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87章 内阁的反击

执宰大明 第187章 内阁的反击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李安邦出生后,京城不少勋贵相继来国公府看望周雨婷和李安邦母子,有人含蓄地提出与李安邦结娃娃亲,被周征婉拒。更新最快最稳定更新最快去

毕竟他只是李安邦的外公,李安邦的亲事还是由李云天这个当爹的来决定。

在李安邦出生的第五天,宫里来了一名内侍宣读了洪熙帝的圣谕,封李安邦为正五品的武德将军,单论级别的话比李云天还要高上两级。

不过,武德将军是明朝武职官员的官衔,类似于军衔,并不是军职,只是意味着李安邦可以享受正五品武职官员的俸禄而已。

所谓的官衔,代表了官员在官场上的等级和地位,与具体的一品、二品等品级相对应。

以李云天为例,他是正六品的官员,文官官衔是“承德郎”,官职是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和翰林院庶吉士。

大明官员领取俸禄的时候,是按照官衔来领的,而不是官职。

李安邦一出生就被洪熙帝授予了正五品的武职官衔,领取正五品武官的俸禄,足见洪熙帝皇恩浩荡,对李云天青睐有加。

在此期间,李云天从杨云贵那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杨云贵让人假扮窃贼闯进了牛安在通州城的那个外室的家里,偷了一些财物后故意惊动了宅院里的人,然后躲在暗处监视牛安的外室。

得知家中失窃,牛安的外室支开了家里的下人,急匆匆去了一间不起眼的杂物房,关上门在里面待了好一会儿才出来,脸上的神情轻松了许多。

如此看来的话,那间杂物房里一定有蹊跷,即使不是藏了账簿那么肯定也是其他重要的东西,十有yankuai就是牛安贪墨来的钱财。

有了这个消息,对李云天来说京仓和通州仓一案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京仓第一批陈粮的交易。

算起来,李云天暗中查京仓和通州仓将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摸清了牛安与那些粮商、盐商之间的勾当,再加上吕大成提供的消息,对案件的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其实,要想把牛安等人一网打尽并不难,不用等到他们处理陈粮,只要突查那些作假的粮仓就可以将其一窝端了。

牛安等人虽然可以在账面上作假,但被标为陈米的粮仓里装得可都是新米,单单这一点牛安等人就罪责难逃。

只不过如此一来,无论是办案的声势还是力道都弱了许多,毕竟不是人赃俱获,牛安也可以进行狡辩说他们犯罪未遂,拿不到以前的账簿的话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他,严刑拷打绝对会召来六部的强烈回击。

所以要想把案子坐实了,那就必须人赃俱获,如果再加上账簿那么就完美了,这么大一笔钱,捅出去的话绝对是轰动性的效果,也就能牵连更多户部的人,这才是要办这个案子的目的,否则李云天吃饱了撑得在上面浪费如此多的精力。

二月初的一个上午,文渊阁。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天勋和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右侍郎金幼孜被杨士奇喊来,听李云天介绍京仓和通州仓一案的案情。

“李御史,此案真的像你说的如此严重?”等李云天讲完了他查到的事情,金幼孜皱着眉头问道,他万万没有想到户部竟然会出这么大的乱子。

虽然担任了户部右侍郎,但金幼孜在户部的影响力甚微,他是翰林检讨出身,一直在皇上身边行事,故而没有在各大部院任职的经历,再加上现在内阁与六部的对立,户部的那些官员自然也就不会服他。

京仓和通州仓的事情如果属实,届时一旦内阁严查,那么户部那些大小官员能够指望的也就只有金幼孜了,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他在户部乃至六部的威望,同时也会有人来投奔到他的门下。

因此,如果从结果上来看,金幼孜将是这次事件的最大赢家,对他巩固在户部的地位大有裨益。

“京仓和通州仓已经设立了近二十年,恐怕下官现在所查明的案情只是冰山一角。”李云天忧心忡忡地回答,很显然牛安等人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陈副都御史,皇上已经下了谕旨,要严查此案,本官就交由你来主办,让李御史协助于你。”杨士奇扭头看向了陈天勋,神情严肃地说道,“务必要将涉案的一干人等悉数拿下!”

“大人放心,下官定当全力而为。”陈天勋闻言冲着杨士奇一拱手,沉声说道,声音中有一种难以压抑的兴奋。

对于陈天勋这个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来说,如果能负责查处像京通仓贪污这样的大案,那么将在其人生履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成为都察院的一个典范案例,可谓名利双收。

尤为难得的是,李云天现在已经掌握了众多京通仓贪污的证据,剩下所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等待京仓处理陈米的时候当场拿下,抓他一个人赃俱获,进而揭开这个惊天大案。

随后,陈天勋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李云天,看来李云天果然是员福将,竟然送给了他如此大的一个案子。

如果不是李云天的官职太低,届时难以掌控局面的话,杨士奇肯定会让李云天来办这件案子,锋芒太露对李云天的未来发展并不利。

李云天自然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心甘情愿地当陈天勋的副手,他已经把自己的才华展现了出来,只要洪熙帝和内阁的阁老们知道,这就已经足够了。

自从虞谦被降为大理寺少卿后,朝堂上的氛围异常的沉闷和压抑,每个人都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一步。

六部的堂官们一直小心谨慎,暗中等待着内阁的反击,可内阁好像忘记了这件事情,并没有向六部发难的意思,朝堂上一直风平浪静。

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六部的堂官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大家宦海沉浮多年,自然不会认为内阁会吃这个闷亏,内阁越是平静他们就越感到不安,嗅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李云天像往常一样,在都察院和文渊阁来回奔波,没有任何的异常之处,谁也不会想到他暗地里已经安排好了对京仓和通州仓的人下手。

就在京仓处理陈米的前一天晚上,京畿都督府都督周征被洪熙帝传进了宫里,洪熙帝绕过兵部给了周征一道调兵的谕旨,让他调动京畿都督府的军队配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天勋办案。

洪熙帝并没有向周征透露陈天勋要办什么案子,周征自然也不会多嘴去问,而且他也没有必要问,因为李云天已经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第二天,李云天在文渊阁当值,在忙碌中波澜不惊地度过了这一天。

等到下午散值,也就是下班,李云天并没有回家,而是悄悄乘坐马车出了城,直奔通州方向而去。

到达通州城城外一个小镇的时候,夜幕早已经降临,马车驶进了一家客栈。

“大人!”当李云天推开客栈二楼的一个房间时,几名身穿便装的男子正坐在里面小声地聊着天,见他进来纷纷投过来警惕的眼神,随即领头的男子就起身向他拱手行礼。

领头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百户李满山,今天下午接到了命令,来这个客栈等人,协助来人办案,没想到来的人竟然是李云天。

李云天还没有吃晚饭,因此让店小二端来了馒头、稀饭和两样小菜,一边吃着一边给李满山等人布置任务。

直到这个时候李满山才知道他们要去通州码头货场查一批等待转运的粮食,并且要搜查通州城城里的一户人家。

午夜时分,十几道黑影出现在了宁静的通州码头,码头上此时冷冷清清,廖无人迹,只有几个值夜的人打着哈欠在货场的库区巡逻。

在夜幕的掩护下,那十几道人影悄悄来到了库区的一个仓库前,一名黑影三两下打开了门上的锁,然后众人簇拥着一个人走了进去。

借着天上的月光,可以看见被簇拥的人正是李云天,此时神情严肃,面沉似水,那些黑影自然是李满山和他手下的锦衣卫。

进了库房,两个大汉引燃了火折子,只见眼前堆满了如山的粮袋,正是从京仓里运来的被处理的陈粮,它们将在这里过上**,第二天装上船运走。

“大人,都是上好的江南新米。”李满山随机抽查了十来个粮袋里米粒的成色,然后手里捧着一把米,沉声向李云天汇报。

“这些胆大包天的混蛋!”李云天从他手里拈起一些米粒凝视了一番,脸色一寒,冷冷地将米粒攥在了手里,“通知京城的人,明天可以动手了。”

说完,李云天面无表情地离开了,由于事关重大,因此粮袋里米粒的品质由他亲自查验,现在已经确定是新米,那么牛安等人明天就等着哭吧。

第二天早上,通州城的城门刚打开,李云天就领着李满山等人策马飞奔而入,直扑牛安外室的住所进行搜查。

宅子里的人毫无防备,很快就被控制住,集中在大厅里看押,一个个神情惊恐,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于李云天一行人身穿便装,又气势汹汹地一脸凶相,故而有人报了官,州衙里的捕快很快就赶来查看。

守在大门口的一个大汉冲着那些捕快亮了一下锦衣卫的腰牌,捕快们就知趣地退下,维持现场看热闹人群的秩序,暗中猜测着这家人犯了什么事儿,竟然惊动了凶名在外的锦衣卫。

就在那些州衙的捕快赶到的时候,院子里的搜查取得了重大发现,李满山手下的锦衣卫不仅从那间杂物房的暗格内找到了李云天想要的账簿,而且还给了李云天一个惊喜,发现了两本送礼的名单,上面详细列明了给户部一些官员送钱的日期以及钱数。

翻阅了一下那两本名单后,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两本东西无疑是牛安特意准备用来自保的杀手锏,不过现在却成为了要他性命的催命符,同时也使得京通仓事件变得简单了许多。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