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72章:战绩彪炳

明末黑太子 第572章:战绩彪炳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硕托现在可以肯定,是役绝对是除了浑河战役之外,八旗勇士们参加过的最为惨烈的战斗了。

在突围的时候,己方每前进一步,几乎都可能倒下一个八旗兵,在他们身后,则躺着近千已经断气的八旗兵。

尚在战斗之中的八旗兵也有了与贝子爷相同的感受,那就是眼前这些狗蛮子要把他们悉数砍死在二龙山脚下。

蛮明的兵马不怕牺牲,不计伤亡,就跟惊涛拍岸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成百上千的往他们眼前冲杀。

大清天兵不怕敌人多,就怕敌人不怕死,在不怕死的情况下,敌人的兵力又远远多过己方,那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开始还好一些,敌军兵力也就比己方多那么两三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至半个时辰之后,蛮明的兵马在此基础上翻了一倍不止。

特别是已经被狗蛮子层层包围的巴牙喇们,大部分人心里都感到罕有的绝望,仿佛狗蛮子永远都砍不完。

在战斗中偷眼观瞧,除了他们这一小撮被包围的之外,数十步之内,居然没有一个自己人,全都是手持各种兵器的狗蛮子。

巴牙喇再能打,也是好虎架不住群狼,一个打四五个狗蛮子,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距离最后的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通过实战交锋,巴牙喇也明白了,这些手持弯刀的家伙不是普通的狗蛮子,个个都武艺高强,并不在他们之下,而且悍不畏死,难缠得很。

巴牙喇或许一人能力敌对方两个人,但要打三四个,乃至五六个,就不大可能有生还的机会。

因为这些狗蛮子似乎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用弯刀纠缠他们,有的则在不远处静候时机,准备用弓箭偷袭他们。

这种胜之不武的做法极其可恨,但巴牙喇们对此又无可奈何,更没办法阻止对方这么做,故而频频被弓箭当场射杀。

武士们在战斗中学习的速度也很快,大家很快就摸索到了击杀这些战斗力很强的清兵的诀窍。

只要超过两人围攻一个清兵,那就有至少两名武士负责用刀来压制猎物,然后一名武士在附近手持和弓,只要寻觅到时机,便会一箭爆头。

近距离施射,特别在四五步左右,对武士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可言,除非被猎物“阴差阳错”地闪开,否则十有九九会被射穿脑袋。

这是最快击杀清兵的办法,比只用刀或者刀、长枪、铁炮的组合还要迅捷,因为清兵的头部普遍缺乏保护措施。

倭军已经发现,即使用铁炮在近距离射击目标,很多时候也难以击杀这些身披重甲的清兵。

最后只能采用明国皇太子在合订本上提到的办法,那就是尽量在近距离攻击目标的头部,只有这样,才会在短时间内给清军造成大量伤亡。

在硕托决意实施突围之际,这位贝子爷所心爱的巴牙喇仅存不足百人而已,每个人几乎要对付十余个敌人。

硕托还有突出重围的希望,但这些失去了坐骑的巴牙喇却根本跑不掉了,战马都已经被倭军的铁炮足轻射杀殆尽了。

这种不讲理式的打法给巴牙喇们造成了极大的心里伤害,因为在战场上,战马就是他们的性命,没有马就是没有命!

巴牙喇们虽然知道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附近的狗蛮子越围越多,但还在拼死战斗,没有一个人向蛮明的兵马投降。

除了少数军官之外,绝大部分人都目不识丁,只知道为自己的主子效力。

他们不明白狗蛮子为何战斗力会提升的如此之快,很多人都是带着满脑子的疑惑断了气。

不光巴牙喇们不明白,连贝子爷硕托都已经糊涂了……

硕托看到了“八幡大菩萨”的大纛旗,有认识汉字的手下告诉了贝子爷,上面写的内容为何意。

他不知道“八幡”的意思,但对“大菩萨”所指还是完全明白的,不禁让硕托觉得似乎蛮明的这次“请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些其貌不扬的盔甲或许是为“请神”行动而特意打造的,穿上之后,战力与意志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不然的话,硕托实在是难以理解,为何眼前的这些狗蛮子与自己之前遇到的那些贪生怕死的大为不同。

这世上真要是有“大神护体”的话,那自己回去也得请一个才行,不然再遇到狗蛮子,还得被打败。

能让好几万人不要命似的往上冲,这“神力”绝对是非同凡响。

硕托认为大清这边请过来的话,起码可以庇护四个旗麾下的三万人马……

但在眼下,硕托已经快要输掉家底了,连一千人都难以保全下来了。

在不能突出重围的话,这位贝子爷都要成为狗蛮子的战利品了。

“杀!”

好在身边还有数百忠心耿耿的八旗兵,用自身的性命为贝子爷生生杀出来了一条不宽的活路。

前进百步便倒下了近百人之多,硕托见状便痛心疾首不已,可没有办法,不这么做的话,那大家就都得死在这里。

但哪怕手下的八旗勇士全都死光,只要能让自己跑出去,硕托也认为是值得的。

硕托很清楚自己之前的那些年对蛮明做了些甚子事情,要是被对方抓住,千刀万剐之刑是跑不了的。

想到那种极刑,硕托后脊梁都在冒冷汗,蛮明朝廷对自己一定是恨之入骨,千刀万剐之后还得挫骨扬灰。

要想让蛮明朝廷息怒,除非……

已经被好几万伏兵给打懵圈的贝子爷暂时还没想到上佳的应对之策。

说是伏兵,但这股狗蛮子就是明目张胆,在光天化日之下给镶红旗来了一记迎头痛击。

硕托借口对方人多也好,用了挖坑的荫招也罢,但总之人家已经打赢了,他说啥都不管用了。

哪个八旗将领都没想到一个甲喇多,确切的说是六个牛录的八旗兵竟然被蛮明的兵马给围歼在自己的地盘上。

事情还发生在不久前八旗大兵刚刚横扫关内,并且将守锦州的祖大寿吓得不敢出城的情况下。

这要是派快骑报给皇上,皇上能相信???

“莫要恋战!速撤!”

周围发出的震天喊杀声总算是把硕托的心绪给拉回到战场上,他急忙喝令手下赶紧杀出重围,不然就为时已晚了。

凭借战马的强劲冲击以及八旗兵的浴血奋战,总算是保着他们的贝子爷从蛮明的千军万马里杀了出来。

这时候,连硕托脸上都被溅了不少鲜血,吃了这么大的亏之后,没人再敢放言说狗蛮子不堪一击了。

贝子爷的身中三箭,索性由于身披重甲,没有伤到分毫,只是箭矢插在盔甲上而已,但也把硕托吓了一跳。

他也没有镇定下拉的时间,因为蛮明的兵马见到对方主将突出重围,立刻派两三百骑兵追杀过来了。

慌不择路的硕托立刻带着策马扬鞭,拼命向北逃窜,这时候多迟疑一会儿,就可能再被狗蛮子给围了。

跟着贝子爷跑出来的只有一百来个八旗兵,续顺公沈志祥早就不知道哪去了,最好死在阵前,不然回去有他好看的。

由于倭军战马速度不快,耐力又不好,八旗兵凭借坐骑的优势才逃过一劫,硕托身下的良驹更是跑得一马当先。

一口气跑出去五十里地,见到身后的追兵已经被甩没影了,硕托才从马上下来,找了个荫凉的地方,一屁股摊上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爷,接下来该当如何?”

梅勒章京桑固里也跑了出来,只是所部人马就剩下不足十人,剩下的估计都已经变成孤魂野鬼了。

“……且容爷想想再说!”

一下子折了一个甲喇的人马,这复州城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个问题,没了援军之后,旅顺城是肯定要被狗蛮子给占了。

下一步该当如何,硕托真没有想好,他有心放弃复州城,率部前往盖州城,去找恭顺王孔有德。

但又害怕皇上会责怪自己,搞不好会被下狱,要是自己那位亲爹再进言的话,只恐凶多吉少了。

旅顺完了,复州再丢了,金州多半也守不住了,自己防区内的三座城池都丢了,想被赦免都不大可能了。

想来镶红旗在岳托死后,要不是那个老混帐从中作梗,理应该由自己继承,手里握有五个甲喇的八旗兵,何至于此???

硕托并不认为是役是自己的过失,在战场上也没有指挥上的失当之处。

要怪就怪狗蛮子人太多,又太能打。

敌众我寡,胜败也是兵家常事。

白杆军与浙兵,硕托年轻的时候都在辽北见过,当年可是给大清天兵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这是他认为蛮明朝廷里两支最为善战的兵马,是役或许便是蛮明将南方的浙兵调来参战了。

考虑到江南到辽东走更为便捷海路,蛮明南方兵马或许也有他不曾见过的奇装异服,这就说地通了,硕托觉得就是这样。

蛮明朝廷从江南调来五万浙兵?

给皇上的奏折里就这么写好了!

反正硕托也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了……

镇定下来的硕托决定还是先率部返回复州,他的家眷和家当都在那边。

即便要北撤,也要悉数带走才行,女人和银子都不能留给那些该死的狗蛮子。

“噗……”

在二龙山战场,最后一个巴牙喇嘴里含着箭尾的羽毛,已经被一箭射穿脑袋,大口吐着鲜血,双眼圆瞪,不可思议地栽倒在地上,仿佛还不甘心失败,更不想就此认输。

一名刚刚与其交手过的武士走到尸体旁边,低头定睛瞧了瞧,然后手持武士刀,在其棉甲上蹭了蹭鲜红的刀身,反手收刀入鞘。

“我们赢了!”

“板载~!”

随着几声带头的庆祝,漫山遍野的倭军官兵开始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若是不经历一番苦战,他们也不会有如此的感受。

尽管是以多打少,负隅顽抗的清军还是给他们造成了不下五千人的伤亡。

经过战后清点,倭军当场战死八百三十五人,其余多为不同程度的伤员。

其中,案子山战场击毙清军三百九十八人,二龙山战场斩获两千六百零一人。

追击路上获得五十七个战果,另行俘获六十六人,只有九个是八旗兵,其余皆为奴才兵。

是役,倭军总供击毙清军三千零五十六人,相当于聚歼了两个甲喇或十个牛录的人马。

见到一堆堆的八旗兵尸体被装卸到了旅顺城外,展示给守军观瞧。

意识到援兵已经被聚歼的守军知道突围无望,为了保命,于当天傍晚便开城投降了。

旅顺城里已经没有八旗兵了,所以奴才兵们总算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了。

他们只是混饭吃的,哪边获得胜利,就愿意倒向哪边。

统领他们的续顺公沈志祥不知道是死是活,也就无需请示了。

奴才兵都不知道他们认为所向披靡的八旗兵怎么就死了这么多人。

死了这么多人,决计是被狗蛮子……

哦,不,应该是大明王师给重创了,甚至全歼了。

早知道王师这么厉害,他们就不投降了,或者说投降投的太早了。

都怪该死的“续顺公”,现在应该称呼其“伪续顺公”——狗鞑子沈志祥!

在此之前,倭军的“征虏将军”阿部重次拒绝了城内守军的有条件投降的要求。

旅顺南城已经被郑芝豹的舰队给轰了个稀巴烂,完全受不住了。

南城一旦被攻陷,北城也就朝不保夕了。

所以阿部重次完全有理由和底气拒绝守军提出的无理要求。

迫不得已,士气低落斗志全无的两个牛录的奴才们只能缴械投降。

他们希望被大明王师重新重用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而是全被装船运往山东。

倭军因此而兑换到了四万多两银子,这让倭军上下非常高兴,这笔银子得来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而是役获得的战果可以享受“毙一伤三”的待遇。

就是每杀掉一个清兵,明廷便按照杀死一个狗鞑子,便会伤到三个狗鞑子进行折算,伤到三个也会折算成击杀一人。

擒杀一个狗鞑子能换到一百两银子,倭军因此可以获得双倍的报酬,也就是二百两银子。

三千多人便能兑换到六十万多两银子,倭军官兵战殁的抚恤金也会悉数兑现。

对大名们来说,这钱赚的是真够便捷的,而且他们运气极佳,初战告捷。

除了战殁以及重伤的武士,其他没有大碍的武士们自然是异常的欣慰。

参战的每个武士都能领取一笔参战费,战斗在一线有所斩获的武士更是可以得到二十两至上百两银子不等的报酬。

足轻们得到一些铜钱就心满意足了,他们还忙着在战场上“抢收马肉”,以免被苍蝇同行们给先行瓜分了。

三天攻克旅顺,聚歼来援的硕托所部人马,其中包括近两千八旗兵,这绝对算得上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了。

而且战绩彪炳,因为里面还有三百多个巴牙喇,除了镶红旗护军牛录章京哈尔古积以及数个亲兵得以虎口脱险之外,绝大部分巴牙喇死在了二龙山脚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