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340章 组建骁武军

执宰大明 第340章 组建骁武军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

经过与薛禄商议后,李云天第二天就安排军法队的人前往济南城城内的各支部队抽调身体精壮的士兵,准备组建了一支讨伐叛军的先锋部队――骁武军。更新最快最稳定

得知这个消息后,各卫所武官心中惶恐不安,生怕如此一来暴露里军中兵员不足的问题。

不过那些武官很快就发现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李云天根本没有兴趣管各卫所私下里的那些龌龊勾当,并没有点各卫所的验花名册,而是将各卫所的兵士聚集在校场上,现场挑选那些精壮者。

经过三天的挑选,一万多名身体强健者从济南城的驻军中选出,被李云天安置在了军法队的驻地――城北大营。

与士兵们一样,骁武军的军官也是从济南城的驻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都拥有实战经验,不是参加过永乐帝北征蒙古,就是跟随过张辅南下平叛交趾。

为了保证骁武军将士的营养,李云天特意下令让骁武军的饮食与军法队一致,每顿饭菜都荤素搭配。

这使得骁武军的士兵吃饭时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平常在卫所他们可是许久才能见一顿荤腥。

李云天并没有让山东布政使司来负担骁武军的消费,这点儿小事儿肯定难不倒他,就在骁武军成立的那一天,李家联合了济南城的士绅商贾给骁武军捐了一大笔钱粮,使得他手中握有充裕的物资。

本来,骁武军的人还以为李云天是为了让他们打仗卖命才提高饮食待遇,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猜错了,因为军法队的人告诉他们这只是讲武堂标准的饮食配置而已,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33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7执宰大明340

不仅如此,城北大营每七天还会举行一次会餐来改善生活,这使得骁武军的士兵大饱口福,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神仙过得日子,对讲武堂京郊大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对于他们这些军户来说,反正生下来就是当兵的命,与其过着粗茶淡饭的苦日子,不如在一个天天都能吃到荤腥的地方安身。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李云天除了督促城北大营骁武军的士兵勤加操练外,还要安置逃避战火的难民以及派兵围剿小股流窜到朝廷控制地盘的叛军等等,有着诸多的事务需要处理。

九月初,张昊的讨伐大军在德州境内与汉王的叛军大战了一场,双方不分伯仲,互有伤亡,随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处于对峙的态势,互相寻找着战机。

靳荣率领的人给汉王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使得叛军与登州府和莱州府的联系几乎被切断,乐安的叛军两次围剿靳荣都被他领军逃脱,这使得汉王不得不从乐安抽调兵力来对付靳荣。

因为要对付张昊和靳荣,汉王一时间无暇顾及到济南城,这使得济南城难得地平静了下来,给了李云天治理军务和政务的时机。

这段时期内,李云天在薛禄的帮助逐渐掌控了济南城内的军队,尤其是城北大营的骁武军,这使得济南城的局势也随之趋于了稳定。

在李云天看来,只要汉王无法鼓动济南城的军队造反,那么济南城将固若金汤,以汉王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打下济南城。

除了山东地界,真定府和宣府镇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只有京城北方的山海关和南方的大名府依旧处于平静。

真定府和宣府镇的战事远比德州要激烈,短短的二十多天里,真定府的明军和叛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交锋,宣府镇的明军更是抵挡住了山西行都司三次疯狂的攻城,双方伤亡惨重。

大宁都司的兵马虽然在山海关前集结,但却并没有轻举妄动,好像是在观望,等待着宣德帝和汉王在山东分出胜负后再做打算。

为了缓解压力,汉王已经给彰德的赵王接连写了两封书信,让赵王尽快举兵,与他左右夹击景州城的宣德帝,只要宣德帝被擒那么大明的天下将落入两人的手中。

赵王接到信后是苦不堪言,他不是不想举兵,而是没有办法举兵。

彰德北面的大名城里聚集了五万大军,由安平侯牛世豪镇守,彰德南面的开封城里,新任都指挥使、武镇伯刘方也调集了五万大军。

如此一来,赵王就被牛世豪和刘方牢牢地夹在了中间,既无法北上也无法南下,在没有得到兴安候秦伯贵在河南的那6卫1所的旧部支援前,他在彰德最多能聚集起4万人马,稍有异动的话就会受到牛世豪和刘芳的夹击。[33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7执宰大明340

本来,按照赵王河秦伯贵的约定,只要汉王在山东与明军交锋,那么秦伯贵在河南的旧部就会向彰德汇拢,赵王将会获得3万多人的兵力,然后趁势南下。

可自从牛世豪去了大名城,再加上刘方在开封府调兵遣将,秦伯贵的旧部就不敢轻举妄动,谁能想到朝廷忽然之间会如此重视默默无闻的赵王?

这不仅打乱了赵王的计划,而且也使得秦伯贵的旧部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引来牛世豪和刘方的攻击。

奇怪的是,虽然北直隶和山东地界上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大宁都司和河南都司更是硝烟弥漫,战事一触即发,可大明其余地区却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不仅地方上的官府,就连民间的百姓也丝毫没有因为宣德帝和汉王的交战感到惊慌,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等待着战况的结局。

在他们看来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战争是大明皇族内部的矛盾,就像永乐帝靖难一样,无论谁输谁赢大明都会继续存在,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金銮殿上那把龙椅的主人依旧是洪武大帝的子孙。

九月下旬,一直在青州府驰骋的靳荣终于吃了一个大亏,被从乐安赶来的两万叛军包围在了一个小镇上,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虽然靳荣指挥手下成功突围,但手下的人马却因此折损了一半,不得不回济南城休整。

虽然靳荣打了一场败仗,但他对青州府的侵扰成功吸引了叛军的注意,使得叛军无暇顾及济南城,让李云天得以从容处理济南城的各项事务,故而李云天亲自领着济南城的一众官员给靳荣接风洗尘。

靳荣为此是受**若惊,没想到自己打了败仗还能受到如此礼遇,同时也对李云天心生好感。

李云天在酒宴上告诉靳荣,靳荣的出击不仅打乱了叛军的部署,搅得叛军后方不得安宁,而且给他争取了时间处理济南城的事务,已经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标。

故而,虽然靳荣被叛军伏击,但并不影响靳荣所立下的功劳,他要的是战略目标的实施,不会计较一战一城的得失。

对于李云天的这番言论,靳荣和薛禄都感到非常意外,李云天年纪轻轻就在军事上有着如此广阔的心胸和魄力,实在是令两人刮目相看。

九月底,明军和叛军围绕着德州境内的德安县县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

德安县位于德州城的北面,是德州城北方的一道防护屏障,由汉王手下的大将庆义伯吕平镇守,里面驻扎了三万叛军。

如果明军不将德安县攻下的话,那么就无法向德州城进军,否则德安的叛军将严重威胁明军的后方。

经过一天惨烈的攻城战,明军在付出了万余人的伤亡后终于攻下了德安县,吕平带领着叛军逃回了德州城。

出乎张昊意料的是,在这一天时间里,汉王竟然没有派军来救援德安县,使得他安排的伏兵失去了用武之地。

德安县县城被攻下后,德州城一览无遗地出现在了明军的面前,张昊派遣招远伯杜胜率两明军坐镇德安县县城。

就在当天晚上,吕平在城内奸细的配合下,率领着叛军杀回了德安县县城,对睡梦中的明军展开了一场屠杀,并且防火焚烧房屋,使得德安县城成为了一片火海,大火整整烧了**。

县城内的明军迫不及防,伤亡惨重,杜胜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得以杀出重围,两万明军只有数千人得以逃生,其余人不是被杀就是被烧死。

张昊为此大为震怒,将杜胜打入了大牢,然后率军来到了德州城外,在城外安营扎寨,摆出了与汉王决一死战的架势。

得知明军在德安县吃了大亏后,李云天觉得山东战场上的局势对明军显得有些不利,因此决定攻占青州城,彻底切断叛军与登州府和莱州府的联系,给汉王施加压力。

于是,经过一番准备后,十月初五,李云天率领两万人从济南城出发,会合了从济宁城调来的一万人,浩浩荡荡地向青州城进发。

李云天率军进攻青州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汉王的耳中,汉王稳之后冷笑了一声,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青州城有两万守军,再加上征集来的民壮,李云天想要区区三万人攻下城池,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此次出征,李云天让薛禄守济南城,靳荣率领五千人为先锋在前方开路,沿途并没有遇到叛军的抵抗,顺势收复了两个青州府境内的县城,顺利抵达到了青州城下。

面对明军的到来,青州城守将杨勇闭门不出,城内的物资足够支撑一年,因为他并不急于与李云天在城外决战,而是摆出了守城的架势,等待李云天下令攻城,进而给攻城的明军造成重大伤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