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328章 声东击西〔一更〕

执宰大明 第328章 声东击西〔一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

“陛下,臣也觉得真定城非忠国公镇守不可,换作他人的话,真定城十有**会被威国公攻破。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73%68%75%68%61%68%61%2e%63%6f%6d”听闻李云天提议周征守真定城,张辅立刻清楚了李云天的意思,沉吟了一下后向宣德帝说道。

周征以前能坐上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宝座并非浪得虚名,他在靖难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永乐帝麾下一名攻守兼备的虎将,其军事才能与鲁仲乾不分伯仲,都是靖难勋贵中的佼佼者。

尤为重要的是,周征是宣德帝最为信赖的勋贵,而山西都司统兵近二十万人,一旦由鲁仲乾率领击破真定城,那么北上可威胁京城,南下可屏障赵王,东进则驰援汉王,西退则进逼山西都司,后果不堪设想。

“忠国公,真定城朕就交给你了!”宣德帝闻言望向了周征,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说实话宣德帝真的有些舍不得周征离开,周征是他最信赖的勋贵,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他需要周征待在他身边统领京畿都督府的那些军队。

可是如今风云突变,谁也想不到鲁仲乾竟然叛逃了,鲁仲乾不仅是一员能征善战的虎将,而且在军中威望甚高,倘若率领大军进攻北直隶,真定城守军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虽说张辅现在贵为太师,也立下过无数战功,但要论起与那些靖难勋贵将士之间的关系,他还真没周征和鲁仲乾深厚。

张辅之所以会有如今的地位,首先与老爹河间王张玉不无关系,张玉是永乐帝的左膀右臂,最后为了救永乐帝战死沙场,这使得永乐帝爱屋及乌对张辅恩**有加。

其实,在靖难的时候张辅并没有多少战功,永乐帝登基后他不过被封为信安伯,在军中和勋贵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周征和鲁仲乾。[32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5执宰大明328

永乐三年,永乐帝进封张辅为新城候,里面不免有着张玉的因素在内。

张辅之所以成为英国公,是因为他打下了安南,将安南改为大明的交趾,立下了赫赫战功,故而得此勋爵。

其后,张辅数次征讨交趾,又随着永乐帝南征北战,逐渐积累了深厚的军功和威望,进而得以晋升为太师。更新最快最稳定

张辅虽然在勋贵中威望高,而且也能征善战,但对那些出生入死的勋贵将士来说,周征和鲁仲乾与他们的感情更为深厚。

如今,当年的那批靖难将士还在,多多少少总会念一些旧情,别小看了这些人情,关键时刻将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要想对付鲁仲乾,周征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张辅反而次之。

“陛下,臣定当竭力而为,誓不让叛军越过真定城半步!”周征见宣德帝点他镇守真定城,连忙站起身,冲着宣德帝一躬身,拱手答道。

自从李云天说鲁仲乾会去太原,周征就已经猜到自己会去真定城了,他很清楚真定城的重要,也清楚鲁仲乾的厉害,除了他之外恐怕京城无人能坐镇真定城迎击鲁仲乾。

不得不说,汉王这一招确实是高,山西都司要面对陕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压力,原本不如山西行都司和大宁都司对宣德帝的威胁大。

可鲁仲乾去了山西都司的话,那么情形不可一样了,他是那种敢于孤注一掷的人,一定会集结兵力打下真定城,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山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追兵。

鉴于鲁仲乾的威望,山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都指挥使绝对会畏首畏尾,一是不想与鲁仲乾火并,二来也是在观望,想知道宣德帝和汉王究竟谁能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技高一筹。

如此一来,原本十平八稳的真定城就成为了宣德帝手中一块烫手山芋,宣德帝唯有让周征坐镇真定城。

“陛下,依臣来看,威国公既然筹划已久,那么恐怕很难再追上他,不如声东击西,明里大张旗鼓地派人向乐安方向追击,暗里让忠国公去真定城,届时打威国公一个措手不及。”

见周征领了宣德帝的御命,李云天沉吟了一下,起身向宣德帝拱手说道。

如果是李云天前去追击鲁仲乾,他有信心凭借蛛丝马迹在鲁仲乾等人离开北直隶之前找到乔装打扮的他们,可要是换做别人去做这件事情,他觉得十有**鲁仲乾会顺利逃脱追兵,进入太原府。[32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5执宰大明328

与其打草惊蛇,不如守株待兔,装作不知道鲁仲乾去太原,在真定城给他来一记下马威。

“如此甚好。”杨士奇闻言点了一下头,笑着望向了宣德帝,“陛下,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恐怕威国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忠国公会在真定城等着他。”

杨荣和周征等人也纷纷赞同李云天的这个提议,与其让鲁仲乾察觉早作准备,不如趁着他松懈给他当头一棒,杀杀那些叛军的威风。

宣德帝对李云天的这一招声东击西十分满意,心中是万分欣慰,有李云天在他身边出谋划策,那些迫在眉睫的难题顷刻间就迎刃而解。

周征随即被宣德帝任命为北直隶总兵,授予其征虏将军印,全权负责北直隶兵事,即刻前往真定城坐镇。

明初时,总兵并不是一个武官的官职,而是一个差遣的职务而已,职权是总理某地的兵事,无品级。

由于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故而每当有战事发生时,朝廷就会派遣拥有统兵和调兵权力的统兵官前去指挥作战,其中权力最高的统兵官就是总兵,通常由勋贵来担任。

总兵由于不是官职,故而总兵前去统兵时都会佩戴朝廷下发的各式将军印,用将军印来统兵和调兵,例如云南总兵配征南将军印,湖广总兵配平蛮将军印等等。

每当战事结束时,总兵要缴还将军印,这也意味着总兵的职权相应消失。

靖难时,南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李景隆就是总兵,配有平燕将军印,以平燕将军印来调动三军。

因为五军都督府的武官没有调兵权,故而统兵的时候会像总兵那样,有另外一个体系:总兵以下的统兵官还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和把总等等。

与总兵一样,每当战事结束,副总兵、参将等职务也就会解除。

后来,总兵和副总兵等等逐渐成为了常驻武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统兵体系。

李云天和杨士奇、张辅等人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李云天和周征乘坐同一辆马车,路上两人谈论着目前朝中的局势。

很显然,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矛盾事关大明天下,无法调和,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或许是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靖难之役,言谈中周征显得有几分感慨,想当年他不过是燕王府中的一个百户而已,结果累积军功得以加官进爵,一跃成为了大明的勋贵,得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如今,同样身为皇叔的汉王要举兵向宣德帝发难,与靖难时永乐帝和建文帝的境况何其相似,只不过当年曾经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现在分属宣德帝和汉王阵营,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生死相搏,不由得令人感到有些唏嘘和无奈。

“岳父,一旦威国公知道您在真定城,那么无论是为了汉王的大业还是个人的荣辱,威国公绝对会生死相搏,岳父大人务必小心。”谈论中,李云天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郑重其事地提醒周征。

倘若鲁仲乾无法攻下真定城,那么就被阻挡在北直隶之外,形成进退两难的格局,前有周征阻路,后有陕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追兵。

再者说了,鲁仲乾和周征都是大明的军中名将,以前从未交过手,此次交锋两人将一分高下,因此绝对会全力以赴,届时战况必将务必惨烈。

“本公与威国公并肩作战多年,对他甚是了解,不会与他硬拼。”周征闻言笑了起来,关切地望着李云天,“你可要小心,汉王战功彪炳,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千万不可轻敌。”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不过一名文官,冲锋陷阵的事情还轮不到小婿。”李云天点了点头,微笑着回答,双目中闪过一丝郁闷的神色。

周征前往真定城后,率军围剿汉王的重任理应落在张辅身上,可由于张辅与汉王之间的密切关系,虽然他将枚青擒拿但宣德帝心中却并非完全信任他,因此绝对不会将征讨汉王的统兵重权交给张辅,以免发生不测,否则届时可就悔之晚矣。

这意味着宣德帝要从京城的勋贵中寻找新的统兵大将来统帅众军,而京中勋贵能在气势上与汉王相抗衡的寥寥无几,这个统兵大将的人选可不好挑。

临晨时分,不少沿街的居民被凌乱而清脆的马蹄声从睡梦中惊醒,纷纷好奇地趴在门缝和窗户缝上向外偷瞄,看见大批骑兵连夜出城,向乐安州的方向疾驶而去,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队身穿便装的骑士就骑着马呼啸着从刚刚打开的城门中飞驰而出,在守城士卒的诧异的眼神中消失在了前往乐安州的大路上。

这队快骑是周征以及他的属下、亲兵,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故意从乐安州方向的城门出城,离开京城二十里后就调转了马头,风驰电掣地赶向了真定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