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13章:炮兵上阵

明末黑太子 第613章:炮兵上阵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比起强悍无比的八旗精锐,天助军虽然实力不济,但是役为大清冲锋陷阵,也还算是尽心尽力,否则决计不会折损如此多的人马。

打到眼下这个地步,曾经上万人的大军所能出战的士兵也仅能凑齐一个甲喇而已了,可谓是惨不忍睹。

凡是出战且能撤回来的士兵,几乎个个带伤,跑不回来的,多半也就是躺在战场上,死不瞑目了。

想起伤病满营的情况,又瞧见自己弟弟痛不欲生的样子,尚可爱真是心如刀绞。

为大清卖命本来是图个好前程,天下还没到手,就有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味了。

没有蛮子的解药,依尚可喜的伤情,只恐是凶多吉少了。

尚可爱有心为自己的弟弟出头,可是想到诸多制肘的条件,也只能犹豫不决起来。

他不知道明廷的态度,也不认识此番领兵的大将揭暄。

在对方没有表达出足够诚意的情况下,尚可爱心里更是顾虑重重。

弟弟在大清这边当了王爷,转而投靠大明,断然不会被封王了,恐怕连个伯爵都捞不着。

不被朝廷清算就算是不错了,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弟弟的病情好转,进而捡回来一条命。

用全军将士的性命来换弟弟的一条命,尚可爱倒是不认为不值得,只是风险有些高而已。

在投靠大清之后,所部这些年没少干助纣为虐的事情,这是尚可爱最大的顾虑所在。

万一明廷假意招降己部,等运到一个地方,再将他们这些人给坑杀了,那便悔之晚矣。

想到这里,尚可爱便与一众兄弟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用尚可位与尚可福作为人质,前往明军大营,以此来换取救治尚可喜的解药。

若是一换一的话,明军那边肯定不会同意,二还一说不定还能打动对方。

眼下情况危机万分,也没时间能跟明军那边讨价还价了。

最重要的就是,保住了尚可喜,就算是保住了尚氏兄弟以及天助军的地位。

否则尚可喜一死,皇上不一定能允许尚可爱继承王爵。

这样一来,他们的地位无形中就要逊于孔有德与耿仲明了。

若是明军那边觉得还不够,尚可喜便受命两位弟弟,将大清这边出兵的情况直言相告。

再备上一千两黄金,用以收买揭暄。

三项合一,应该算是诚意十足了。

眼见天就快要大亮了,尚可位与尚可福二人急忙带着亲兵策马赶往海边,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特质手榴弹是有解药的,这样对受伤者的牵制力会更大。

因为人都有求胜欲,某太子正是抓住了这点,才会有的放矢。

当然,如果有哪个短命鬼被当场击毙,那他也就不需要解药了……

对于尚可爱的条件,揭暄也没有断然拒绝,反而是照单全收,要是对方送美女过来,那就更好了。

关于人质的身份,揭暄特意请来先前投诚的王国栋等人在附近偷眼观瞧了一番,算是核实无误,这下就可以交易了。

让尚氏兄弟亲兵带回去的解药也不是吃了就能立马康复,跟正常人一样活蹦乱跳,起码需要调养数月之久才能算是治愈。

关于解药的成分,揭暄此前特意请了军中的医师来分析,结果无一人能够破解,这下揭暄也就放心了。

明军这边破解不了,那么鞑子那边想必也是如此。

太子爷用仙法制出的毒药和解药,凡界寻常之人自然是无从知晓的。

关于尚氏兄弟提供的情报,揭暄将其与此前王国栋来降时所述进行了对比,发现大致是一样的,仅是在细节上略有一些出入而已。

考虑到王国栋等人是归降,而尚可爱还在待价而沽,这就说明相关情报是比较可信的。

不过也不能全然相信,还要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

在天助军进攻不力之后,正面战场的位置已经让给了两红旗,而他们则移师到了西边。

走海边的话,这就便于暗地里跟明军眉来眼去,抓不着的话就可以一直联系。

唯一的顾虑就是要穿越天佑军孔有德部以及镶白旗多铎部的营寨,夜里相对还算容易一些,白天几乎就不大可能了。

揭暄也没有为难尚可位与尚可福以及他们所带来的亲兵,一律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能离开营地,否则就按诈降处置。

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年纪的小子便能当上主将,甚至是钦差,尚可位与尚可福多半是不信的,但看过圣旨之后,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圣旨的确是真的,跟亲兵回复的情况如出一辙,但二人想不明白,更看不出来这小子有何过人之处,难不成是皇亲国戚?

估计是小太子被权臣所控制,成了傀儡,然后朝廷就可以大肆滥用官吏了,想来这小子家里也是有钱的,算是买了个官来做。

如此一想,事情就合理多了,既来之则安之,对方还算客气,尚可位与尚可福也就客随主便了,行与不行都要等到兄长那边再行派人传口信才能核实情况。

揭暄给尚可爱的解药是真的,并不是假货,因为只有让尚可喜看到活下来的希望,才能受自己摆布。

特制手榴弹真正的作用并非是致死,而是致伤。

除非是皇太鸡或多尔衮这样的特殊人物,将其击毙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换成是尚可喜这样的“伪王”,活人要比死人有用。

某太子在写给揭暄的信里举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肚子里的那段情节。

聪明绝顶的揭暄立刻明白了太子爷的意思,更是懂得该如何利用这个武器。

只是到了具体行事的时候,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首先,特制手榴弹必须炸伤对方的大头目。

其次,对方的大头目派人前来寻求解药。

最后,联络的时候不能被他部人赃并获。

具体如何遥控尚可喜,揭暄已经想好了,就是通过海边来给对方送药。腐书网

鞑子的左右两翼水师均已遭到重创,幸存下来的船只比渔船大不了多少。

当下海上是大明水师的天下,即便是多尔衮亲自率军前来,也不会派人去海边送死。

只要到了夜里,遣人下水靠近天助军大营附近的岸边,在那里与对方的接应人员碰头就行了。

这个办法是非常可行的,除非多尔衮已经发现了尚氏兄弟与大明这边联络的事情。

“报告将军阁下,从本土及明国开来的商船均已抵达,正在卸货!”

“嗯!好极了!”

不来则以,一来就是两边一块来,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似的。

阿部重次是绝对不相信远隔万里的倭国与明国会商量着一起派船过来。

德川大将军考虑到倭军出兵的事情,并非是光坐在自己的天守里等候捷报。

从各地筹集到了五千支铁炮、一千张和弓、十万支重箭,便派船送来了。

铁炮所用的火药与铳弹都是由明国提供,德川大将军无需费心。

明国也从倭国进口了大量的铁炮,所以对铁炮的口径了如指掌,制造相应的铳弹完全不在话下。

在明国商船送来的武器里,阿部重次最为看重的就是一万颗手榴弹。

原本船队还能早一些抵达老铁山,只是由于天津外海起了风浪,为了安全起见,船队才延迟了起航时间。

太子爷叮嘱负责押运任务的天津水师总兵官苏观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否则如此大的一批军火都得喂鱼不可。

苏观生外号“三不要”——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

因为得罪了上峰,而被构陷罢官,幸得某太子的提携,这才一两银子都没花就坐到了天津水师总兵官的位置上。

总兵每月光饷银就达到一百八十两,水师总兵比陆师同行更肥,算上各种补助和津贴,月入二百两以上完全不是问题。

以前苏观生两袖清风,连赡养老母的钱都没有,幸亏某太子打赏给他家两千两银子用于在天津安家。

这笔钱并非是赏给苏观生的,而是上给其母的,这让苏观生感动非常,更是愿意为某太子赴汤蹈火。

对某太子来说,光一个总兵赴汤蹈火远远不够,天津水师的战斗力不如登莱水师,郑氏的一支分舰队就能将其灭掉。

但用天津水师来押运军火物资是毫无问题的,而且此番倾巢出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运输了从京城来的一些人马,这些人都是太子爷的手下。

虽然人数极少,仅为五百,但毫无疑问都是太子爷麾下的精锐,从神情与举止上就看得出来,绝非是寻常可见的**。

让苏观生感到非常奇怪的是,这支部曲携带了很多铁桶,他想不明白此物到底有何用,也不好多打听,只能静观其变。

难道是去给倭军送水桶的不成?

不过想归想,太子爷的人马不容有失,不然苏观生无法向上面交代,于是派出了天津水师的陆战队加以保护。

陆战队的人数也不过,仅有三百,不过都是经过筛选得来的,与之前好吃懒做的**截然不同。

在揭暄了解到情况之后,答应登莱水师出兵三百,加起来有一千一百人,只要不是在平原地区作战,进行山地战加之海边舰队的炮火支援。

哪怕打不赢鞑子,拿不着多少战果,全身而退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不过这支部队并非是独笠作战,而是来配合倭军的,准确的说是向倭军提供炮火支援的。

阿部重次闻讯之后,特意派了一千人加以保护,并拿出了自己的将旗作为之物用以表明该部身份,以免被己方给误伤到。

“弟兄们,咱们这次算是赶上了!狗鞑子就在附近一带!都特么给爷长点脸!”

“好嘞~!”

这个炮兵营隶属于新军第一步兵旅,以勇卫营的校尉和士官为骨干组建起来的,军官和炮手都是老兵,装填手、火枪兵、辎重兵等则是新兵。

全营拥有七十二门炮击跑,以及相同数量的备用炮,每个炮兵班配备了五十个炸药包,可以实施长时间的全营齐射,绝对算得上是火力强劲。

营长名叫罗三,以前是个在勇卫营副将宋纪手下效力的千总,主管大铳,由于业务对口,被黄得功抽调过来成了新军的炮兵营长,算是平调。

不过能从太子爷那里领取二百两银子的安家费,加之新军的伙食比勇卫营那边还好,军官在午餐和晚餐都能吃到肉,被调来的军官们也就没那么多牢骚和抵触情绪了。

罗三有个外号,叫“罗三炮”,不是只能打三炮,而是三炮之内,必然命中目标,也算是个富有褒奖意味的雅号了。

从使用直瞄武器变为使用曲射武器,不论是罗三还是手下的老兵,都有些不适应,因为自身还有些不错的功底,加之太子爷的亲自指点,所耗费的时间并不太长,就已经掌握了。

被俗称为“铁桶炮”的炮击跑用于口径很大,桶壁很薄,不论是发射还是养护,都比寻常大铳要容易得多,而且重量极轻,一人即可背负,这是炮兵们喜欢这款武器的主要原因。

眼下这种战场地形,简直就是为炮击跑量身定做的。

己方炮兵将炮兵阵地设置在一侧山丘的背坡,这样自己可以打到鞑子,然而鞑子没有曲射武器,也就打不着自己。

那开火画面实在是太过美妙了……

“您好!鄙人名叫长门六郎,受阿部重次将军委托,特前来为贵部指示敌军方位!”

一名身着精致盔甲的武士前来与罗三所部协调相关事宜,阿部重次看到对方背负的都是一些铁桶,也就没抱有太大的期望,能帮己方打压清军便再好不过了。

“您好!多谢将军关照!您能前来正和在下心意!请!”

罗三在临行之前,太子爷与上司周遇吉都特意叮嘱过,此番是两军合作,务必要对倭军上下客气一些,因为往后双方还要合作。

倭军愿意多出一个兵,就意味着大明能少死一个兵,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千万不能因为蛮横无理被搞砸了,谁要是出去之后不听话,那就等着回来被收拾吧。

“您请看!敌军就在那座山脊上!一直延续到西侧山脚下,这一带都已经失守了,现被敌军占据!之前我军已经击退了敌军数次冲锋,不过想必现在敌军正在休整。根据前方的观察报告,敌军在此处的总兵力不下三千人,并还在持续增援,预计即将发动更大规模的冲锋!一旦前方我军控制的高地被攻克,将使我方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长门六郎只是阿部重次麾下的一名嫡系武士,并无太高官职,不过深受主人信任,而且此前就是负责在前线观察战况,即使向主人汇报。

其优点就是在于忠心,以及不错的观察力,再有就是会说明语,这点非常重要。正是由于考虑到这些因素,阿部重次才将其派遣过来,负责联络事宜。

“哦~!多谢!这些狗鞑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已到!”

罗三用双筒千里镜看了好半天,确认山顶的确竖有清军旗帜,而且有大量披甲兵在活动,这才算是清楚了对方的位置与大致的兵力规模。

旋即命令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些炮手上来立刻进行测距,再让炮兵立刻构筑发射阵地,准备给对面山上的狗鞑子一个天大的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