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逍遥小地主 > 一千零七十二章 局面

逍遥小地主 一千零七十二章 局面

作者:堵上西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14:46:04 来源:笔趣阁

大定府,远北道道府。

宁玉春来到这里已经足足月余,他瘦了一圈。

这一次傅小官没有给他任何旨意,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独自去搞定。

他面对的是一个和曾经的虞朝差不多大小的道!

这个道因为连年征战很是贫穷,这个道的商业更是远远没有办法和大夏的任何一个道相比!

他在赴任的途中已经想过了各种可能,可当他踏入远北道一路了解至大定府,才明白自己以往还是想得太过美好。

春耕未及半,田地抛荒过半。

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的是猪狗不如的日子。

抓壮丁抓的十户九空,许多的村落剩下来的就是寥寥无几的老人妇人和孩子。

沉冗懒散的官府机构,拿着一文不少的粮饷却没有几个真正做事的人。

繁多的苛捐杂税更是若大山一样的压在百姓们的头上,令他们苟延残喘着难以直的起腰来。

所以大夏覆灭了辽朝,民间虽无赞美,却也无苛责。

莫要说百姓们,就是辽朝的商人们也都在安静的看着,他们没有想要将倒下的辽朝再拉起来,也没有对大夏表露出多少善意,他们就像旁观者一样的在看着。

宁玉春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没有通过三省同意,直接免除了农民的所有税赋,此举在辽朝的民间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那些百姓们在听到之后似乎恢复了一线生机。

但此举在远北道的官场和商场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随即,宁玉春下令,召集远北道下辖的三府十二州的官员,于八月二十在大定府一聚。

坐在中书省的官署里,宁玉春看着以前的户部文书皱紧了眉头,过了许久,他才抬眼看向了曾经的户部尚书宁致远:

“每一年单单官员的薪俸就支出了足足六百余万两银子……这辽朝有多少官吏?”

宁致远坐在宁玉春的左侧,小意的说道:“回大人,辽朝上上下下拢共有三万余官吏。”

宁玉春的眉头瞬间皱得更紧了一些,曾经整个大夏的官吏也不过万余,这特么一个辽朝居然有三万多……!

他看向了右侧的吏部尚书陈白秋,“吏部官吏的名册你可带着?”

陈白秋抱着一个盒子战战兢兢的递了过来,宁玉春没有接,而是无比认真的说道:“陛下仁慈,想的是用你们辽人来治理这远北道,和刺勒川一样的政策。”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大夏还有千千万万的学子等着入仕踏入官场。这名册里的官员我统统不了解,我要你做的只有一件事——”

“从这些官员里面挑选出三千人!”

宁玉春加重了语气,“记住,我只要三千人!整个远北道,包括这道府机构,上上下下的官吏只需要三千人!”

“所以这三千人一定是有用有能力的人!”

“这……”陈白秋心里一惊,从三万人缩减到三千人,一家伙要砍掉两万余。

这些官员盘根错节关系无比复杂,其中牵涉到许多这朝中大员,包括他自己,这能砍谁?

“宁大人,”陈白秋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道:“这里面的官儿,可不太好砍。”

宁玉春笑了起来,“如此说来你这吏部尚书就没啥用处了。”

这话吓了陈白秋一大跳,他连忙摆手:“不不不,大人,我这就去办!”

“站住!”

宁玉春极为严厉的叫住了正要离去的陈白秋,“你大概不知道大夏有一个特殊的部门叫御吏台,它的职责是监察百官包括你我。任何一个官员,哪怕是小小县令,也在狱吏台的监管之下。”

“陈大人,你若是选出的人无法在相应的职位上作出被百姓称道的政绩……到时候要找你麻烦的可就不是我这个道台了。”

“被狱吏台请去观云城喝茶,陈大人,那茶可不好喝!”

心里原本还打着小算盘的陈白秋一听,顿时咽了一口唾沫,他惴惴不安的抱着那盒子,又听宁玉春说道:

“现在这里可不再是辽朝,这里是大夏的远北道!你要弄清楚而今之形势,你不需要去攀附任何一个人,你只需要在其位谋其政,一切的行为只需要为大夏之社稷服务,至于其它的干扰,你只管来找本官!”

“本官为你做主,谁敢阻挠,本官杀他全家!”

这句话就像一颗定心丸一般让陈白秋的心安稳了许多,他自然明白这三万多官吏里有多少是尸位素餐者。

他原本担心的是来自各方的报复,现在听了宁玉春的这番话,才真正明白这辽朝的天,已经变了。

对啊,我为什么要怕他们报复?

我现在是大夏的官了,这位道台看起来颇为年轻,这些日子做事却极有魄力,他是这旧势力之外的人,他本就是来打破这旧势力的,而现在的自己若是想保住这官儿,自然需要递交给他一份最完美的投名状。

陈白秋抱着盒子躬身一礼,“请大人放心,下官傍晚时分将这名册交到大人手里。”

“很好,你且去吧。”

陈白秋退下,宁玉春又看向了户部尚书宁致远:

“剩下来的三千官吏,所有人包括我,薪俸按照大夏标准并减半两年!接下来户部要做的是,是将这一千四百来万两库银,拿出一半用于远北道路网建设,让老百姓挣点银子,不然百姓们根本渡不了今年。”

“另外的银子全都得留着,户部接下来要做的是人口统计,我要每个村详细的人口和田地数据!在两年之内,远东道的粮食产量必须提起来,至少做到自给自足。”

“商业上,我相信大夏各地的商人很快就会到来,商业方面的律法我都带来了,商业部的云西言云部长也在来的路上,户部的所有人务必清楚商业律法。”

“你们都要记住,以前的一切,统统给我抛掉!”

“从上到下的所有官员,都必须重新学会大夏的政策、律法、以及处事的方式方法。保成守旧者……我给你们所有人半年的时间,跟不上形势,则淘汰出局!”

站在下面的曾经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面面相觑却无一人言语。

宁玉春这场会开了两个时辰,他初步的向这些官员们讲解了一下大夏朝廷的运作制度和相关规矩,最后他说了一句: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你们牢记一条:大夏的所有官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若有违背者……当受律法之审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