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读书识字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读书识字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2:33 来源:笔趣阁

李正对许敬宗说道:"带信给默呕让他给我狠狠地打吐蕃,把吐蕃打疼了!"

"明白了。"许敬宗点头。

"这些日子禄东赞都在做什么?"

许敬宗低声说道:"禄东赞这些日子一直住在长安,没有必要禄东赞连门都不出,就连他在泾阳像先前付了一个月的住店钱,他也不来住了。"

"这老小子现在还真变老实了?"

许敬宗点头,"这些日子禄东赞可谓是处处碰壁就连陛下也不见他了。"

虽说已经是如春,可当风吹过的时候还是有些寒冷,李正一路走向村子里的棉花田地,一边说道:"过些日子尉迟恭将军也该回来了吧。"

许敬宗拿出自己的小册子翻看了几眼说道:"陛下召回的旨意也已经送往河西走廊了,这一次由武阳县公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去换防河西走廊,现在李大亮已经带兵去了河西走廊,想必过些日子就会回来。"

来到棉花地,李正挥起锄头开始整地。

如今的棉花也已经结了蒴果,过些日子等这些蒴果裂开的时候,里面的棉花也可以收获了。

棉花地的另外一头有一间大房子,那里是养殖场。

上官仪和褚遂良上课之余也会去养殖场,记录每天母鸡的产蛋情况和小鸡仔的情况。

很多在泾阳做事的人几乎人手都有一本小册子,即便是不识字的婶婶们也开始主动学识字了。

她们发现会写字之后就可以记录,有了记录就可以更好地做事。

顺便还可以记下家里的进出的银钱,算是一个小账本。

工坊里的每日的产量,每日的出货量都可以有个记录。

最近在泾阳书院读书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识字。

婶婶叔叔们就会让他们孩子教他们自己认字。

一来一去带动了村子里的识字热潮。

其实叔叔婶婶们也可以直接去泾阳书院读书。

对婶婶们来说她们读书识字只是为了应付生活。

孩子们读书才是为了出人头地。

在村中长辈们眼中泾阳书院早就成了他们眼中的圣地,平日里不会去打扰孩子们读书,也不会让别人去打扰孩子们读书。

孩子是未来,泾阳书院就是整个泾阳村民心中的希望。

这是所有泾阳村民心中的共识。

长安的兵器案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查到什么眉目。

就算是查到一些端倪查到后来也不过是白费功夫。

这个案子像是从来没有在长安发生过一般,丝毫找不出任何兵器调度的痕迹。

张公谨再次来到泾阳的时候,天气还是有些清冷。

如今也不用经过通报可以随时出入泾阳。

泾阳的年轻人中,蜀王李恪就管着泾阳护卫队。

一般告诉李恪,张公谨就可以进入泾阳。

已经快要到三月天了,天气还是一样地冷,只有在正午短暂的阳光下可以感受到温暖。

看到一群村民聚在一起正在议论着什么。

张公谨走上前一看,这些村民竟然在写字。

虽说写得歪七扭八,不过看起来很认真的模样。

又在村子里走了一会儿,张公谨发现泾阳的不少村民都能写字。

张公谨问着一个记录草木灰数量的妇人,"你们为何都在学写字了?"

这个妇人放下手中的册子,看了一眼张公谨穿着,"你是长安来的吧。"

"正是。"张公谨点头。

这个妇人解释道:"平日里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这些人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学识字,这样才能把活给干好了。"

又把自己的册子递给张公谨,"你看,每日的出入数目我们都要核对,这样就可以少做错事。"

看了一眼册子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作坊的每日出入货物情况。

张公谨把册子还给这个妇人问道:"是泾阳郡公李正让你们识字的?"

妇人捂嘴笑道:"瞧你说的,这种小事哪儿能麻烦正儿,我们都是偷摸着找自己孩子学的,你也可以让你的夫人识字,识字之后做很多事情都可以方便不少,就像我儿子学到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这个妇人思量半晌说道:"受益匪浅?对!就是这话来着。"

张公谨叹息说道:"确实。"

又一个妇人说道:"我儿子也说了识字就可以读书,读书了就可以学到知识,有了知识人就会聪明就不会被骗。"

李世民一直希望大唐可以有更多的读书人。

现如今的大唐的读书人太少了,这个村妇说得没错,识字了之后就可以读书,读书了人也会变得聪明,多简单的一个道理。

突厥的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在阴山和李靖打突厥的时候,张公谨见过那些突厥的俘虏。

这些突厥人有时候的行为和蛮子没什么区别。

李世民想要增加天底下的读书人,数年以来中原各地的郡县都在努力。

现在看来唯独李正做得最好。

当初的泾阳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泾阳是什么样子?

这种天差地别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是不敢相信。

张公谨不住点头,没想到李正还能让泾阳村子的村民主动读书识字,甚善。

若是可以把这个方法复刻到大唐的各个郡县,大唐可以有多少读书识字的人。

听到张公谨已经来泾阳的消息,还是李恪派人来告诉的。

李正连忙来到村子里,"见过邹国公,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不碍事。"张公谨越看李正,眼神中的欣赏之色越浓。

"现在也是吃午饭的时辰,邹国公吃了吗?"

张公谨微笑说道:"倒是还没有。"

"我正好要给孩子们做饭,邹国公不妨和我们一起吃,反正也就多一副碗筷的事情。"

张公谨点头,"那老夫就不客气了。"

来到马圈,张公谨说道:"李正,老夫家里有些行李不知道如何安置。"

"行李?不知道如何安置?"

张公谨点头,"你有办法安置吗?"

行李安置?

李正脑子一醒,醍醐灌顶般地醒悟过来一拍大腿喊道:"许敬宗你给我过来!"

正在和大虎说闲话的许敬宗连忙赶来,"长安令什么吩咐。"

李正大声对许敬宗说道:"赶紧去长安,把邹国公家里的家具,铺盖,以及所有行李都给我搬到泾阳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