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435章 人操导弹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35章 人操导弹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4:37 来源:笔趣阁

很明显有人操控会快得多。

这里的“快”指的并非导弹的速度,而是研发的速度。

甚至不只是“快”,它还能达到了“智能化”……此时的V1导弹还没有智能一说,仅仅只是自我调姿保持飞行方向,甚至就连保持飞行方向这一点都做得不是很到位。

以此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还做不到这一点,它需要雷达的高度发展以及计算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而此时的雷达还存在各种缺陷,计算机还在日不落那刚生产出雏形……许多教材上写的是第一台计算机是鹰酱生产的,事实并非如此。第一台计算机是日不落的图灵为了破译密码而发明的,现代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每年仅授予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比诺贝尔奖还要难得多。

但如果是有人驾驶的导弹,所有的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人脑可以做到这些,他们甚至还可以在最后关头从几个目标中选择出最有价值的那一个。

那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冈村宁次想到这就不再迟疑了,马上展开“人操特殊炸弹”的训练。

关于“人操”装备这东西,其实还不是鬼子最先开始的。

世界上首枚“人操鱼雷”其实是由意大利率先实施……意大利为了提高鱼雷的命中率,就使用人力控制,这样途中就可以调整鱼雷的方向和角度实现“实时追踪”。

只不过意大利人比较“人性化”,他们派上去的是潜水员,在鱼雷即将命中目标前潜水员可以脱离鱼雷逃生。

鬼子后期发展出来的“人操鱼雷”,那就是把人活生生的给闷在里头,即便鱼雷没能命中目标,里头的人也很难逃生……因为随着鱼雷燃料燃尽,鱼雷就会沉入海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鬼子部队中有不少这种被****洗脑而陷入疯狂的人,因此冈村宁次很容易就组织起一批敢死队,然后再经过紧急飞行训练……主要就是调姿和转向,调姿是为了保证飞行方向,转向则是为了能在最后关头准确的命中目标。

这就比训练飞行员要简单得多了。

因为对于飞行员而言,起降就是一个难点,但鬼子这“敢死队”完全不用考虑起降问题:V1导弹的起飞是依靠弹射装置弹射出去的,不需要人为操控。至于降落……只要一头栽往目标就行了。

其次,对于飞行员而言战机机动以及各种空战动作也是一个难点,敢死队同样不需要这个。

再次,如果V1导弹里有一个人在操作,就意味着导弹里头的陀螺仪以及自动控制设备全都可以拆除了,需要做的改进,无非就是在导弹前方和侧面分别加装几个玻璃窗以供敢死队观察就可以了。

深入了解了这些后的冈村宁次不由狂喜,他认为自己总算找到一个比八路军更优秀同时也能压制的八路军航空队的装备。

冈村宁次唯一的担心,就是八路军一旦知道“人操导弹”这方式之后,就会学帝国一样也使用“人操导弹”,那时帝国在这方面就将与八路军势均力敌而不是占优势。

不得不说,这是冈村宁次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人操作装备进行自杀攻击的做法,似乎也只有鬼子才有办法做到而且还进行批量化生产和训练了。

另一边的王学新对此是一无所知。

此时的他,正在忙着建设“拉5”的生产线。

“拉5”生产线会这么快到位,还多亏了八路军提供给毛熊的“高火”和X2。

这其中尤其是X2。

因为“高火”这玩意对毛熊而言代价有点高,主要是它的精度不好,需要十几枚甚至几十枚才能对敌方一个偌大的机场实施有效打击。

而八路军卖给毛熊的“高火”价格还不低,于是毛熊仔细一算,觉得还不如有派出部队突袭打开一个口子,然后用“喀秋莎”对目标实施轰炸。

X2就不一样了,这玩意被挂载在“拉5”上后,能对汉斯的BF109形成超射程打击……这使毛熊的一批新手飞行员也能将汉斯的王牌飞行员打下来。

这说的倒不夸张,因为有更远的射程而且还装有“近炸引信”,因此汉斯王牌飞行员在与毛熊战机交会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开火的机会,于是就出现王牌飞行员被菜鸟飞行员击落的桉例。

毛熊一看,这还了得?

要知道“拉5”本身就是以数量取胜的飞机,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拉5”的数量超过敌人战机数量是必然的。

“拉5”的缺陷就是飞行员素质和战斗经验不足,在空战中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换种方式说,就是要以人命和战机为代价换取经验,让飞行员在实战中逐渐成长。

可是现在,X2直接就弥补了这个缺陷使毛熊的菜鸟飞行员都能战胜汉斯顶尖高手……那是不是说只要拥有更多的X2,在现阶段就能与汉斯争夺制空权?

如果能从汉斯手里抢到制空权,汉斯的“闪电战”还能有效实施?

如果“闪电战”无法实施,是不是意味着毛熊将赢得全面的胜利?

因此,X2就变成了决定毛熊胜负的关键装备。

莫斯科方面马上下令对X2实行逆向工程彷制。

毛熊科学家对逆向工程也是信心十足,他们以为……X2是从八路军那获得的技术,以八路军的工业基础,他们还能有什么东西是毛熊彷制不出来的?甚至他们还可以彷制得更好、更完美。

但毛熊科学家一打开X2才发现……他们把一切都想得太理所当然了。

高科技倒是没有什么高科技,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高精度陀螺仪。

但这东西之前王学新已经提供给毛熊,毛熊已经差不多将它吃透了。

难就难在,X2对每一个姿态的变化都会有一个相当微小的数据变化做出姿态调整,而这个微小的数据变化如果通过机翼的变化来测量的话就会有很大的误差,于是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除非是能知道原始数据。

或者……就是重新做一遍试验获得准确的数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