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02章:中兴四将

明末黑太子 第502章:中兴四将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如此行事可有朝野官员上奏加以抨击?”

崇祯是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但凡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遭到了一点非议,都会显得极为重视,更是害怕自己被百官视为无道的曝君。

“启禀父皇,抨击儿臣惩处奸商之举的官员,便是勾结奸商,包庇纵容之人,很容易被识破,诸如陈必谦、李觉斯、杨士聪、张四知、陈演、谢升等人。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实际脏污纳垢。自诩为清官,一查结果都是蛀虫无疑。”

就是这些人,每天在朝会上一戳,加上自己的便宜姥爷以及一群一毛不拔的抠门勋贵,当然把甩锅爹吃的死死的。

“朕没记错的话,杨士聪不是还在东宫教过烺哥儿么?此人也涉案了?”

崇祯记得很清楚,杨士聪是东林傥魁周廷儒的门生,四年的时候,他亲赐其进士,对于此人,崇祯是寄予厚望的,便命其做了太子的老师,没想到……

“启禀父皇,杨士聪为官清廉,家当还不足十万两。在儿臣率领群臣前往其府宅时,此人将所收之钱财原因悉数推诿给其正妻,导致其正妻将其举报。自此,这对夫妻反目成仇,成了世人皆知的笑话!”

当日去杨家吃请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可是把满朝文武给乐坏了,夫妻当着众人的面就敢互咬,比看斗鸡还好笑,尤其是那杨士聪,铁证如山还死不认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唉~!想不到此人竟然辜负圣眷……”

不足十万两的家当,崇祯当然立刻就听出了儿子言语之中的意思,哪怕没到这个数,也距离这个数不远了,朝廷的俸禄就那么多,能攒起数万两家当之人,定然不是什么好货色。

“儿臣这里有一份查抄的简要清单,请父皇圣揽!”

某太子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折子,让王承恩呈递过去,这下可以给甩锅爹好好开开眼了,看看他用的这些大臣都是何等的奇葩。

崇祯拿过来一看不要紧,打开之后的内容真是触目惊心,上面密密麻麻,简直令其目不暇接。

条目清晰地注明了案犯名称、时任官职、查抄所获物品、惩处结果等信息,崇祯大致浏览了一遍,居然没有家财低于一万两银子的官员。

“可恶!此等官员皆应被磔示!”

崇祯是越看越生气,像勋贵这样的人,上百年能攒下几十万两银子也不为过。但是自诩为清官的官员在短短二十余年,甚至数年之内,却坐拥几万两银子的家财,那就很是过分了。

就是这些人,之前在他号召为国捐资时,居然连一千两银子都不愿意拿出来。这下好了,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其家产均已经被抄没了,真是咎由自取。

崇祯忽然转怒为喜,心里萌生出一股大仇得报的筷感,之前他是受够了朝臣们给他的窝囊气,一个连龙袍都要打补丁的皇帝,成天为了太仓银两发愁。

如今好了,儿子将这个大问题给解决了,起码今年能过个好日子了,无需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朝廷各项支应的烦心事。

“……平身吧!”

由于心腹杨嗣昌被儿子擅自处决,崇祯心里有气,一直未让长子起身,就跪在自己眼前答话。

但惩处蛀虫的事情却让他对儿子的行事不由另眼相看,算是为自己办了一件大好事,念起一心为国,算是不用再跪了。

“儿臣多谢父皇!”

自打穿越以来,由于甩锅爹一直躺着,某太子也就没长时间跪过,这下被恩准起身,居然很是费力,好在有王伴伴的搀扶。

“方才,烺哥儿说高起潜涉案,可是亦被处决了?”

崇祯又想起一件事,那就是高起潜也是他的心腹,还是重要内侍,这件事要问个明白才行,尽管也是被杨嗣昌所牵连。

“启禀父皇,高起潜奉命带兵御敌,结果不战而逃,此其一。利用权力,中饱私囊,大肆收受银两,此其二。二罪归一之后,此獠居然仍然死不认帐。当日,母后与诸位姨娘都在场,包括高起潜在内的多名内侍均被拖至午门处斩!此为所涉内侍清单,请父皇圣揽!”

由于涉案的人员分属不同系统,勋贵与百官有一份清单,内侍专门有一份,从前者府邸抄出来的东西入户部太仓,后者的家当都充入东宫账户。

“陛下,烺哥儿所言不虚。妾与诸位妹妹当日都在场,亲眼所见从高起潜、王之心、杜勋、王德化等人之住所搜出数十个装满了银元宝的箱子。”

涉及到内侍,周皇后自然也有了发言权,尤其是自己还是当事人,在这时候要给儿子撑腰才行。

“岂有此理!此等奴婢误朕多年!”

杨嗣昌的事情先放在一边,看到这份名单,压抑许久的崇祯终于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委给了这群身边的内侍了。

尤其是看到居然从后邸四人的住所超出金银折银近十二万两时,崇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大一笔巨款就藏在宫城里。

在其所有的珠宝、古玩、字画、田产拍卖之后,总计四人家财高达三十三万两,平均每人有八万两之多,堪称奇迹,不由让崇祯大开眼界。

没想到身边的内侍一个个富得流油,自己身为皇帝,却成了最穷的一个,每天想着通过征收三饷的办法来增加岁入,真是太可笑了。

当年刘谨、王振、魏忠贤飞扬跋扈,大权在握,敛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如今这种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居然没有一丝察觉,真是让崇祯无比惊愕。

“……抄没之银现在何处?”

之前是穷怕了,这下忽然有了钱,崇祯觉得必须看管好这笔巨款才行,尤其是不能让户部得到,必须入了内帑方能安心。

“启禀父皇,儿臣留作后邸开销之用了!”

某太子可是不管说还跟田姨娘做了女士用品的“大买卖”,不然被甩锅爹知道之后,非得气得炸猫不可。

“嗯!不错!朕在恍惚之间感觉外面有些嘈杂,可是发生了事情?”

这下太仓有了钱,内帑也有了钱,崇祯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起来,自己可以大有作为了。至于那些被处斩的内侍,都是死不足惜的贼人,杀了可以大快人心。

不过崇祯在快醒的时候,就感到外面锣鼓喧天,好像非常热闹,这绝非是他的幻想。那时候崇祯的神志已经恢复大半了,只是感到有些困顿而已。

“启禀父皇,儿臣鉴于不少内侍服务皇家多年,到老还孑然一身,便为其举办了集体婚礼,算是皇室对内侍们的答谢。”

既然甩锅爹已经听到了,某太子也就不打算继续隐瞒了,反正自己不说,刚刚成为新郎官的王承恩也会如实禀明。

先把原因说出去,最后再说结果,这样听者多少会循序渐进地理解一下,本末倒置的话,不知道甩锅爹会作何感想。

“……此事亘古未有,若是传扬出去,烺哥儿,你可知此举使皇家颜面扫地了?”

崇祯好不容易愉悦起来的心情,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沉了下来,神色也冷峻起来,给内侍结婚,亏太子想的出来。

难道学的那些诗书礼仪都被抛到脑后了么?自己这才昏迷了多久,太子竟然开始给内侍结婚了。长久下去,岂能了得?

“启禀父皇,儿臣不想辩解,儿臣只知道自古以来,明君善待周边人,皇室照顾内侍,内侍自会涌泉相报!”

某太子觉察到了甩锅爹的言语不善,只能说了个道理,具体的内容,说了估计也不会听进去。

历朝历代,谁要是不把内侍当人,谁就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哪怕你是皇帝也不会例外,想想正德与天启!

天启之死应该与九千岁或许没多大关系,魏忠贤深得天启信任,大权在握,是最不希望天启飞升的,但天启坦克大爷还是挂了,说明后邸暗流涌动,某太子不得不防。

“呵呵,烺哥儿可是暗指朕是善恶不分、忠奸不辨的无道昏君???”

崇祯倒是要看看太子是如何作答的,这段时日不见,似乎长子的能耐见涨,不过对他来说,仍然只是个太子而已。

“儿臣前往仙界,见到了太祖皇爷爷,太祖皇爷爷让儿臣转问父皇一句话,大明的中兴四将今何在?”

看架势,你这就是要互怼了么?

某太子并不打算就这么撕破脸皮,可事已至此。

你要是能辨忠奸,能分善恶,老子还至于帮你清理门户么?

像犁地一般,从后邸犁到前朝,犁出来上前蛀虫,比乞丐身上的跳蚤还多。

本来还想给你留面子,这下好了,你自己不打算要脸,那就休怪本宫说大实话了。

“烺哥儿见过太祖高皇帝?”

崇祯顿时眼睛一亮,他是从未听说过这种事的,但事关重大,不论是真是假,都要问明来龙去脉才行。

“正是!”

某太子也拱手施礼,然后挺直身子,目光如炯地看着这位打算甩锅的皇帝,有了这只鸡毛令箭做护身符,老子就不怕你了。

“……中兴四将是何人?”

崇祯不知道自己麾下还有如此厉害之人,仔细想来,似乎没有这等绰号的将领,莫非是太子编造出来的?

“毛文龙、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

看到甩锅爹模棱两可的样子,某太子只好说出了四个人的名字,这四个人用好了,的确可以反推回去,只可惜三死一下狱,可是被甩锅爹玩的爽得很。

“太祖高皇帝当真如是说?”

崇祯眼睛不由瞪大了一圈,急忙追问起来,看太子理直气壮的样子,貌似不像是在说谎,可崇祯又不愿意相信对方所言。

“儿臣不敢妄语,太祖皇爷爷说赵宋有中兴四将,便可苟延百年。我大明亦有中兴四将,却皆因父皇而死,导致断送江山社稷。”

是时候喷出一拨大实话了,想你这样的皇帝,一天不被喷就觉得浑身难受。那正好,本宫这里的大实话多得都快吐出来了,干脆把你喷个饱算了。

“这……”

崇祯不禁语结起来,细想起来的话,这四个人之中有三人的死因,多多少少都与自己有关,可是崇祯决计不愿意坦言承认其中的关联,那无疑直接证明了自己的昏庸无能。

“父皇重用袁崇焕,袁崇焕却杀了同级的毛文龙,朝廷又杀了袁崇焕,用一个错误来掩饰另外一个错误。而后,剿寇有功的孙传庭却被下狱,卢象升因父皇重用高起潜,导致被分兵而兵败身死。太祖皇爷爷说,即便是岳飞再世,也会被父皇给害死!”

保驾南宋的中兴四将里,刘光世的名声最为恶劣,个人的作风几乎跟大明的左良玉大将军相当,两人所部的作为也是彼此彼此。

张俊勾结秦桧陷害岳飞,除了作战还算得力之外,名声并不比刘光世好多少,只不过有后者垫底,显得张俊还行而已。

另外两位就是赤胆忠心了,只不过被赵构担心救回徽、钦二宗,而否决了其多次北伐的提议,但岳飞与韩世忠均是战绩彪炳的旷世名将。

比较起来的话,大明的“中兴四将”论个人做派都还不错,只是个别人小心眼,对朝廷也算忠心耿耿,唯一影响其后世评价的就是有了一个用人不当的上司……

像岳飞这样一直在前线抗令不尊之将,一旦回京复命,其结果一定会被下狱,轻则罢官,重则问斩,比孙传庭的遭遇好不了多少,说不定会向袁崇焕看齐。

“往事已过许久,多半非朕之愿,朕也悲悯卢象升为国尽忠,孙传庭欺君,罪名属实!”

崇祯仍然不愿意直接承认毛文龙与袁崇焕之死是自己的过失,只是敷衍了一下卢象升之事,然后便认定孙传庭有罪。

“父皇,孙传庭欺君是杨嗣昌所奏,杨嗣昌还说卢象升没死,临阵脱逃!父皇对杨嗣昌偏听偏信,导致孙传庭入狱,与当年赵构重用秦桧有何不同?”

这还没咋地就开始甩锅了,不愧是古今甩锅第一帝,不甩到亡国,你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都这样了,你还死不认帐。

“……放肆!朕用人之策岂是你这黄口小儿所能评述的?”

被儿子数落了一顿,心里无比难受,忍无可忍的崇祯终于勃然大怒,自古以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如此批驳自己。

“烺哥儿,还不向你父皇道歉,然后回宫反省!”

周皇后可不希望自己的夫君在苏醒当天就跟儿子争吵起来,她知道自己这儿子自打受了太祖高皇帝陛下的点拨之后,便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只怕夫君是驾驭不住了。

“母后,儿臣只是说了实话。太祖皇爷爷遣儿臣转告父皇,命其在苏醒三十日之内抵达楠京,往后在南都反省过失!”

没想到甩锅爹居然真是油盐不进,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把这位二货皇帝一脚踢开,自己单开副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