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公凶猛 > 第四百八十八章 晋升大儒

国公凶猛 第四百八十八章 晋升大儒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5:01 来源:笔趣阁

沈傲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他的想法是一旦罪名定了下来,他便要借助着地道而遁。那时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想去哪里便可以去到哪里。

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产业便现,尽可能带着更多的银钱离开大梁城,如此无论是去了哪里,也等于拥有了足够的发展资金,足以让他去立足。

沈傲所做的准备,外界并不知晓,没有人想到人可能会与兽进行沟通。没有人会想到,老鼠会如此帮助一个少年。

准备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没有太多的讨价甚至是让了一部分利益之下,长公主代表着皇帝收购了忠国公府手中的四成国昌隆股份,共计做价八千万两银子。

按说,以现在国昌隆的赚钱速度,又是大乾唯一的皇商所在,不用交商税的它们四成价值远远不止如此。但沈兴还是按着沈傲之意,以如此的价格和长公主做了交易。

接下来就是道路的收费权出售。在所有的商人都看到梁辽路的畅通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这道路的收费权也成为了抢手之物。但凡是有实力的权贵和豪族都加入了进来。

仅仅是五天的时间,七段道路全数转让了出去,共得银五千万两。

这个价值,自然是大大低估了这条道路的价钱,只是此时的忠国公府似乎并没有在这样的事情上计较什么,他们只想快速的出手得到现银而已。

接下来,忠国公府又把在商会中的权益转让了出去,又得银两千万两。至此,三项共得一亿五千万两,全数被换成了黄金,存入于忠国公府之中。

这笔偌大的财富也引来了不少人的红眼。

甚至于,忠国公府府外,每天都有很多陌生人在盯着这里,但凡有任何从这里出去的马车都会有人跟着。群狼环伺之下,忠国公府外的大街上气氛一直显得十分紧张。

这里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般,似乎随时可以爆炸。

倘若此时有谁忍不住率先动手的话,怕是很快这里就会成为混乱的战场。到那个时候,各个势力都会借乱出手,为的只是存放于忠国公府中的天数银两。

诡异的气氛之下,始得没有人愿意走在靠近忠国公府的街道之上,这里似乎成为了一块真空之地,便是平时银甲卫的队伍也不愿意出现在附近巡逻。

忠国公沈傲之事,久而不决。也引来了一众朝堂重臣们的注意。

最先做出动作的便是从不站队,当代大儒,有着内相之职的翰林大学士杜晋。

一篇足以在读书人中引起巨烈反应的《东周列国志》终于出版成册,在沈傲所弄的活字印刷术的帮助之下,出现在国昌隆的图书一栏之中。

整本书以纪实的方式还原了那段历史,以史为鉴,足以达到发人深省之目地。

这个年代,一些古书还是以竹简为主,这样一来更易保存。但阅读起来却是多有麻烦

任谁出门的时候,带着几十上百斤的竹简想来都是一件麻烦事。

《东周列国志》的出现,却是全用精品宣纸制成,纸张轻盈,便于携带不说,里面还有一些简单的插图,在沈傲亲自校定之下,以保证用最简捷的方式说明所要描写的内容,使得即便是认字不多之人一样也可以看得懂,看得明白。

自然,这样的书籍价值也不会太低。但在缺少书籍的当时,《东周列国志》的出现,还是很快被抢购一空,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现下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当足足准备好的千本《东周列国志》横空出世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赞叹着内容的精美和插图的形像时,更大的发现也惊到了世人。那便是在书籍署名一列赫然印有杜晋和沈傲两人的名字。

虽然说沈傲的名字在次,但他的名字能够出现在这里,便足以让人去惊叹,让不知道多少读书人去羡慕不已了。

《东周列国志》的出现,署名上竟然出现了一位将死囚犯之名,顿时引来了很多人的反对之声。在他们看来,忠国公涉嫌里通外国,欲要颠覆大乾皇权,这样的人已经是罪人,是不能出现在此等足可传世之作的署名之上,这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玷污。

为了这件事情,不少的读书人自发的去往了杜府,在内相府外聚成了一片,要求大学士将沈傲之名去除。甚至还有一些权贵子弟表明他们愿意出资出印《东周列国志》,且不要署名权。

所有人都认为,之所以这本巨作之上会有忠国公的名字,应该是沈傲出资赞助了内相所致。即是如此,他们完全可以出这一笔资金,为的就是不让人玷污了这种足可传世之巨作。

越来越多的自以为圣贤学子的读书人聚到了杜府之外,要求给一个说法。应他们之要求,杜晋在众家丁护院的保护下走出了大门,随后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的内幕。《东周列国志》是由沈傲牵头,杜晋为辅所著的一本传世之作。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杜晋占了对方的便宜,若非是沈傲一力的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的话,所是这署名权的顺序还是要颠倒一下才是的。

杜晋之言让所有抗议的读书人瞬间变成了哑巴。接下来,杜晋也不在理会众人的表现转身就回到了府中,留给大家一个背影的同时,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杜晋会说假话?

也许会。但在这种可以名留千古的大事面前,他是绝对不会说假话的。

《东周列国志》由一人署名还是由两人署名,这其中的说头大了去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怕是杜晋也不会将才名让出去吧,这种可以流传千古的大作,远非是用金钱可以来衡量的。

也就是说,杜晋说的是只能是真话。这般一来,还关在大狱中的忠国公沈傲,身上又无形了多了一个名头——大文豪,当代大儒。

如果说仅仅只是一个公爵的话,杀也就杀了。史书中或许会有记

载,但至多也就是一笔代过而已,且有很大的可能怕是连记录都不会有。

可是现在,身负着一个当代大儒的身份,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以这样的身份被杀的话,那史书中一定会留有足够的篇墨,且后人也不知道会有何样的议论。

就似是明朝的第一才子谢缙一般,死了多少年,有关他的传说还在民间流传着,且多个版本,被一代代人乐此不疲的议论着,连带着当时的君王朱棣也会被议论,甚至有时候会被抹黑一下。

沈傲成为了当代大儒之一,他的生死自然也就更受关注。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内相杜晋才在这个时候推出了《东周列国志》,为的就是提醒皇帝以及其它的臣子们。沈傲不能随意而杀。

杜晋出手了,接下来户部尚书,做为沈傲的直管领导芮不通也再随后站了出来,表达了有关沈侍郎的事情要认真调查,一定要证据确凿,不然无法服民心,服臣子之心。

沈傲的问题有太多的疑点,倘若是认真调查的话,一些个罪名怕也就成立不了了。芮不道的这道折子一上,便引来了庆王、襄王等人的恐惧。

沈傲可是有着沈疯子的名号。如果这一次弄不死他的话,一旦让他安然无恙的从大狱中走了出来,那指不定会怎么的报复他们呢?若是真到那个时候,怕是谁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吧。

随着芮不通提出了质疑,大感情况不对,形势所致之下,庆王、襄王、五皇子、六皇子、左右仆射、宗正、以及将门中的武勇侯仇春、永安侯张震和远定侯朱恪等人皆站了出来,团结成为了一体,一至要求速惩忠国公,以安民心。

当皇族、重臣、权贵和将门都一一站出来之后,乾文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甚者,忠王、齐王、晋王、南吴王、西蜀王都上了折子,表示要严惩沈傲,以证清明。

虽然这些藩王没有谁说要清君侧,没有谁会说要出兵之事。但他们即然能在这件事情上表态,便足以说明了他们的态度,如此乾文帝倘若不能给大家一个交待的话,怕是他这个皇帝之位也不会座稳了。

即是你身为皇帝不顾藩王的态度,那岂不是逼得我们这些藩王来反对你吗?

大家都知道乾文帝对于皇权的贪恋,这便齐齐上奏,他们相信这般的逼迫之下,只是扔掉一位公爵的棋子而已,是算不得什么事情的。

沈傲的所为就像是在为一个国家变法,是可以帮着大乾强大起来。但因为这份强大也威胁到了其它的藩王们,如此才有了这齐齐的上奏之事。当众藩王的折子递上来之后,杀死沈傲的说法便上了上风,乾文帝也是不得不表态了。

“来呀,宣忠成侯进宫。”座在金龙椅上,有些头疼的乾文帝做出了决定。但在实施之前,他还是先要和沈云义商量一下。涉及到沈傲的事情就少不得要让傲雪知晓,这位忠成侯就是最好的中间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