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贪墨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贪墨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2:33 来源:笔趣阁

"再来!"

象棋重新摆好,重新开始。

李泰挺进一个卒子说道:"李纲出事了,说是李纲要被山东士族除名,说是他冒犯了儒家。"

李正好奇问道:"当世儒家世孙不是孔颖达吗?要说李纲是不是冒犯了儒家,也要看孔颖达吧。"

李泰也说道:"如今孔颖达虽说是儒家世孙,也可以堪称当世大儒,可是他入国子监,修撰儒家典籍,孔颖达毕竟不是世家权贵。"

"你有所不知,世俗之见,孔颖达老夫子从来不会多说什么。"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对弈。

李泰接着说道:"冒犯儒家是假,顶撞了士族还是真,李纲都*过六十了,他都这么大*纪了,还在指望什么?"

听李泰把事情的来由说了一遍。

原来是李纲和崔仁师在儒家经义上产生了**。

崤山以东一代世家门阀**,五姓的那几家便立足在那里。

主要有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琅琊王氏与琅琊颜氏、兰陵萧氏。

自汉代以来,士族不断壮大。

尤其是崔氏,卢氏,更是在东汉之后就已经是世家大族。

自魏晋之后世家更是壮大得一发不可收拾。

以至于几次改朝换代。

不论皇帝谁来做,世家依旧**。

李正长叹一口气,只有自己知道世家其实也时日无多了。

从隋炀帝开始,帝王和世家就已经走到了对立面。

这也是隋炀帝要开辟科举的原因之一。

山东士族和儒家又是两回事,这件事的问题不在学术上,而是在立场上。

李纲出身山东士族,出身即是立场。

当站在氏族的对立面,李纲也就不被氏族所认同。

李纲得罪的就是度支郎中崔仁师。

李泰说完了事情的来由。

李正思量许久,崔仁师的是博陵崔氏的人,历史上他一直都深受李世民的重用,最后是因为密奏,请李世民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在易储的事情上,触及了李世民的逆鳞。

后来才被流放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现在的崔仁师还只是一个度支郎中。

李泰笑着说道:"这个崔仁师不过是户部下面的度支郎中,要说官阶还没你高呢。"

李正点头两只炮已经架在了李泰的将军面前,"将军。"

李泰把将军往上移,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正的车就已经在了面前。

李正:"别挣扎了,已经将死了。"

气馁地收拾着棋盘,李泰又说道:"据说魏征还弹劾崔仁师有贪墨之嫌。"

"朝中的事情,我不想掺和。"

"李纲都六十多岁了,他老无所依,你就帮帮他。"

"人家是世家大族,我一个小小的县侯怎么能帮到他。"

李泰盯着李正一眼不发。

"死胖子,你这么看着我,我也没办法。"

喝下一口热茶,李泰说话道:"其实李纲也是一个可怜人,他虽说是士族中人但能顶撞五姓的人不多,你和五姓有过节,如今李纲要被士族除名,他和五姓也有了过节。"

李正问道:"你刚刚说魏征弹劾崔仁师有贪墨之嫌对吧。"

"计将安出?"

"死胖子,你凭什么认为我就有办法。"

"什么事情在你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李正连忙打住道:"魏王殿下,有些事情我能帮忙,有些事情我真的不能帮忙,就像有些事,人可以做到,但有些事人做不到,我也不是*能对不对?"

见李泰神情幽怨。

李正:"李纲是太子的老师,你说你帮他做什么?这事我真的办不成,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我不懂儒家经义,所以我帮不了,就像是人的舌头碰不到自己的鼻子,这种事情无能为力。"

"..."

李泰:"咦?好像真的碰不到。"

"..."

这家伙竟然真的伸出舌头试了试。

李正使劲摇着扇子,突然不想和这个胖子说话了。

"李纲不是坏人,用我父皇的话来说李纲这样的人少一个都可惜。"

"李纲是太子杀手。"

李泰一声冷哼,"我又不是太子。"

"魏王殿下是不是想要留下李纲,好让李纲留在太子身边?好厉害的手段,魏王殿下手段高明,在下佩服。"

"你别佩服我了,这个崔仁师真的不对劲,虽然我看不出账目哪里不对了,但是我敢肯定少了什么,说不定他真的贪墨了。"

"就算贪墨了,贪的又不是我的钱。"

李泰又说道:"崔仁师家中查出很多钱。"

"今天天气正好啊,应该嗮太阳。"

李泰又说道:"他有这么多钱,为何还要过得这么寒酸,这里面一定有鬼。"

李正看着窗外的太阳又说道:"被褥和衣服该拿出去晒晒了。"

"崔仁师是不是**。"

"嗯。"李正点头。

两人说话终于在一个频道上了。

李泰又说道:"李纲是**。"

"他不是**,他想要我为儒家效力。"

"我不想李纲晚*身败名裂,孤苦无依过一辈子,李纲*纪已经这么大了,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李泰有说道:"就算是李纲落得这般**,我也要让崔仁师扒一层皮。"

李泰从怀中掏出几册书卷说道:"这是户部的账本。"

"账本?"李正傻眼地看着,"魏王殿下为何会有户部的账本。"

李泰:"你别问这么多?"

"偷来对不对?"

李泰不屑一笑,"你觉得本王会做这么丢人的事情吗?"

"那是从何而来?"

"本王是光明正大花钱买通了十多个户部小吏,让他们偷出来的。"

李正拿起这些账本,一页页地翻看着。

唐朝的记账方式用的还是简单的流水记账法,这种记账法要查起账来很麻烦。

而且长*累积的账目,想要查出一些端倪更是难上加难。

"你看出什么了吗?"

"你们户部用的都是这种方法记账吗?"

"对。"李泰点头。

"这么一看这个崔仁师真的是在贪钱啊。"

"本王想的果然没错。"李泰想了想又问道:"可你是怎么看出来,我怎么看不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