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391章:折戟雨季

明末黑太子 第1391章:折戟雨季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到六月一日时,明倭联军已经占领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波西米亚,原属于波立的地盘也悉数被吃掉

在奥斯曼军队的配合下,双方合力瓜分了摩拉维亚,奥地利除了境内的几座大城市之外,基本上都已经插上了奥斯曼帝国的旗帜。

位于德意志东部的萨克森选侯国更是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约瑟夫皇储派出的二十万野战部队,连同各地的约一百万守军,仍在做着垂死挣扎。

大明帝国空军也不会留有丝毫的怜悯之情,德累斯顿、开姆尼茨、莱比锡、哈雷、马格德堡、路德城等主要城市,都已经在地毯式轰炸中变成废墟了。

算上被击落、迫降、重伤的部分,空军为此损失了近五百架“大力神”轰炸机,但毫无疑问,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是非常值得的。

由于在战斗中已经先后折损了超过五十万兵力,萨克森选侯国凭借自身军力已经无法阻止联军的进攻了。

即使十万帝国部队前来支援,与萨克森选侯国的残兵败将们并肩作战,在没有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也难以挽回颓势了。

为了力保萨克森选侯国,约瑟夫皇储先后派出了近五百架“信天翁”、一百四十五架“隼”式和二十架“鹰”式战斗机,以及超过五百辆坦克。

最终,这些武器都跟派去的士兵一样,没几个能凯旋而归,即便是回来的,也多半是落荒而逃的败兵。

现在原波立地区损失了三十万人,而后在萨克森损失了十万人,又在波西米亚损失了三十万人,摩拉维亚的十万人也回不来了。

光是为了在东线抵御黄皮猴子的入侵,帝国便已经消耗了八十万大军。

而在南线,奥地利境内的四十万人也已经有近半死伤,或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余下的都跟巴伐利亚选侯国的守军一样,在追杀四处乱窜的鞑靼骑兵……

在过去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帝国已经打没了一百万士兵。

好在总算是见到了夏季即将到来的希望了,只要再继续坚守半个月。

等气温上升之后,疫病便可以爆发了!

这事以前不是约瑟夫皇储说了算,但现在可以控制了。

因为约瑟夫已经下令,让各地守军用石灰储存一些尸体。

其目的就很明确了,只要战局拖到盛夏时节,便可以使用这种超级武器了!

当年檬古人就是这么祸害欧洲各国的,如今便要将这招还给黄皮猴子!

对于使用这个战术,约瑟夫没有感到丝毫的不适,反而认为这是在为祖先们复仇!

黄皮猴子害怕疫病,这已经在上次的战争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抓住对方的这个致命弱点,好好利用一番,帝国便可以战胜敌人了!

这就是约瑟夫建议父亲利奥波德抵抗到底的信心来源,而且已经成功过一次了。

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说不定还会有第三次和第四次!

当然,次数不会过多,约瑟夫相信只要帝国能够击败黄皮猴子五次。

对方就应该没有消灭己方的决心和勇气了,接下来就可以谈谈巨额赔偿的事情了……

鉴于黄皮猴子非常有钱,约瑟夫认为赔款可以为一次支付七十亿银币,或分三期支付一百亿银币,附加价值五十亿银币的商品。

必须将俘虏的帝国的平珉和军人全部释放,而且还要附带赔偿给帝国一千万吨粮食。

赔偿给己方十艘战列舰、二十艘巡洋舰、五十艘驱逐舰,舰龄均不得超过十年。

还有一点,双方边界要定在第一次战争爆发之前。

对方必须退出丹麦,将该国还给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六世,并释放其本人、全部王室成员以及丹麦平珉和军人。

再就是赔偿丹麦十亿银币和一百万吨粮食,附加赔偿给对方四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二十艘驱逐舰,舰龄不得超过十年,这样才算公平合理。

约瑟夫皇储丝毫没有感到这份和平协议有任何的不妥之处,反而觉得这刚好证明了己方的诚意,而且届时己方已经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由不得黄皮猴子拒绝。

至于眼下,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持续迟滞黄皮猴子的进攻,但约瑟夫相信只要事在人为,终究是可以想出办法的。

上次战争很多人就在前期帝国损失过大之后持悲观立场,认为帝国已经不行了,还是割地求和,甚至向黄皮猴子投降好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疫病爆发让黄皮猴子避之不及,撤退的速度比进攻的速度还快,让帝国上下都惊诧不已。

既然上天已经开始保佑帝国了,现在大家为什么不能相信奇迹再次发生呢?

然而这次约瑟夫没等来高温,等来的是连绵不断的降雨!

从六月初开始,中欧地区便进入了持续降雨阶段。

由于河水暴涨,堤坝崩溃,使得平原上的很多村庄也泡在了一片汪洋之中。

铁路的部分路段被洪水冲毁,被泥石流所阻断的公路更是需要重新修缮才能通车。

空军暂时无法提供有力支援,随着后勤补给的消失,明倭联军的攻势也陡然陷入停滞状态。

到底是立即撤退还是原地防御,这是总司令张煌言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某尊师倒是看得开,该打就打,无需手下留情,该撤就撤,无需犹疑恋战!

再不跑的话,一旦天气无法好转,这一字长蛇阵就可能全被淹了。

当个别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一尺之后,联军将领们就知道情况不妙了。

带着所部尽量向高地撤退,绝对不能被泡在水里,否则即使雨停了,士兵也会丧失战斗力。

当各部收到撤退的命令之后,将领们尽管心有不甘,也要服从命令,毕竟洪水和泥石流可不是开玩笑的。

部队遭遇自然灾害的话,给己方所造成的损失可是比遭遇十万敌人要大多了。

趁着车辆还有燃料,选择走为上不失为一条出路。

这次跟上次撤退的原因不同,可总的来说仍旧是虎头蛇尾。

说出去让人笑话,但将士们能活着从战场撤下来,便已经算是一种胜利了。

出现故障,暂时无法修好的车辆与战机,连同已经受潮的弹药,一起引爆。

炸成啥样算啥样,联军官兵也不指望己方再次打回来之后还能用上这些玩意。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扔掉的重武器就包括超过五千辆重卡、皮卡、越野车,三百多辆坦克,四百多辆装甲车,上千架战机和直升机。

这些装备多半已经变成了器官捐献者,将自己身上的零部件提供给了其他同型号的武器。

等被引爆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被维修兵给拆成了空壳了,即便被敌人缴获了,也不用派上大用场了。

昊菁皇帝不是没考虑过在中欧地区维持一支规模超过五十万的作战部队,毕竟此时敌方比己方更加困难。

但这样会烧掉很多钱,来年是啥情况还不得而知,最划算的办法就是先撤回到布列斯特要塞等出发地。

消灭神圣罗马帝国的计划是不会改变的,大不了发动第三次讨伐!

反之时间越长,大明帝国对神圣罗马帝国的优势就越大。

下次,便可以考虑使用弹道导弹来摧毁城内的敌人了……

就在约瑟夫盼望奇迹到来之际,奇迹真的又发生了!

前线的报告起初让他不敢相信,但随着侦察的深入,各部派出的小股部队均发现黄皮猴子不见踪影了。

之前是不相信己方能抵挡住黄皮猴子的攻势,现在是不相信己方能击败黄皮猴子而获得胜利……

消息传到慕尼黑等城市,帝国上下自然是欢声雷动,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大家都在庆幸再次击退了黄皮猴子。

当然,丹麦方向上的黄皮猴子还没撤退!

雨水再大,对海军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内河水位上涨的话,舰队里排水量较小的战舰还能逆流而上。

联军不从丹麦撤军,便意味着大明海军、郑成功的舰队以及印加舰队都不会走。

之前被俘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六世与其妻索菲王后,还有一堆王室成员也不可能被释放了。

实际上,他们已经被转运到了鲜卑利亚的某块土地上,与前安南皇帝黎维禟做邻居了,岂不是其乐融融?

与后者不同,如若欧洲有元首愿意为克里斯蒂安六世保释的话,昊菁皇帝也是可以酌情将其释放的。

当然不是看对方的面子,看对方的出价!

一个银币都不想掏,就想让克里斯蒂安六世获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克里斯蒂安六世一人一千万银币,其他成员,包括王后索菲在内,价值一千万。

全员总价两千万,不打折!

出得起就出,出不起就别磨叽了!

比起利奥波德父子的悬赏金额,这价钱一点都不高,昊菁皇帝也没打算降价促销……

尽管又损失了约四五百万人口之后,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但约瑟夫皇储仍然将这次胜利视为一次决定性的丰功伟绩,必将被载入史册!

原波立地区,以及摩拉维亚和半个波西米亚,经此一战之后,几乎都沦为了无人区。

奥地利的情况下也没好到哪去,除了几座主要城市之外,其他敌方的人口都被奥斯曼军队给掠走了。

德意志中南部倒是稍微好一些,但参照的是其他被敌人所劫掠的地方,完全无法与黑森公国相比。

神圣罗马帝国的总人口也进一步下降至不到七百万,可能黄皮猴子再发动一次进攻,帝国就会只剩下一副躯壳了……

在东线的压力骤然消失之后,南线作战的奥斯曼军队似乎也得到了消息,其主力已经撤回到匈牙利了。

随之而来的是路易十四、威廉三世、卡尔十一世、小腓特烈等元首发来的贺电,恭喜利奥波德父子赢得了第二次对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双重胜利!

这些元首或多或少都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但他们在看到利奥波德父子堪称如有神助的表现之后,也不得不在大面上表示一下。

该援助的武器装备和粮食及药品都不会差,只要神圣罗马帝国还能坚持一天,他们的援助就不会停……

路易十四活了一把年纪,当然不是被利奥波德父子敲诈勒索的冤大头。

在指示陆军和空军部将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送给对方的同时,迫切想知道明帝国的伤亡情况。

对方伤亡兵力不是很大的话,那就说明是主动撤退,也从间接证明这很可能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撤退。

至于约瑟夫在报纸上宣称的战果,路易十四认为这跟手下放屁没多大区别……

歼敌五十万!

傻子才会相信!

潜伏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法国特工传回来的情报显示,明倭联军至少劫掠走了三百万人口。

结合自己那位东方世界的老朋友从不吃亏的秉性,路易十四认为这个推断还是比较靠谱的!

一个奴隶矿工贡献一百银币的劳动成果,三百万人就是三亿银币,这次行动的军费开支不就出来了么?

老朋友这次不但不会赔本,说不定还会赚点。

想想自己在东部边境部署的军队,路易十四不禁郁闷起来……

背后捅一刀,自己在面子上过不去。

不这么干的话,又觉得里子上吃亏。

总不能让法国海军去进攻丹麦吧?

现在路易十四就希望看到一份关系如何在神圣罗马帝国与明帝国的战争中获得收益的计划!

第一次没占到便宜!

第二次还没占到便宜!

如果还能遇到第三次,那务必要先占了再说了!

表面上可以用神圣罗马帝国来消耗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看似是个挺不错的战略。

实际上那两家通过俘虏,可以逐渐填补战争开支,这是路易十四无法接受的结果。

直接出兵帮助神圣罗马帝国的话,法国三军又够呛是那两家的对手。

即便联合荷兰、瑞典、瑞士、威尼斯等国,获胜几率也不是很大。

更何况其他元首是否会参加这项行动,搞不好某些人还会加以破坏。

万不得已,法兰西帝国是不会向明帝国开战的……

打赢也是惨胜,而且仅仅将对方的军力逐出东欧,仅此而已。

至于赔款之类的,想都不用想,那是不可能得到的。

那位老朋友用几十亿银币,还不如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