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77章:谁是贰臣

明末黑太子 第677章:谁是贰臣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由于历史原因,我大明不少子珉,包括一些部曲里的将士们,甚至大殿上的爱卿们,迄今为止都患上了‘恐虏症’,全称就是‘恐惧东虏症状’,是役本宫正好可以用仙法给某些‘病人’治一治。

药到病除不敢说,但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见到东虏叩关,便会吓得魂不附体,焦虑不安了。

退一步说,本宫都在这里与京城百万百姓供存亡了,诸位爱卿还有何所惧呢?东虏以前无法攻破京城,现在也攻不进来。

真若是攻进来了,本宫父皇还可以在南都引领数十万王师北伐收复失地嘛!

本宫之前将很多朝臣发配到山东挖矿,贪墨只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仙界军师刘伯温掐算过,五年之后京城被攻破,不少我大明朝臣跪倒在地,高呼‘大清皇帝万万岁’!

像这种吃里扒外,连狗都不如的贰臣,难道不应该得到惩处么?

诸位爱卿都以为本宫对朝臣薄情寡恩,可本宫仅仅让这些投靠东虏的贰臣们去挖矿,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宽宥了吧?

本宫可以对尔等负责任地说,就是现在,大殿上还有在以后投降东虏之人,本宫爱其才华,这才姑且续用,而且不止一个人。具体是谁,本宫就不直接点名了。

对于官场上的那些事,本宫自然非常清楚,不然也不会给诸位爱卿提高薪酬待遇了。

户部缺钱,本宫可以借钱支应。东虏来犯,本宫也有本法退敌。

诸位爱卿只须遵循本宫的指示,做好本职工作便可。

至于此番究竟鹿死谁手,打过之后便可水落石出了。

诸位不是仙界军师刘伯温,靠在心里揣测是没用的!”

既然你们吃饱了撑的,总想打听出仙法的情况。

那本宫就给你们爆点猛料好了,这下不齁死你们这群好奇宝宝!

陈新甲不算贰臣,因为自己疏忽大意,不慎泄漏了与辫子握手言和的事情,从而被甩锅爹成功甩锅,自己混丢了脑袋。

但礼部尚书冯铨就肯定算那么一号了,在大清那边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以冯铨的智商,不难猜出贰臣里面有没有自己。

首辅薛国观听罢猛然一惊,他一直猜测自己的准女婿从仙界太祖高皇帝那里得到了一份忠奸名单,没想到还真才对了。

虽说自己能力达不到张居正的水准,品行也难以启齿,可从未想过降清之事,做贰臣他是万万不敢的。

若不是女儿薛婉晴已经被太子召进去了,薛国观都要对号入座了,这时候只有女儿才是他最大的靠山。

不光是薛国观,但凡听清太子所言之人,都对“贰臣”之事分外留心,尤其是听说大殿里还站着不止一个贰臣,那更是觉得无比震惊。

“臣斗胆敬请殿下言明贰臣乃是何许人也,臣不屑与其同殿为臣!”

工部尚书张国维忽然出列,义愤填膺地表示不能让贰臣如此光明正大地在北廷当差。

“臣附议大司空所言,贰臣不除,天理难容!”

兵部尚书王家彦也立刻予以响应,跟这类人厮混委实玷污了自己的人格。

“臣附议大司空与大司马所言,贰臣乃是朝廷祸患,今大敌当前,务必除之而后快!”

医部尚书路振飞也算是性情耿直之人,眼里揉不得沙子。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在他们三位尚书的带动下,陆陆续续站出来好几位支持者,都要求某太子点出贰臣的名字才行。

“尔等先前试图打听仙法未果,如今又要求本宫如此这般。尔等也说了大敌当前,岂能敌兵尚未兵临城下,朝廷便自乱阵脚?如此下去,又如何凭城御敌?仙界军师刘伯温曾对本宫说明,其掐算时,便预料到本宫父皇在敌军兵临城下之际,仍旧在于朝臣争辩如何防御,导致京城被敌军团团包围,后有内应打开城门,导致京城失陷。如今京城钱粮充足,部曲编练有序,焉能重蹈覆辙?此事无须赘言,本宫自有办法,诸位爱卿切勿因小失大,当下应以如何御敌为重。其他事物,本宫自会派人管理,无须诸位爱卿多费心思。仙法之事可传扬出去,上报刊载亦可。贰臣之事到此为止,本宫不是前秦的苻坚,不会因为某些人而坏了自己的大事。此番若能击退东虏进攻,其他琐事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本宫就不管饭了。因为距离下午一点尚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下午一点一到,城内米店便会被厂卫查封。自本宫监国以来,诸位表现上佳,眼下这段时间该当如何,本宫就懒得赘言了,退朝吧!”

抓贰臣不是你们这些玩意该管的事情,你们管好自己那摊子事情,本宫就算是没瞎眼。

本来想用贰臣转移众人对仙法内容的注意力,没想到还搞出了这种麻烦事。

为了安抚一群好奇宝宝的,某太子只能提前退朝。

这样才方便忠臣良将们赶紧回家带着家丁去采购食材,这可是眼下的头等大事。

东虏少说也得围城三四个月之久,如此长的时间,家里没有米、面、菜、肉岂能安然度日?

指望朝廷配发的那点粮食,真就是在打他们这些大员的脸了。

作为能上殿的朝臣,虽说都以忠臣自居,但也不是见到好处就会断然拒绝的。

有好处谁不想白得?

就算不能白得,少花钱买到也是好的。

连新式油灯都能疯抢,更别说紧俏物资了。

能上殿的除了大汉将军之外,包括内侍和宫女在内,全都是聪明之人。

大伙都明白太子殿下是在用抢购粮食的时间来堵众人的嘴,可谁都不敢出言拒绝。

不然就是在与所有人为敌了,大伙可是眼巴巴地盼着早点结束朝会呢。

剩下的时间可是赶紧得跑回家,带着能上阵的家丁去最近的粮店那里进行大采购。

刨去出皇城的时间,还能剩一个小时左右,对尔等够意思了吧?

“母后,儿臣想问一件事!”

某太子心安理得地坐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慢条斯理地喝着冰镇酸梅汤,不过想到自己的计划,便停止了畅饮。

“哦?烺哥儿直言便好!”

眼看东虏就要杀到京城脚下了,周皇后哪还有心思回去跟姐妹们打麻将,跟着自己的长子来到东宫,还想问个明白呢。

某太子忽然摆了摆手,让包括喜儿与杨进朝在内的一众仆人全部退下,院子里就剩下母子二人。

外人不清楚太子与皇后究竟说了甚子内容,不过时间很短,便重新唤他们进来侍奉左右了。

“进朝,此事由你亲自出去办,将这封信务必亲手交予陆军医院的吴有性院长。吴院长看过之后自会明白,待其准备妥当之后,便将其带到本宫这里!顺便带五十名内厂藩子过去办事,会用到这些人!”

“奴婢遵命!敬请殿下放心!奴婢一定当面将此信交给吴院长!”

此前出去送信的差事全都是交给喜儿的弟弟刘乐或者厂卫去办,杨进朝这还是头一次领命出去,他自然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此事说不定是天大的事情。

“吴院长!”

“杨伴伴!稀客呀!快请进!来人,上好茶!”

吴有性自打从某太子那里得到了一本《喜郎中治疗方法》之后,便苦心钻研起来。由于前来陆军医院就诊的患者各式各样,正好有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对象。

更重要的是,由于得到了某太子的鼎力支持,医疗器材与药品及银两都时刻处于充足状态,加之待遇丰厚,使得陆军医院一跃成为大明境内的顶级医疗救治机构。

特别是某太子发明了一款名为“真灵”的特效药之后,对于外伤救治是格外的灵验,在了解到这款药物的治疗原理之后,吴有性更是对某太子佩服地五体投地。

普天之下,只有吴有性一人可以不经过先行审批,无限制地使用这款特效药。其他人等,包括吴有性的助手,都需要在用药前经过审核方可救治患者。

有些人,对于杀人能上瘾。

有些人,对于救人能上瘾。

吴有性便是后者,而且乐此不疲,且极有成就感。

对于杨进朝的突然到访,吴有性倒是大感意外,因为这是杨伴伴头一次单独来到陆军医院,此前都是跟着太子殿下前来视察。

但看过杨伴伴带来的这封信之后,吴有性的神情便迅速凝重起来,因为信上言及之事,可是关乎大明的未来,更关乎京城里百万百姓与将士们的性命。

“伴伴先行品茶,容在下准备一番!”

“院长请便,无须着急!”

信上所述之内容,杨进朝是全然不知的,不过这样也好。对于机密,他可不想知道的太多,这种事知道多了断然没有半点好处。

太子爷让自己办如此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绝对信任自己,作为一名高级内侍,明白这点就异常满足了,其他的都无关紧要。

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一行人才从陆军医院动身,带着八辆大车返回后邸,车上盖着绿布,路人也看不到里面装得是何物。

这会儿京城里的百姓也逐渐知晓了东虏即将再次叩关入塞的事情,全都慌乱起来。

一些家里在南方有亲戚的富绅在思考片刻之后,便决定动身,带着全家前往南方避难。

在他们看来,没了京营,皇帝又移驾南都了,这京城十有六七是守不住的。

一旦被鞑子攻破城池,岂不是要阖家被屠了?

真要是能守住的话,届时再返回亦不迟。

没有跑路条件的百姓便掀起了一股抢购风暴,不管甚子玩意,只要有助于活下去,就会掏钱买下。

若不是此时已经有军队及厂卫开始加大巡逻力度,维持基本秩序,各条街上已经变成了一团浆糊了。

“父亲,如此采购,未免过多了吧?”

长子薛事成跟着父亲薛国观前来采购粮食,父亲退朝之后回来,二话不说,就让他带着一箱子银子和家丁,赶着大车出来买粮,真可谓是奇闻轶事。

等到了街上,薛事成见到父亲缄默无语,也不敢多问,待到了米店先买了整整二十石粮食,然后又采购了一堆柴米油盐等生活物资,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你可知为何街上愈发混乱?”

薛国观满脑子想着屯粮之事,没打算在街上就跟儿子说朝堂上刚刚发生的事情,等快到家了,这才有心情开口。

“孩儿不知!”

“东虏最快十日叩关!”

“……啊???父亲此言当真?”

“今日上午殿下刚刚获得千里加急,尽早退朝就是为了让我等臣子购粮!”

“……殿下仁义!”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薛国观如愿地买到了粮食,这下便可以高枕无忧地上朝了。

即便买不到,自己的准女婿也不会看着岳丈大人一家老小饿肚子的。

自己抢购完没多久,街上所有店铺便被厂卫与新军给查封了。

店内所有余粮,除店主一家配额之外,均需转卖给户部粮仓。

价格也不低,一石四两银子,但私自贩售的话,决计要高过这个额度。

薛国观买米花了五两,二十石便是一百两,贵是贵了些,但以后一定会更贵。

这还是店主看在他是首辅的面子上才卖的,否则定会捂米惜售,最后便宜了李侍问的户部。

“往后还可以按人口到朝廷指定的地点买米,成人四两,老人与孩童二两。虽然不多,但寥胜于无,总比坐吃山空要好。从明日开始,你每日早起,带着自家老小去排队。再有便是家里的牲畜都均须上交给朝廷統一管理,待退敌之后方可领回,家禽与猫狗除外。”

薛国观要把该说都提前叮嘱好,免得自己家人再跟顺天府的官吏起了冲突,届时自己与顺天府尹侯峒曾的脸上都不好看,更何况自己还是准国仗。

“父亲,当真如此严重?照此推断,东虏岂不是要长期围城?”

薛事成才学不行,但脑子还是多少继承了薛国观的衣钵,按照父亲所言,便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嗯!殿下说东虏最长可能围城半年之久,故而为父在如此着急屯粮!”

首辅看着光鲜亮丽,也是需要吃粮才能活命的,好在太子殿下监国之后大幅度提高了官吏们的月俸,不然这会儿很多人都买不起口粮了。

“半年???”

薛事成真的被这个时间段给吓到了,若无勤王之师来援,京城岂不是朝不保夕?

“莫要大惊小怪,殿下已得仙法帮助,待东虏攻城便可施展仙法退敌。作为人臣,自当笃信不疑。你与家中一切人等,切不可对他人转述流言蜚语。殿下在朝会上已经言明,任何人等,若擅自传言,均按通敌罪论处。老实在家中待着看报,即可获悉外面发生的大事小情。若有紧急事宜,为父自会遣人通知。最近半年,为父会忙于公务,家中涉及大小事务均由你搭理,务必谨慎小心,切勿让外人抓住把柄,一旦出事,当须立即通知为父。”

薛国观最怕家里出事,他在朝堂上有准女婿庇护,反而是很安全的。

“孩儿遵命!请父亲大人放心!”

薛事成唯唯诺诺地点头应允,眼看自己就要成为国舅了,他也不想这时候翻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