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绣 > 163章置办

农绣 163章置办

作者:花羽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10:54:44 来源:笔趣阁

“嗯,你明白就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养成懒惰和自私的恶习。今儿就歇歇,下午去弄点红泥过来,在院子里再找块地方重新盘个大炉子,弄上两个,要把鹅和鸭分开。铺子那院子里也要盘一个炉子的,弄脆皮烧肉要热的。然后再去买点材料,去铁器铺子,订购一点钩子铁架子,用来晾肉和烧鹅这些东西。回头想想写个单子,一块去县里弄回来。”李老爹喝口茶继续说道。

“成嘞,俺们再想想都写下来,把铺子里用的和家里弄得分开整。”

“唔。”

“爷爷,酱汁您学回来了么?这个特别重要。”巧兰一边给捏肩,一边提醒。

“放心,我孙女交代的事,爷爷能不记得么?得亏你提醒了,这酱汁确实不好调,里面有那么两三味香料一般人都不知道,都是那老头提前在家磨好了弄成粉末直接撒进去熬一下就提了香味了,卤汁是提前熬好的底汤拿去兑水再熬的,你不去学,光看看不出名堂来的。”李老爹对这个也是很佩服的,不去亲自学,人家压根不教你,也不怕你看,你看不会的。

总有那么一两味调料是不传之秘,人不告诉你。这是看传虎的面子,又给了钱,咱们也不和人家争生意,离的远和刚子家也是过命的交情,这才传了你。要不然人家是不传外人的。

幸亏他家也不是底蕴深厚的人家,这手艺也是从别人那学回来的,也就不在乎这个了。

“那当然了,有的手艺好能传几百年呢,这钱花的值,给子孙后代留条后路,没什么比这更好了。他调了几个酱汁啊,我的意思是酱汁最好多来两种,口味不一样的,酸甜辣都有的,你们说呢?”巧兰发散思维征询大家的意见。

“他有两种口味,是香辣和酸甜口味的,说还可以调卤香口味的,但他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后来就没弄了,也教了我了。就是烧鹅的汁在调个味就成,味道也不错的。”李老爹很仔细,这些事都反复试验学习,确认要和人家味道一样才罢手,认真的劲头学文两个都比不上。

“那就都弄了,先弄了咱们自己人尝尝,味道真的好就弄。”巧兰笑着点头。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

当天下午张氏她们回来了,看到爷们都回来了也是十分高兴。

下午李老爹就弄了一只烧鹅给大家吃,味道确实很好,而且这里面有技术的成分存在,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全家人品尝了都说好吃,滋味很足。

“那我们就弄这个了?”张氏和小玲子眼里都带着激动的兴奋光。

“这不算啥,还有脆皮烧肉,他们弄得是烧腊饭,几块脆皮烧肉或者是烧鹅烧鸭切几块,配上米饭酸黄瓜,撒一点酱料,油纸一包就是一顿饭,拿了就走不占地方,他店里都排队买呢,到了下午太阳没落山就关门了。生意老好了。”李老爹为了让味道和手艺学的扎实,特意给人家店里干了七八天呢。这里面都琢磨的可明白了才愿意回来的。

“哎呀!太好了。爷爷,爹娘兰子,我们两个谢谢大伙了,要不是兰子这样费心给我们张罗想办法,也不能学到这么珍贵的手艺呢。人旁边的卤肉店,学徒干了多少年了,也没把秘方学会,那老伴自己每天提溜一罐子汤过来填上,谁也不知道那汤是啥东西,你说这手艺好学么。”张氏如今自己做生意,眼界开了些很多事见的多了也就心里有数了。

“那可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呢,人老话讲究,最后一点东西临终前才说呢,有的要带进棺材里呢。”李老太笑着调侃,但话是实话。

第二日老爹他们起来了,学文和守正盘炉子,在厨房那个院子里,找了个空地盘了两个大炉子。

李老爹开始写单子,要弄烧腊的各种材料和器具都要弄好。

李青山拿了单子去县里买调料,然后定做晾架,用来晾烧鹅烧鸭的架子等等。

樟茶鸭被张氏们拿去店里了,今儿就打算开始卖了,这个已经熏好的,再处理一下就很简单了。

王嫂子也十分欢喜,跟张氏要了一些鸭子拿去码头卖了,月底一块结账。

如今他们合作很愉快,彼此都很喜欢这样的合作方式,尤其是现在添加了新东西,这些都是花钱学回来的,张氏私心还庆幸当初兰子出的方法好呢,要是把王嫂子弄进店里干活,这时日长了害怕把秘方学去,那就不太好了。

这总是她的一点私心,学文和守正都给她们二人交代了,这东西学来不易,不能给任何人说,对娘家也不能说,不然长辈们要翻脸的。

二人都点头答应了下来,小玲子家境比张氏还要好,所以也不惦记这个,张氏家里也不太难,土地也挺多,人品也正不要这个呢。

防人之心总是没错的,和王嫂子这样合作反而彼此更坦荡一些,还能合作的更好,彼此都很满意。

忙乎了好几日,学文和守正在店里和家里来回奔波,总算把材料和架子都置办的齐全了。

目前暂时让学文在店里帮着烧脆皮烧肉,先让他们干着再说,后面再说人手的事了。

烧鹅和烧鸭也开始弄了起来,李老爹的意思是谨慎点来,先不搞那么多,只卖一上午的东西,卖完就算完,吃得好了也是这样,家里的地也需要人伺候不能全家人都忙乎你们一家子的生意,其他都不干了不行。

学文和张氏她们都应了下来。

准备了七八日才算弄出了第一批新菜,店里推出了烧腊饭,有烧肉有烧鹅和烧鸭,配上米饭和一小口酱菜,拿油纸一包就能带走,很方便。

第一天没敢做太多,但有人吃了说味道很好,等下午店里的东西都卖完了又有人过来问还有烧腊饭么?

这让他们十分欣喜,王嫂子回来说,卖的可好了,有肉有小菜有饭,一包就能吃饱了。她不到中午带的肉全部卖完了。

这大大振奋鼓舞了他们,决定多做一点点,卖到下午,这些日子就是实验每日人多能卖多少,人少能卖多少。

巧兰的意思取个平均数字就成,宁少不能多。

张氏不明白有钱为啥不赚,巧兰笑了,“你问问爷爷,人家城里那个店为啥不多卖点,难道说真的就是因为人少干不了么?”

李老爹笑着摇头,“不是,老头精着呢,吃恶心了谁还吃啊,每日都有人排队那是什么景象啊?人都好起哄,都喜欢凑热闹,就认准他家东西好吃,别家不认,来晚了买不上明儿请早,人越吃不上就越惦记着,你听兰子的没错。”

张氏琢磨着还是不太明白,但考虑到学文只能干到中午,要早点回来干家里的活呢,也就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