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11章:仙法毙敌

明末黑太子 第611章:仙法毙敌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为了能够买到十文钱一份的报纸,京城里出现了成百上千次的摩擦与冲突,大家都想要抢先目睹传说中的“辽东大捷”的实际内容。

一下子过去多少年了,王师都没打过胜仗了,这次虽说是倭军代打上场,但只要能把狗鞑子揍得鼻青脸肿,百姓们也是能够喜笑颜开的。

在某太子的特别指示下,锦衣卫破天荒地承担了押运报纸的重要任务,主要是害怕没等送到包年用户的手里,在半道就被“饱学歹人”给抢了。

“交出报纸”“饶你不死”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尤其是加上《京师日报》头一次采用红字印刷,将会比以往更为醒目。

不少小肚鸡肠之人还借机抨击朝廷与某太子雇佣倭军征讨东虏欠妥,此举有损朝廷颜面,大明天威荡然无存,大明与倭国还有世仇。

但这些瞎嗡嗡的“苍蝇”很快就被周遭一群支持者的唾沫给淹没了,只要辽东能够打胜仗,没人在乎是不是王师所为。

之前“辽饷”收了多少?

几乎搞到珉不聊生的地步。

然后呢?

关外的战况真是一败涂地!

最北端就剩下锦州还在苦撑,锦州以北的广袤地区已经丢光了。

还有人拿出朝廷的二百两一个狗鞑子的定价过高来说事,这番言论又被周遭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朝廷也提高了关外王师的悬赏额度,然而他们有多少斩获?

别说三千,有一千么?

恐怕连五百都没有吧?

每年消耗数百万两银子,养这群废柴有何用?

有人随即呼吁朝廷应该大规模雇佣倭军,逐步裁撤关外王师。

倭军只是与鞑子交锋一次,便一举歼灭三千之众,顺带收复了旅顺二城,战果斐然。

这要是十万,甚至二十万倭军登陆辽东,狗鞑子的末日岂不是来了?

对于这项提议,朝廷里也有极多的赞同者,理由也如出一辙。

雇佣军的战斗力强悍,价钱也不高,看起来是极为划算的买卖。

但最早也要等到倭军收兵撤退之后,再行商议明年的事情。

有了今年这样的成功案例,想来明年继续合作也不会太难。

“殿下!捷报~!捷报……”

“……哦?”

难不成倭军又击毙了三千辫子?

这也太厉害了吧?

早知道这么能打,干脆雇十万好了,一次就能把皇太鸡打得剩不下几根鸡毛了!

呃……

还真是捷报!

倭军在收复旅顺之后,稍加休息便快速北上,一举收复了硕托的老巢——复州城。

为了给倭军增光添彩,这群辫子也太过配合了吧?

怎么到王师这里,就是撞了一脑袋的大包呢???

想来也是皇太鸡派去的援军还未赶到目的地。

让倭军捡了一个大便宜,幸好收复城池没有奖励,不然朝廷还得损失一笔钱……

“母后,请您圣揽!”

这下好了,倭军的高将领们又可以在复州城下摆拍了,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烺哥儿,信上所言可否属实?”

周皇后完全不懂军事,这种事只能请教自己的儿子。

“母后,倭军在旅顺附近歼灭了东虏主力之后,从复州到旅顺一带,东虏都没有多少剩余兵力了,倭军顺势收复复州城也在情理之中,照片也已然送来。”

有照片为凭,这样就无法作假了,只是是不是还要休息一天,大吃大喝一顿呢?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烺哥儿言之有理!”

周皇后只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方面只要长子上心就行了,她就是每天按时上朝听政而已。

好在利好消息不断,也算是甚感欣慰了,说明长子的办法确实管用,大明的确是中兴有望了。

“进朝,给内阁与诸位爱卿传阅一番!”

虽然不是再次“啪啪”了三千辫子,收复一座重镇也算是大喜事了,起码王师近些年就没干过这种事。

大明不死一个人,只是花些银子就能达到目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没什么比这个办法更管用的了。

“臣恭贺殿下!我大明中兴在旺了!”

首辅准国仗薛国观继续从事他的本职工作——拍马屁。

在他之后则是一群人的集体马屁,弄得大殿里都有回音了。

有了旅顺的案例,又听过了太子的分析,众人也就不疑有他了。

还真别说,太子这用雇佣军来收拾东虏的办法的确可行,而且收获颇丰。

“本宫以为当下虽然捷报频传,但还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万不可头脑发热,利令智昏!因为我大明在整体态势上仍旧处于战略防御阶段,不论从兵力还是准备方面,都不具备反攻辽东的条件。故而务必一如既往地实施既定收缩防御战略,眼下的任务就是筑城、练兵、多造武器,待剿灭流寇之后,再行对东虏徐徐图之。倭军既然连战连捷,本宫以为来年亦可与其继续合作!”

在这个当口上,要适当地给众人泼一盆冷水,免得又开始计划着搞个球的反攻了,在辫子还远未达到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反攻就意味着失败。

一旦最后这点机动兵力也被对方给包圆了,大明帝国就瞬间完犊子了,某太子好不容易搞来的这么多银子都会变成辫子的战利品。

“臣以为殿下所言极是,东虏祸乱辽东许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时间自然也不会过短。倭军此番出征辽东,正好为我大明赢得整顿兵马之机,待王师准备充分,方可事半功倍。”

在军事方面,薛国观比周皇后强不到哪去,但只要认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抱紧鸡大腿,顺着女婿的意思往下说,便绝对错不了。

只要不是傻子,就都知道辽务糜烂,哪怕徐达再世,也无法立刻能有所改观,每个三五年,要想大败东虏,就是白日做梦了。

“臣附议殿下、首辅所言,以往败绩历历在目,对东虏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大明确应按部就班,整饬军备。”

兵部尚书王家彦尽管看不惯薛国观那副阿谀奉承的嘴脸,但在关于对敌战略方面,还是基本认同首辅的部分说法的。

关外的情况是甚子模样,作为兵部尚书,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当下根本就不具备反攻辽东的条件。

祖大寿所部虽有万余人,但连千余东虏都打不过,吴三桂所部的战力还不如祖大寿所部,起码要给王在晋整饬边军的时间才行。

众人都了解某太子的口舌之利,而且之前刚刚吃请,每人还白得了十两银子,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会儿也不能立刻就公然跟太子兼摄政王唱反调。

“本宫知晓一些爱卿渴望收复辽东的急切心情,不过想必诸位爱卿都知晓,自打东虏公然发动叛乱以来,朝廷已然花费了上亿两银子用来平定叛乱了吧?效果如何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战略误判,战术适当,将领或轻易冒进,或怯战投敌,下面的士兵更是无心恋战,疲于应付。这才导致了在本宫监国理政的时候,锦州以北地区已经丢光了。对于反攻辽东,本宫是很有信心的。但凡事都不能心急火燎,一蹴而就。理应筹谋妥当,三思后行。要对付二十万东虏,包括檬古骑兵在内,需要王师几何?武器几何?粮草几何?银两几何?若是打了败仗,十余万王师丧命关外,莫说关外保不住,连这座京城都难以保全了!本宫请倭国出兵,就是为了夯实内务,充盈太仓,整顿兵马,囤积粮草,顺便让倭军不断消耗东虏的兵力,牵制其南下的势头。只有如此这般,才能为我大明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间,避免重蹈覆辙。我大明虽然疆域万里,但对阵东虏已然输了二十余年了,手里的筹码已经输得所剩无几了,再输就要输掉万里江山了。故而本宫的意思就是不准备妥当,不主动出击。要打,就要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何为主动权?就是获胜的几率!如何获得这种几率?很简单,一个王师士兵打不过一只东虏,那就用两个人来打,还打不过的话,那就用三个人,直到能打赢为止!这些士兵须装备多少武器、耗费多少粮草和银两,都要提前准备出来,不能亡羊补牢。本宫的计划就是每年新编五万兵马,五年供计二十五万,加之各地的部曲,合计四十万,辅以十万倭军,总兵力五十万,寻机与东虏决战!为此,须制造两百艘飞艇、一千辆坦克、一千门新式火炮、五千门迫击炮、五千枚导弹、三百万颗手榴弹,另须备足五千万两银子与五百万石粮草!”

听了太子爷的宏伟计划,群臣都处于极度震惊的状态里不能自拔了。

五十万大军北伐东虏?

想来上回还是成祖也在世的时候吧?

至于那些兵器军械,更是让人听了感到头大。

要造出太子爷所提及的海量兵器,这得打造到甚子时候啊?

户部已经把太仓的存银花的差不多了,连给倭军的赏银都是向太子借的。

那五千万两银子,上哪去找啊

“诸位爱卿是不是觉得本宫提及的计划过于庞大,有些不大可行啊?本宫也理解诸位爱卿所想,但诸位爱卿想想之前朝廷还不是为了一百万两银子而发愁么?如今呢?户部虽然没有多少余额,可也不至于囊中羞涩了吧?我大明面临的困难虽然很多,凡事都有解决办法,办法则是人想出来的。凡事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少说废话,少用歪心思,这才是为官之道。本宫以为东虏在入秋之后便会入关,朝廷已然将抢收夏粮的政令下发到地方了,只要赶在东虏来临之前将粮食收上来便可。余下的事情,本宫自有办法。东虏不来则以,来了,本宫自会用仙界之法重创,不信诸位爱卿就拭目以待吧!”

既然皇太鸡打算趁着甩锅爹移驾南都要来收拾自己,那某太子也不能坐以待毙。

下巴豆?

这办法虽然有点用,但对付冰雪聪明的辫子多半不可行,人家不用人,牵条狗来试吃就能试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钢正面,某太子这么善良,怎么会用下巴豆这种低级又智障的办法来克敌制胜呢?

当然了,具体是什么办法,这会儿还不能说,一旦走漏了风声,那等到两军对垒的时候就肯定不灵了。

这招是绝对意义上的必杀技,一旦用了,皇太鸡和他的辫子军就防不胜防,哪怕当时知道了是什么都没用了。

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

要是辫子不敢来打京城,那这招还真用不上了。

某太子只能用自己做鱼饵了,就看辫子这条大鱼到底饿不饿了……

五千万两银子!

十岁的太子!

都城一座!

诱惑力不大么?

吃下去不香么?

心动不如行动啊!

爸爸就在这里!

快来找爸爸玩呀!

不要怕!

本宫就是你们多年未曾谋面的后爹啊!

此话一出,群臣都感到莫名惊诧,有心想问,又不好意思开口。

难不成太子打东虏真会动用传说中的仙法?

电击?

雷暴?

火石?

群臣在心里猜测了好半天,都没想出来。

不过看太子信心满满的模样,貌似又不想在说假话。

“殿下,不知此法可否言明?”

兵部左侍郎陈新甲的提问代俵了所有同僚的心声,连在大殿里戳着的大汉将军们都竖起了耳朵,想知道仙法的奥妙所在。

“非是本宫不想告与诸位爱卿,只是此法乃是天机,天机不可泄漏也!不过东虏入侵在即,很快,诸位爱卿便可亲眼所见了。对本宫来说,东虏兵马来的越多越好!”

某太子就指望这招来翻盘呢,哪怕是漂亮亲妈询问,也不能轻易吐露分毫内容。

“殿下,若是可施用仙法克敌制胜,朝廷岂不是无需准备数十万大军与大量粮草及银两?”

户部尚书李待问最关心银子的事情,只要不花钱能打赢,那他是决计举双手支持的。

“此法一来只能用一次,二来施法距离有限,而且东虏若是所有察觉,退到安全距离,此法便会失效。故而不但要严格保密,之前所制定的计划仍要有条不紊地继续准备。”

你们当老子傻?

这招说出去就不灵了。

等辫子过来,你们就能看好戏了。

皇太鸡带来十万大军的话,怎么也能弄死个两三千人。

看着是不多,或许还没有倭军所取得战果的多。

但是大明这边伤亡很小,对面“跍嚓”一下死好几千,怎么可能不吓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太鸡就是知道了某太子用什么办法,再靠近也还会中招。

他用这招来对付某太子,某太子手里还有解药,反正横竖大明都不会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