在图上,尤其是交趾所在的中南半岛,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

上面标明了交趾下方的占城国,与之相邻的吴哥王国和南掌王国,以及与之相隔的暹罗等等。

不仅如此,航海图沿途的一些国家也都在地图上进行了注明,例如亚洲的天竺、大食等等,甚至还有非洲的一些国家。

“镇武伯,你的这份航海图比三宝太监绘制的还要详尽。”宣德帝查看了地图一番,点了点头后说道,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抵达过非洲,故而绘制了沿途的航海图。

“皇上,臣正是以三宝太监的航海图为基础,在上面略作修饰。”李云天微微一笑,他所作的这幅图比郑和下西洋后所绘制的航海图要详细精准得多,由于他曾经看过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故而以此为借口,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你给朕看此图是何意?”宣德帝闻言抬起头,有些不解地望向李云天,李云天此时的举动好像并没有回答他刚才的问题。

“皇上,此海峡地势险要,犹如一道斜长的峡谷,扼守住了我大明与西洋诸国之间海路。”

李云天伸手一指马六甲海峡,神情凝重地说道,“如今,海上商贸日益繁盛,各国之间的贸易和联络趋于频繁,这势必使得航海业日新月异,假以时日,天下各国之间必将由海路连接起来,而这道海峡必将成为天下最重要的海上通道,届时我大明的后世子孙皆要受制于此。”

“皇上,臣在南京听三宝太监说过,不少西夷人都热衷于海上商贸,为此臣进行过多方探问,发现西夷诸国土地贫瘠、民生苦苦,远远不如我大明这般繁华富庶,故而唯有通过从外界来获取利益,海上贸易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随后,李云天语峰一转,忧心忡忡地望着宣德帝,“近来,臣从那些远道而来的西夷商人处获知,为了获取海外利益,西夷诸国的国君都鼓励本国子民从事海上贸易,回国从那些商人征收税金,这使得西夷的航海业越来越繁盛,终有一天他们的水师会抵达我大明港口。”

“水师?”听闻此言,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不由得倍感诧异,觉得李云天有些危言耸听。

若论当今天下水师之强盛,有谁能敌得过大明水师?郑和率领大明的舰队七下西洋,沿途之国家无不望而生畏,岂敢有西夷水师到大明来滋事?

“镇武伯,先帝在时你曾向朕说起过此事,朕当时并没放在心上,如今看来是朕疏忽了。”不过,令众臣意外的是,宣德帝闻言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开口向李云天说道。

宣德帝当年还是太子时,李云天曾经向洪熙帝进献了一幅由他所作的《天下疆域图》,洪熙帝甚为喜欢,并将此图赐给了身为太子的宣德帝,由李云天亲自给宣德帝送了过去。

由于《天下疆域图》上的东西对宣德帝来说太过超前,显得生涩难懂,故而李云天向他进行了解释,其中尤其是点名了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对大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宣德帝虽然对李云天所说的事情感兴趣,但却并没有引发足够的重视,毕竟李云天说的是一两百年以后才可能出现的情形,而他的当务之急是治理好大明。

“去,把那幅《天下疆域图》拿来。”宣德帝抬头望了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一眼,见众人的脸上皆显露出对李云天先前所言的怀疑,随后向侍立在身旁的金英说道。

张辅和骞义等人听到“天下疆域图”五个字,忍不住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询问的神色,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杨士奇和周征则一脸平静,李云天作完《天下疆域图》时拿给两人看过,故而两人知道这幅图。

不过,李云天当时只是告诉两人《天下疆域图》是根据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和海域所作,添加了一些西夷商人所提供的信息,并没有涉及到其他的事情。

故而杨士奇和周征只是以为李云天绘制这幅图只是想为了讨洪熙帝的欢心而已,并不知道他的实际意图。

望着急匆匆离开的金英,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两年前的苦心没有白费,看来宣德帝经过他刚才的那番提醒已经认识到了交趾对大明的重要。

金英很快就拿来了《天下疆域图》,在众人好奇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将其平铺在了一张桌上,这可是宣德帝极为重视的御品,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众位卿家过去看看,这幅图由镇武伯所绘制,上面表明了天下间的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宣德帝一伸手,指着桌上的图在场的众臣说道。

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于是围聚在了桌前,一边望着图上的内容一边小声议论着什么,除了杨士奇和周征外纷纷流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谁也想不到大明以外的疆域竟然会是如此模样。

“镇武伯,大秦为何分成了两部分?”张辅望了一番图上各个国家的名字,不无狐疑地问向了李云天。

在图上所标示的众多国家中,大食和天竺这两个大国的名气最为响亮,广为人知。

除此之外,就是大名鼎鼎了大秦了,可出乎张辅的意料,他找了一圈也没有看见图上有“大秦”这个国家。

“禀太师,大秦一千年前分成了两个国家,下官按照地域来划分,一个称为东秦帝国,一个是西秦帝国,东秦帝国一直持续到今,而西秦马帝国几百年前又分裂为许多单独的国家,下官称那些国家为西秦诸国。”

“噢?”张辅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诧异的神色,他可不清楚大秦已经灭亡的事情,随后低头一看,果然地图上标有“东秦帝国”和“西秦诸国”。

“诸位大人,虽然西秦诸国和东秦帝国不如我大明繁华富庶,但他们却能打造出优良的兵器,据下官所知,西秦诸国和东秦帝国由于开化未久,故而并无孔孟之道的学说,而是尊崇自然学科,他们现在尤为重视火器,正在研制新型火炮。”

趁着这个机会,李云天向张辅等人一躬身,不动声色地将欧洲那些国家的国情讲给了他们,“尤为令下官担忧的是,由于西秦诸国和东秦帝国土地贫瘠,生产落后,故而时常侵略他国,而且他们的君王鼓励海外远洋,大力勘探水路,长此以往必成我大明之强敌。”

“自然学科?”像宣德帝当年一样,杨士奇和张辅等人听到这四个字后纷纷流露出疑惑的神色,不知道说的是何物。

“各位大人,所谓自然学科,指的是对发生在身边的诸多现象进行钻研。”李云天知道在场的诸位大臣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因此解释道,“据下官所知,他们会研究火药为何会发生爆炸,也会研究沸腾的水汽为何会将锅盖顶起。”

“他们也研究丹药?”杨士奇和张辅等人闻言顿时倍感惊愕,想不到西秦诸国和东秦帝国的人竟然会研究如此无聊的事情,骞义想起了一件事情,颇为好奇地问道。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中国古代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促使了火药的发明。

它的出现违背了炼丹士的初衷,不仅没有使得人延长寿命,反而带来了巨大的死亡。

“禀少师,西秦诸国和东秦帝国的火药技术来自我国前朝,东汉时期的商人开启了西夷诸国进行丝绸等物的路上贸易,将我东方的文明传播到了西夷诸国,火药就是后来传入西夷的重要文明之一。”

骞义获封为少师,故而李云天尊称他为“少师”,由于现在还没有“丝绸之路”的概念,故而李云天采用通俗的方法进行了解释,不无担忧地说道,“一旦他们知道了火药爆炸的原理,那么就会对其改进,造出威力更大的火药来。”

“至于水汽顶锅盖,虽然看似毫无价值,但下官深究之后就觉得更为可怕,一旦他们将水汽的力量转化到其他的地方,比如用以给海船驱动,那么将大大缩短航行的时间。”随后,李云天面露凝重的神色,郑重其事地望着骞义。

“镇武伯,水汽能驱动海船?”听闻此言,现场众人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觉得太过匪夷所思,夏元吉忍不住狐疑地问道,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禀少保,开始下官也认为此事荒谬,可是后来下官仔细想了想,水汽既然能够顶动锅盖,那么就表明它有着不弱的力道,如果能采用一种方法将这种力道利用上,未尝不能用来驱动海船。”

李云天有条不紊地回答了夏元吉,尽可能用浅显的语言使得他理解自己所说的东西。

夏元吉和骞义等文官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有这种惊人的奇思妙想,平日里他们接触的都是孔孟之道,哪里想过这种看似无聊的事情?

至于张辅等勋贵则更不用说了,像这种做学问的事情历来都是文人的事情,更不可能去关注水汽什么的。!^!

du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