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征的念想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征的念想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0 16:57:29 来源:笔趣阁

李正拍着冯盎的背帮他顺气再次说道:"不满冯将军,别看长安的人都说我有钱,其实我每日花钱如流水,昨天到了银钱今日就要花出去,这银钱还没有焐热就成了别人的了。"

"再说泾阳村子距离脱贫致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冯盎总算是抚顺了自己的呼吸,就你李正还穷?

"你还穷?据说突厥人都要抢着给你送钱。"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不得不说突厥执失思力挺客气的,算着时日也该到了交付第一笔款项的时候了,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送来。"

李正如今明明已经家财万贯,还口口声声说着他自己很穷,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要挣到多少钱才够。

冯盎一个劲往自己嘴里灌着茶水,本以为李正是一个多么充满才气的人物。

没想到是一个如此狡猾又市侩的人。

心中的落差莫名感觉有些大。

"冯将军,不如去村子里走走。"

"老夫就不去了。"冯盎心中纠结了一番又说道:"最近朝中说起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李正问道。

冯盎盯着李正说道:"当初杨广三征高句丽的事情你知道吗?"

李正摇着手中的鹅毛扇稍稍点头,"在下没有经历过,倒是听说过一些。"

冯盎说道:"前些日子,老夫和一群将军饮宴的时候,说起一件事情,高句丽依旧是拒绝进贡称臣,陛下因此勃然大怒。"

李正叹息道:"陛下的身体应该少动怒才对,容易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就是一种人到中年很容易得的疾病。"李正解释着又问道:"莫非陛下想要东征高句丽了。"

"陛下倒是没有说起,只是最近陛下一直在看高句丽的地图。"

李正若有所思地点头。

冯盎问道:"都说你李正了事如神,连李淳风和袁天罡都要向你请教,老夫问你陛下会东征高句丽吗?"

李正摇头道:"我哪里算得上料事如神,只不过是都是看一些迹象猜测而已。"

"你说说看,老夫听着。"

李正摆手说道:"在下可不敢揣测陛下的想法,朝中的事情在下也不想参与。"

"你放心,老夫觉得不会把你算到的说不出去,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老夫省得。"

"不是在下不愿意说,实在是在下也不知道陛下在想什么。"

冯盎笑着说道:"若是陛下要出征高句丽,朝中的将领必定响应,太多的人想要军功了,老夫也想要。"

"军功?"李正苦涩一笑,"高句丽可不好征讨。"

冯盎朗声说道:"弹丸小国何足挂齿,给老夫三千兵甲老夫踏平了他。"

"将军威武霸气,在下佩服。"

冯盎爽朗笑着说道:"那还是陛下威武霸气。"

李正朝着长安方向行礼。

"知道你李正神算,你算准了那次雪灾,别以为老夫不知道,就连吐谷浑的事情也是你算到的。"

"是吗?在下都忘了有这么一回事。"李正寻思,这情况不对呀,自己什么时候成了一个大神棍了。

以后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着大唐第一神棍?

想到这里李正倒吸一口凉气,解释道:"其实都是科学而已,雪灾是有迹象,吐谷浑的事情也是有迹象的,哪里是什么神算,冯将军谬赞了谬赞了。"

"谬赞?那老夫问你,你是怎么知道老夫早就有意想要来长安的,老夫可以打听的一清二楚。"

"冯将军还真是门清儿啊。"

冯盎不屑地笑道:"还不是太子手底下有一个幕僚是魏王手下的,那几个幕僚喝醉之后说跑嘴的。"

李正叹息一声,"这么和冯将军说吧,冯将军的儿子在长安你着急自己的儿子,是也不是?"

冯盎点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李正又说道:"当初冯大将军还被李靖大将军打得满地找牙,更不敢招惹如今的李靖大将军,若是惹恼了陛下换来的可能是十万大军攻打**,到时候冯将军的狗命保不住得住难说,给**带来的兵灾将军在**的威望也就没了。"

"若是来长安不仅可以换个体面,还可以让**的百姓以为你会进言给陛下,让**人过得更好,所以在下一推断,冯将军若是不想众叛亲离献祭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来长安。"

冯盎看李正的神情变了,先前觉得这个小子只是市侩,现在看来这个小子把自己的心思算得十***。

李正又说道:"其实都很好推断,就像有人得罪了我,那人很惶恐,我事先就知道,所以我安排一个算命的家伙拦住他的路,告诉他要大难临头,留住他之后再猜个七八分准,那人就上钩,一算一个准。"

"而且还能宰他一笔钱,给我解恨岂不美哉,不失为一条财路对不对?"

原来还能这么玩,冯盎对算命这种事情刷新了认知,以后再也不相信那些劳什子算命道士。

看着李正冯盎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你是不是这么干过。"

李正尴尬地清了清嗓子说道:"想这么干来着,就是太忙了。"

"也有些缺德了。"冯盎说道。

李正也是点头。

李世民后期东征高句丽这件事确实有发生。

高句丽不过是海角的一个小国,充其量比倭国还要小。

不过历史上征讨高句丽的动作一直都有,自大秦一统中原之后,高句丽就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地。

期间也是反反复复,更是看不上这种边陲小国。

高句丽和倭国都是靠海而生的小国。

生产力落后,农业不发达,对现在的倭国来说,一场台风都会让倭国有被灭国的风险。

相反的高句丽还算是和中原接壤,对中原来说高句丽有长白山这个天然屏障。

想要征讨高句丽的成本很大,收效也不过是高句丽的忠心而已。

在两汉时期,高句丽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侵略性的国度。

高句丽太需要土地,他们一直想要对外扩张。

杨广三征高句丽耗费的国力可不是一点半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