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790章:弹尽钱绝

明末黑太子 第790章:弹尽钱绝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褚库!许定国!褚库!许定国!”

对面的狗蛮子配有大量战车与骑兵,兵力又达数千之众,己部人马死伤连连,急得阿哈尼堪直接向城头大喊同僚的名字。

若是能够在千钧一发之时得到驰援,己部便大有希望突出重围,否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便要凶险万分了。

可是一连喊了多声,对面都没有任何回应,援兵的影子更是根本见不着,阿哈尼堪便猜到可能那两位早已溜之大吉了。

留下他们这支被狗蛮子重重包围的孤军当垫背的,此二人真是该死,若是能够突出重围,定要上报皇上,将其二人严加惩处。

突围仅仅是阿哈尼堪的愿望而已,实际上即便是能够杀过壕沟的清军,跑到城根地下也难逃一死。

城头的守军不管过来的是谁,一律开炮轰杀。

第七旅旅长马文豸在出击之前已经下达了死命令,此番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不准后退。

谁若胆敢跑到城根底下消极避战,城头发现即可开炮,无须再行核实其身份。

王师上下跟狗鞑子打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捞到如此好的机会。

再不将这群狗鞑子给包圆了,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从勇卫营出来的几位同僚的部队都已经先后得手,马文豸可是早已心痒难耐了。

为了面子,也为了太子爷的知遇之恩,是役也必须要全力以赴。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阵前才行,否则休怪他翻脸无情。

东宫卫队官兵从头到脚,全都是新式装备,吃喝粮饷从来都是足额发放。

若是在关门打狗的情况下,以多打少还打不赢,那真是群猪一样的蠢材了。

然而尽管在北边负责阻击的第七旅,与从南边追上来的第八旅的官兵奋勇拼杀。

处于绝境的清军仍在做着困兽犹斗,不会放弃一丝突围的希望。

尤其是镶黄旗与镶灰旗的八旗兵,大部分人都没想要成为狗蛮子的俘虏。

他们均将向蛮子乞降视为此生最大的耻辱,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便要以死相搏。

镶黄旗的八旗兵都深受皇恩,为了皇上,为了大清,即便自己断无活路,也要多杀几个狗蛮子。

八旗兵觉得两人一马实在无法发挥己方的优势,特别是在明军也有大量骑兵的情况下,就是被动挨打,疲于奔命。

这些老爷便将身前的奴才兵一把推下去,也不管其死活,自己坐在马鞍山,好专心策马冲杀。

突遭八旗老爷们的暗算,脚还没离开马镫的奴才兵就生不如死了,要么被活活拖死,要么被马蹄子给踩死。

尚且没有被八旗老爷夺取坐骑的奴才兵见状,立刻警觉起来,胆大的更是直接将身后的累赘给甩了出去。

这要命的时候就没有以前的地位之分了,谁能控制住坐骑,谁就是老爷,掉下马的,不被撞死,也得被蛮子给打死。

马文豸麾下的步兵和坦克负责正面阻击,骑兵则是自西向东横着冲杀,原因就是害怕被己方的炮火所误伤了。

由于光线不足,即便有月光照耀,也很难分清敌我,双方骑兵又在大规模的混战,场面无比杂乱。

各级作战单位里的步兵与坦克只能遵照上司的命令,凡是策马冲向坦克的,无须识别身份,一律射杀。

若是自己人负伤过来求救,至少还会先喊两声,马匹势必会减速,反之,那就是狗鞑子无疑了。

对于这些经常残害大明百姓,杀人不眨眼的混帐,要么当场击毙,要么过后凌迟,使其活着便是浪费粮食。

“往东直门撤!”

见到南侧的大队人马已经压上来了,尤其是坦克的出现,对双方的骑兵都是威胁,明军骑兵便选择主动后撤。

这些骑兵以祖宽的骑兵旅第一旅为主,辅以张一龙的近卫营骑兵子营、郑成功的郑家军、东厂、锦衣卫等部。

由于分属不同作战单位,指挥协同能力极差,打仗几乎都是一拥而上,很难形成战术配合。

一旦与敌方混战起来,再想分开就十分的困难,即便如此,祖宽也要当断则断,他可是深知坦克的厉害。

坦克上的小佛郎机在近战时,完全可以连人带马一并轰杀,夜战时被这玩意轰杀,那可真是后悔都来不及。

唢呐声一响,明白旋律意思的明军骑兵迅速放弃战斗,开始带上附近的伤员,全速脱离战场。

刘肇基的装甲部队跟步兵一个行进速度,因为坦克全靠人推,加上地上遍布障碍与尸体,还有不少土坑,推进速度比骑兵慢太多了。

但只要能抵达既定位置,对有马的狗鞑子也是无比巨大的威胁。

所谓的“八旗铁骑”说破天,也不过是些骑马的野人而已。

冷兵器能给坦克造成多大伤害?

某太子可以负责任的说:可能连车身上的油漆都打不掉!

坦克就是骑兵的天敌克星,因为不同于之前明军所打造的敞篷版的战车。

这些新式陆战武器可以全方位的保护车内乘员安全,并能用小佛郎机实现霰弹速射。

五百“大清铁骑”打五十辆明军坦克,结果不言自明!

坦克兵甚至可以当面撂出一句狠话:老子让你们先打三分钟如何???

等坦克开始发飙,一辆坦克装备十个子铳,五十辆坦克便可以速射五百次霰弹。

双方真的短兵相接,而且对面的“铁骑”不会主动跑路,那最后甚子都不会剩下。

坦克兵有小佛郎机作为主武器,辅助武器还有火枪与手榴弹。

演习的过程与眼前的场面大同小异,无非是能杀活人而已。

面对哇哇怪叫冲杀上来的八旗兵,第八旅一部立刻火力全开。

轻重武器一顿招呼之后,对面便被一片又一片的被撂倒在地。

阿哈尼堪甚至觉得在双方交火的一瞬间,己部便被打没了一个牛录的人马。

他们适才向北突围,苦战良久无果,只得折回南边,没想到南边也出现了大量蛮子的精锐。

精锐具备三个显著特征,首先便是装备好,有大量火炮与鸟铳,以及爆炸式棒槌,可以分批次进行阻击。

其次是士气高,不会因为杀气腾腾的大清铁骑全速冲向他们,便会被立刻显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最后为组织严密,兵力被相对均匀地部署在一整条防线上,大致不会出现明显的漏洞,战术也相对较有章法。

蛮明部署在辽西一带的人马也具备类似的特征,只不过由于恐惧大清铁骑的战力,每每无法发挥火力上的优势,反而被弓马娴熟的八旗大兵屡次重创。

但是在京城内作战,便不存在恐惧的问题了。

阿哈尼堪发现他的人马越来越少,而对面的狗蛮子是越聚越多。

面对如此境地,天佑军与天助军的骑步兵都早就无心恋战了,能逃便逃,能降便降。

他们是来打顺风仗的,获胜之后便可分到大把的银子了。

可眼下风向部队,不光他们被狗蛮子杀得一败涂地,连八旗老爷们都顶不住了。

既然如此,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就别给大清卖命了,咱先把大清卖了再说!

好汉饶命!

大爷饶命!

英雄饶命!

这是三句最为“脍炙兵口”的保命词句,即便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脱口而出。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再晚说一会儿,说不定就要下去说给阎王爷听了……

能追随八旗老爷死战的奴才兵是少数,能为大清赴死的奴才兵是极少数。

剩下的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主子让他们杀谁,他们就杀谁。

主子要是战殁了,他们正好可以投靠新主子。

跟着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为大清效力肯定是不对的。

投过去,尤其是大明王师重新崛起之后,大伙发现还是大明好,必须再投过来。

等蛮明又不行了,大清又压过蛮明一头了,咱再复投大清亦不迟嘛!

为大清效力是天命,为大明效力是义举,二者并不矛盾!

奴才兵都没啥立场,哪边最后能打赢,他们就为哪边效力。

原本九个牛录的奴才兵,再进攻受挫,又被反击的明军夹攻之后,连同死伤、逃跑、投降之人,总减员数量不下两千,甚至更多。

这等于给阿哈尼堪来了个釜底抽薪,光凭一千多悍不畏死的八旗兵,面对上万狗蛮子的围攻,根本就是独木难支。

可现在他说甚子内容,哪怕直接在战场上给奴才兵封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

这年,头有命才是王,没命就是鬼!

五千大清天兵被包围在城内,外面没有援军帮衬,仅凭一己之力又无法尽快冲出去。

如此下去,就算勉强撑过今夜,战至翌日天命也还是难逃被明军围杀的下场。

奴才兵们虽然贪生怕死,可不少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早就看出来,也想明白了。

今夜为大清战死,除了在关外有家眷之人,其余都是屁都捞不着。

为自己苟活下来,转过年为新主子立下战功,说不定还有银子可赚。

都说蛮明……大明太子在皇城里的银子高达七八千万两之巨。

能赏给他们这些新降之兵每人七八十两,大伙便心满意足了。

谁能让他们苟活下来,他们就为谁卖命。

谁能给他们赏钱,他们就为谁作战。

谁能给他们赏钱更多,他们就不会反水。

如此行径虽然好说不好听,但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回事。

无钱无粮,还要保证效忠天子,更要打胜仗,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杀至进入亥时(晚九点),随着主将阿哈尼堪被炮弹轰杀,八旗兵士气骤降。

趁此机会,骑兵第一旅、步兵第七旅、步兵第八旅以及从新城驰援过来的多路明军,一举围歼掉了残余近五百旗兵。

“这厮便是甲喇章京阿哈尼堪?”

“启禀将爷,正是!”

费了半天劲,就打死这么一个值钱,还是己部人马合力击毙的。

听说另外一个甲喇章京跟着许定国,跑到城外的东虏大营去了。

使得祖宽直接没了兴致,觉得人困马乏,便下令收兵撤退了。

具体怎么分这个战果,那就是剩下几位同僚的事情了。

他之前已经在内城捞够本了,有没有这厮的分成都无伤大雅。

第一旅能驰援过来,就是因为内城西部的战斗此前已经基本结束。

战果还在清点之中,预计最早得明天中午才能出来。

不过从遍地狗鞑子的尸体来看,是役至少是一次斩获上万的大捷,可谓史无前例。

自从萨尔浒一役以来,王师几乎每战必败。

仅有浑河血战给予了狗鞑子重创,宁远大捷击退了东虏大军。

此前双方历次交锋,将王师所得的战果累计起来,也没有是役斩获得多。

内城算一万,中城这边算五千,之前城外炮击与守城算五千,总计便是两万!

能击毙高达两万狗鞑子,其中有一半应该是真鞑子。

有海量的尸体为证,那这战果便不会掺杂水分了。

谁都无法质疑是役的战果,否则便可让他亲眼瞧瞧。

听说内城转危为安,入侵中城的敌军被歼灭大半,坐镇新城的次辅吴甡与兵部尚书王家彦这才如释重负。

之前得报东虏通过地洞入城,兵力不下万人,可是将他们二人给吓坏了,在新城这边如坐针毡。

派兵驰援内城,保护皇城安全的话,万一新城这边吃紧,甚至被东虏用声东击西之计给攻陷,那便是天大的罪过了。

太子殿下一直没有派人过来搬兵,他们只得先行派遣一千马卒驰援过去,而后又派了一千。

好在之后回来的人说暂时无需加派兵力了,太子殿下让他们继续固守新城,以防万一。

等日落之前,他们听说王师业已转入反攻,目前占据上风优势,城内的东虏已被包围。

再此之前,中城又出事了,许定国公然降清,引东虏入城,大有切断新城与老城联系之势。

吴甡与王家彦便商议命猛如虎所部先行出兵驰援蓟镇总督阎应元,依据战事发展而定随后应对之策。

没有大举救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之前救援老城那边,几乎将新城这边的马卒抽调过半了,再驰援中城的话,只恐新城城头固守不稳。

眼见东虏攻势骤起,阎应元所部已然抵挡不住,幸好王师从东直门与朝阳门各出一支人马,令战局大为改观。

待入侵中城之敌尽灭之后,吴甡与王家彦便各自修书一封,向太子殿下请罪,对是役出现的诸多过错负责。

没有第一时间驰援老城,派兵护驾,此为不忠不孝。

没有第一时间驰援中城,稳住战局,此为见死不救。

任何一项罪名落实下来,都可以让两人的脑袋搬家……

某太子只是大略看了一遍就罢了,根本没当回事。

眼下尽管击退了皇太鸡的狗腿子,赢了这一局,可还没到算账与“算账”的时候。

怎么也要再过三五天的,到时候天大的“惊喜”一下来,皇太鸡那边便会自顾不暇了。

为了能接下皇太鸡的这记“必杀”,某太子可是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内城漕河以西地区已经化为一片废墟了,炮弹、火箭、手榴弹等弹药也打得七七八八了。

最重要的是,本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下一次打死了上万只辫子。

保守估计可能达到两万,加上不少值钱的大鱼,这至少价值五百万两银子。

加上对王师将士们的抚恤金,修缮城墙的消耗,百万军珉还得过冬,总额可就海了去了。

对皇太鸡来说,仅仅是死些狗腿子而已。

某太子为了苟活,可谓是撑到了弹快尽钱要绝的地步……

别的不说,光飞艇便被击落六艘,着陆坠毁四艘,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万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