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76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二更)

执宰大明 第176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二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九月中旬的一个晚上,身穿便装的李云天在一家位处街巷深处的僻静小酒馆给雷婷送行,雷啸天和她来了京城这么长时间也该到了离开的时候,漕帮总堂有不少事情等着雷啸天回去处理。我会告诉你,小说更新最快的是眼.快么?

酒桌上,雷婷显得很开心,与李云天谈笑风生,觥筹交错间喝了不少酒,到了最后脸颊红扑扑的,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出门的时候,雷婷差点摔了一跤,被一旁的李云天扶住,将她搀扶到了一辆停在店门口的马车前。

“什么时候来淮安看我?”临上车前,雷婷忽然转过身,笑盈盈地望着李云天。

“我也说不准,如果有机会去江南的话,一定到淮安看你。”李云天微微一笑,在庶吉士散馆之前,他恐怕很难有机会再出京。

“说定了。”雷婷忽闪了几下长长的眼睫毛,笑着向李云天伸出了小手指。

李云天见状笑了起来,与雷婷拉钩,把这件事情确定了下来。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骗子多好!”随后,雷婷一头扑进了李云天的怀里,紧紧地搂住了他的腰,闭着眼睛幽幽地说道。

李云天迫不及防,又不好推开雷婷,只好神情尴尬地立在了那里。

立在车旁的两名大汉见状连忙知趣地把头扭向了一旁,两人跟随雷啸天多年,自然清楚非礼勿视的道理。

“记住,以后别忘了来看我。”良久,雷婷松开了李云天,眼眶通红地砸了一下李云天的胸口,转身上了马车离开。

李云天神色愕然地凝视着远去的马车,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看来这下他又欠了一笔债,而且是天下最难还的债务。

十月初,历时二十七天的国丧结束,京城重新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喧闹,**里的丝竹欢笑之声再度彻夜不息。

国丧后的第一次大朝上,朱高炽让内侍宣读了几项谕令,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当然要任用自己的亲信,以前的东宫近臣纷纷获得了重用。

其中最主要的两条谕令与内阁和京畿都督府有关:

杨士奇升任华盖殿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取代杨荣成为内阁首辅,也标志着内阁正式成为了大明权力中枢。

在洪武和永乐时期,内阁虽然是协助皇帝处理事务的重要机构,拥有决议权,但却没有执行权,各项决议的施行要靠各大部院。

由于内阁大学士不过正五品的品阶,与各大部院又没有统属关系,故而无法对京城各大部院的堂官形成压制,那些决意执行起来通常会打折扣,甚至拖沓。更新最快最稳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两个办法解决,一个办法是将内阁大学士升为正二品的官。

不过内阁是洪武帝所创,内阁大学士的品阶也是洪武帝所定,朱高炽刚登基就该洪武帝的定制,难免会招来闲言碎语,甚至是百官的抵制。

故而朱高炽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提升内阁那些大学士的职务,授予其各大部院的实职,如此一来,内阁既有决议权又有行政权,权威日盛。

例如,杨荣为谨身殿大学士兼太常寺卿,黄淮为武英殿大学士兼通政使,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右侍郎,三人都有了实际的职务。

另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此人也是朱高炽担任太子时的东宫近臣,他就是杨溥,朱高炽登基后将其和黄淮一起从诏狱中放出,升任为翰林学士,后掌管弘文阁,又被授官太常卿。

不过,直到宣宗继位罢弘文阁不置,杨溥才被检入内阁,方成为内阁阁员。

京畿都督府的成立实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于负责京畿防务,故而其地位在五军都督府之上,设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

周征的爵位被朱高炽提升了一级,从忠勇侯升为了忠勇公,担任京畿都督府都督,同时辞去左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务。

鲁仲乾和赵山河担任京畿都督府的两位副都督,协助周征处理京畿都督府的相关事宜,两人同时辞在五军都督府中的任职。

至于三人去职后在五军都督府所留下来的空缺,朱高炽从京城的勋贵中挑选可靠稳重之人担任。

得知自己成为了京畿都督府的副都督,鲁仲乾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朱高炽此举显然是夺了他的兵权,不仅使得他失去了对京卫的掌控,而且还剥夺了他对地方都司的管辖。

俗话说的好,雷霆雨露皆为皇恩,鲁仲乾就是心里再不满也不能表现出来,不动声色地跟随着周征、赵山河出班向朱高炽谢恩。

虽然鲁仲乾早就想到朱高炽会对他进行打压,可万万没料到其出手竟然如此凛厉,而且找的由头也如此冠冕堂皇。

京畿都督府的副都督,听起来确实挺唬人,可是上面有周征压着,他又能有何作为?

在这次朝会上,那些勋贵重臣表现得非常低调,谁都清楚朱高炽向来亲近那些文臣,故而谁也都不想找麻烦。

自从永乐帝登基后,文臣的气势第一次压过了那些勋贵。

不过,文臣之间并非像外界所想的那样一团和睦,由于永乐帝二十七日国丧已毕,于是礼部尚书吕震上书,请依旧穿着孝服的朱高炽改穿吉服。

杨士奇则对此表示了反对,认为虽然国丧已过,但大明以孝为本,为了彰显朱高炽的孝道,朱高炽应该再穿数日孝服给永乐帝尽孝。

吕震和杨士奇谁也说服不了谁,辩论到最后竟然当庭吵了起来,这使得大殿上的文臣们也跟着加入了战局,工部尚书李庆等不少部院堂官支持吕震,而黄淮等内阁大学士自然支持杨士奇。

最后,吏部尚书骞义出来打了圆场,兼顾吕震和杨士奇的观点进行了上书,这才平息了这场争论。

李云天身为当值御史,全程目睹了眼前的一幕,他知道,各大部院的堂官绝对不愿意被内阁的那些大学士压制,一场内阁和各大部院堂官之间的权力之争已经拉开了帷幕。

虽然李云天婉拒了朱高炽的赏赐,不过朱高炽用另外一种方式对他进行了嘉奖,那就是提升一级周雨婷的爵位,使得她由英睿县主成为了英睿郡主,以示皇恩浩荡。

周征担任京畿都督府的都督后,立刻开始了整顿驻扎京城内外的五十个京卫,由于这五十个京卫来自五军都督府,派系复杂,要想将其整合也并非一件易事,并非简单地换掉京卫的卫指挥使而已。

李云天给周征出了一个主意,把京卫中五品以上的军官打散后分配到各个部队中去,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打乱各个派系对军队的控制,也把军官们的抵触情绪降到了最低,进而给他整合军队赢得宝贵的时间。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建议周征在京畿都督府中施行比武考核制度,对那些考核成绩优异的士兵进行奖励,考核糟糕的进行惩罚,做到赏罚分明,以此来争取基层士兵的支持。

十月中旬,李家变得热闹了起来,陈凝凝和郑婉柔一行人从白水镇赶到了京城,呼呼啦啦一大群人住进了府里。

李云天见到了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胖乎乎的,虎头虎脑,异常可爱。

三个小家伙还没有名字,李云天在李家是云字辈,下面一辈是安字辈,故而李云天给陈凝凝的儿子起名李安国,是李家的长子,郑婉柔的儿子是李安民,是李家的次子。

由于女孩儿没有辈分上的要求,故而李云天争取了郑婉柔的意见,给郑婉柔的女儿取名李玉瑶,李家的长女。

本来,李云天还兴致勃勃地想着晚上与陈凝凝和郑婉柔共赴巫山yankuai的时候尝尝两人的奶香。

不过很可惜,陈凝凝和郑婉柔在三个小家伙百天的时候就断了奶,请奶娘来给小家伙喂奶,所以现在两人已经没了奶水,这使得李云天感到有些意兴索然。

九州商会现在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不仅在江西商界打响了名号,而且还打开了湖广地区的市场,在武昌府和长沙府都开设了分会。

当然了,九州商会能顺利进入湖广地区的市场,自然离不开李云天这个湖广道的监察御史,湖广道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给九州商会几分面子,否则的话一旦巡按御史下来,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陈凝凝和郑婉柔把湖广地区的市场进行划分,以长江为界,湖广地区长江以北的地区归陈凝凝负责,长江以南的地区归郑婉柔负责,如此一来也能避免陈家和郑家的恶意竞争。

陈凝凝和郑婉柔现在卯足了一股劲,都想在生意中击败对方,两人虽然不是九州商会的会员,但是九州商会的会员无不以两人马首是瞻,两人逐渐奠定了在九州商会的特殊地位。

除了湖广市场后,九州商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明最繁华的南直隶地区,而他们选择的突破口不是扬州,而是苏州。

原因很简单,扬州是天下商贾聚集之地,九州商会在扬州没有根基,也没有人可以依仗,要想打入扬州商界谈何容易,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人给暗算了。

苏州就不同,苏州知府是原九江知府杨德民,与李云天关系密切,与九州商会也是老熟人,有他的支持九州商会进入苏州商界无疑会容易很多。

因此,九州商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以武昌府、长沙府和苏州府为中心,向外辐射影响力,以打响九州商会的名头。

湖口县现任知县是原彭泽县知县钱程,钱程之所以能成为湖口县的知县,是杨德民的大力举荐。

钱程虽然能力有限,但最大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而且与李云天私交甚好,有他主政湖口县李云天就放心了,以前在湖口县的那些施政能被贯彻落实。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