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464章:瑞士投降

明末黑太子 第1464章:瑞士投降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作为瑞士元首的施密特从未感到如此紧张与焦虑过,尤其是四月一日这个时间,让他无法拒绝又不想见到。

这是明帝国发出最后通牒的截止日期,一旦逾期,明帝国以及所带领的联军就会向瑞士动武了。

然而不光是明帝国,奥斯曼帝国也向瑞士发出了最后通牒,这等于瑞士要独自抵挡这两个庞然大物的进攻。

单单面对明帝国就足够恐怖了,现在还要加上奥斯曼帝国。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叫“帝国”的就没有不可怕的……

而在此之前,这两个帝国刚刚联手消灭了神圣罗马帝国。

世界上少了一个帝国,可是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在蚕食掉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变得比以前更强大,也更危险了了。

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束没多久,明帝国便侵略了那不勒斯王国,一年之后又灭亡了罗马。

紧接着,瑞士便遭到了明帝国的军事威胁,奥斯曼帝国随即发难,让瑞士高层遭到了双重打击。

施密特是由七人议会推选出来的元首,任期三年,他没想到在自己的任期了,形势会急转直下,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瑞士与罗马的传统友谊,犹如罗马与那不勒斯王国的传统友谊一样长久而又珍贵。

可有了罗马的惨痛教训之后,瑞士的报纸已经不敢公然挑战明帝国的底线了。

之前《罗马日报》对明帝国一顿抨击,换来了三千架轰炸机对罗马城的连日空袭。

《瑞士日报》也这么干的话,伯尔尼恐怕也会遭此厄运的。

从罗马城逃回来的瑞士人说,以前罗马城以斗兽场为遗迹,现在整个罗马城都可以当作遗迹来对外展览了……

当年华沙城什么样,如今罗马城就是什么样!

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出来区别,因为二者都是由砖头瓦砾所组成的废墟!

罗马空军一天时间就被歼灭了一多半,彻底失去了制空权,从而被明帝国空军肆意揉躏。

以瑞士空军的估计,他们实在无法抵挡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联手进攻。

一千架战斗机,最多能坚持三天,这还是往乐观地说。

如果开展当天就全部起飞的话,恐怕最后返航的战斗机不会超过两百架。

与前盟友罗马的情况相类似,瑞士也没有战略纵深,敌机多半会跟着返航的己方战机,直至摧毁己方机场的一切装备。

瑞士空军也在机场周边部署了不少高射炮,可罗马空军的案例证明,这方法并不管用。

双方实力过于悬殊,除了战机低空攻击之外,对方还可以出动轰炸机进行高空投弹。

用地毯式轰炸的方式将整座机场变成一堆弹坑,更别说机场里停放的战机了。

同时也不能指望飞机工厂能够在战时继续生产战机,因为这里更是敌方的重要空袭目标。

在失去了本土工厂的补给之后,就需要依靠外援来帮助自己了。

然而随着神圣罗马帝国被灭,法国、荷兰、普鲁士都同意搬到东方世界。

欧洲地区留下的瑞典、黑森、威尼斯三国都是明帝国的盟友,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等国,还不如不提。

尤其是在年后,法国方面以各种理由拒绝瑞士求购战机、坦克、火炮的请求之后,让瑞士高层明白路易十四的态度了。

对方肯定是收了明帝国皇帝的巨大好处,这才不愿意在关键时刻帮助己方来抗击敌人的侵略。

可以说,瑞士为罗马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并未保全罗马。

罗马覆灭之后,瑞士又面临跟罗马同样的命运。

在罗马灭亡之际,上天并未显灵,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除了武装自保之外,不论是罗马还是瑞士,都指望上天能够显灵。

就算不能消灭明帝国,也要帮助自己力退强敌,否则仅凭一己之力,实在难以成功。

然而在罗马被灭的全过程中,上天均未表态,别说惊雷暴雨,就算下雨也只是小雨。

这点帮助够干嘛的呢?

明军战机在小雨天气下是可以起降,并实施攻击任务的。

如果阻止不了明军战机的空袭,那己方岂不是又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之前罗马就是获得了如此遭遇,本国的军力又抵挡不住明军的强势进攻。

最终在武力被敌人摧毁大半之后,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

瑞士现在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而且连雇佣兵都找不到。

周边国家没有一个愿意派兵助战的,私人雇佣兵团更是完全不接瑞士的订单。

既然来了就很难活着出去,那还干嘛去找死呢?

这是很多私人雇佣兵团的想法,而且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欧洲各地的私人雇佣兵团也是有圈子的,通过电话和电报,可以随时保持联系。

一旦出现自己吃不下的大单子,可以跟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分享蛋糕。

反过来,万一出现避之不及的客户,大家也能非常默契第保持一致。

眼下瑞士就成了他们根本不想接待的顾客,开价多少都不会接单。

除了个别得了绝症的之外,绝大部分雇佣兵都想在赚钱之后享受生活。

死人就不需要赚钱了,那还拼死拼活干嘛呢?

“诸位,明天凌晨就是最后通牒的截止日期,我们该如何回复明帝国呢?”

施密特是没招了,能联系的都联系了,能动员的都动员了,最后还是与敌人实力悬殊。

“我觉得谁也不想与他们为敌!”

要不是自己家产太多,法裔议员拉丰现在就不会坐在这里了,而是在里昂晒太阳了。

“之前罗马的态度比我们强硬,然而……”

同样是法裔议员的杜塞的看法与拉丰相似,只是他们之前是坚决支持罗马的。

“其他人呢?”

施密特真是后悔听了这两人此前的建议,他们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明帝国还不是会找自己这个元首来算账。

“如果战争会让一百万瑞士人丧命,让另外两百万瑞士人变成奴隶,那就太可怕了!”

德裔议员迈尔跟前两位一样,只说前半句,不提后半句,反正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听说罗马人要迁往山东,定居在一个城市里,不知道瑞士的未来会如何!”

另外法裔议员帕耶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想必大家都会担心过这方面。

“没人愿意去挖矿,也没人愿意去死!”

伦巴第裔议员孔蒂已经听得不耐烦了,一群老东西都在绕圈子,谁也不想先表态。

“说的是啊,我们都想好好活着!”

另一位伦巴第裔议员托内利直接说了句废话,在他看来,大家都在说废话,不差他这一句了。

“既然如此,为了不会逾期,干脆投票表决好了,大家是选择无条件投降,还是选择坚持抵抗,就用最终的票数来决定吧!注意,谁也不能弃权!”

施密特太了解这帮同僚了,最高议会是七个人,在不弃权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出现票数一样的情况。

经过一刻钟的抽烟与私下商议,投票结果是7-0!

大家都认为瑞士不能成为第二个罗马,起码现在投降的话,或许还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最重要的原因是所有人都担心自己无法获得教皇一样的待遇,一旦出现抵抗到底又被敌人俘获的情况。

万一明帝国坚持首恶必惩的原则,在战后处决所有高级议员,那不是自讨苦吃么?

恐怕全世界范围内,只有路易十四有这么大的面子,可以力保自己吧!

但是要给欧皇陛下多少好处,才能买下自己全家的性命啊?

在保护所有瑞士人安全的情况下,又能保护自己一家,这不是很好的选择么?

在四月一日零点之前,瑞士高层正式通知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双方,表示己方愿意无条件投降,希望能够获得从轻处理的待遇。

号称“欧洲刺猬”的瑞士居然一枪未开,就被吓得直接投降了?

这让张煌言有点难以置信,但确实是瑞士方面的回复。

根据昊菁皇帝的旨意,只要瑞士可以选择无条件投降,那么就可以获得全员特赦的待遇。

投降不涉及赔款,仅用于交换土地。

即明帝国用勘察加半岛(卡拉岛以南地区)来换取瑞士本土全境,往后瑞士人就可以定居在勘察加半岛。

半岛虽然偏北,但有西太平洋暖流和活火山的双重作用,半岛南部冬季并不寒冷,只有零下十几度。

而且半岛上的硫磺属于可再生资源,活火山群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大量硫磺,海产品亦是如此。

之前大明帝国的藩国崇国,便久居于此,而且子珉安居乐业,两地气候相近,将瑞士整体迁移过去,并无不妥之处。

如若不然,瑞士方面还可以选择去南美亚马孙丛林里生活,虽然常年气温三十度,且湿热,但无需购买棉衣……

第三个选择?

没了,就俩!

爱选不选!

不愿意选可以闭眼睛抽签!

勘察加半岛的总面积超过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瑞士所能获得约二十万平方公里,约为本土面积的五倍。

尽管气候不那么尽如人意,可是周边除了明帝国之外,也没有什么强国了,瑞士人迁过去的话,似乎也能适应当地的生活。

议员们实在无法想象已经在欧洲中部长期生活之后,还如何迁到湿热的南美去……

他们已经决定派人过去看看,自己就可以先在法国暂住一段时间。

等实地考察人员确定情况不错,再举家搬迁过去。

在四月五日上午九点整,施密特通过广播,向包括军队在内的全体瑞士人宣布了这一消息。

尽管不少人还抱着保家卫国,抵抗到底的心态,可毕竟都知道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实力绝非己方可以抵挡得了。

最终,在四月八日早上九点,施密特带着高级议员们,在瑞士与列支敦士登边境地区建立的临时营地与张煌言和奥军最高指挥官萨西签署正式的投降协议。

随后瑞士军队向明奥两军全部缴械,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确保所有瑞士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坚持抵抗者与制造矛盾者除外。

凡持有瑞士护照者,均可以携带个人物品,在明帝国的安排下,搭乘瑞士、奥斯曼、明帝国三方连通的铁路,前往勘察加定居。

若想要前往其他国家,明帝国也不会加以阻拦,并给予五十银币的路费。

凡决定定居勘察加的居珉,年满十五岁,均可以获得不小于一公顷的土地。

由驾驶执照,或从事采矿行业者,可免费申请前往明帝国矿区工作。

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八小时,每月收入不低于二十银币,收入全额免税,矿区包吃包住。

对很多瑞士底层人来说,在明帝国矿区工作的待遇,对他们也非常具有诱惑力了。

瑞士人之前去明帝国矿区工作的极少,去附近法国的阿尔萨斯矿区工作的人很多。

但在阿尔萨斯矿区监工和指导的法国工程师,多半都在明帝国矿区学习过。

他们对明帝国矿区的待遇自然了如指掌,所以瑞士籍矿工都早已得知明帝国矿区的待遇。

听说在矿区开卡车的司机,月薪至少达到二十银币。

如果会使用铲车的话,月薪至少翻倍,起码能赚四五十银币。

明帝国的矿区,开采规模越大,机械程度就越高,因为要创造规模效益。

昊菁皇帝让张煌言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瑞士青壮可以赚钱,但要被自己控制住。

像煤矿、铁矿、冶金、炼焦等都需要大量劳动力,黑人倒是很多,但更多的黑人智商欠费。

给他们充值补课,他们回头就都给就饭吃了,还不如罗刹矿工努力。

经过多年的报告,昊菁皇帝也就放弃培训黑人了,少量的聪明黑人自然能够脱颖而出。

在矿区,黑人基本上都从事最简单但工资最低的工作,难度大的几乎都由明人或者白人来完成。

不管是大明帝国境内的矿区是如此,法国境内的矿区也一样。

只是贵妇们对强壮的黑人保镖高看一眼,原因很简单,卖力肯干……

根据朝廷制定的计划,在年底之前,就需要将瑞士境内的所有土著全部清空。

然后将本土的百姓迁过来,将这里彻底本土化。

这里是欧洲的心脏地带,绝对不能出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