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孔颖达入书院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孔颖达入书院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2:33 来源:笔趣阁

李泰领着一辆马车进入村子。

李正站在书院门口,看着马车停在书院前。

李泰扶着孔颖达走下马车,随着孔颖达来的还有一家老小。

看到孔颖达的笑脸,李正躬身行礼说道:“见过孔颖达老夫子。”

孔颖达抚须说道:“李正,老夫就承蒙你的照顾了。”

李正点头说道:“老夫子客气了。”

李泰开口说道:“老夫子,我们进去聊吧。”

今日的月光不错,月光下书院有一些朦胧又有些神秘感。

孔颖达说道:“也好,也好。”

李正也看了眼书院,为什么看自己的书院在月光下有一种阴森的感觉。

走入书院中,褚遂良已经准备好了茶水。

李泰抚着孔颖达坐下。

目光打量着书院,孔颖达说道:“看起来这里很忙的样子。”

李泰解释道:“这里是我们的办公室,平日里这里都比较忙,教书的夫子们都要忙自己的事情,没什么人收拾。”

一边说着,李泰手忙脚乱地拿起一叠纸放在桌子上说道:“来了书院之后,收拾,整理,打扫这些活都是我来做。”

孔颖达笑了笑说道:“堂堂魏王竟然在这里做杂活。”

李泰尴尬地笑着说道:“其实我也不会做什么,书院缺少一个做杂活的。”

孔颖达看向李正说道:“事情王鼎都和老朽说了,老夫这次是告老,所以就不给书院的学子教书了。”

李正点头说道:“我明白。”

孔颖达低声说道:“那你到底想要从老朽身上得到什么?儒家的学子可对你的书院嗤之以鼻,虽说老朽有些号召力,但对你的书院老朽确实是爱莫能助。”

亲手给孔颖达倒上一杯茶水,李正说道:“夫子的事情暂时不着急,在下请孔颖达老夫子来泾阳其实也就是请您老人家来养老。”

孔颖达点头说道:“也罢,也罢,若是有什么需要老朽出面的,你也尽管吩咐。”

李泰看了看夜色说道:“天色不早了,老夫子还是早些休息吧。”

李正也说道:“还是先休息吧。”

说完,李泰带着孔颖达前往泾阳安置的住处。

等人走出书院,褚遂良说道:“把孔颖达请来确实也好,但儒家子弟和我们书院一直都是不两立。”

李正说道:“我知道。”

褚遂良神色担忧,“一旦外界地儒家子弟知道了,会有很多的儒家学子来声讨你,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孔颖达这样儒家代表人物进入书院。”

李正看向褚遂良说道:“我只是想让孔颖达老夫子好好养老,外界的事情我不想过多的干涉。”

说完李正也离开了。

褚遂良站在原地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

李正回到家中,李丽质便走上前说道:“你把孔颖达老夫子请来了?”

坐在躺椅上,李正说道:“是李泰请来的。”

李丽质又说道:“你想用孔颖达的名声来为书院做势?”

李正摇头说道:“我不会用孔颖达老夫子的名声用来做任何事情。”

看着李正的神情,李丽质心里还是很尊重孔颖达的。

但李正和儒家有过节。

甚至很多儒家学子都把李正列为头号大敌。

其实李正把孔颖达请来,就算用孔颖达的名声来做一些事情都没什么。

不用孔颖达的名声来做任何事情。

从这一句话看来,李正还是那个李正。

李丽质满意地点了点头,“只是为了让孔颖达老夫子养老?”

李正低声说道:“只是这样而已。”

孔颖达来到自己的住处,听着李泰的介绍这里是泾阳的住宅区。

李正将整个泾阳分成了六块区域,一片是住宅区,一片是田地,工业区,养殖区,学院区,护卫队营地。

将所有事物都分开,然后在一起整理。

这样人们的住房也不会东一块西一块,工业区也可以集中整合处理。

看似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定。

实则其中也暗藏着智慧。

李泰说道:“李正就喜欢这样,专门的事务让专门的处理,这样不仅方便统筹安排方面也不容易出现什么岔子。”

孔颖达笑着点头,“其实中原的很多郡县也可以这么做,但……”

话没说话,李泰也知道孔颖达的意思。

李正这种管理办法确实很好用,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可以很快很便捷地找到问题在哪儿,并且调配人手和统一处理方面很方便。

可泾阳的方式用在其他地方反而不合适。

因为土地的关系,土地关系到很多权贵的利益。

因为泾阳就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李正可以任意安排。

可对于整个中原呢?近千年来中原都按照古老的方式在进行。

尤其是每一次的变法革新,都会有阵痛和风险。

收拾好家里,李泰说道:“老夫子早先休息,我就先回去了。”

孔颖达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第二日,孔颖达早早就来到了李世民的别院。

对孔颖达的到来,李世民并不意外。

面对李世民,孔颖达躬身说道:“老朽谢过陛下应允。”

李世民在院子里打着太极拳说道:“不用谢朕,你应该谢青雀和李正,青雀去请你,李正和朕谈的条件,这两个孩子出了不少心力。”

孔颖达还是躬身行礼说道:“老朽还是要谢过陛下。”

李世民坐下说道:“朕知道当初你就不愿意去国子监,你不喜朝政,也不喜人情世故,这么多年朕都知道,如今既然告老就好好度过晚年。”

孔颖达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其实泾阳治理模式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朕,其中暗藏智慧何止一二。”

李世民说道:“哪有这么简单。”

孔颖达点头说道:“陛下万事开头难,总要有第一步。”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也不是看不明白,中原顽疾很多,五姓能够拔除已经是很冒险了,这还是用李正的人头冒险的。”

当初李正刚刚在长安成名,五姓对李正的抨击最大。

就算是如今五姓已经塌了,但对李正的抨击依旧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