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70章:团团包围

明末黑太子 第570章:团团包围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硕托今番已经认栽了,战场上的损失只能回去想方设法补充一些了,一想到自己的亲爹会借此事向皇上污蔑自己,硕托心里真是既恼火又愤恨。

但旅顺不是辽西,更不是关内,不是清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因为在倭军上下看来,他们之前忙活了大半天工夫,挖了一地的坑,就是为了捕捉这些“活银子”!

一个清兵在武士眼里就等于一匹上好的战马,或者能让肚子里缺油水的足轻大吃大喝上半年之久,哪能轻易放过?

除负责围城的第二军,以及正在与清军交战的第四军之外,位于案子山的第三军和在鸡冠山埋伏的第五军,都在快速向交战区域围拢过去。

在阿部重次的命令下,连最为精锐的第一军也从旅顺口西岸向内陆进发了,赶得上就打,赶不上就只能回头参与围城了。

别说四个军围攻清军不到两个甲喇编制的人马,就算参战的只有两个军,乃至一个半军,清军都早已扛不住了。

在武士们的积极带动下,战斗力相对孱弱的铁炮足轻与长枪足轻也不再惧怕几乎刀枪不入的巴牙喇,想方设法地对已经被团团包围的猎物发动正面攻击或者侧面偷袭。

明国皇太子利用登莱水师,向倭军提供了大量的火油和陶罐,其作用就是让足轻投掷出去,用来对付清军引以为傲的棉甲。

棉甲比普通札甲更为保暖,也正因为如此,有两个致命缺点,第一就是不透气,尤其不合适夏季作战,不能长时间穿戴,不然披甲兵会由于大量脱水而虚脱。

第二就是怕火烧,被火箭射中还好一些,及时拔出来就行了。一旦被油料点燃,那就变成“天灯”了,披甲兵有灭火的工夫,自身都被对方射成刺猬了。

足轻投掷出的陶罐命中率其实并不算高,十个里能砸中一两个就不错了,但架不住总量大,所以是起到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

砸不中人不要紧,砸中马也行,只要被黑油淋到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马,武士们便会争先恐后地开弓放箭。

哪怕只有几秒钟的分神,巴牙喇们也会遭到对方无比精准的**攻击,一旦被射中面门,即便不死,也会瞬间丧失战斗力。

巴牙喇们在野战时没遇到过这种打法,前排用长枪硬顶,后排要么放鸟铳,要么扔火油,简直是卑鄙无耻,太不要脸了。

最前排的巴牙喇的坐骑几乎都被足轻给弄死了,使得巴牙喇们只能徒步作战,然而对战倭军武士,他们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对方不但人数占优,打法更是稀奇古怪,巴牙喇们对这种“旁门左道”的格斗之术完全不适应。

武士刀采用了覆土冷却技术和局部淬火工艺,前者让武士刀产生出优美的弧度,更适合劈砍工作。后者让武士刀兼顾了韧性和硬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杀敌利器。

而同样是冷兵器作战,武士所使用的兵器质量要明显好过清军普遍装备的腰刀,在一些时候,连刀都被武士们砍成两截。

比较盔甲质量,无疑清兵披挂的棉甲在防御力上占优。

然而在对攻战时,兵力占优的一方更加重视己方的攻击力。

处于人数劣势的清军只有在弓箭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然而位于前排的巴牙喇根本就没有放箭的机会,都在疲于招架武士们发动的“垫步一闪”。

很多与关宁军交过手的巴牙喇都在第一时间对关宁军与眼前的狗蛮子做了对比,认为这些持刀的狗蛮子的战斗力并不逊于关宁军最为精锐的夷丁突骑。

只不过对方不都是骑兵而已,但好恶斗狠的程度比夷丁突骑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可怕的就是他们似乎不计伤亡,个个都奋勇争先,生怕落在后面。

这是夷丁突骑决计不具备的,在战场上,夷丁突骑多半是不会采用如此打法的,因为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祖大寿可是不会傻到这个地步。

但是今番,镶红旗护军牛录章京哈尔古积便遇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对方的架势似乎就要跟己方同归于尽,位于包围圈外层的每个巴牙喇都在遭到狗蛮子的围攻。

“啪啪啪啪~!”

第四军的铁炮足轻已经放弃射杀移动较为灵活的骑兵,转而对清军的战马下手。

这个目标更好瞄准,更容易命中,也可以留下更多的猎物。

直接导致大量巴牙喇失去坐骑,也失去了快速逃离战场的可能。

倭军铁炮足轻部队的武器妥善率很高,远超敷衍了事的明军同行。

为了出征能有收获,各个大名也是抽调了不少优质武器,可以让每个足轻的铁炮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少铁炮足轻的心里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只要自己打死了对方的战马,那就可以吃到马肉了……

这么想是绝对没错的,吃对方的战马又不会违背己方的军规,还能满足自己的食欲,何乐而不为呢???

上面规定是武士和足轻能拿到六成银子,但足轻们知道,真正分到他们手里的也就是百十来个铜钱而已,因为历来都是这么分的。

武士们把油水的大头都捞走了,自己只能跟着喝点汤,所以吃马肉就成了这个群体的第二诉求,开始非常默契地大规模“啪啪”清军的战马……

可以说来辽东的倭军上下都有自己的打算,大名们出兵是为了养兵,武士们出征是为了买装备,足轻们参战是为了打牙祭。

最后这个诉求惨是惨了点,却是内心真实的写照,他们改变不了自身的命运和身份,就只能趁机改善一下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

倭军足轻和明军最底层的士卒过的日子其实是大致相似的,除了小头目能稍微好过一些,大部分人都是为了一口饭吃在为自己效力的大名卖命而已。

换个活法?

抱歉!

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有能力的人要么是商贾,要么是武士,最次也是浪人。

没钱,没能力,没胆量,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做足轻,好歹不会被饿死。

只要遵从大名下达的命令,配合武士们尽量多杀敌人,肉汤还是可以喝到的。

世界上很多悲剧都源于一个想法!

足轻们的想法直接导致对面的巴牙喇们没了马!

没有一个巴牙喇敢拍胸脯保证自己能骑着一匹死马逃出战场!

随着胶着战事还在的持续,已经有七八成的巴牙喇失去了坐骑。

尽管高频次释放火器产生的烟尘很大,但由于战场距离海边并不算太远,海风还是可以及时稀释并吹散些许硝烟的。

虽然能见度低了一些,但倭军最擅长的就是混战,尤其是大规模的混战,战场越混乱,倭军占到的便宜就越大。

从战国时代到关原战役,基本上就是各路人马厮杀在一起的“百村大战”,没有“指物”作为识别的话,自己人都能打死自己人。

眼下情况还算是好的,因为清军与倭军的盔甲款式截然不同,即使在数十步开外,也能轻松辨认出来。

“呜~呜~呜~呜~”

听到寓意撤退的牛角号声,疲于招架的巴牙喇们都如释重负,心想总算可以从这个该死的鬼地方走人了。

可是即便贝子爷下令撤退,大部分还在作战的巴牙喇也无法尽快溜之大吉了,被狗蛮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倒是其次,他们连战马都没了。

难道要走着回复州???

在硕托的严令下,三个牛录的中军总算是杀退了外围敌人,打通了与哈尔古积所部之间的联系。

然后,加上左右两翼的人马,整整六个牛录的清军就被倭军给团团包围在了二龙山脚下……

往后退都不可能了,从案子山跑过来的倭军第三军死都不愿意再拖着沉重的盔甲跑回去了,他们也是来吃肉的。

从鸡冠山赶来的第五军主力也已经抵达了二龙山主战场,这等于近三万倭军对付三千清军。

前期清军已经折了数百人,虽说都是续顺公沈志祥的人马,可也是不错的肉盾,没了他们,死的可都是精锐的八旗兵了。

硕托不知道沈志祥死到那个犄角旮旯里去了,但他粗略浏览了一番战场情况,心里估算了一番,就得出了一个大略的概数。

那就是剩下可战的八旗大兵已经快要将至千人左右了,参战的六个牛录其实只剩下三个牛录的编制人员而已。

他带来的这些人马,很大一部分都被眼前的狗蛮子大军给快速消耗掉了,虽然斩获也不少,可有甚子用呢?

若是旅顺失守,他再折损了一个甲喇的人马,甚至包裹无比宝贵的阿礼哈超哈与葛布什贤超哈。

再向皇上奏报斩获五千,乃至一万狗蛮子,又有何用呢?

这消息一旦传出去,最高兴的恐怕就要算是自己那位的亲爹了!

往坏了说,狗蛮子大军趁势北上,而皇上的援军都不能及时抵达的话。

不光旅顺要丢,复州与金州都要失守,届时自己的日子决计不会好过。

硕托真是越想越闹心,可眼下该怎么办?

驰援旅顺,所部根本就没携带额外的战马。

巴牙喇没了坐骑,根本就不可能迅速撤出战场。

让其他八旗兵下马,将坐骑让给巴牙喇,还是两人一马?

硕托绝对不想放弃这些宝贵的巴牙喇,他们就相当于硕托的命根子。

麾下两个甲剌的八旗兵已经保不住了,再保不住巴牙喇,那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也就没了。

败给狗蛮子,丢掉旅顺,再输光了手里的筹码,往后可怎么办?

硕托心里不免有些失落,顿感一阵悲凉之情……

就在这时,南边传来了一阵喊杀声。

旅顺守将镶红旗梅勒章京劳萨与牛录章京萨穆唐和辉兰,带着两个牛录的八旗兵和两个牛录的奴才兵从旅顺城突围了。

劳萨听到北面传来的隆隆炮声,便知道贝子爷的援军到了,心里顿时一阵窃喜,但随着长时间没见到援兵抵达城下,又开始焦虑不安起来。

传令兵冲破狗蛮子的围城防线,告诉劳萨贝子爷带来了三千精骑,劳萨反而并未太过高兴,心想三千援兵真能给旅顺解围么?

劳萨觉得狗蛮子的总兵力不下五万,贝子爷的人马未见得能够将其杀退,若是不能的话不出十天,旅顺城必被狗蛮子攻破。

南城距离海边太近,在战船的轰击下,连五天时间都坚持不了,南城一旦失守,距离其百步之遥的北城也就快告破了。

经过自己的一番深思熟路,又与两位守将萨穆唐和辉兰商量之后,劳萨决定率军突围,留下一个牛录的奴才兵固守北城,彻底放弃南城。

留守的奴才兵都是步兵,没有战马,出去也是个累赘,与其拖累全军,不如命令其固守城池,待击退来犯之敌之后,自然可以保住旅顺城。

若是不能,那就听天由命了……

此次突围并不顺利,劳萨直接折损了大半负责开路的奴才兵,但这位梅勒章京对此毫不介意,奴才兵就是用来给八旗大兵做挡箭牌的。

只要他麾下两个牛录的八旗兵没受多大伤害,哪怕没有及时与贝子爷的人马汇合,也是一次成功的突围了。

等劳萨率部抵达战场,发现这里的情况居然跟旅顺城差不多,而且或许旅顺城还稍微好一些。

毕竟龟缩在城内还有城墙保护,这里真是一点掩体都没有,双方都在真刀真枪地厮杀,战场方圆二里地。

从大纛旗可知,贝子爷的人马已经被狗蛮子团团包围了,劳萨不敢舍弃硕托自行率部跑路,只能从南侧发动攻击,给硕托解围。

守军给援军解围,真是千古奇谭了……

本意是好的,而且如此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只不过来的不是时候,劳萨所部正好与从案子山赶来的第三军的近半人马撞在一起。

五百打三四千!

幸好是在平原上,不然处于人数劣势的八旗兵面对擅长山地作战的倭军,一点胜算都没有。

倭军并非完全没有防备,起码各个大名还有嫡系亲兵没有投入作战,加起来也有千人之多。

嫡系以武士为主,足轻为辅,战斗力更是强于投入作战的部队,为了保护自家的大名,更是不怕牺牲。

诸多大名为了保命,开始自发地迅速结阵,抱团取暖,外面布设了一层长枪足轻,让整个大阵变成了一个刺猬状。

对于这种战术,劳萨以及麾下的八旗兵早已司空见惯了,他们依然故我地奋勇冲杀。

只有冲垮了眼前这股敌军,才能与贝子爷的人马合兵一处。

给他们造成最大困难的不是眼前的倭军,而是遍地的土坑!

倭军就是在围绕土坑作战,土坑便是抵御清军骑兵最佳的工具。

劳萨并不清楚倭军在此地挖了大量的土坑,直到亲临战场才知道,但为时已晚。

一百多骑兵在冲阵时,连人带马被活活坑死坑伤,很多伤兵即便没死,也残废了。

怒不可遏的劳萨从来没见过这么卑劣的战术,对方竟然遍地挖坑,真是防不胜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