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439章:实力悬殊

明末黑太子 第1439章:实力悬殊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法国驻明帝国大使奥诺拉已经懵了,他万万没想到欧皇陛下会如此表态,就算不是他本人说的,也肯定是经过其允许,才能发布在报纸的头版的。

这是陛下心里过于虔诚,还是听从了某个白痴的建议呢?

要是自己在场,肯定不会同意这个决定的。

跟世界霸主为敌……

用明人的话说,这明显是脑子进水了!

尽管法国的总人口接近五千万,可是明帝国的人口是法国的八到十倍之巨!

法国的军事技术,很多都是从明帝国引进的,双方在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合作。

明帝国海军更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其实力相当于法国、荷兰、奥斯曼、印加海军之和,甚至可能要超过四国海军总和!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罗马,跟明帝国交恶能得到什么好处?

一船赎罪券么?

这次会面让奥诺拉觉得自己颜面扫地,因为明帝国皇帝应该是对此事生气了。

如果明帝国与法国的合作价值甚至不如罗马的话,那双方可能今后就没必要继续合作了。

对法国更加不利的是,在《法兰西日报》的那篇文章变成消息辐射全球之后,引发发了一连串的反应。

首先,奥斯曼帝国旗帜鲜明地支持明帝国在亚平宁半岛的军事行动,并表示在必要时刻,会给予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奥斯曼帝国是世界四强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明帝国、法国、印加,荷兰也只能排第五而已。

印加帝国随后也坚决支持明帝国,之前印加海军已经参加了远征丹麦的行动,如今再次参加远征那不勒斯王国的行动是毫无问题的。

波洛甚至已经着手重新组建远征舰队了,而且还宣布将会派遣不少于三个旅的部队进行登陆作战。

四强里有两个支持明帝国,这让法国的位置就显得很尴尬了。

之后波斯与暹罗两国也愿意援助明帝国,前者将会提供五千匹上等的波斯战马,后者则会送来成船的水果罐头。

尽管进入装甲时代之后,陆军对战马的需求已经不那么迫切了,可是亚平宁半岛中南部地区大部分都是山地,的确有适合骑兵作战的地形。

水果罐头则是前线士兵的最爱之一,只要可以保证质量,那么任何口味的水果罐头都是供不应求的。

对于小伙伴们的支持,朱慈烺很是欣慰,说明这些年撒出去的狗粮没浪费。

暂时还不用他们出兵协助,只需要提供后勤支援就行了。

与其让奥斯曼出兵,倒不如请其提供一些干果和成品油。

参战兵力越多,对后勤造成的压力就越大,朱慈烺也不希望联军部队变成华伦斯坦的蝗虫大军。

对当地的扫荡是必须的,但东西不能乱吃,否则不用土著们发动偷袭,联军士兵就变成造粪机器了……

军粮从第聂伯河平原地区就能运抵战区,其他食品,譬如干果、水果、肉类、海鲜,以及成品油,那就得依靠小伙伴们提供了。

这下好了,总算是分工明确了,而且不会给小伙伴们造成太大的负担,大明会以高于成本价进行采购的。

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能群殴,谁特么单挑啊?

朱慈烺就想看看真的打起来,到底谁敢明目张胆的帮助罗马!

进入一月份之后,压力就来到了法国一边,路易十四没想到报纸上的文章会让自己的老朋友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他可是对明帝国准备进行总动员完全没准备,更不想真的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真的有错,那肯定是罗马那群白痴的责任,跟自己完全无关!

到目前为止,法兰西帝国与明帝国的合作应该算是顺畅且令人满意的。

双方的换地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路易十四也不希望看到因为罗马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无法弥合的裂痕,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之前的文章,最多只是处于同情,仅此而已。

真让法国为罗马冲锋陷阵,死伤数万,甚至数十万人,这是路易十四无法接受的结果。

与明帝国开战,死人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费钱,法国好不容易才从欧战里缓过来。

又卷入亚平宁半岛争端的话,距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了,下场不会比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分支好多少。

现在西班牙王室正带着残部在刚果丛林里厮混呢,这就是得罪明帝国的下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路易十四还不想去西非的丛林里度过余生……

对于世界霸主的宝座,路易十四不是没有惦记过,而且是经常惦记。

但是鉴于明帝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与军事,他也就是想想罢了。

照目前的情况,法国能保住世界第二就殊为不易了。

不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印加帝国,都在快马加鞭地在后面穷追不舍。

法国在综合国力上的领先优势是微乎其微的,印加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在财务收入方面,早已超过了法国。

奥斯曼帝国在石油开采与化工方面,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印加帝国在金属资源开采与冶炼方面,也成为了本行业的世界第一。

不但如此,两国正通过明帝国对其的帮助,实现军事技术的现代化。

具体来说,就是引进相关基数,在本国的工厂里制造坦克、飞机、火炮,甚至战列舰!

法国要不是一直以来都与明帝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较为均衡,如今早就被严重偏科的两国给超越了。

最让路易十四嫉妒的是,印加帝国在南美洲没有敌人,不算荷属南美那一小块的话,几乎与明帝国瓜分了整个南美洲。

本身就很强大,加上有明帝国的大力扶持,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可以用全部财务收入来发展本国经济,并采购先进武器装备。

打仗,特别是大规模战争是最烧钱的,这方面的问题,印加帝国是完全没有的。

只要不卷入大规模战争,哪怕年年采购主力舰,印加帝国也是负担得起的。

还有一个法国无法比拟的原因,那就是印加帝国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印加人。

白人聚居区只是在拉普拉塔平原地区,这是非常便于管理的,也能增加本珉族的凝聚力。

法国则不然,除了法兰西人之外,通过历次战争,还吸收了部分英国人、西班牙人、德意志人,以及东南大区的伦巴第人。

这还不算几百万黑奴,现在估计已经有一千万了,未来黑人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人口比例如此杂乱,就跟明帝国的一道菜——乱炖差不多,这是印加帝国根本没有的问题。

明帝国虽然也吸收了大量的黑奴、草原人,甚至还生了不少混血儿,然而主体珉族的数量依旧占绝大多数,根本动瑶不了其国本。

这就是主体珉族的巨大好处,可以不断同化其他珉族,增强自身实力。

在路易十四的力主下,法国也正在努力这么做,不过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收到成效。

现在与明帝国开战的话,非得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法兰西帝国给打散架子不可。

法兰西帝国与明帝国在人力、财力、军力三方面,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根据柯尔贝的估计,明帝国的综合国力相当于六到八个法国。

这还是乐观估计,不乐观的估计,柯尔贝就不说了……

尽管如此,法军高层依然做了一个推演。

那就是法国、荷兰、普鲁士、瑞典、瑞士、罗马、威尼斯、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沙俄、波立、神圣罗马帝国,对抗明帝国、印加、奥斯曼、倭国、泡菜、暹罗、波斯。

沙俄、波立、神圣罗马帝国三方经营不存在了,但可以跟英国与西班牙一样,用残部来增加己方阵营的实力。

结论是如果双方在欧洲开战,己方阵营还是有很大取胜机会的。

反之,获胜的希望就比较小了。

在欧洲之外作战,那就要依靠海军舰队了。

在这方面,法国、荷兰、瑞典、普鲁士、威尼斯等国即使组成的联合舰队,恐怕也很难战胜拥有大量航空母舰的明帝国海军。

航空母舰如今已经超过了战列舰,成为海军战斗力最强的主力舰。

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明帝国海军已经拥有不下二十艘航空母舰,同时还服役了同样数量的两栖攻击舰。

欧洲联合舰队所拥有的航空母舰总数也不到十艘,舰载机部队更是刚刚成型,还没获得多少实战经验。

相反,明帝国海军已经在对丹麦的战争中锻炼了舰载机部队,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这是欧洲联合舰队所无法比拟的。

根据情报显示,明帝国海军还在继续采购大型航空母舰,排水量至少在三万吨左右,未来十年装备的数量不会低于十艘。

同期,欧洲各国服役的航母总数也不会超过十艘,而且肯定不会都是大型航母,最多只有两三艘同级舰,其他都是排水量不到两万吨的小型航母。

这就意味着在十年之后,双方在航空母舰方面的差距将会被进一步拉大,大到己方根本无法与明帝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作战。

而且明帝国还在大力扶持印加海军与奥斯曼海军,帮助其组建航母战斗群,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并不算是濒临大洋,所以组建航母战斗群的兴趣不是很大,其海军更重视采购战列舰。

印加帝国则不然,坐拥两洋优势,其海军不论对新式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包括两栖攻击舰,都有浓厚的兴趣。

法国海军对印加海军的预估是在目前拥有两艘大型航母的基础上,未来十年还会至少采购两艘大型航母,从而形成四个航母战斗群。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印加海军的实力,将会直接追平法国海军!

这还不算最可怕的,印加皇帝波洛此前已经公开宣布,在二十年之内,组建一支八八舰队。

即以八艘新式战列舰与八艘大型航母所组成的强大舰队,以确保印加帝国的海上运输线的绝对安全。

新式战列舰就是七级(国王)以上的战列舰,不光排水量大,主炮口径和威力也非同小可,安装了新式锅炉,使得航速更快,续航力更大。

假设现在印加海军拥有四艘战列舰和两艘航母,奥斯曼海军拥有四艘战列舰和一艘航母。

加上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总和就是二十八艘战列舰和二十三艘航空母舰。

相比之下,法荷普瑞四国联合舰队,主力舰的数量是十五艘战列舰与四艘航空母舰。

如果奥斯曼与印加都不派遣舰队支援明帝国的话,在欧洲本土,有陆基飞机保护,欧洲联合舰队还是可以与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进行战略决战的。

至于陆战,欧洲诸国可以动员三百万左右的兵力,配合一万辆坦克,倒是可以抗衡来势汹汹的明帝国的陆军。

关键在于空战的结果,一旦被对方夺取制空权,那么陆军的坦克便会沦为敌机的活靶子了。

由于单发的“火烈鸟”与双发的“黑脚信天翁”的制造成本都远超“信天翁”战斗机,使得诸国空军采购新型战机的数量都很有限。

尤其是在欧战结束之后,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军费开支被骤然降低,采购先进武器的数量自然也被大幅度的削减。

法国空军也不例外,除了一百余架“火烈鸟”与数量差不多的“黑脚信天翁”之外。

余下就是自行研发的单引擎的“隼”式与双引擎的“鹰”式战机,前者装备超过八百架,后者也有近五百架服役。

不过实战证明,刨去神圣罗马帝国飞行员的素质因素,不论是“隼”式还是“鹰”式,其性能都不如明帝国的战机。

法国空军估计明帝国空军拥有近五千架“火烈鸟”以及同样数量的“黑脚信天翁”,加起来近万架之多。

尽管这么多战机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部署,但一旦欧洲有事,明帝国还是可以调集五千架以上的战机部署到东欧地区的。

这还不算最为壮观的轰炸机部队,明帝国空军所装备的重型轰炸机也超过五千架,是全世界唯一一支能够发动千机轰炸的空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