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370章 一战成名 二更)

执宰大明 第370章 一战成名 二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秦广益是越想越害怕,宣德帝可能会善待造反的汉王,但是一定不会放过那些追随汉王造反的人,因为那些追随者背叛了宣德帝,是大明不折不扣的罪人,绝对要受到严惩。

恐怕就算宣德帝想低调处理汉王叛乱一事,朝中的那些大臣也不会答应,他们岂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来铲除异己,安插亲信,届时恐怕不少无辜者也会受到牵连。

毕竟,宣德帝现在太年轻了,并不能像永乐帝和洪熙帝那样掌握朝局,势必会被朝中的重臣们所左右。

天津乃运河上的重镇,漕运的枢纽,不仅位置重要,而且天津副总兵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肥缺,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勋贵的眼睛盯着。

故而,秦广益权衡再三最终下定了决心,决定先发制人,以其副将暗中与汉王有染为由将副将绑了,亲自押送副将向宣德帝请罪。

不得不说,秦广益这一招移祸江东之计可谓是釜底抽薪,将全部的罪责一股脑地推到副将的身上,如此一来不仅洗脱了嫌疑,而且还解释了汉王冒险北上的原因,可谓一箭双雕。

副将跟随秦广益多年,知道秦广益如果倒了的话他也会受到牵连,不如保全秦广益,这样秦广益还能照料他的家人,故而一咬牙承认了与汉王有染,准备将罪责揽下来。

秦广益知道他的这个做法根本就骗不了朝廷里的那些老奸巨猾的文武大员,要想将这件事情坐实了,必须要在朝廷中找足够分量的援手来帮他说话。

故而他要去向宣德帝请罪,那些足以影响宣德帝的大臣差不多都跟着宣德帝来平叛,他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私下里与那些大臣们进行接触。

对秦广益来说,他的首要目标自然是李云天,李云天不仅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而且又在平叛中立了大功,倘若李云天能帮他说话,那么他与汉王暗中勾结的嫌疑就能洗清。

因此,秦广益先去黑牛镇找了李云天,和他一起到了武安县城,等待宣德帝驾临。

由于镇守天津,秦广益与李云天并不熟,但他与周征和张昊的关系都不错,本来还担心李云天年轻气盛不好打交道,不过李云天对他是礼敬有加,倒是使得他安心不少。

李云天抵达武安县城时,县城里的张昊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出城迎接,热情地将他迎入了城内。

张昊已经在县城的酒楼摆好了宴席,给李云天接风洗尘,席间各位官员纷纷上前给李云天敬酒,言行举止中对李云天颇为敬畏。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黑牛镇一战后李云天和骁武军声名鹊起。

谁都没有想到,身为一介文官的李云天会有如此惊人的军事才华,竟然以区区两万五千名临时拼凑的士兵,在黑牛镇击败了汉王的四万叛军精锐,进而将汉王逼进了绝境。

骁武军也因为黑牛镇的勇武表现,一跃成为了大明军中响当当的精锐,李云天这次之所以带着那五千名骁武军来乐安,就是因为宣德帝要检阅这支创造了奇迹的部队。

在此以前,李云天一直生活在周征的光环下,每当外界提起他,尤其是朝中那些勋贵,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是周征的女婿。

不过随着李云天在平叛中的精彩表现,他已经逐渐被朝廷的文武官员们认可,成为了大明官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现在,人们再提起李云天的时候,率先想到的是他在山东战场上的那些漂亮的战绩。

原本宣德帝让李云天坐镇济南城是为了抵御叛军的袭击,不成想李云天先是出人意料地攻克了青州,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进攻青州的陈朗和杨勇,进而稳定了青州的局势,彻底切断了叛军东部和西部的联系,并趁机通过陈朗收复了登州,迫使莱州之敌龟缩于一隅。

值得一提的是,当汉王在黑牛镇大败的消息传到青州后,镇守青州城的靳荣就派出了一支一万人的兵马,会同了登州陈朗的部队,兵不血刃地就迫使莱州城的叛军投降。

如果说青州的战事只是李云天小试牛刀的话,那么黑牛镇一战则是令外界感到惊艳,李云天在黑牛镇不仅粉碎了沧州城叛军的夹击,而且还击溃了汉王的四万叛军精锐,堪称一个奇迹。

另外,德州的叛军之所以会投降,汉王在黑牛镇的惨败是重要的诱因。

如此一来,青州、登州、莱州、沧州和德州的收复直接或者间接与李云天有关,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就平定了山东的战局,战功赫赫,无人能出其右。

随着汉王困守乐安城,武安县城里的那些文武官员都知道汉王发起的这场叛乱即将结束,届时李云天绝对会被宣德帝重赏,因此自然要抢着交好李云天。

第二天上午,宣德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驾临武安县城,小小的武安县城顿时热闹了起来。

城里的居民纷纷走上街头,饶有兴致地聚集在路边伸长脑袋向进城的队伍中张望着,都想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目睹大明天子的龙颜。

可惜宣德帝坐在御辇内,百姓们并没能看见他的容貌,不过即使这样众人也非常满足,至少他们见到了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京城文武大员,足够以后用来吹嘘和炫耀。

晚宴后,宣德帝将杨士奇、杨荣、张昊和李云天等近身重臣传到书房议事,商议着如何解决乐安城之事。

虽然张昊率领大军将乐安城团团围住,并且向城里的汉王喊话劝降,但是汉王却丝毫不予理会,摆出了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这使得宣德帝异常头疼。

很显然,宣德帝并不想强攻乐安城,除去会带来大量伤亡不说,他还要兼顾居庸关和真定府的战局,倘若能迫使汉王开城投降,那两地的战事毫无疑问会随之平息。

另外,如果汉王投降的话,无疑将极大提高宣德帝的声望,这正是年轻的宣德帝所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在那些朝中重臣面前他感到一股难以言语的压抑。

为了早日结束山东的战事,宣德帝决定第二天亲自前往乐安城劝降。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困扰着宣德帝,十一月初的时候交趾传来战报,成山伯王通被叛乱的匪首黎利大败,伤亡数万人。

尤为令人感到意外和震惊的是,参赞军务的军阁次辅陈洽被敌军围困后自杀殉国,成为了黎利叛乱以来战死的最高级别的大明官员。

交趾的战败使得宣德帝大为震怒,他想不到小小的交趾竟然会使得明军接连两次落败,而且还搭上了陈洽的性命。

因此,商议完山东的战事后宣德帝又提起了交趾的事情。

经过众臣的商讨,宣德帝决定任命太子太傅、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安远候柳升为征虏副将军,接替王通担任交趾总兵,待山东战事平定后带兵前去交趾平叛。

张辅当年征交趾时,柳升是他的副将,立有不少战功,对交趾的地形地势和风土民情都颇为了解,故而是平叛交趾的最佳人选。

李云天默默地坐在下首处的座位上,眉头微微皱着,虽然他也觉得柳升是平叛交趾的不二人选,可从历史上来看柳升无疑还是失败了,否则交趾将成为了大明的第十四个布政使司。

次日一早,宣德帝的御辇从武安县城启程,在众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向乐安城而去。

此时,乐安城的四个城门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城外的营帐连绵不绝,将乐安城围得水泄不通。

北门外的空地上,数十门铸铁打造的重炮一字排开,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乐安城,气氛无比萧杀。

这些重炮有一个名字,名叫“大将军”,是大明最为厉害的火器,能够发射实心弹和开花弹,既能攻城也能大量杀伤敌军。

重炮的后方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三千名背着火铳的火铳手,一个个衣甲鲜亮,神情严肃。

这些火铳手和重炮就是大明大名鼎鼎的神机营的全部家当,也是大明皇帝对外征伐的杀手锏。

当年永乐帝北征蒙古的时候,神机营的重炮和火铳手让蒙古骑兵吃尽了苦头,打得那些骑兵人仰马翻,心惊胆颤。

大明的京军分为三大营,即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神机营是火器营,三千营是骑兵营,五军营则是驻扎在京城的京卫。

神机营和三千营可谓是皇帝的近卫部队,担负着守护皇帝的重任,通常跟随皇帝行动,由皇帝信任的勋贵掌管,只有皇帝才能调动他们。

北门城墙上的叛军士兵神情惊讶地望着那些重炮和火铳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神机营的火器,不清楚是什么东西。

城内,汉王府。

汉王独自在后院的大厅里喝着闷酒,神情落寞,两鬓出现了不少白发,短短二十几天仿佛老了十几岁。

让汉王万万想不到的是,仅仅四个多月他就在山东被宣德帝逼进了绝境,牢牢地困在了乐安城,简直犹如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

其实,汉王本有机会离开乐安前往真定府与鲁仲乾会合,鲁仲乾手中还有十来万大军,虽然比不上叛军精锐,但只要经过时间的磨砺一定也能成为悍勇之师。

如果汉王是普通人的话,或许他就悄悄出城潜往真定府找鲁仲乾,可惜他是大明堂堂的汉王,他的尊严和孤傲不允许他灰溜溜地离开山东。

况且汉王的家眷都在乐安城,他无法将他们带走,只能将妻儿老小都留在乐安城给明军,届时将成为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以后即使时夺得天下又有何意义?

“王爷,神机营已到,皇上可能要来了!”就在汉王在那里黯然神伤的时候,原乐安州知州、现被汉王任命的伪兵部尚书和后军都督府大都督的朱恒从门外走进来,向汉王一拱手,沉声说道。!^!

du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