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32章:支援舰队

明末黑太子 第832章:支援舰队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司令官阁下,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之前奉命南下求援的德容中尉在菲律宾马尼拉,遇到了自己的上司,也就是大员地区舰队司令舒尔斯?贝克上校。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舰队包括九艘战舰和事先征调过来的六艘武装商船,一艘都没少,全部停靠在马尼拉湾避风,或者说等待援军的抵达。

在整个海湾里,另有八艘荷兰商船,不开火就是商船,开火就是武装商船。如果作战需要,他们也将会被临时征调,加入大员舰队。

这不是德容中尉第一次来到马尼拉,他所指挥的“好望”号在南下时遭遇了风暴,便停靠在此地三天时间,之后才继续南下,驶往巴达维亚。

“好望”号拥有足够好的运气,在行驶了五十五天之后,在遥远而又漫长的航行中没有损失一名船员,便成功抵达了东印度公司设在巴达维亚的大本营。

然而让德容始料未及的是,作为最终决策机构的评议会,居然对大员长官约翰?范?德?勃尔格亲笔书写的求援信不大相信。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在“好望”号离开福尔摩沙之前,该地并未遭到尼古拉斯?一官所率领的舰队的攻击。

一切仅仅来源于对一封无法核实身份信件的贸然猜测,由此而让评议会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北上驰援,是不切实际且完全无理的要求。

当时信使的菲利普?科库并未出现在巴达维亚,在马尼拉也没见到他的影子,要么死了,要么躲在热兰遮城堡里避难,要么还被郑一官扣押着。

没有人证怎么办?

好在找到了另外一个证人,维尔纳?布林德,他之前与科库一起去见过勃尔格长官,算是当事人。

布林德也愿意为此作证,但他仅仅是一个间接证人,因为布林德并没有亲眼见到过科库所声称已经进驻澎湖群岛的郑氏舰队。

如果郑一官的舰队进驻澎湖,那便是进攻大员,乃至整个福尔摩沙的明确信号,否则,这便是一场误会。

由于倭国大将军已经大幅度减少荷兰与该国贸易往来金额与商品数量,导致公司收入锐减,所以从大员至倭国的航线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

评议会已经开始打算彻底停掉这条航线,并且在情况允许时,放弃热兰遮城堡,甚至半个已经占领的福尔摩沙。

对贫穷且市场规模不大的倭国,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兴趣和耐心,然而对郑一官背后的明帝国,态度却刚好相反。

明帝国不但幅员辽阔,而且拥有上亿的人口,尤其是南方与江南这连个地带,是无比富庶,且令人向往的。

如果能让明帝国开放港口,便可以忽略郑一官这个中间商,使荷兰商船直接进入港口,从事贸易活动。

按照最为保守的估计,每年的贸易额也能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之巨,这样一来,整个东亚的贸易便被彻底盘活了。

只是郑一官这个家伙作为一只地头蛇,每每从中作梗,刻意干扰东印度公司与明帝国的直接联系,不得不向其缴纳一笔数目不菲的中介费。

这比直接和上家交易所赚取的利润要低得多,碍于料罗湾与澎湖这两次海战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战果,东印度公司也暂时只能退而求其次。

在讨论该如何作出抉择的最终会议上,有人提出如果大员地区真的遭到了郑一官舰队的围攻,那么这也不失为一个改变目前不利和约的一次机会。

派出舰队支援勃尔格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威胁、重创、乃至歼灭郑一官的舰队,迫使其同意东印度公司可以与明帝国的朝廷直接谈判。

没人对每年数千万两白银的贸易额不感兴趣,每个人从中分到一点,那便是数万两之多,做上几年这种生意的话,便可以回到本土享受无比奢华的退休生活了。

这个观点很快便得到了更多人的赞同,尤其是可以拥有两套作战方案。

如果郑一官没有轻举妄动,那么舰队完全可以保证袭击的突然性,将他的舰队重创在其港口。

反之,便可利用热兰遮城堡,牵制郑一官的陆军,待公司舰队将郑一官的海军消灭之后,这些陆军失去了补给,最终只能向己方投降。

只要派出的战舰足够多,那么这个办法是非常可行,而且成功几率非常之大的。

为此,评议会还特意召回了准备进攻葡萄牙所占据的马六甲的作战部队,规模在千人左右。

还前所未有地调集了六十二艘战舰,确切的说,这些都是武装商船,但每艘船上都装备了数量远超敌军战舰的火炮。

通过两次海战证明,对郑一官的舰队来说,每艘荷兰武装商船的战斗力都等同一艘强大战舰。

而郑一官所制造出来的战舰,在武装商船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一艘武装商船完全可以匹敌二十艘,甚至更多的敌军战舰。

有了舰队与登陆部队之后,还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负责统率。

但这也是现成的,那就是还在为上次海战失利而耿耿于怀的普特曼斯。

评议会觉得普特曼斯至少还有一定程度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对明帝国以及郑一官非常了解。

因为光有账面上的实力还不够,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东印度公司此前已经失败了两次,但对于第三次行动,务必要成功。

在人员、武器、物资全部补充完毕之后,整个舰队于十月十八日,从巴达维亚起航,驶往马尼拉。

没有选择直航大员地区的原因就是担心在海上会遇到风暴,而且在马尼拉还可以补充必要的淡水与果菜。

不论是荷兰还是东印度公司,即便欧洲战事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眼下都无意进攻西班牙控制下的菲律宾群岛。

只要还遵守双方此前定下的约定,那么东印度公司的船只甚至战舰,均可以在事先通报的情况下,在马尼拉湾进行避风以及补给。

凑巧的是,当规模庞大的驰援舰队出现在马尼拉外海之时,刚好碰上风暴在此地横行,这下想要继续北上都变得不可能了。

连岸上的椰子树都能被飓风挂歪,甚至被连根拔起,可想而知海上的风浪会有多大了。

普特曼斯可不想还没到大员,就因此强行北上而损失好几艘战舰,那就太过倒霉了。

如果真出了这种事,他还要向评议会作出必要的解释,运气不好的话,还须为此负责。

这些战舰都是公司或个人的资产,每一艘船,每一门炮,甚至每一个水手都是。

哪怕有一个水手被风刮到海里,等行动结束,公司也要作出相应的赔偿!

当然,如果郑一官的部队在进攻大员,普特曼斯是相信勃尔格完全可以凭借坚不可摧的热兰遮城堡坚持半年以上的时间的。

如果在驰援舰队赶到之时,这座城堡已经变换了旗帜,那只能说明勃尔格率部投降了。

热兰遮城堡是一座棱堡,虽然外形修建的并不完美,远逊于本土棱堡的那些造型,但绝对称得上坚固。

郑一官手里的孱弱火力,在短期内,譬如一年之内,是不可能摧毁这座棱堡的,因为火力比郑一官强大得多的西班牙陆军都没做到。

“我也是!你能完成使命真是太棒了!”

大员地区舰队司令舒尔斯?贝克上校由衷的赞美这位能干的下属,相信勃尔格那家伙看到又有如此规模的舰队来援,估计要留下激动的泪水了。

他此前一直在率领这支仅有十几艘战舰的舰队在海上四处寻觅目标,却又碍于实力有限,不敢与郑一官的主力舰队决一死战。

在得手了几次之后,贝克上校便命令舰队开赴明帝国的琼州岛,在哪里逗留了一些日子,然后又截获了从东南亚返航的几艘明帝国的商船。

贝克上校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的舰队不可能一直拥有这么好的运气,一旦在海上遭遇风暴,甚至郑一官的舰队,那便等于前功尽弃了。

在巴达维亚派出援兵之前,他必须保存实力,于是在征得舰队副司令托马斯?亨德里克斯少校的同意之后,便命令全员南下马尼拉。

这里距离大员不算太远,而且说不定能够碰上从巴达维亚北上驰援的舰队,在此期间,正好给精神紧张的船员们放松一下。

贝克上校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普特曼斯的舰队便抵达了马尼拉。

两支舰队汇合之后,规模达到了七十七艘之多,包括德容指挥的“好望”号。

这可是把菲律宾总督塞巴斯蒂安?胡塔多?科奎拉给吓得不轻,在得知对方并非要进攻自己的地盘之后,才稍感放心。

他最多只能调集一千名西班牙士兵来固守马尼拉,除此之外在募集三千左右的土著士兵,仅此而已,这恐怕不是有备而来的荷兰人的对手。

由于西班牙帝国已经主动放弃了与明帝国的贸易,使得菲律宾总督这差事的收入已经大不如前了。

科奎拉也想要开源节流,只是碍于辖区内的军事实力极其有限,国王陛下正忙于在欧洲与老对手厮杀,根本无心向东方增兵。

回见普特曼斯时,科奎拉在得知对方集结舰队的意图便是打算北上迫使明帝国开放港口,与荷兰进行贸易,对此他也是颇为心动。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一旦荷属大员失守,被郑一官的部队攻占,那么他们下一个攻击目标,必定是福尔摩沙岛上的西班牙属地。

也就是名义上位于该岛北部的“西班牙沪尾鸡笼长官辖区”,虽然面积不大,可再小也属于无比荣耀的西班牙帝国。

对于普特曼斯邀请自己也出动舰队一道北上,事后一同瓜分与明帝国贸易份额的邀请,科奎拉还在犹豫之中。

毕竟没有得到国王陛下的许可,就擅自调集舰队,可是很不合理的,而且万一有所损失,甚至没有达到目的,那自己就无法解释了。

对于宿敌荷兰,科奎拉也保持着高度警惕,尽管对方貌似没有进攻菲律宾的企图,但也不得不防。

双方唯一达成一致的地方,就是对于明人的看法。

明帝国的人,都是保守、自私、贪婪、狭隘的,没有什么见识,又自命不凡。

明明人口庞大,足可以进行对外扩张,却一直龟缩在本土,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且这个帝国对于生活在海外各地的子珉完全弃之不理,可谓冷血至极。

正是基于此等原因,科奎拉才向这些海外明人举起了屠刀。

在他看来,这些生活在菲律宾的明人比当地的土著更加勤奋和聪明,而且与明帝国本土来往密切。

这等于将菲律宾的财富转移到了明帝国那边,对于西班牙帝国在菲律宾的統治十分不利。

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一六零三年,前任总督佩德罗?布拉沃已经清除了一次,这是很好的例子,科奎拉只需要照搬过来就行了。

而在普特曼斯的舰队抵达马尼拉之前,科奎拉刚刚让麾下的军队又做了一次清洗,美其名曰“清理人间污垢”!

对外的口径是一个明人须缴纳十银币的人头税,不交者死!

利用这个借口,一千西班牙士兵便消灭了两万多明人!

这些死者的财产,很大一部分都落到了科奎拉的口袋里。

科奎拉担心这次行动会引来郑一官的报复,尤其是对“西班牙沪尾鸡笼长官辖区”的进攻。

但既然已经干了,也就无所谓了。

吞下去的银币,不可能再吐出来!

普特曼斯的舰队能够击败郑一官的话,刚好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

科奎拉提前预祝普特曼斯取得胜利,最好可以消灭郑一官的舰队,为整片水域迎来长久的宁静。

普特曼斯听说了科奎拉的所作所为之后,也没有当面做出评价。

既然明帝国对于上次屠杀行为都不闻不问,那么这次也就更不会予以理会了。

郑一官只对白银感兴趣,根本不会管菲律宾这里的明人到底是死是活。

而且很快,说不定这位有恃无恐的前海盗头子,现明帝国的伯爵,也会葬身鱼腹了!

五天之后,雨过天晴,普特曼斯的舰队从马尼拉湾拔毛起航,浩浩荡荡,驶往大员。

郑一官能够跪地求饶,那便再好不过。

否则,便可以打到他跪地求饶为止!

在整个东方水域,没有人可以阻止这支强大舰队。

这是东印度公司的意志,更是上天赋予荷兰人的使命!

一艘荷兰战舰等于二十艘明军战舰,那么七十七荷兰艘便可折合成一千五百余艘明军战舰。

郑一官能集结这么多战舰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此次己方舰队必定大获全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