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活该谢罪?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三百一十二章 活该谢罪?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0 16:57:29 来源:笔趣阁

先是暂住在武德殿,永嘉公主让人去打听陛下为什么要查彻长安的寺庙。

想让寺庙减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李世民坐在甘露殿听着房玄龄的讲述,整个长安周边以外一直到秦岭为止,现在查到的有寺庙五百座,僧人两*有余。

这些僧不需要赋税,不需要耕种。

房玄龄接着说道:"很多人对这次大理寺查寺庙的事情言辞颇多,已经有数家僧人聚集起来。"

李世民神情凝重,"朕只不过试探了一番就来了这么大反响?"

房玄龄稍稍点头,如今的事情确实这样。

一个出家人往往可以带动很多人家,而且大多数都是权贵人家。

这*头相比于普通的百姓,与佛家走动多的还是权贵。

冯盎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眼下**的事情不用太关心。

本想着先是查探佛家的情况,还没动手就引来了这么多的反对声。

"朕还没想着裁撤寺庙,这些人就要先站出来反对朕吗?"李世民的神情很不好。

房玄龄拿出一份奏章说道:"陛下,这是大理寺这些日子查出来的情况。"

李世民看着这份奏章,僧人两*有余,这些僧人若是团结起来,那就是两*大军。

放在什么地方都是连卫府都不敢小看的兵力。

相比于李正村子里仅有的几百个护卫。

这些僧人的威胁太大了。

从来**想过大唐的僧人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信佛祖而不信天子。

李世民低声说道:"玄龄你觉得佛家的事情如何?"

房玄龄回道:"佛家一*香火上*贯有余,而且信徒越来越多,若是不加以控制,恐成大患。"

李世民问着王鼎,"青雀呢。"

王鼎也说道:"陛下,魏王殿下一早就去泾阳了。"

"备好车驾,朕也去泾阳走一遭。"

"喏。"

李世民的动作开始了。

在唐朝的中后期长安除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还成了佛家最鼎盛的土壤

也不能一棒子打死都是恶。

但凡事有利弊。

到了唐朝的中叶,佛家的鼎盛更胜往昔。

甚至还有倭国僧人来长安做官,还成了贵客高人一等?

**基脑子就只有金碧辉煌和后宫三千了。

治国和信仰是两回事。

要是混为一谈,也就**所谓的能人将相了。

一切全看老天爷的眼色去办。

什么狗屁佛祖,什么狗屁怜悯。

李泰如今也有些慌了神,"李正,让你说僧人,现在好了事情越来越大了。"

坐在一旁的许敬宗说道:"魏王殿下先不要着急,说不定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

李世民来到马圈,站在屋外就听到了屋内的议论声,脚步停下听着他们的对话。

房玄龄也示意大虎先不要声张。

"李正都快火烧眉毛了,你怎么还有闲心看书。"

李正吃着干果拿着手里的书本说道:"你急什么?"

"我急什么?黄土都要埋到天灵盖了,你说我急什么?"李泰着急说道:"李正,不是我危言耸听,你得罪了五姓,你得罪了儒家,现在佛家也得罪你了,现如今佛门的人和儒家子弟都打算联手对你。"

"嗯。"李正点头,"魏王殿下,要是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我能整出这么大的动静。"

"你还很自得意满是不是?"李泰诧异的语调都高了几分。

许敬宗小声说道"县侯,我们要不是先退一步。"

"退个屁。"李正当即说道。

"可是佛家打着怜悯苍生的旗号,若是裁撤寺庙,会对佛祖不敬。"

李正对许敬宗说道:"什么怜悯天下苍生,什么狗屁功德无量,真要有***佛祖,贞观二*的旱灾死了多少人,贞观三*的霜冻死了多少人,天下大乱易子而食的时候,他们的佛祖在哪里?"

"全是狗屁!"

李正大声唾骂着。

站在屋外的李世民听得一清二楚。

回想当初隋末暴乱的时候,战场之上是遍地尸骸也没见有佛祖降临来普度众生。

许敬宗安慰道:"县侯,你先不要这么激动。"

李正对李泰说道:"我不信佛,我不信什么天上神明,天地不仁,*物为刍狗!从来**什么顺应天命,想活命,想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就要与天斗,上苍从来**怜悯过我们,天花,雪灾,旱灾,水灾,一次又一次灾难都是我们这些凡人一次又一次地扛下来的,把自己的命交给老天爷,全天下人都要死绝了。"

李泰听着李正的话心思也动摇了。

李世民听着李正的话语双拳紧握,心中热血沸腾。

这些*以来是怎么挺过来的。

还不是咬牙一步步走过来。

突厥的步步紧逼,旱灾,蝗灾,雪灾。

若是佛祖真的慈悲为怀,这么多的人命又为何熟视无睹。

李世民转身离开,脚步坚定了不少。

房玄龄跟上前低声问道:"陛下不见李正了吗?"

"不用见了。"

走出泾阳村外,李世民就要上马车之际停下脚步说道:"玄龄,你去查查有那些寺庙的僧人在到处拉拢权贵造声势。"

"陛下的意思..."

房玄龄有些不安地看着李世民,莫非陛下真要动手了?

李世民嗓音低沉,"朕可以允许佛门存在,但朕不允许他们兴风作浪。"

"喏!"

房玄龄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佛门可以存在,但要犯上作乱的就不见得可以留下了。

李泰回去了,许敬宗也去了长安要接着去打听外面的情况。

李义府着急对李正说道:"县侯,外面来了不少和尚,要求县侯修改白蛇传。"

"这帮秃驴还真是不死心啊。"李正笑着说道:"李义府,你说是不是佛门的香火钱少了,我李正就活该要谢罪?"

"这..."李义府看着李正的笑容,悚然一惊。

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正这般笑容,不知道如何搭话,李义府连忙说道:"我这就去把那群和尚赶走。"

说完李义府就着急赶往村口,这一次李正是真的生气了。

今*李正十三岁了,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脸上有这么森冷的笑容。

回到自己的屋子,李正从系统图书馆拿出一本书,按照上面的记录写下几样材料。

"大虎。"李正喊道。

大虎急忙走入屋子中,"中郎将什么吩咐。"

李正把手中的这份东西交给大虎,"按这上面的材料,每样都取一千斤。"

大虎看着李正的这份东西好奇,"硝石,煤炭,硫...中郎将要这些做什么?"

李正打断他的话,"你别问我要用来做什么,都取来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