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在西北开加油站 > 第1086章 出现神转折

我在西北开加油站 第1086章 出现神转折

作者:爸爸无敌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8 11:12:29 来源:笔趣阁

于明虽然和刘戈分属两家不同的投资公司,可是两人从踏入职场的那天就认识,是很好的朋友。

一开始,他们在同一家投资公司当实习生,后来一起通过实习期,进入金杉资本。

后来,于明被猎头从金杉资本挖了出来,来到金汇投资,而刘戈则留在金杉资本。

他们在各自的公司都干得很好,没几年就先后坐上了投资部主管的位置。

两个人虽然并不在一个公司,不过也因为这样,相互间没有直接竞争,反而保持了非常好的关系。

因此,他们在业务上时不时会有一些合作,互通有无。

这些年下来,在他们的“努力”下,金杉资本和金汇投资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好,很有点兄弟单位的意思。

这一次小二鲜蔬分拆并进行新一轮融资,于明原本是希望能让金汇投资独力吃下来的。

可是和陈牧沟通过后,他发现陈牧并没有把小二鲜蔬新一轮融资交给某一家的意思,而是想要各家分担,并且引进一家新的投资人。

所以,他第一时间把刘戈引了过来,希望能让金杉资本成为小二鲜蔬的投资人之一。

这样一来,凭着他们两家的关系,以后在应对小二鲜蔬的事务上,他们就能共同进退,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刘戈居然在第一次碰头会后,就生出了退意。

“老刘,你别急啊,这事儿才刚刚开始呢,你连这一点耐性都没有了吗?”

于明想了想,开始劝说老友。

他熟知刘戈的脾性,是一个有能力且自负的人。

刘戈自负有时候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就是他眼高过顶,目无余子。

当初他和刘戈刚接触的时候,也不喜欢这人的骄傲脾性。

只是因为实习时被分到了一个小组,不得不和对方合作并接触,才渐渐了解了这个人,终于成为朋友。

于明觉得自己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应该能说服刘戈。

“这么说吧,对于陈牧这个人,我的了解比你多,毕竟我和他接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他这个人……嗯,怎么说呢,在接人待物方面我就不多说了,这或许是他身上一个最大的有点,这一点我就不过多的说了,我主要想说一说他的个人能力……”

于明把自己和陈牧接触的事情缓缓的说了出来,他需要给刘戈传达一个清除的信息,那就是陈牧是一个远比他表面上看起来更有能力的人。

刘戈没有打断于明的话儿,很认真的听着,等听完以后,他想了想,说道:“老于,你要清楚,在这个国家里,并不缺乏运气好的人,这种人往往凭借一个好的点子、又或者是一次好的机遇,就让自己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或许,这种人的运气会一直很好,能够支撑他一直走下去,成就他的一辈子,也并不是不可能。

可是对我来说,你知道的,我信奉的是价值,我只会投资我所看重的价值,不管是人的价值还是事的价值,又或者是其他什么的。

至于运气,永远不是我所能掌控和预测,所以我不会投资它。

你所说的这些,和我之前进行的背景调查其实是一致的,你说的东西更具体,可却并没有打动我。

我还是有一种感觉,陈牧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人,尽管我不知道他的运气从哪里来,可我还是这么认为。”

如果这时候,陈牧在场的话,肯定要为刘戈的话拍大腿。

因为太对了,他就是运气逆天。

如果不是运气好,为了小二一碗奶,他怎么可能得到那枚小方印?又怎么可能有后面的这些际遇?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运气好。

只不过他的运气和别人的不太一样,他的运气转化成了实质的东西,变成了他脑子里的黑科技地图。

地图给他带来了很多能力,这些能力是别人所没有的,真正成就他的就是这些能力。

而且这些能力,离他越接近的人,看得越清楚,离他越远的人,则越觉得是运气……就像刘戈这样。

于明听了刘戈的话儿,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就是比如上一次的投资,金汇投资其实也是被迫在一个很高的估值情况下,对牧雅林业进行了投资。

当时,于明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这笔投资是失败的。

不过因为那是公司更高层的决定,他没有办法左右。

据说公司高层得到了来自空调的风声,空调将要重点扶植牧雅林业这个企业,因为它对这个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像这样的公司,即使投资它没有任何的汇报,至少在短期内没有回报,金汇投资也会想办法去投。

这就是为什么,上一次金汇投资在这么高的估值下,也愿意挤进来的原因。

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原本并不看好的投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绽放出如果他预料不到的能量,迅速转变成了一笔大赚特赚的投资,于明私底下甚至觉得这在日后或许会成为业内的经典案例。

因为有过这么一遭,于明对陈牧是相信的,因为陈牧的确办到了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

回想起来,之前陈牧在上一次融资的时候,同样为牧雅林业喊出了很高的估值,表现得自信满满,就和这一次的表现如出一辙。

说陈牧的运气好,于明并不反对,不过他觉得陈牧同样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

小二鲜蔬在陈牧的手里从无到有,于明都看在眼里。

于明觉得相比起上一次,这一次小二鲜蔬的投资价值更大。

毕竟小二鲜蔬自从打开了五城商圈的市场后,业务已经开始走上正轨。

之后,他们将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扩张,不过五城商圈的成功已经说明了他们的业务模式是有前景的,并非虚幻。

有业务、有前景,这样的投资在资本市场绝对是受欢迎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估值过高,远远超过投资人的期待。

偏偏陈牧表现得非常强硬,让人觉得他有点刚愎自用、盲目自大,所以第一次接触后观感不好,也就如刘戈这样,完全不能接受,一来就心生退意。

于明说道:“老刘,先放下你的成见,你可以先假设一下,陈牧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远比你所见过的其他人都有能力,而且他还很年轻,他的心高气傲是不是就容易接受一点了?”

刘戈皱了皱眉:“他的能力体现在哪里?”

于明说:“你可以自己慢慢接触,慢慢看,不着急的……嗯,如果你非要让我说,你可以看看最近这两年来,他手底下的牧雅研究院,究竟出了多少专利,这里面的价值还不够大吗?”

刘戈说道:“如果他愿意把牧雅研究院里的专利技术置入到小二鲜蔬去,即使只有一部分,那么他的估值再高十倍,我也是愿意接受的。

可问题是,小二鲜蔬并不拥有任何的专利技术,就连他们温室系统的专利技术也只有永久使用的授权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喊出这么高的估值,嗯,这样的态度,实在让人很难接受。”

微微一顿,刘戈看向自己的老友,很郑重其事的劝道:“像他这样的性子,不出事还好,一出事肯定就是大事……老于,我劝你早早抽身,否则一旦有什么问题,会让你输得一干二净的。”

话儿聊到这里,于明已经看出来,刘戈是铁了心了,他劝不住。

他实在有点无可奈何,没想到只是一个碰头会而已,陈牧就直接把自己引过来的一个投资人“吓”走。

看来这事儿得好好和陈牧说道说道才是,提醒他注意下,不能再这样了。

不过同时的,于明也很为自己的老友感到惋惜。

于明有一种预感,刘戈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肯定会为这一次的决定感到后悔,成为他的一大憾事。

以刘戈对自己能力的自负,以及对自身看人眼光的自信,就算小二鲜蔬在一段时间内成功了,他也不会后悔,因为他坚信陈牧的个性太过强硬,人又太过自负,所以小二鲜蔬在陈牧的手里迟早会出问题。

可是于明觉得小二鲜蔬的前景可期,肯定会获得成功,或许到了那时,刘戈才会真正的幡然醒悟,后悔这一刻的决定。

其实私底下,于明并不觉得三十亿的估值“过高”,这只是“偏高”而已。

第二天一早,刘戈就领着金杉资本的人离开了。

陈牧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人家真的不是那种类似于讨价还价的战略退场,而是真的就拂袖而去。

“于总,我的报价真的那么过分吗?”

陈牧没把于明当外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于明也没说“过分”,只说“是有点高了”,然后又把自己想提点陈牧注意的地方说了一遍。

陈牧听完以后,很认真的想了想,点头承认错误:“没错,于总,你说得对,看来是我太急于求成了,这个我应该检讨。”

于明正想说些类似“孺子可教”的话儿,可没想到陈牧接着又说:“不过错误我承认,可坚决不改,大家都那么熟了,我没必要藏着掖着,因为对我们来说,效率最重要。”

于明无语了,看着眼前这小子,忍不住开始思考刘戈的话儿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陈牧没留意到于明的异样,又说:“我们现在时间紧,新一轮融资必须尽快落实下来,不能耽搁小二鲜蔬接下来的布局,所以没有时间去和新的投资人进行磨合和沟通,于总,你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投资人推荐,最好能尽快进入状态的。”

怪我咯?

于明更无语了。

陈牧这话儿说的……啧,真是完全没把他当外人啊。

于明沉吟了一会儿后,才忍不住半打趣的说:“陈总,既然你知道这一轮的融资要尽快落实,那就别死撑着那么高的估值啊,把估值往下降降,不是就没那么多的事儿了吗?”

陈牧一本正经的摇了摇头:“这可不信啊,这个估值是我的底线了,要是你们不答应,我宁愿自己想办法。”

微微一顿,他又说:“最后一招我都想好了,顶多让牧雅林业也单拉一个投资公司,直接按照三十亿的估值入股小二鲜蔬好了。”

于明没好气的看着陈牧:“我们这几家也是牧雅林业的股东,你这么做就是拿我们钱补贴小二鲜蔬,这问过我们的意见了吗?”

“我是董事长,我说了算,你们不能有意见。”

陈牧自信的拨了拨头发,逼格十足。

于明眉头一挑:“陈总,这种时候,我建议你不要尝试激怒你的投资人。”

陈牧哈哈一笑,立即过来勾肩搭背的对于明毛手毛脚,以示亲热,又说:“于总,你想想办法,看看还能不能拉来别的投资人,主要是能够尽快进入状态的,别浪费太多时间在前期沟通这种事情上。”

于明听了真想扶额。

怎么有脸皮这么厚的人啊?

让人给你投钱,还是这么虚高的估值之下投钱,却想着让人连前期沟通都不做,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于明不觉得自己认识这样的同行。

如果真能找到这样的同行,他觉得自己以后也得少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免得被传染。

不过也不知道怎么的,于明的心里虽然满满的都是腹诽,可是话儿到嘴却变成了:“陈总,你给我点时间,我再试试联系一下。”

之后的一连几天,融资的事情继续在商议中——

他们主要是在估值的事情上来回磨,谁也说服不了谁。

尽管于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不同意三十亿的估值,可私底下他却还在不停的为牧雅林业联系新的投资人。

事情在五天后有了一个转折……

马昱领来了一个人,说是愿意接受三十亿的估值,参与到小二鲜蔬的这一轮融资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