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破山河在 > 第三百一十一节

国破山河在 第三百一十一节

作者:华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花了巨大代价搞到的物资居然被克扣大半,揣着一肚子恼火的王保等人急匆匆把空投下来的十几箱物资运回石井村驻地。

经过清点,化学药剂少了一半,农作物种籽只剩下两成,而书藉资料倒是一本未少,却有被明显翻过的痕迹。

在驻地总部内,王保大力拍着桌子发泄着自己的怒火,陈佳瑶也一样非常不爽地向延安和飞虎队鹰巢基地发出急电询问,这次运过来的物资并没什么油水,哪怕沿途有克扣也不应该扣了那么多。

“有消息了!”陈佳瑶举着一张纸从电报室内走了出来,“是党中央分流了大半的物资。”

“什么?!怎么会这样?!”王保有些睁目结舌,这一股子火气都不知道怎么发,“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上级的回电实在是太出乎王保等人的意料之外,本以为这批物资是路上或在哪里受到了损失或被克扣,但没想到是被自己人给截了去。

“党中央什么时候也学会了雁过拔毛?!”李卫撇了撇嘴,心里极度郁闷,为了弄这批物资,为了准备明年开春发展大生产,好支援延安的党中央及其他战区,他可是把自己攒了这么些年的家底都全搭进去了,没想到延安的人倒也老实不客气,直接捞进手里。

“卫子,别瞎说!”陈佳瑶秀眉一抖,嗔了李卫一眼,接着道:“因为今年的粮荒和蝗灾,党中央为了减轻地方供应延安的粮食负担,120师的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始进行大规模军垦行动,发展自给自足的生产,咱们这批物资里面八成的农作物种籽被359旅给借走了,作为补偿,上级派一支五十多人的武工队加入我们的队伍。”

暗影连的发展计划与120师359旅的开垦南泥湾计划正巧撞了车,这一批物资正好是359旅急需,原来还正头痛着从哪里搞优质籽苗,正好暗影连的物资路经延安,送上门的东西老实不客气的不顺手牵羊那才是怪事呢。

拿武工队做为抵债贴给暗影连,这让王保等人的面色变得非常古怪,尽管暗影连目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人数在日军面前仍显得比较单薄,能够多一个老兵就是多一分战斗力。在各根据地里的大小队伍里,久经战场存活下来的老兵战斗天赋都非常高,个个都是抢手货,能有一支精锐的武工队加入,王保自然是最欢迎不过,不过拿人换物资的抵债武工队,着实让暗影连年轻领导者们的心里都有些怪怪的。

“反正打下来粮食本来就是要支援延安的,就当是提早给了吧!”王保重重地垂下头去,算是认命了,连半点怨言都没有。

“又多了五十来张嘴!貌似我们亏了!”李卫掐着手指头算着小算盘。

“同感同感!”范国文跟李卫一样不肯认帐。他和李卫一样都是死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

“别什么亏了赚了的。这些都是废话,大家都是同属八路军,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剩到咱们手里的也勉强够用,后年会更加宽裕,就当是借蛋孵**!明年秋收,359旅一定会把借咱们的十倍还给咱们,国文,卫子,以后别再说这种怪话。”王保抬起头瞪了这两个混蛋几眼,拍着桌面把这桩事一锤子定了音。

“原来的粮种分配计划要重新调整,一定要保证播种到沃土肥田里精耕细作。”陈佳瑶接着翻出了明年开春播种计划,物资的缩减必然影响到春耕计划。

抛开物资减少的事情。只能言归正传,范国文不得不重新回到原先的计划上来,“目前只能这样!这些作物的播种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方式不同,要趁着老百姓猫冬期间抓紧培训新的种植方式。”

战争年代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老百姓和军队并不太计较是不是本土地域性的食物,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成,来自国外的土豆、甜玉米等高产作物成为了暗影连最迫切需要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洋庄稼的种植方式与高梁小麦有差异,不过好在范国文倒是美国农场长大的。对这些农作物并不陌生,这也是暗影连能够放心引入冀中地区的底气所在。

北方农村的冬歇期给了暗影连队足够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其他产业的拓展,而属于暗影连军垦田亩数面积也是相当可观,趁着大雪覆盖前,暗影连地数千亩军垦田就在军民协作下已经完成了垫肥垫土围垄的基础工作,只待来年开犁播种。

自华北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各大根据地都遭到了日伪军的大举入侵,太行山战区的129师和冀鲁战区的115师结合地方武装协同作战,发动群众济南战,骚扰日伪军的囚笼政策“柱、锁、链”的据点、公路与铁路,并且在敌后不断发动袭扰和破坏行动,对于叛变的叛徒和汉奸进行清除,加强了情报信息网的建设,多方面地团结合作下各大根据地最终熬过了1942年最为艰难的时期。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整个华北,纷纷扬扬大雪开始在冀中平原上空飘扬时,在发动了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日伪军最终还是很无奈的撤出了八路军的抗日革命根据地,草草结束了一九四二年末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扫荡。

在日伪军无功而返的同时,八路军集总在晋察冀战区派遣出许多武工队,趁着敌退我进的时机,开展大范围政治宣传和破坏骚扰行动,逐步瓦解五一大扫荡以来日伪军所取得的战果。

迎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来自上级调派的一支精干的武工队来到了暗影连的驻地报到,这支武工队的队长马宇成在和暗影连队确认了接头暗号后,这支作为抵换物资的武工队被直接并入了战斗职能相同的三排,由唯一的女排长陈佳瑶统领,副排长由马宇成担任。

三排一下子成了暗影连队里人数最多的排,主要负责情报、心理战和宣传战等非正面斗争任务,在冬季天寒地冻等并不适合战斗的气候和战场之外,三排的作用明显要比其他四个排要大得多,一颗子弹最多干掉两个敌人,但三排在攻心战时的一句话,往往会具备相当可怕传染性,在无形中间接瓦解敌人士气,按着自称中国通的日本鬼子的话,软刀子杀人,大大的厉害。

三排虽然人数近百人,但拆分成十个行动班组,分散到石井村附近地区活动,政宣斗争并不比子弹来得效果直接,但是影响却是巨大的,在石井村为中心的大大小小各个村落内的群众支持抗日的积极性都比以前提高了许多,没有人像五一大扫荡期间说出“抗日都抗到了老百姓的炕头上”之类的丧气话。

随着过冬的日伪军撤离,冀豫鲁根据地进处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而各支潜伏的小股人马再次活跃起来,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

经历了一九四一年末的第三次治安强化战役的阻击战中损失惨重,险些被取消番号的115师独立3团在一九四二年初的第四次治安强化战役,年中的五一大扫荡和年末的第五次治安强化战役,转战于晋冀鲁战区历时近一年才正式整编完毕,在跳出原一分区根据地牵制日伪军扫荡主力的战斗中,三团正式开辟了晋察冀战区第11分区,又称平西分区。

在一九四二年年底,打下了一块自有的小天地,人员又得到再一次扩张的暗影连队得到了正式番号第11分区的第12区队,内部建制上依然保持不变,仍隶属于三团改制的11分区司令部。

石井村驻军的一九四三年元旦是在一片呼噜声中度过的,第12区队暗影连队允许大部分战士们能够有难得的一天休息,但大家不约而同的做出一个选择:睡觉。

继承于老红军的革命传统,能吃能睡,打仗不退,四面环敌,时刻准备着战斗,能有一个大大的懒觉已经是莫大的享受。

漫天的大雪已经为第12区队提供了一层天然屏障,映满视野的雪白,只要有任何生物出现都会成为纳入警戒人员的目光中显眼目标,而在日伪军士兵学会踏雪无痕之前,若想行动中躲过群众的眼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伸手接着天上缓缓降下的雪花,冰凉又美丽的六边形雪花在手心融成一滴水珠,李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该死的1942年终于熬过去了,自己这条小命都险些搭进去,一九四三年的日子会好过的多,小日本也没两年蹦头了,想到这里,李卫的脸上露出开怀笑容。

过了四二年,理论上离自己的出生又近了一年,但实际上自己又大了一岁,来到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快四年了,李卫也是正式跨入了二十一岁,唯一感觉到奇怪的是,自己的胡子貌似还有没冒出茬的迹像,加上修习的炼神诀曾出现异变,李卫的样貌似乎并不比当初来到这个年代时长大多少,这一点,连李卫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是常年的战斗生活和缺乏营养造成生长发育缓慢,和现代人相比,抗日战争年代的人发育比较慢的现像在根据地内并不少见,李卫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