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229章 李代桃僵

执宰大明 第229章 李代桃僵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殿下,这是下官所能想到的唯一一个稳妥的法子,还望陛下恩准。更新最快最稳定看小说推荐去看书讀蕶蕶尐說網”朱瞻基的房间内,李云天冲着他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此事太过凶险,还是从长计议为好。”朱瞻基的脸上充满了惊愕的神色,沉吟了一下后否定了李云天的计划。

李云天刚才告诉了朱瞻基一个李代桃僵之计,准备假扮朱瞻基引开汉王的人,然后朱瞻基趁机随着雷婷乘船北上。

此事事关重大,一旦败露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故而为了稳妥起见李云天唯有亲自出马,以策万全,另外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向朱瞻基效忠的机会。

只要朱瞻基离开了济宁府的地域,那么以后的路程就会轻松许多,因为汉王在地方官府的影响力甚微,能安插的人手也有限。

因此,除了济宁府知府外,运河北上路程的沿途州府官员十有yankuai不会是汉王的人。

而没有当地官府的配合,驻守在州府的那些卫所即使听命于汉王,也没有办法封锁进京的道路,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地方治安归地方官府管理。

所以在李云天看来最危险的路段就是济宁府的地域,济宁府知府和济宁卫指挥使都是汉王的人,两人联起手来在济宁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为了使得汉王的人放松警惕,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泄露”朱瞻基的行踪,进而引发对方的追捕,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当然了,被泄露行踪的朱瞻基是李云天假扮的,真正的朱瞻基可以趁着汉王的人将精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而搭乘雷婷的船离开。

可如此一来,作为诱饵的李云天无疑是凶多吉少,汉王的人届时会全力追剿他,这可是一项九死一生的危险任务。

朱瞻基自然清楚李云天的这个主意是目前最佳的办法,不过他不想让李云天去送死,对他来说像李云天这种既忠诚又有能力的官员可遇不可求,以后还想委以其重任。

“殿下。”李云天见朱瞻基否决了他的计划,心中不由得一喜,看来朱瞻基并不想他去送死,随后双腿一曲跪在了朱瞻基的面前,语气决绝地说道,“殿下乃大明未来的天子,大明的江山社稷离不开殿下,下官既然是朝廷命官,理应为大明尽力。”

“李御史,倘若能平安度过此劫,本宫必不负你!”朱瞻基见李云天甘愿为了他去冒险,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走上前关切地将李云天扶起来,动容地说道。

所谓患难见真情,别看朝廷里的那些官员平常一个个将忠君爱国挂在嘴边,可真的到了生死时刻,又有几个能真心为皇帝尽忠的?

远的不说,当年永乐帝靖难攻入了南京城,朝中不少原先认为永乐帝是叛逆的大臣**之间顺风转舵,纷纷抛弃了建文帝投奔到了永乐帝的门下,像方孝孺等效忠建文帝的大臣实在是屈指可数。

如今,李云天为了让朱瞻基脱险而情愿当这个九死一生的诱饵,对朱瞻基的忠诚已经不言而喻,朱瞻基非常庆幸永乐帝和洪熙帝给他留下了这么一个既忠心皇权又有能力的臣子。

“殿下言重了,下官只不过是做了应做之事。”李云天闻言双目不由得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亮光,随后毕恭毕敬地向朱瞻基一拱手。

有了朱瞻基刚才的那句话,他以后的仕途必将一帆风顺,大明还有比皇帝更大的靠山吗?

不过现在考虑以后的事情还为时尚早,李云天要想以后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必须要解决了眼前的这个令他头疼的麻烦。

离开了朱瞻基的房间,李云天前去找了李云峰,与李云峰在屋子里叽里咕噜了好一阵,也不知道两人在商量什么。

夜幕将领后,李云峰悄悄派出了一个本家兄弟去了码头,交给雷婷的一名心腹侍女一封信,信里是李云天的行动计划,需要雷婷来配合。

由于李云天和朱瞻基毫无预警地离开了药材铺老板给他们找的那户人家,雷婷心里万分焦急,本来韩魁的不告而别已经使得雷婷处于了危险中,一旦汉王的人知道她帮助了朱瞻基那么肯定会对付她。

可为了李云天的安危,雷婷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冒险留了下来,暗中派人打探李云天和朱瞻基等人的消息,危急时刻她将调动勇堂堂口的人手去救李云天和朱瞻基,殊死一搏。

接到李云天的信件,坐立不安的雷婷顿时松了一口气,她就知道以李云天的机智不会被汉王的人找到,同时也得知了韩魁已经被杀的事情,这样一来就无人知晓她帮助朱瞻基进京。

就在雷婷收到信件的时候,李云天把周丰、李满山、宋大山和王振召集了起来,将他的李代桃僵之计告诉了四人。

为了让汉王的人相信他是太子,李云天需要有人来掩护,而周丰四人无疑是最佳人选,尤其是宋大山和王振,两人的内侍身份会使得外界更加相信他就是秘密北上的朱瞻基。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让周丰四人都跟着他去执行这一项看上去毫无生机的任务,他要给朱瞻基的身边留下一个人来护卫,而这个留下来的人自然就是周丰。

毫无疑问,李云天这样做是有私心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一回是否能度过这个难关,故而要把生路留给自己的大舅子。

周丰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乃将门虎子岂会当逃兵,可李云天心意已决他不得不遵从,毕竟护送朱瞻基进京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李满山、宋大山和王振对所执行的任务没有丝毫的怨言,朱瞻基是国之储君,能为朱瞻基效命是他们的荣幸。

即使他们死了,只要朱瞻基能顺利抵达京城,自然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肯定会恩泽他们的家人,进而光宗耀祖。

在此之前李云天让众人都写了一封遗书,交待身后之事,李云峰会负责将遗书交到他们的家人手里。

出乎李云天的意料是,宋大山竟然能写一手好字,细问之下才知道多亏了永乐帝放松了对内饰的管制,因此宋大山得以跟宫里的一个打杂的老内侍读书,进而也练了字。

不仅宋大山和王振,连韩魁也识文断字,因此三人被朱瞻基所喜成为了朱瞻基身边的内侍,要是韩魁不背叛朱瞻基以后的前程也必将一片锦绣。

李云天的遗书很简单,他要是死了的话就让周雨婷等人改嫁,不必给他守节,否则他到了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心,毕竟周雨婷她们还年轻,他可不想因为自己而毁了她们以后的生活。

至于家中的产业就让周雨婷主持分配,李云天相信周雨婷一定能秉公办理,另外他特别交待将明新馆留给绿萼,绿萼既没有显赫的家世又不会做生意,故而明新馆以后就是她安身立命之所。

由此可见,李云天的心中其实对绿萼是怜爱有加,他岂能忘记当年在湖口县绿萼为了他以死殉节的事情?

第二天黄昏时分,李云天和李满山、宋大山、王振乘坐一辆马车来到了济宁城西北方向一个名叫张庄的镇子,在一家酒楼前停了下来。

由于到了晚饭时间,一楼大厅里坐着不少食客,在那里喝酒聊天,很是热闹。

一名店小二殷勤地引领着李云天一行到楼上的雅间,李云天四人衣着考究,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当众人行至到楼梯处的时候,肩上背着一个包袱的宋大山上楼的时候脚下一滑,猛然摔在了地上,他背着的包袱随即落在了一旁。

伴随着咣当的声响,两个黄灿灿的金元宝从包袱里滚落了出来,停在了楼梯处一桌食客的脚边。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立刻吸引了大厅里食客们的注意,纷纷好奇地望了过来,当看见那两个金灿灿的金元宝后不少人的眼前都是一亮。

跟在宋大山身旁的王振见状连忙走过去捡起了那两个金元宝,在食客们诧异的注视下扶起宋大山急匆匆地随着李云天上了楼。

“这金元宝的成色真好,绝对是上等品。”

“乖乖,这么大个的金元宝还是第一次见到。”

“要是我能搂着那俩金元宝睡一晚上,死了也值了。”

……

等李云天等人上了楼,大厅里的食客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张庄不过是一个小镇子,能用得上金元宝的人家寥寥无几,故而那两个金元宝引起了众人的一番议论。

两名坐在角落里喝酒的大汉对视了一眼,将二三十文铜板往桌子上一拍,起身急匆匆地离去。

二楼的雅间。

店小二上菜的时候,注意到了奇怪的一幕,四位客人中只有李云天坐在了餐桌旁,李满山双手抱着胸警惕地站在门口处,而宋大山和王振则有条不紊地在那里摆放着一套银制的餐具。

尤其令店小二感到诧异的是,当菜端上后宋大山都会用一双银筷子夹一筷子品尝,举动显得很是唐突,毕竟李云天还没有动筷子,他一个下人竟敢先吃菜,简直没了尊卑大小,岂会知道宋大山此举是在试毒。

“爷,请用膳。”店小二上完所有的菜离开时,走到门口处听见宋大山恭敬地向李云天说道。

他觉得宋大山的声音有些尖细,又有些阴柔,给他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而且说起话来文绉绉的,吃饭就吃饭还什么“用膳”。

趁着关门的机会,店小二往房里瞅了一眼,只见宋大山躬着身子站在李云天的身旁,李云天伸手指了一下桌上的一道菜,他就夹了一筷子放在了李云天面前的银碗里。

“臭规矩还真多!”店小二还从没有见过吃饭如此矫情的人,关上门后口中嘀咕了一句,快步离开了。

随着房门关上,李云天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刚才一直拿捏着分寸,故意演戏给店小二看,从店小二狐疑的神色中他知道刚才的表演很成功,这个店小二不久后将成为了证明他身份的重要证人。

吃完晚饭,李云天一行人投宿到了镇上最大的一家客栈,要了三间上等的客房,李云天一间,李满山一间,宋大山和王振一间。

临晨时分,两道人影鬼鬼祟祟地推开了宋大山和王振所住房间的房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将放在**头桌子上的三个包袱系数拿走后溜之大吉。

等那两道人影离开,李满山房间的房门轻轻被推开,李满山小心翼翼地跟在了那两道人影的身后。

一旁的房间里,听见李满山出门的声响后,躺在**上的李云天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在酒楼露出的那两个金元宝成功将张庄镇的贼引了出来,这两个贼将成为传声筒,将他们一行人的踪迹“泄露”给汉王的人。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