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485章:财收比拼

明末黑太子 第1485章:财收比拼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西历一七五零年,大明帝国新本土的财务收入净值CSJ为37亿3576万,仍旧排名世界第一。

没有搬家的奥斯曼帝国与印加帝国的CSJ,前者为10亿5103万,后者为10亿1277万,相差无几。

法国由于经历了大搬家,即使新本土的资源更多、产能更大,也需要一定的恢复期,同期CSJ仅为3亿4381万。

不过法国的CSJ还是比荷兰高,后者为3亿1422万,依然位于欧洲的威尼斯则为2亿9766万。

凭借不断派雇佣兵外出打工,同时还输出劳动力,倭国紧随威尼斯之后,CSJ达到1亿7558万。

普鲁士、瑞典、韩国则第八、第九、第十位,财务收入净值均超过了一亿银币。

理论上说,随着欧战的结束,世界经济都已经回归发展轨道,各国经济都在快速发展。

至于各国吃人口和资源的红利能吃多久,那就要看先天条件了。

大明本土(含朝廷直属的南洋、墨州、南美、东非及各总督区),总人口达到五亿七千万。

这里面有上千万都是婴儿,他们的爹妈来到新本土,为了庆祝顺利抵达目的地,晚上一激动就多了个家庭成员。

好处就是可以在生育之后,直接从当地官府那里领取一笔奖金,也算是没白激动了……

算上两个皇子的地盘,人口则会达到六亿三千万以上。

加上诸多宗室藩王、郑氏闽国、将领封地的人口的话,整个大明帝国的总人口将会接近六亿九千万,未来五年之内便可突破七亿大关。

大明本土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不包括海洋石油储量)为五百亿吨以上(1吨折合7桶),铁矿石达千亿吨,煤炭超过五千亿吨。

这三大项工业资源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石油储量仅次于奥斯曼帝国,铁矿石与煤炭储量均为世界第一。

大明本土的人口里,明人达到三亿九千万,黑人近一亿,各土司人约两千两百万,德意志人有两千多万,草原人约一千八百万。

罗煞人有七百余万,伦巴第人、波西米亚人、波立人均有近三百万,那不勒斯人有约两百万,丹麦人有上百万。

乍一看大明的明人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七十,黑人数量非常之多,长此以往,恐怕会有隐患。

实际上,黑人有一半左右为奴隶,是不在户籍编制里的,抛去这些没有户籍的黑人,明人就会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五。

加上明人同化能力非常强,与其他人通婚的混血儿这部分的话,尤其是德意志、罗刹、波立等混血,明人的数量就能达到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八十了。

原来本土还有上百万法军官兵的后代,不少人都看在法国搬到东方世界之后,选择留在原地,迎接路易十四。

这些人愿意重新回到法国的怀抱,昊菁皇帝自然不会加以阻拦,毕竟当年在蒂雷纳的指挥下,法军为大明出了不少力。

余下的法军后代比丹麦人还少,在人口统计里也就只能算个零头了……

德意志人对大明的威胁也不大,因为一部分是当年黑森雇佣兵的后代。

很多雇佣兵在大明赚到钱之后,选择返回欧洲,成家立业。

即使大明王师之后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按照昊菁皇帝颁布的标准,雇佣兵的后代及其直系亲属可以得到特赦待遇,并不算俘虏或奴隶。

当年留在大明帝国的德意志雇佣兵,在退伍之后,大多数都会在矿场当建功,这工作包吃包住,不累还稳赚,属于福利待遇了。

这些矿场工作的德意志人的后代在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在大搬家之后,要么继续在草原矿区工作,要么迁往珍珠项链沿线城市附近的矿区工作。

原来是看着黑人挖矿,现在还是看着黑人挖矿,待遇大致相当,由于很多矿场气温很低,所以大家还能领取额外的低温补助。

根据地理位置,这些德意志人被称作东方德意志,而在欧洲各地的德意志人则被称作西方德意志。

在矿场工作本身就收入非常稳定,极少出现欠薪的情况,一旦停发监工们的工资,就说明矿场出大问题了,朝廷就要立刻派人下来查明原因。

觉得当监工给的钱少,想要多赚钱,也可以选择当司机,反正没啥技术含量,而且只要不犯大错,留下案底,矿场的大部分工作都能代代相传。

至于大量的黑人……

昊菁皇帝认为他们的危险程度还不如几百万罗刹人,十个黑人里能有一个认识六百个字的人就不错了。

大部分黑人的听说读写范畴都在三百字以内,哪怕是在挖矿十年之后,转为自由矿工了,脑子里的东西也相当有限。

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那就是黑人里的聪明人了,能成为中学生的就更少了,中学毕业就算是黑人里的高材生了。

朝廷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对于黑人的标准定得很宽松,只要拿到小学毕业证,就可以在矿场做监工了。

能当上监工,已经是大部分黑人矿工一辈子的梦想了,这个职位对他们来说就是实打实的人上人了。

能当上矿场中层管理人员的黑人也不是没有,只是数量非常少而已。

这些黑人的思维已经被同化了,除了肤色之外,言行举止跟明人无异了。

而矿区附近的黑人家庭也不是单凭男方的收入来支撑的,女方也有收入。

被驯服之后,黑人女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恭顺听话,且价格便宜,非常适合当保姆。

兜里前不太多的明人家庭,便会选择雇佣黑女人来当保姆,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都会做。

有钱的明人也会雇佣黑男人来当保镖,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能驱邪避鬼……

在玩腻了大洋马之后,不少有钱人也把注意力放在了黑女人的身上。

白加黑,再加上瘦马,三合一玩起来就更带劲了!

对昊菁皇帝来说,各地的富绅怎么玩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只要不违规,那朝廷就懒得管,娶一百个黑人当老婆都可以。

郑氏父子的闽国能做大做强,就跟合理利用黑人密不可分。

缺钱就抓黑人来挖矿,或者干脆直接向朝廷兜售黑奴。

这是某尊师教给某门徒的秘技,哪怕抓一百万黑人来挖煤,你也能成为千万富翁!

在闽国境内,除了少数一开始就对郑氏集团表示臣服的部落之外。

其他部落在这些年都被郑军给碾压了一遍,甚至好几遍……

碾压一次就抓一些人,碾过好几遍的话,那该部落就基本上可以搬到矿区工作了。

在刚果以南地区,这样的部落多不胜数。

但无一例外,全都被郑军给碾平了,事后连聚居地都被一把火给烧没了。

大明王师不到这些地方传播王道教化,这些地方就永远处于蛮荒的状态。

经过反反复复的扫荡收割,原本位于非洲南部土著部落现在已经十不存一了。

这可不是用弓箭、长矛、盾牌便可以对抗火绳枪的时代了,面对飞机的轰炸、坦克的平推、机枪的扫射,土著们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哪怕付出上千人的代价,也上不了郑军几个人,还会被郑军给一锅端了。

郑氏集团控制的矿场则多了几百万强壮劳动力,这是教化这些蛮夷的第二步。

等完成为期十年的挖矿教化,这些黑人也就基本上被驯服了,可以转为自由矿工了。

屡教不改者一律被装船运往大明本土,接受跟高层次的教化。

大多数黑人为了能跟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也只能选择任劳任怨了。

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实力较强的国家,使用廉价的黑人来挖矿已经是大家的供识了。

大明本土的黑人矿工就超过两千万,光是这些人,每年至少能创造出八亿银币的利润。

印加帝国在崛起之后,由于自身矿区极多且靠近非洲,经常向郑氏集团购买黑人。

在人口达到五千万的印加帝国里,至少有一千万黑人,而白人的数量仅为不到五百万。

奥斯曼帝国的情况相类似,北非虽然是白人,但奥斯曼军队可以在东非总督区(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抓人。

被抓的黑人也会被送去挖矿,不会去油田做工,易卜拉辛生怕他们这群蠢货把自己的宝贝油田给点着了……

按照黑人矿工的数量的世界排名前五为,大明>奥斯曼>印加>法国>荷兰,其他国家使用的黑人都比较少,因为矿场比较少。

路易十四原本以为在大搬家之后,本国的三亿多银币的财务收入净值已经不算少了,没想到还不到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的一半。

这可把路易十四给气坏了,一方面让柯尔贝调查这两家所公布的数据是否是虚假的,另一方面则要看看

令亚皇陛下遗憾的是,前者似乎没有造假,后者则的确查出来一火车的人……

借搬家的机会大肆敛财,这在诸多国家里是很普遍的现象,绝非法国仅有。

经过朱慈烺批准,被发配矿场的蛀虫及其家眷及仆人的总数达到二十万之多。

对此,朱慈烺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某些人天生就没有抵抗鱼饵的免疫力。

哪怕让这种人看一眼银行对满银币的柜台,这些人都会想方设法捞到这么多钱。

一天不捞就算亏!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人跟小偷是同行!

也有蛀虫比较少的,譬如瑞典,财务收入净值CSJ不高的原因就是瑞典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本来荷兰的人口也很少,但荷兰是通过海上贸易发家致富的,跟瑞典利用战争手段来扩大版图是两个路子。

荷兰为了迅速从新本土吸取营养,可以从荷属印度直接海运土著过来。

也能利用连通云南与荷属印度的铁路,经大明藩国运抵新本土。

由于商船数量不相上下,而人口却更少,加之普通荷兰船主也发挥了极大的热情和力量。

利用南方比邻南洋、倭国、普鲁士等多国的地理优势,使得荷兰比法国恢复国力的速度更快。

偏居一隅的瑞典实际上也就成了原西方诸国里,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国家了。

各国的财务收入净值一经公布,果然刺激到了卡尔十一世。

他本不想太过暴露本国的实力,万万没想到大家都这么不要脸。

尤其是奥斯曼帝国与印加帝国,财务收入净值居然都超过十亿银币。

几乎是瑞典CSJ的八倍以上,等于说瑞带你被这两个对手给甩飞了……

尽管法国、荷兰、普鲁士三国加起来都没有奥斯曼帝国或印加帝国之一的CSJ高,但他们三国是搬家了的,瑞典根本没动地方。

就算将瑞典的财务收入净值提高一倍,而将奥斯曼帝国或印加帝国的CSJ降低一半,双方的差距仍然查了一个甚至两个档次。

没有这份信息,卡尔十一世就想不到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如此迅猛。

这也四有原因的,早在搬家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就告诉两个小伙伴了。

大明在搬新家之后,需要大量的成品油、硝石、铜锭,不管是易货还是现金,只要大明能拿得出来的,都可以交易。

成品油是为了给农户的拖拉机补充燃料,必须确保前三年的春耕。

硝石是为了开采之前封存的矿山,并且扩大现有矿场的开采规模。

铜锭则是增加机床与机械的数量,尽快恢复新本土的工业产能。

刚好可以向这两个盟友国家大量进口这三样东西,大家互利互、各取所需。

之前库存的商品,只要对方看得上眼的,小到袜子手套,大到航母、战列舰,一律以优惠价销售。

大明超市,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你买不到,朱慈烺也爱莫能助了……

一艘服役了二十几年的七级战列舰,在朱慈烺眼里还不如立刻换几十船柴油更实惠。

既然没有大规模的海战了,这种玩意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那就可以被处理掉了。

而且朱慈烺一点都不心疼,只要能在新本土站稳脚跟,以后还会给海军装备更好的主力舰。

前三年不干别的,就是确保粮食生产、工业产能恢复、疯狂开采矿山。

以大明新本土的体量,能将两个盟友的土特产消化一多半。

余下吃不了的部分,他们可以自己去找其他买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