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014章 一波三折

执宰大明 第1014章 一波三折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大捷?”大殿里的文武众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纷纷愕然望着那名奔进大殿里前来报信的侍卫,今天的关于西征军的战报搅得众人有些头昏脑胀。△,

“遭了!”李云天的面色一沉,知道宋海这一次是凶多吉少,蓝叶城是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区最为重要的城市,帖木儿帝国的军队肯定会布置重兵镇守,宋海要想攻下它并不容易。

可宋海的捷报现在就送了过来,这意味着他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攻下了蓝叶城,这种情形极为反常,难道帖木儿帝国的军队主动放弃了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地区?

李云天并不这么认为,毕竟现在进入东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帝**队只有二十万,还有三十万帖木儿帝国的军队蓄势待发,因此岂会放弃叶尔羌地区的重镇蓝叶城?

如此一来,帖木儿帝**队放弃蓝叶城的行为就不合常理,所谓事反必妖,如果与北元军队忽然向杨三宇发难联系起来的话,那么帖木儿帝国很有可能也会向宋海发动规模庞大的反扑。

而宋海在攻下蓝叶城后势必对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更加轻蔑,西征军上下也会产生傲慢的情绪,这样一来也就给了帖木儿帝国一个可乘之机。

其实,李云天宁愿宋海在蓝叶城打一个败仗,这样一来宋海就会对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变得警惕,说不定还能从叶尔羌地区撤回来。

“你说什么?”张氏太皇太后怔了一下,随后噌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神情有些激动地望着那名跪在殿前禀告的侍卫喝问道。

“禀太皇太后,武国公遣人送来了紧急战报,我西征大军在蓝叶城大破西察合台守军,歼敌两万余人,其残部已经向西察合台方向逃窜。”那名侍卫双手高举着手里的战报,高声回答。

“武国公打败了西察合台的军队!”

“这样一来武国公就能腾出手来回师对付那些北元兵了。”

“大明西南之危可解矣!”

“武国公果然厉害,想来那西察合台汗国不敢再进犯东察合台。”

“不如让武国公趁势进军占了西察合台,让天下诸国知道胆敢冒犯我大明天威的后果。”

……

轰的一声,大殿上顿时炸了锅,文武百官忍不住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武国公在蓝叶城的大捷来,一个个神情兴奋,先前杨三宇战败所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张氏太皇太后顾不上殿内的喧哗,向高台下侍立着的内侍挥了一下手,一名内侍就走上前取过了那份战报,双手捧着躬身送到了张氏太皇太后面前,由两名内侍打开供其观阅。

难道李云天的猜测错了?张昊和牛世豪疑惑地对视了一眼,心情变得有些冰冷:如果宋海击溃了帖木儿帝**队的话,那么只要其回师痛击北元军队大明西南的危局也就迎刃而解了。

阅历丰富的张辅眉头皱了皱后望向了李云天,见李云天神情冷峻地立在那里,脸上顿时浮现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宋海的这路西征军也危险了。

周征与李云天一样,脸上的神色显得非常凝重,李云天曾经与他谈起过西域的形势,故而他比外人更加清楚帖木儿帝国的野心和实力,因此在他看来宋海的胜仗来得太容易了,里面必定有诈。

可惜宋海根本就没有看出来,否则也就不会大张旗鼓地送来这封捷报了,想必送传捷报的军士一路上大肆宣扬,现在从嘉峪关到京城沿途村镇的百姓们都已经知道西征军在蓝叶城大胜一事。

李云天本想对西征军在蓝叶城大捷一事提出异议,不过当见到张氏太皇太后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后犹豫了一下,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还是先不要扫了太皇太后的兴致为好,也免得引起外界的非议说他看不起宋海等西征军的将领。

“武国公果然没有辜负哀家的厚望。”看完了捷报后,张氏太皇太后心情大悦,忍不住高声夸赞了宋海一句,宋海在蓝叶城的大胜等于将大明在西域不利的局面一下子又给扭转了过来,主动权现在依旧掌控在大明的手里。

不得不说,先前杨三宇的战败使得张氏太皇太后心情低落到了极点,而现在宋海的大胜一举卷走了她心中的不快,使得她现在心情十分舒畅。

“皇上,武国公这次立下了大功,待他班师回朝之日可要重赏。”心情愉悦之际,张氏太皇太后不由得微笑着向正统帝说道。

“皇奶奶放心,孙儿一定重赏武国公。”正统帝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望向了李云天,“只是如此一来,大明是否还要向关西派遣援军。”

“大军调动殊为不易,如今既然武国公已经取得大捷,那么依哀家之意不如暂且搁置援兵之事,静观西域战局动向。”张氏太皇太后这时才想起了援兵的事情,李云天已经安排好了增援,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向正统帝说道。

“皇奶奶所言极是,孙儿也这样认为。”正统帝闻言微微一笑,然后向李云天说道,“忠武王,增援西域一事暂且搁下,等西域战局清晰后再做定夺。”

“臣遵旨。”李云天没有丝毫争辩,不动声色地接下了正统帝的这道圣旨。

其实,正统帝并不希望李云天去西域,一来西域环境恶劣,战况又危险,二来他希望李云天能留在京城教他学业,从李云天那里他获益良多。

“皇上、太皇太后,臣觉得为了万全起见,想让那十五万援兵先行集结,倘若情况有异可以随时出击。”随后,李云天抬头望向了正统帝和张氏太皇太后,有条不紊地说道。

正统帝闻言不由得望向了张氏太皇太后,他年龄尚幼无法亲征,故而需要张氏太皇太后给他拿主意。

虽然张氏太皇太后认为李云天此举好像有些杞人忧天,宋海连帖木儿帝国的军队都击败了,更何况小小的北元。

不过,李云天的建议并非不无道理,况且李云天既然已经在大殿上开了口她岂能当众驳了李云天的面子,再怎么说这西征军的大功应该是李云天的才对,因为李云天才是最佳的统军人选,如果李云天统军的话绝对不会发生黑水城的败仗。

况且要不是李云天建立起了一条系统完善的后勤保障线路,西征军的这次西域之行将充满了坎坷,绝对不会如此及时地赶赴东察合台汗国。

“朕准你所奏。”因此,张氏太皇太后略一沉吟就向正统帝微微颔首,正统帝随即高声向李云天说道。

“臣谢主隆恩。”李云天闻言向正统帝一躬身,宏声说道,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

退朝后,文武百官们三五成群地往宫外走着,边走边饶有兴致地议论着今天在太和殿上发生的事情,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真是再合适不过。

谁能想到杨三宇会在黑水城下战败,使得西域的形势顷刻之间就变得万分危急,谁又能想到宋海及时打了一场大胜挽回了败局。

如果宋海的胜仗在杨三宇的败仗之前送递京城,恐怕现在张氏太皇太后的心情就没那么舒畅。

恐怕这就是命数了,宋海的大捷战报不偏不倚,恰好在朝廷准备向西域派遣援军的时候出现,这就使得蓝叶城的胜仗显得至关重要,宋海的战功就得以被放大。

现场最高兴的恐怕要数那些开国勋贵了,要知道杨三宇可是张辅一系的靖难勋贵,如今其在黑水城大败,丢的可是靖难勋贵的脸面。

靖难新贵的情绪则显得有些低落,宋海的大胜与杨三宇的大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他们感到脸上无光,要知道杨三宇可是靖难勋贵中打仗比较猛的人,可结果却是一场惨败。

“忠武王,你说武国公能否在西域击败东察合台汗国?”李云天与张辅边走边地低声讨论着西域的战局,刚走出太和殿的殿门就在聚集在殿门外议论着的靖难勋贵们给围住了,一名靖难勋贵有几分焦急地问道,其他的人纷纷面露关切的神色。

论到对西域的了解,大明上下无人能及李云天,故而这些靖难勋贵都想听听李云天对宋海在蓝叶城大胜一事的评价。

“诸位,战场上的战机瞬息万变,本王也不好做出评断,一个月之内必有结果。”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随后与张辅和周征等人快步离开。

“忠武王这是何意呀?”望着李云天远去的背影,众勋贵不由得面面相觑,李云天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嘛。

“忠武王,你好像并不看好武国公取胜?”行走间,张辅微笑着问向了身旁的李云天,其实李云天刚才回答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否则他肯定会支持武国公赢下这场战争。

“太师,东察合台汗国还有三十万大军未动,如果武国公能率先击败北元,然后再挥师与东察合台决战,或许还有取胜的机会,现在看来一个月之内必将传来武国公大败的消息。”

由于边上只有周征、张昊和牛世豪,并没有别的人,因此李云天也不再遮掩,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唉!”张辅闻言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后说道,“武国公操之过急,可怜了那些西征的孩子们!”

张昊和牛世豪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双目中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从张辅的话里两人听了出来,原来张辅也不看好宋海击败帖木儿帝国,只不过没有在大殿上表露出来罢了。

如此看来,宋海这下是遇到了大麻烦,毕竟大明勋贵中军事造诣最为深厚的两个人都不看好宋海,那么宋海这次十有**是要栽在西域。

原本,张昊和牛世豪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两人却丝毫也开心不起来,正如张辅先前的那声叹息,宋海这一败的话西征军可谓已经土崩瓦解,数十万精锐士兵也不知道有多少能有幸逃得一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