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27章:移藩安排

明末黑太子 第527章:移藩安排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等“北地”的诸多藩国逐步就位之后,便可以与南面的王师一道,来个南北对进,夹击盘踞在东北的辫子了,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最终收复奴尔干都司全境。

届时辫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跑路西域,去投靠黄金家族最后的血脉——准格尔,要么北上去抱沙皇的大腿,弄个尼古拉斯·皇太鸡之类的名字表示效忠!

与游牧团伙不同,辫子属于渔猎团伙,让他们去檬古高原放牧,他们肯定是不同意的,那里的地头蛇——喀尔喀,也不会同意这些曾经欺压过他们的家伙入伙的。

移藩海外,特别是将大明本土的藩国挪到地广人稀的“北地”,也是大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跟老孙头在关外的码防御的战略相类似,但某太子玩的更大,把藩国当成了自己的防御工事,一直可以码到皇太鸡的后背上去!

你要是有能力,就调兵遣将去进攻北地的藩国去。不然的话,老子就可以坚持不懈地码藩国,逐渐码过黑水,码到松花江一带,码得你腹背受敌!

移藩南地的藩王暂时没有分配到船只,因为他们那地方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完全不用着急。

船队第一次出海,运输的都是去往北地藩国的百姓,以代王、晋王、周王、崇王的子珉为主,潞王、徽王、福王的子珉为辅。

对于这样的安排,前四位藩王利益甚大,自然是拍手称快。

后三位藩王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太子也说了,从泡菜国和倭国征集来的船只会调给他们来使用。

若能征集来六百艘的话,每家能得到两百艘之多,起码能运不下万人,第一年在沿海建立定居点是足够用了。

这些藩王也不傻,得到了返点银子之后,都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除了武装自己的家丁之外,选择跟随自己移藩的对象,都以十五至四十五岁之间的适龄男女为主。

年纪太大,过去不抗冻,说不定在路上就被折腾死了。

年纪太小,扛不住疾病,每天干不了多少活,还得派人照顾。

只有适龄夫妻的子女或父母才会被允许上船,老人带小孩的,那就要等以后再说了。

这还只是藩国里的藩王及郡王府邸里的仆人的家眷,藩国里真正的寻常百姓,很多连第一批的船票都抢不着。

只有手艺人,譬如木匠、瓦匠,以及猎人、渔夫,可以享受优先登船的待遇,因为到了那边,这些有一技傍身的人都是大有用处的。

以实力最强的周王为例,光是藩王府和三十座郡王府里的家仆连同其家眷,就超过了两万之众,可想而知之前朝廷供养他们的压力有多大了。

户部年年入不敷出,连甩锅爹的内帑都已经快要告罄了,再不强行移藩的话,最后大明非得被这庞大的宗室团伙活活吃垮不可。

周王朱恭枵由于身为藩王,奉圣旨移藩马加丹及北堪察加,即便身子老迈,也得身先士卒,做个榜样,到了那边点个卯之后,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去南地的海岛度假了。

等到来年三月份启程,六月份回到自己的藩国,虽然那地方仍旧不热,可也算是凉爽宜人了,呆上三个月就又可以走人了。

若想免于折腾,又想找个不错的落脚点,完全可以去位于库页岛南部的晋国,那里的气候比周国稍好一些。

虽然也是北地,到了冬季便会频繁下雪,可气候已经非常接近北海道了,不算太冷,而且那里有煤矿,冬季供暖完全不成问题。

第一批移藩过去的家伙只要盖好了临时房屋,就冻不着了,一层不够保暖,可以多盖基层,弄个四五层厚的木墙,就能挡住凛冽刺骨的寒风了。

而且那里物产丰富,即便头一年无法种庄稼,有了朝廷播发的粮食,加之捕点本土的土特产,也就饿不着了。

黑熊、老虎、野猪、麋鹿、鲑鱼、兔子是应有尽有,绝对不会缺肉,想吃素菜,那就采点野菜就行了,到处都是,漫山遍野。

别说偌大的西伯利亚,光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带,养活一百万人都绰绰有余,未来十年,某太子都无需为藩国百姓的生计发愁。

周国与崇国虽然都处于最北方,但由于金矿就在周国境内,而且两国分享了堪察加半岛的活火山,能够用火山喷出的硫磺源源不断的换取本土出产的物资,所以根本就穷不着。

那些座活火山其实就等于一座巨大的工业园,制造出来的产品就是硫磺。最不济,火山灰也是极好的化肥,只要能参与易货的土特产,乃至北极熊和海豹,都可以往船上装。

某太子甚至联想到,要是能够驯化一只小北极熊,等其长大之后,骑着出去打仗,那将是何等的威风霸气……

即便自己无法出战,给它全身披甲,让麾下将领骑着这种宝宝冲杀上去,对面辫子的骑兵当场就得傻眼。

多弄几头的话,加上大量的战象和坦克,往后王师绝对是名副其实的“魔兽大军”,可以所向披靡了。

这些藩王听说皇帝已然苏醒了,便急于前去觐见,只不过甩锅爹对他们接见他们的兴致并不高,只是稍微寒暄了一会儿,便将他们打发回了东宫。

某太子非常理解甩锅爹的心情,之前这些藩王一毛不拔,个个都是铁公鸡,这下被自己给抄没了,全都露馅了,甩锅爹当然非常生气。

能接见他们就已经是看在宗室的情分上了,换成国仗周奎,估计甩锅爹根本就不打算见他,见了之后,一个上火,一个尴尬,莫不如老死不相往来。

田贵妃他爹田弘遇和漂亮亲妈他爹周奎,这两个国仗的所作所为,能让甩锅爹闻讯之后,上火足足一周时间,要是听说野舅舅周延儒干过的勾当之后,只怕连饭都吃不下了。

之前满朝文武,包括勋贵,甚至自己的老丈人,都把他当傻子糊弄,等这位当事人知道了真相,不立刻报复都算是宽宏大量了。

幸好两位国仗的女儿都深得圣眷,不然现在他们的坟头都已经长草了,这绝对不是玩笑话,当时可把甩锅爹给坑得不轻……

听随行的内侍说,这些藩王到了乾清宫,芝麻赏赐都没得到,某太子便哼笑不已,这算是一报还一报。

之前藩王们一两银子都不掏,先如今,甩锅爹也如此这般,谁也说不出甚子出来,只能哑巴吃黄连,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想要银子也行,尔等去找那逆子去要好了,朕这里分文皆无!

某太子都想好了甩锅爹对付藩王们的台词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这位二货皇帝的脑子可是清醒不少,尤其是对于钱财方面,大有向神宗靠拢的趋势。

不过某太子这里能用于返点的银子就这么多,已经悉数发放到位了,想要更多的话,那就组织人手去挖金矿吧,只要挖出来有价值的东西,那便是赚到了。

坐拥储量那么大一座金矿,还好意思哭穷的话,某太子就只当是什么没听见好了,你们要是执意懒到自己饿死的地步,谁也帮不了你们!

余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户部和郑芝莞来做了,户部尚书李侍问负责向藩王们拨发既定的粮食,而郑芝莞则负责调配船只,安排藩国子珉登船。

船不够用就去买去抢,反正现造是来不及了,索性就让倭国与泡菜国多作贡献好了,尤其是泡菜国,也就没必要保留可以出海的交通工具了……

如果有可能,连泡菜战舰都不能放过,有一艘算一艘,全部都要征用,以后也要做到,对方下水一艘,这边就要征用一艘,让泡菜人吃海带汤都变成奢望才好。

想要船也行,先免费送给大明爸爸提供一万包大米再说,否则就要承受大明爸爸的怒火斯密大~!

谈完正事,用完膳,下午某太子就带着这对叔侄前往东宫卫队的营盘,顺便视察一下狗腿子们的训练情况究竟如何。

甩锅爹对此十分好奇,也要一探究竟,毕竟他到了南都也要整顿那边的京营,能学到一些仙界的练兵之法也是极好之事。

“父皇,除东宫卫队之外,勇卫营亦有两千人在此接受训练,预计明年便可结业,随即沿运河南下南都了。”

黄得功是资深业内人士,一眼便看出了里面的门道,便马上申请帮助所部训练一部分士卒,某太子鉴于其保驾的功勋,便欣然应允了,而且也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东宫卫队的骨干便是出自勇卫营的精英,堪称是“青出于蓝”,究竟能否“胜于蓝”,那边要看接下来三年之内的成果如何了。

第一阶段是各种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便是刺刀见红的实战了,前面是打地基,后面是建楼宇,几乎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嗯~!”

崇祯看到营盘里安置了各种他说不上名字,外形又令他非常好奇的物件,有士卒在其上攀爬或奔跑,碍于情面,他也不好意思主动询问,只得等待这逆子介绍一二。

“这边是基础训练,模拟各种地形和障碍,主要训练士卒们的各项基本功,譬如攀爬、越野、翻滚、冲杀等项目。”

基地里早已建了诸多的板墙、网墙、水坑、双杠、吊环、平衡木、铁丝网,新兵们可以“非常愉快”地爬来爬去、跑来跑去、钻来钻去。

为了强化每个班的协同作战能力,还能整班整班的扛木头,玩得不亦乐乎,不好好玩就要进小黑屋“休息”,所以大家干劲十足……

“那边是队列训练,远处是射击和投弹训练!”

某太子介绍完近景之后,便伸手指向远处约百步左右的地方,一些部队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

“……队列?”

崇祯没好意思说后面半句,这也需要训练?

能站齐不就行了?

要求这么高所为何用?

不过既然这逆子要求手下如是做,或许必有奥妙。

“是的,父皇,训练队列的目的就是要求士卒们令行禁止,动作整齐划一,尤其是在战场上,必须依令而行,不得有误。在训练时便要强化士卒们这种能力,进而实现条件反射,到了战场上才能发挥出来。虽然看似简单,但譬如站军姿这种事,譬如他们几个,也是一项耐力考验!纹丝不动,如此简单的事情,却并非所有常人都能做到。”

在某太子来看,这种训练时很有必要的,尤其对于很多连枪都没摸过的壮丁,只有按部就班地练习,才能给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然不等训练结束,就全变成**了。

“……哦~!”

崇祯听了若有所思,这些士卒站的齐整也就罢了,走得还十分的齐整,看上去颇有精兵之风,倒是值得一观。

“父皇,士卒们经过队列训练之后,便可适应长时间的候命状态,这在战场上尤其重要,因为在对峙与拼杀时,都是需要耗费极大体力的,而且多次重复简单的动作会消磨极大的耐心,故而必须加以训练方可得偿所愿。也只有最耐心的一方,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固若磐石,动若脱兔,历代强军,皆是如此。少量人或许看不出甚子模样,待有数百、数千人集结起来,便能可瞬间分出高低了。”

某太子说罢,便让周遇吉将旅长陈国威所辖的一个步兵营,约五百人集结起来,给甩锅爹展示一番。

队列走的好,那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甩锅爹就是一个在乎面子的皇帝,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这个步兵营已经完成了队列训练,进入射击及投弹阶段了,将他们调过来给甩锅爹走一便是没问题的。

很快,五百人便以田字格的形式分列而立,前后左右距离均匀,静候命令,不见有一人陡然异动。

“枪~上肩!”

“哗~!哗~!”

只是两个动作,背后的鸟铳便甩过来,扛到了肩上,顿时看得崇祯有些暗吃一惊,他还从未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的军阵表演。

“枪~下置!”

“哗~!哗~!”

所有士卒接到命令,便从肩头将鸟铳卸下,把枪托朝下,戳在地面上,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与适才一样气势非凡。

“原地刺杀~准备~!”

“原地~向前~冲刺!”

“杀~!”

五百人便喊出了上千人的效应,不光是崇祯,连身边的内侍们都吓了一跳,胆子小的差点尿裤子。

做完拼刺表演之后,最后便是最为吸引眼球的队列行进,也就是减配版阅兵式,这是很多人看过的,但作为大明皇帝的崇祯却没看过。

“一!二!三!四!”

“万岁!”

“万岁!”

“万岁!”

一个步兵营迈着六亲不……呃……铿锵有力的步伐,用正步的方式,斗志昂扬地走过观礼台。

虽然与后世的同行们差了好几条街那么远的距离,但在当下是足够用了,尤其是看得甩锅爹惊诧不已。

想来大明开朝之初的精锐,也就是如此这般了吧。

的确不同寻常,难怪连黄得功都要让这逆子代其训练人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