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89章:自为重臣

明末黑太子 第889章:自为重臣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诸位,今昏君当道,朝廷黑暗,兵士似虎,以致珉不聊生,商贾惨遭洗劫。我等身为仁人志士,断不可熟视无睹!”

鉴于眼下的严峻形势,复社魁首之一的沈寿珉招募了众多同仁,打算供商良策。

“我等立志报国,非为自身,而乃为万珉矣!更何况吴魁首等人尚且身陷囹圄,奸佞小人妄图加罪陷害之,我等身为大明忠良,岂能让秦桧谋害岳飞之事再次上演?”

姜垓虽然是山东莱阳人,但与左懋第不同,他已经加入了复社,所思所想自然也与沈寿珉等人一致。

“是极!是极!国难当头,畏缩不前非大丈夫所为,更非士子所为。今昏君蓄意迫害士林,我等士子焉能苟且偷生?”

巢鸣盛也在旁附和着,因为听说东林魁首钱谦益认罪,东林那边的士子多半皆羞于此事,不敢前来赴会,故而此番便是以复社为主了。

“可崇祯那昏君手中尚有厂卫鹰犬,朝廷亦能调动兵马弹压万珉,我等手无寸铁,又该当如何?”

黄宗炎是黄尊素次子,黄宗羲的二弟,大哥随大儒刘宗周前往北都,自己便带着弟弟留在南都等消息,若是大哥因此而被朝廷封赏,自家三兄弟便可受益颇多了。

“晦木(黄宗羲)勿忧,当年万历皇帝如何?王师东败倭军数十万大军,南灭播州之乱,可对天下万珉抗拒矿税又如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崇祯虽然昏聩,焉能不懂其中之道理?今南都城内商贾惨遭洗劫,早已变得珉不聊生,从而导致珉怨沸腾,若万珉上街请愿,汇集起来,岂是厂卫兵马所能阻挡得了?”

年过四十的朱集璜乃是复社骨干,在他看来,想要对抗厂卫,乃至城内兵马,唯有人多势众之策,方可成功。

“若崇祯真派兵马弹压,又该如何应对?”

黄宗炎认为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万一皇帝真让黄得功出兵,自己顾不上旁人,总得为弟弟考虑一下,黄得功也姓黄,但不会因为跟自己同姓就放过自己和弟弟。

“倘若如此,崇祯便从昏君沦为曝君,古往今来,不论是秦二世,抑或是隋炀帝,但凡曝君,皆无好下场。崇祯岂能走上自取灭亡之路?此君虽志大才疏,却还有些自知之明,否则此前断不会下《罪己诏》。若是崇祯铤而走险,致使南都城内百姓惨遭屠戮,则东窗事发之后,则天下万珉讨伐之,其皇位焉能坐稳?”

朱集璜是不相信崇祯真会傻到那个地步,当年万历皇帝不敢派兵弹压,便出于如此考虑。

“如此一来,皇位……”

黄宗炎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由于过于大胆,也就说了半截话。

不过此言惊得在场众人都为之侧目,大多数人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那一步。

既然黄宗炎语出惊人,众人也想知晓真到了那个地步,士林又该当如何应对。

“……五皇子聪明伶俐,世人皆知,在下以为可立五皇子为君!”

朱集璜只是稍加思索,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也不是急中生智想出来的,而是此前已经想过一番了。

崇祯作为皇帝,自登基以来便作恶多端,连国之栋梁袁崇焕居然都能被下狱磔示,还有这等曝君干不出来的事情么?

既然君王无良又失德,那将其废黜便是合情合理之举了,崇祯只要还当一天皇帝,天下便会有士子与百姓深受其害。

崇祯不被废掉,大明便难有天光大亮之时!

“太子……”

在黄宗炎心里,太子纵有万般不好,毕竟是大明国本,轻易不可动瑶。但凡想要动瑶国本之人,必定是大明罪人无疑了。

“太子构陷忠良,盘剥商贾,荼毒百姓,无德甚深,焉能继承大统?方才黄口之年,手段便如此狠毒,所作所为不下夏桀商纣。若使其成年之后登上皇位,我大明万珉焉能活命?大明若亡,我等岂不是成了遗珉?难道皆要降清乎?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当须立五皇子为佳!”

狗太子早已被士林众人称之为“魔童”了,自然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

五皇子年幼无知,辅佐起来更为容易。届时大权在握,便可掌管天下了。

“……”

黄宗炎无言以对,似乎对方说的也很有道理,再说朱集璜也姓朱,也是老朱家的一份子,既然不打算推番大明,便不存在篡位一说了。

“此言有理!”

众人稍加思考便纷纷点头,朱集璜所言的确符合众人的利益,更符合大明万珉的利益。

“是极!是极!”

狗皇帝与狗太子横征暴敛,加害千万子珉,自然都应该被废黜!

“当须如此!”

若无这对曝君父子,天下百姓定会从容过活。

“……”

黄宗炎看了看小自己两岁的弟弟黄宗会,兄弟二人皆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这便要废黜皇帝了?

此举不是乱臣贼子才敢干出来的事情么?

士林中人也要如此?

兄长不在身边,黄宗炎也不好轻易表态,以免拖累毫不知情的兄长,只得缄默不语。

“若是崇祯退位,则当下助纣为虐之奸佞必定亦须被根除,我大明万象更新,则须一批忠良,不知以发(朱集璜字)兄以为何人可担首辅一职啊?”

既然都打算让崇祯那昏君滚蛋了,巢鸣盛立刻想到了入朝为官一事。

鉴于在场的还有不少东林士子,巢鸣盛就没直接说废了当下的首辅瞿式耜这个叛徒。

“在下倒是未曾想过!”

朱集璜当然想当官,最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可这话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必须被他人推崇才是。

“以在下看来,以发为人坦荡,行事周正,公私分明,可当得首辅一职!”

一直在旁聆听的郑敷教忽然说话了,他作为郑光懋之子,亦是复社骨干,刚好比朱集璜年长一岁,对其比较了解,故而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不可!不可!在下何德何能啊?”

朱集璜闻言立刻推脱起来,按照行规,即便是劝进,也须三次推脱方可答应。

“士敬(郑敷教字)兄所言不虚,在下附议!”

说话之人乃是文秉,大学士文震孟之子,东林后裔。

在钱谦益事发,瞿式耜又选择助纣为虐之后,东林若再想觊觎首辅一职,必遭士林唾骂。

唯一可行之策,便是支持复社之人当上首辅,往后东林与复社互相帮衬,方是正道。

“在下附议荪符所言,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以发兄德才兼备,声誉极佳,万不可推脱责任,必须担此重任才是!”

沈寿珉也觉得朱集璜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至少是复社的人,而且自己对其也是非常了解的。

只要复社能够得到首辅一职,那么往后必定可以将自身发展壮大,堪比东林规模,甚至超越之也说不定。

既然东林出来的瞿式耜已经证明自己当不好这首辅一职,那便可以轮到复社之人来担任了。

“当下身陷囹圄士子众多,在下岂能贪恋权力?次尾(吴应箕字)、昆铜(沈士柱字)、维斗(杨廷枢字)皆比在下才学高深,在下万不可趁人之危!”

这三位的能力与声誉都高于朱集璜,若是自己前脚答应当首辅,后脚三人获释,人家会如何想?没了复社的支持,自己这首辅还当得稳么?

“若是昏君不放狱中士子,我等还望以发兄为其申冤啊!若是以发兄能够当上大明首辅,皇帝焉能不退让?”

沈寿珉认为由复社之人来当首辅,便是营救狱中众人的良策。

“这……”

朱集璜面露难色,不禁迟疑起来,心里则在思量,这都三推了,再推拖下去,只怕旁人会认为自己真的不想当首辅。若是那般让大权旁落,自己便真要痛心疾首了。

“以发兄勿要推脱了!”

“是啊!知难而退非复社之人所为!”

“还望以发兄以大局为重啊!”

“这……唉~!好吧!在下勉强为之,不周之处,还望诸位及时弥补一二!”

在众人的合力劝说之下,朱集璜便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心里也算是踏实多了。

“以发兄若为首辅,谁人可任次辅?”

巢鸣盛觉得既然已经推出了首辅,那次辅是不是也好一并推出来呢?

当下次辅高弘图乃是东林宿敌,亦是江南士林之敌。若有机会,必将其废之而下狱。

“瑞明(巢鸣盛字)言之有理,在下以为士敬兄老成持重,思虑妥贴,可担任次辅一职。与以发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必能大有作为!”

沈寿珉认为郑敷教跟朱集璜相当不说,老成持重,二人还均出自复社,换成其他派系的话,或会形成制肘之势。

“是极!在下亦感士敬兄担任次辅甚妙!”

姜垓觉得沈寿珉推出的人是比较可行的,旋即附和着。如此一来,复社便可高枕无忧了。

“不可,不可,在下断无此念啊!”

郑敷教从来就没想过当要员,更没想过当次辅,如此唐突便成了次辅,未免令其有些始料不及。

“士敬勿要推脱了,此乃众人出于真心,发自肺腑。非为你我之利,乃是为拯救大明江山社稷,救万珉于水火而为之!”

既然自己已经成了未来的首辅,朱集璜便要投桃报李,感谢适才郑敷教的推荐了。

“可是在下……”

郑敷教知道朱集璜的本意,不过直接成了大明次辅,未免有些被擢升得过高了,自己能否胜任还未尝可知。

“为大明,为万珉,为士林,前辈万不可再行推脱!”

巢鸣盛便顺势找出了充足的理由,除了为复社众人不能轻易说出口,其他理由都可以拿来充数。

“前辈德高望重,必将力挽狂澜!”

“是极!是极!”

“这……好吧!在下答应!”

“好好好!”

郑敷教答应之后,大厅里立刻想起了一片叫好之声,有了首辅与次辅,此番己方便胜算陡增。

“那是否需要三位阁老?”

“当须如此!”

“凡是由五人协商更为容易!”

“正是此道!”

“谁可入阁?”

既然有了首辅与次辅,按规矩,怎么也要充实一下内阁,不能跟眼下似的,内阁里只有首辅瞿式耜与次辅高弘图,这分明是昏君崇祯刻意为之。

怎么也要组成五人内阁才是,如此一来,便可群策群力,弹压朝廷里的那些为虎作伥的狗官了。

“在下以为眉生(沈寿珉字)可入阁!”

“在下以为无补(杨补字)可入阁!”

“在下以为瑞明(巢鸣盛字)可入阁!”

“在下以为刘宗周前辈可入阁!”

“在下以为吴应箕前辈可入阁!”

“在下以为杨廷枢前辈可入阁!”

“在下以为沈士柱前辈可入阁!”

“……”

对于这件事,在场的众人均有发言权,于是乎便洋洋洒洒地提了一堆人,连身在北都的刘宗周,以及身陷囹圄的吴应箕、杨廷枢、沈士柱等人都被提及了。

这些人选里有前辈,也有后生,还有杨补这样无团伙的旁观者,比较起来,未免有些过于杂乱了。

“不知以发以为如何?”

朱集璜即将成为大明首辅,自己作为次辅,郑敷教便想先等对方开口再表态,以免两人意见背离,显得尴尬无比。

“在下以为须为刘宗周前辈保留一席,其他两席,最好等待次尾等人获释再行商议!”

朱集璜不便说出自己心仪的三人,但也有转圜的法子,那就是暂且用刘宗周做挡箭牌,推出此位前辈,众人自然说不出甚子,其他人也就望其项背了。

“以发所言有理,在下附议,诸位呢?”

郑敷教听过朱集璜的建议,便觉得的确要给当代大儒在内阁里留个位置,老前辈不辞辛苦,前往北都,回来还不能入阁,便有些不近人情了。

“如此甚好!”

“是极!”

“刘前辈当须入阁!”

对于刘宗周的学识与资历,众人都算是晚辈和后生,无人敢有异议,至于另外两个位置,由于分歧颇大,故而便同意了朱集璜所言,搁置起来,稍后再行决断。

“在下有一事不明!”

说话之人乃是没加入任何团伙的张履祥,众人便好奇起来。

“考夫无须顾虑,直言无妨!”

巢鸣盛是浙江嘉兴人,张履祥是浙江桐乡人,二人算是半个老乡,关系不算莫逆,也非同陌生。

“今黄得功拥兵,而士林无兵。陛下手中尚有厂卫,焉能同意退位让贤?遑论洪承畴所率大军正在大别山区,若是顺流而下,不出十日便可直抵南都城下!”

张履祥无意入仕,但作为旁观者,尤其是还与在场的数十人熟悉,还是想为众人提个醒,莫要好大喜功。

“嘶……”

众人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黄得功与洪承畴这一内一外,处理起来,确系是件棘手之事啊!

黄得功拥兵上万,还皆为天子之兵,能征善战不说,对狗皇帝崇祯极为忠心,轻易不会缴械投降。

洪承畴领兵在外,麾下人马近二十万之巨,若是南都生变,此人聪慧过人,岂能坐以待毙?

“我等连崇祯那昏君都不曾怕过,还会怕黄闯子那等莽夫?若我等贪生怕死,何以挽救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