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309章 谋定而后动〔二更〕

执宰大明 第309章 谋定而后动〔二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

洪熙元年十一月底的一次大朝上,兵部尚书陈洽向宣德帝奏报,交趾清化府贼首黎利已经率众攻取了安府茶笼州,杀知州琴彭。更新最快最稳定

宣德帝闻之大怒,命交趾总兵陈智、交趾参将李安和交趾都指挥使方政率兵征讨。

见宣德帝下令讨伐黎利,立在御史队列中的李云天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恐怕陈智等人的征讨凶多吉少。

原交趾承宣布政司布政使兼任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的黄福被洪熙帝召回京后,李云天就时常去拜访他,了解交趾的风土民情和现状,从黄福那里他听过黎利这个名字。

黎利本是交趾清化府俄乐县巡检司的巡检,当地有名的豪族,因为不满交趾布政使司官员的统治,于永乐十六年在蓝山乡率众造反,自称“平定王”。

交趾布政使司左参政冯贵和右参政候保准备率兵前去讨伐,本可将尚未成势的黎利一举剿灭,可交趾监军中官马骐与两人有隙,不愿两人立下此战功,故而只给了两人数百名老弱残兵,这使得两人兵败战死,而黎利也趁势坐大。

黄福也因为此事与马骐的矛盾加深,势如水火,最后被马骐暗中上奏诬陷,被洪熙帝召回了京城,这也使得马骐在交趾更加肆无忌惮。

经过这些年的征战,黎利羽翼已丰,又占据天时、地理、人和,陈智等人虽然兵力占优,但要想击败黎利恐非易事。

不过,这正是李云天期待的一个机会:倘若朝廷无法剿灭黎利,那么势必要从交趾撤军,届时他将主动请缨出战,是成立新军的绝佳时机。[306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06执宰大明309

交趾的战事距离李云天太远了,他索性也就不予理会,专心于讲武堂的筹备,如今朝廷已经对交趾用兵,那么无论如何明年上半年讲武堂都要开学授课。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洪熙元年即将逝去。

洪熙元年十二月二十七,大雪纷飞,京师讲武堂新建成的大礼堂里的气氛却异常热烈,坐着百余名身穿黑色军装、戴着黑色高帽式大帽檐军帽的大汉,他们即将成为讲武堂的武艺教官和策略教官。

为了军帽的事情李云天可是动了一番脑子,如果戴文武百官的那种乌纱无疑会显得不伦不类,因此他就做了适当的变通,去掉了乌纱帽的两个帽翅,在前面加了一个帽檐,成为了一个高帽式的军帽,可以将头上的发髻戴进帽子里。

经过前段时间的考核,李云天今天将正式给武艺教官和策略教官授衔,这意味着那些教官正式成为了京师讲武堂的人。

大礼堂前方的高台上,福王朱永青、英国公张辅、内阁首辅杨士奇、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陈洽、礼部尚书吕震、忠国公周征谈笑风生地坐在一排上面铺着红色绸布的长桌前。

为了提高这次授衔仪式的档次,李云天特意从宣德帝那里请来了一道恩旨,让张辅等朝中重臣和福王一起给那些教官授衔。

包括福王在内,对于李云天准备的这个授衔仪式感到颇为新奇,相互间饶有兴致地谈论着。

第一个被授衔的自然是李云天,他平日里虽然佩戴军衔,但那只不过是激烈那些武艺教官的,并没有被朝廷承认。

给李云天授衔的是福王,将少校的军衔和资历牌亲自给李云天戴上,李云天将正式入职京师讲武堂,担任京师讲武堂总教官。

“谢王爷!”等佩戴好军衔和资历牌,李云天双腿一并,神情严肃地向福王敬了一个新式军礼。

福王笑了笑,嘴角流落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说实话他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讲武堂抱什么希望,可是现在看来李云天确实挺有一套,把讲武堂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按照李云天定制的章程,除非见到皇上要下跪外,遇见其他文武官员时一律行新式军礼。

随后,李云天转身向台下的武艺教官和策略教官敬了一个礼,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步走了下去。

接下来授衔的是上尉,然后是中尉,由福王和张辅等人向武艺和策略教官授衔:[306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06执宰大明309

武艺教官共76人,教官25名授予上尉,副教官31人授予中尉;

策略教官共40人,教官20人授予上尉,副教官20人授予中尉。

其中,上尉对应正七品,中尉对应从七品,讲武堂的教官将以品级来领取各自的俸禄。

李云天给了这些教官几天假期回家探视,大年初五到讲武堂集合,然后分成两批前往南直隶和北直隶所属的各州府,监督当地的武举考试。

对于讲武堂的第一批生员,李云天是异常重视,生怕当地的那些衙门给轻怠了,故而将那些教官派下去当监工。

当然了,那些教官是打着福王的旗号下去的,虽然福王并不怎么管讲武堂的事情,但是他毕竟是讲武堂的司堂,况且福王的旗号也非常管用,那些知府和知州都要给几分面子。

至于南直隶和北直隶的复试,李云天准备亲自把关,亲自录取那些合格的考生。

按照计划,他要先在北京贡院监督完北直隶考生的考试,然后马不停蹄地沿着运河南下,去南京贡院监督南直隶考生的考试,时间上可谓非常匆忙。

在京城喜庆的氛围中,李云天迎来了宣德元年的春节,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热闹的团年饭。

大年初一,李安邦等孩童在周雨婷等人的带领下给李云天磕头拜年,李云天笑呵呵派发着红白。

九州商会去年的生意很好,不仅巩固了在江西和湖光的地盘,而且大大拓展了在北直隶和南直隶的市场,陈凝凝和郑婉柔为此赚得是盆满钵满,李家账房的账面上已经有了一笔不菲的资金。

李云天准备用这笔钱拓展新的生意,以江西的赣州府为基地开拓相邻的广东市场,以湖广的永州府为基地开拓相邻的广西市场,。

这是他早就规划好了的计划:广西临近交趾,明军在交趾的战事绝对离不开广西境内的支持;而广东临近吕宋岛,可以开发吕宋岛的资源,拓展海上贸易。

在过去的几年里,九州商会加强了对赣州府和永州府投入,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两个颇具规模的商业基地,如今更好可以用来作为跳板进入两广地区。

除了陈凝凝和郑婉柔外,没人清楚李云天这样做的意图,不知道李云天为何如此重视赣州府和永州府。

根据交趾战局的发展,李云天估摸着,等到宣德二年的时候外界差不多就会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

等李安邦等小辈给自己拜完年后,李云天领着一家人去了忠国公府,前去给周征拜年。

由于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有朝廷的敕封,故而也有参与这种隆重场合的资格,同时也是增进与周家的关系。

拜年和被拜年是春节里永恒不变的主题,李云天不仅要给京城里的那些高官显贵拜年,也要应对那些来给他拜年的众多官员,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在那些登门拜年的人中,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韩安玉可谓是最为春风得意的一个。

韩安玉去年进京后来拜访李云天,李云天指点他投入到杨溥的门下,韩安玉那个时候心中非常疑惑,不清楚李云天这样做的原因,但还是照李云天说的做了。

当杨溥被宣德帝检入内阁后,韩安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云天的目光竟然如此长远,一眼就看穿了杨溥将来会被重用,心中对李云天万分敬佩。

自此以后,韩安玉在京城再也不是无主的浮萍,上面有杨溥这位阁老罩着,他这个从外地升迁上来在京城了无根基的户部郎中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韩安玉告诉李云天,杨溥对他颇为欣赏,虽然京城里不少人都说李云天筹建讲武堂是不务正业,可杨溥却不这么看,认为李云天文武兼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能被内阁的阁老如此夸赞,李云天觉得自己筹备讲武堂再累也值了,看来杨溥对他的印象颇为不错。

大年初五,李云天去了讲武堂,在大礼堂里给武艺教官和策略教官分派了他们的任务。

北直隶八府二州,南直隶十四府四州,一共28个州府,每个州府派4名教官前去督考,还剩下4个教官留在讲武堂看家。

对那些被派遣到南北直隶督考的教官,李云天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到了州府后行事要飞扬跋扈,一定要拿出京师讲武堂是宣德帝御林军的派头来。

而且,他还特别嘱咐,对那些胆敢阻挠武举考试的人,无论是谁都先以破坏武举为由抓起来扔进牢里,等他届时前去处置。

有了李云天给的“尚方宝剑”,教官们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夹着尾巴做人对他们来说或许有些难度,但要论飞扬跋扈的话,京军和各大部院衙门的人那是手到擒来,驾轻就熟。

正月十五,宣德帝在紫禁城设下了盛大的晚宴,与朝中文武重臣同庆元宵佳节,君臣同乐。

在那些高官显贵面前,被宣德帝恩旨召来参加宴会的李云天只有坐在左侧末席的份儿,左侧首席坐着内阁首辅杨士奇,右侧首席则是福王。

与李云天同坐一张酒桌的是从南京都察院调来的山东道监察御史于谦,看来宣德帝对其也是青睐有加。

在永乐年辛丑科的那些进士中,李云天和于谦无疑是最受宣德帝的器重的两个人,而考上庶吉士的李云天已经隐约间成为了辛丑科进士的领袖。

晚宴上,宣德帝召见了汉王派来京城向其敬献元宵花灯的使者,事后照例复书致谢,请汉王逢年过节只要赐言教诲即可,不必再劳烦献灯。

对汉王派来献灯使者一事,朝中有大臣曾向宣德帝谏言,指出汉王献灯是假,窥探朝中动静为真,请宣德帝早加防范,以备不测。

宣德帝则不以为然,对汉王依旧以诚相待,并对献灯使者与京城一些文武大员眉来眼去视而不见,继续采用放纵的政策来迷惑汉王,使其懈怠骄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