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93章:二次来犯

明末黑太子 第993章:二次来犯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到底是法国人已经改变了战术,还是压根在第一批次进攻时派上了一群散兵游勇?

梅洛元帅倒是知道胡斯派的军队使用过类似的战术,车堡倒是在十五世纪取得过一些胜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被帝国的大方阵战术所取代了,车堡的机动性也远逊于骑兵部队,所以逐渐被淘汰出局了。

现在法国人重拾起这玩意,到底是将其视为救命稻草,还是另有所图呢?

法军第一批次与第二批次之间有不小的距离,目测不到两千英尺。

不过两个批次的队形截然不同,前面是以散兵方式推进,后方则是密集的队列。

相同的是前后部队均装备了大量的车堡,似乎上面都还安装了一门小型后装式加农炮。

跟帝国部队所装备的重炮比起来,这玩意只能说是寥胜于无,在战场上显得十分的可笑。

不论是车堡还是这种小玩意,在很多西班牙军官眼里,都是给法国废柴们壮胆用的。

在双方列阵完毕,法军发动进攻之后,西班牙炮兵频繁开火。

经常可以看到不断有车堡被炮弹击中,变成一大团漫天飞舞的木屑,甚至爆炸伤及附近的法军士兵。

受到自身开火所产生的烟雾,以及战场挂起南风的影响,这种直射的命中率很低,尚处在法军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为了吾王!

为了巴黎!

士兵们!

前进!

位于一线指挥作战的波旁考虑到这次阻击的危险程度非同一般,为了提高自己的存活率,破天荒地没穿那套洁白如婚纱的行头,而是换上了一身暗黑色的贴身铠甲。

鉴于麾下的士兵都对头部与躯干用新式铁板做了重点防护,波旁也没有轻敌大意,更不会用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又在原先的铠甲上覆盖了一层铁皮,以确保长矛、弓箭与子弹都无法伤到自己。

法军虽然有近二十万大军,但分散在四面八方,很难快速集结完毕。

眼下的这些人就是马萨林首相所能调动的全部兵力,巴黎除了上千用来保护国王的卫队之外,几乎变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都灵总督舒瓦瑟尔公爵所率的两万作战部队还驻防在亚平宁半岛北部,短时间内不可能回防本土。

马萨林也无意放弃经过法军将士浴血奋战才抢下来的萨伏伊,战略收缩并不包括这一带。

瓦勒泰元帅的部队陷在加泰罗尼亚地区不能自拔,原本以为战事会比较顺利,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由于担心被已经投靠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萨克森军队入侵,维勒鲁瓦公爵纽夫维尔所部正在里昂原地驻防,这里是纽夫维尔的私人领地。

除了这三支能打仗的部队之外,从诺曼底延伸到加莱一线,还有不少守军。

现在连集结军队的时间都没有了,就看布德斯与波旁这一大一小的本事了。

波旁在表情与命令上,与此前别无二致,但心里使用这种新战术完全没把握。

眼下就是在故作镇定,既然是背靠巴黎作战,那就绝不允许失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幸好麾下的步兵已经对步坦协同战术比较了解了,知道利用坦克掩护推进。

法军虽然损失了些许步兵,但远未到被击溃的地步,仍旧在逐渐缩短敌我双方的距离。

梅洛元帅对于敌军装备的大量车堡有种不祥的预感,在再次观察了一会儿之后,立刻命令左右两翼骑兵各出动一千,冲垮法军第一批次的步兵部队。

而且要用过这次出击,看看法军的车堡与相应的战术到底是否是个不堪一击的样子货。

敌军骑兵!

停止进攻!

原地防御!

在队伍里的波旁立刻下达了由攻转守的命令,这是步坦协同最为关键的战术之一。

如果坦克都保护不了步兵的安全,那么这种松散队形的进攻还不如用方阵推进。

麾下的士兵停止了吃力的推车行动,将坦克两侧木架上的长矛插入车厢的圆孔之中。

坦克很快便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只只巨大的刺猬,而且那门小炮就是它的獠牙!

身处火线位置的波旁并未孤军奋战,身边还带着一群将军……

每次都是这样,尽管有人抱怨,可这位上司的就当没听见!

在命令第一梯队原地防御的同时,波旁还命令第二梯队向自己靠拢。

以敌军出动的骑兵规模来看,他们最多只能冲垮第一梯队。

如果第二梯队跟进及时,就可以让其在冲击之后无法从容撤退。

凶猛的西班牙骑兵以骑墙的方式进入战场,除了标配的火枪与花剑之外,每个人手里还有一根笔直的长矛。

这种武器就是用来冲击敌军步兵方阵的,而且屡试不爽。

换成霰弹!

快!

准备阻击敌军骑兵!

坦克里的炮手们在上司的命令下,立刻变更了弹药。

这种一百多年前的“古董”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但射速快,而且可以随时更换弹药。

全副武装的西班牙骑兵越冲越快,奔腾不止的马蹄声犹如洪水一般。

在进入三百英尺之内的距离后,时速即将达到巅峰。

可是随着一声声炮响与升腾起来的烟雾,这些骑兵被飞速射来的炮弹与子弹打得人仰马翻。

在敌方战术没有摸透之前,两千西班牙骑兵远远不是五百辆坦克以及一万法军步兵的对手。

更要命的是,波旁命令坦克可以随时开火,步兵就齐射了两次,后一次便是在双方距离六七十英尺的位置开火。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命中率,同时也给西班牙骑兵部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尽管还是有上百骑兵从破了法军的火力封锁,但最后却被纷飞过来的手榴弹所击败。

中弹的马匹重重撞在坦克的车身上,等骑兵们的鲜血流尽,便算是唱完了最后的挽歌。

跑回去的骑兵总数不到五百,余下都被火炮、火枪、手榴弹收割完毕。

法军步兵的伤亡低到令波旁都难以置信的地步,只有区区两百余人而已。

用一个步兵来换六七个骑兵当然是很划算的事情,划算到对方都肯定承受不起的地步。

见到结果居然是这样,一直镇定自若的梅洛元帅对取得此番战役的胜利产生了怀疑。

车堡的威力如此之大,为什么此前法军没有大规模采用这样的战术呢?

现在还不是仔细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二批次的法军已经超过了先前的部队,向己方碾压过来。

梅洛元帅不知道凭借手里的六十门重炮,是否可以消灭对面上千辆车堡。

从刚才骑兵部队冲锋的情况来看,这些车堡无疑会对己方造成严重杀伤。

不消灭车堡的话,用步兵方阵是不可能抵挡得住车堡的推进的。

每辆车堡上都有一门速射型火炮,己方的一个步兵方阵哪怕编有近千人,也会被轰得无力招架。

就在此时,令战场上绝大部分人,包括大量法军士兵都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

六艘巨大无比的家伙缓缓升空,由于上面涂抹着法文与标志,便让识别出来其身份的法军官兵士气大振。

从地面仰望飞艇头部的狰狞的鲨鱼嘴显得更加的骇人,庞大的身躯则让西班牙士兵感到不寒而栗。

这到底是什么武器?

居然可以飞上天!

我的神啊~!

第一次看到飞艇的西班牙士兵多半都惊恐万分,斗志骤降,没几个人再想要攻占巴黎,将大肆抢劫的事情早就抛到脑后了。

在风力与螺旋桨的驱动下,由法军飞行员所驾驶的六艘飞艇开始慢慢飞向西班牙军队的上空。

当地面投射的荫影笼罩到目标位置后,飞行员确认无误,便开始了欧陆第一次空袭行动。

一枚枚航弹从飞艇上掉落,带着呼啸的哨音砸向地面。

随着爆炸与火球陡然迭起,轰炸区域不断传来西班牙人的阵阵惨叫之声。

六艘飞艇总计只能投放六十枚航弹,可给西班牙士兵造成的心理阴影相当于六百枚甚至六千枚之多!

对于这种飞行器,西班牙人完全无力抵抗,梅洛元帅本人也眼睁睁地看着火球吞噬掉手下士兵的生命。

不用等到梅洛元帅下令,早已被炸得无心恋战士兵们本能地选择了立刻撤退,或者说溃败。

在梅洛元帅的回忆里,这应该是最为凄惨的一次失败了,而且没有之一。

骑兵部队带头逃跑,步兵丢弃了一切累赘,包括六十门重炮,发疯似的向北逃命。

但在瓦兹河畔,溃败下来的佛兰德军遭到了布德斯指挥的法军骑兵部队的猛烈阻击。

几乎所有西班牙步兵都沦为了法军骑兵的猎物,在河岸南侧遭到了杀猪般的碾压。

骑兵部队则狼狈不堪地找到一处浅滩,勉强渡过该河,然后继续北撤。

梅洛元帅也在其中,但战事远未就此结束。

布德斯带着七千法军骑兵穷追不舍,利用索姆河再次阻击了西班牙败兵。

最终,曾对巴黎觊觎已久的梅洛元帅带着不足五百手下逃回了西属尼德兰。

其余的部队,全都留在了法国的土地上,要么死在这里,变成粪肥,要么活着进了法国人的战俘营。

获得大胜消息之后,转危为安的安妮太后总算是放下心来,对于马萨林的战略战术褒奖有佳,特别表扬了带头冲锋的波旁。

安妮太后要求明年初版的《法国日报》上,要让读者在头版看到波旁的名字,取得丰硕战果的布德斯的名字自然也要出现。

在一战歼灭掉三万西班牙精锐部队之后,西属尼德兰已经成为了腓力四世的软肋。

马萨林决定让布德斯与波旁率部乘胜追击,让五万法军攻入这片土地。

由于劲敌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尚未被击败,所以目前法军尚不具备占领西属尼德兰的条件。

但洗劫这里是必须的,而且马萨林也需要通过这次行动,让已经花出去的钱再重新充实到国库里。

前任黎塞留虽然给自己攒足了本钱,可总是入不敷出,会导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马萨林认为只要布德斯与波旁不是空手而归,那就算是达到目的了,哪怕抢到一些人口作为奴隶都可以!

已经俘虏的西班牙士兵,马萨林也要待价而沽。

如果他们的主人腓力四世不肯出钱的话,这些俘虏这辈子都别想回到西班牙!

蒂雷纳子爵在来信中提及明帝国太子让反对自己的人都去挖矿,一边为自己赎罪,一边为太子赚钱,马萨林忽然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

不过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并非等闲之辈,在得到梅洛元帅领兵进攻巴黎的消息之后,便意识到反攻的绝佳时机来到了。

整个作战计划为钳形攻势,一路为由约翰·冯·韦特率领五万巴伐利亚军队,经梅斯攻入法国东部。

另一路由弗朗茨·冯·梅尔西率领十万帝国部队,攻入阿尔萨斯,并消灭当地的法军之后。

两路再合兵一处,直指巴黎,如果当时巴黎还没被盟军攻陷的话。

计划的偏差在于,不论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是皇帝本人,都没想到梅洛的部队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其败得如此之惨。

梅洛唯一的作用就是利用这次败仗,成功吸引了法军主力的注意力,将五万法军都钓到了西属尼德兰地区……

在布德斯与波旁的部队在西属尼德兰如入无人之境的同时,韦特与梅尔西的两路大军也在法国东部横扫一切。

维勒鲁瓦公爵纽夫维尔率部进行了英勇的阻击,成果是拖延了敌人向东直扑巴黎的时间,仅此而已,所部就损失殆尽了。

等布德斯与波旁的部队从北部战场回师之后,宿敌的大军距离巴黎已经不足五十英里!

巴黎在不到三个月之内便迎来了第二次保卫战!

幸好这次马萨林还调集了其他地区的部队前来勤王,使得法军总兵力上升到了七万,但也仅仅是来犯之敌规模的一半而已。

这又如何取胜?

只能靠新战术与新武器!

通过之前大败梅洛所得来的成功经验,年轻的波旁已经相信并认定,飞艇与步坦协同战术将是所向披靡的对地之策。

只要给他足够多的飞艇与坦克,他就能让神圣罗马帝国不再神圣,且对伟大的法国俯首称臣!

但是眼下没有这个时间,韦特与梅尔西的指挥才华均不逊于梅洛,而且梅尔西有着惊人的战场嗅觉,总能作出正确预判。

经过一番劫掠之后,十五万帝国部队也不再受到饥饿的影响,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双方在巴黎以东二十英里处展开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