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431章:同进同退

明末黑太子 第431章:同进同退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郑居箱满以为己部人多势众,可以凭借兵力优势涤荡红夷马卒,万万没想到对方的战力居然如此凶悍,非但未能聚歼这股敌军,还被对方给重创了。

所部参战马卒供计一百零五骑,战后就跑回来二十二骑,其余要么当场战死,要么在负伤之后拓路而逃,进而与本队脱节了。

一战就损失了八成手下,红夷马卒给郑居箱的震撼可想而知,他身为带队的主将也负了伤,胳膊被敌军的铁剑刺穿,好在只是皮肉伤,没有触及骨头,包敷药扎就不会有大碍。

但让郑居箱心有不甘的是,他们损失了这么多人马,在撤退之时,他回头张望,红夷马队居然还剩下十余骑,真是让郑居箱惊愕不已。

这意味着对方也就折损了三成人马而已,己方八十骑换红夷不足十骑,这交换比实在是过于悬殊了,当成买卖做的话就是亏大了。

经此一役,郑居箱总算明白红夷能够横行东番的原因所在了,对方若是有数余骑,每骑皆如此凶悍,当真可以在岛上所向披靡。

想必那叱咤风云的东虏铁骑也不过如此吧,或许还不如红夷马卒强悍,起码红夷使用鸟铳来攻击是非常犀利的,完全令己方防不胜防。

由于残部兵力过少,郑居箱连反扑都做不到了,所幸红夷也是兵力很少,根本无力追击,他只能带着败退下来的马卒北上与郑鸣郢所率的中军汇合。

郑居箱本想旗开得胜,结果却恰恰相反,残部归来已经无法遮掩战况,只得硬着头皮将遭遇转述给郑鸣郢。

“无妨!带我亲自会他一会!”

郑鸣郢听了战况汇报,也没有当中训斥自家兄弟。经过数年之前的较量,郑氏已知红夷善于海战。

而其陆战凶悍只是大家道听途说,究竟战力如何,还要真刀真枪地试一试才会了然于胸,今番便是机会。

郑鸣郢认为红夷凭借战马优势加之己方不谙其战法,这才能够战而胜之,若等自己了解透彻之后,红夷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而且己方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红夷战力再高,仅凭数百人,也是螳臂挡车,难以对抗大军的进攻。

郑鸣郢还决定暂时不让虎大威派来的迫击炮营参战,他要让朝廷的将领们看看郑军即便没有他们的那个破铁桶,照样打得赢红夷。

若是五千士卒还收拾不了五百红夷,岂不说明自家兵马孱弱,还不如那些贻害中原的流寇了么?

“传我将令,全军速速南下,寻歼红夷主力!”

刨去调拨给郭怀一的五百人,郑鸣郢手里尚有两千五百人,仍旧对红夷有五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只要己方稳扎稳打,红夷就不可能有扭转乾坤的机会。

之前的受挫皆因郑居箱轻敌所致,在阵战方面,郑鸣郢觉得己方握有极大的胜算,只要红夷选择与己方对战,那就是自取灭亡。

“……少校先生,我部在刚刚的战斗中,击毙了四十二名明军士兵,令击伤约五六十人,余下数十名敌军骑兵被击溃。己部阵亡三人,受伤十一人。”

作为一名打了胜仗的指挥官,里德马赫尔中尉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将战果适当地夸大一下,而且牵回来的战马以及其他战利品已经可以证明自己所述的内容真伪了。

马赫尔中尉对郑一官的海盗大模大样地上岸作战有些轻蔑,不过还是非常认真地与敌军交战,丝毫不敢大意,事实也跟他设想的差不多,这些骑马的海盗根本就不懂战术。

要不是他的兵力太少,甚至可以在击退海盗骑兵之后,对其发动反击战,一次歼灭近百个海盗骑兵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兵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能够大获全胜,而且己方的损失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那就算是非常成功了,马赫尔中尉也对这样的结果表示满意。

“很好,面对兵力数倍于你们的敌军,你们打得非常英勇,而且损失轻微,我由衷的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会亲自向扬森上校汇报,并替你们向勃尔格长官请功!”

觉得到被郑一官的海盗军团逼到了悬崖边上的西姆维特少校居然听说手下的骑兵部队大败郑军的前锋,立刻大为欣喜,这可是一个能够提振部队士气的好消息。

通过第一次陆上交锋来判断,郑军的战力,起码骑兵部队的战斗力应该不是很高,在五六倍的兵力优势的前提下,非但没有打赢,还被马赫尔中尉的部队打得一败涂地。

这说明要么该部的指挥官是个酒囊饭袋,要么上岛的骑兵部队都不会作战,或许是因为根本就没参加什么像样的战斗吧。

照此推断,说不定己部还真有击败当面敌军的可能,但仍然要在极大兵力劣势的前提下与郑军作战,必须非常小心才行,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马赫尔中尉所部赢得的这场胜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西姆维特少校对此非常清楚,他可不是容易轻敌的莽撞白痴。

之前他只是想要保存己部实力,好趁机渡过窄峡,返回大员岛。不过在白天貌似很难实现,只能等到入夜之后寻觅机会。

通过马赫尔中尉所报告的战果,再结合侦察兵探来的情报,维特少校认为只有重创敌军,他们才能获得喘息的机会,否则迟早要被这股敌军给吃掉。

“我们先离开岸边,路上把粮食扔掉一部分,带着这么多粮食,我们根本无法快速行军,水果都分发给士兵,避免长时间作战导致营养缺失而得坏血病!”

在简单思考过后,维特少校便将自己的决定变成了命令,要摆脱敌军追击就要轻装前行,而且还要保证士兵的体力,尽可能减少生病的可能。

粮食只带少部分就行了,一部分作为伏击敌军的诱饵,另一部分带不走的干脆就烧掉。水果倒是可以分发到每个人手里,边走边吃就行了。

果皮肯定会留下痕迹,不过两百余人行军,想要做到毫无踪迹是不可能的。如果对方带有猎犬,那就完全有把握追击上来。

所有行军与作战之外的物资都是累赘,为了能够活下来,维特少校只能下令所部官兵把能扔的都扔掉。

由于人数很少,整支部队行动起来非常迅捷,在十分钟之内便准备就绪,开始向内陆进发。

原本用来运粮的部分马车现在被装上了行动不便的伤员,好让他们跟随部队转进他地,个人不便携带的装备也可以放在马车上,会骑马的士兵可以搭乘俘获来的郑军战马。

维特少校要让他的士兵减少负重,最大限度地提高行军速度,起码要超过敌军,这样才能掌握机动性上的优势,这也是他们目前唯一能够握有的优势了。

通过之前的观察,维特少校和手下的几个连长均认定郑军送上岸的战马不多,不可能保障一支规模庞大,起码有五六百人的骑兵部队作战需要。

马赫尔中尉击溃的这支骑兵部队极有可能是对方的骑兵主力,郑军最多还有一支规模在两百人左右的骑兵部队而已。

在得知初战失败的消息之后,想必登岛郑军的将领也不会将余下宝贵的骑兵轻易投入作战了。

所以维特少校主观地认为只要己方步兵的行军速度能够超过郑军步兵就足够了,郑军骑兵要是脱离步兵的掩护,单独冲上来,他的部队并不害怕与其交锋。

对于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海盗骑兵,光是马赫尔中尉用二十余名骑兵就能击溃对方上百人之多,如果配合步兵作战,说不定就会一举歼灭郑军的大部分骑兵了。

“该死的海盗!”

“该死的郑一官!”

“该死的福尔摩沙!”

这里风景如画,是个度假的好地方,让荷军官兵唯一不习惯的就是本地的气候了,即使他们来了很久,也没有完全适应,什么都不干就会汗流浃背,行军作战自然更是辛苦。

现在多了郑一官和他的海盗军团,众人自然不会身心愉悦,只能再击败来犯之敌后,再好好庆祝一番,眼下就要尽快转移,避免被海盗们团团包围。

维特少校的计划是利用己部的速度优势,先行进入内陆,最好能够迂回到这股敌军的侧翼。

如果有机会,要么对其实施偷袭,使其发生混乱。要么从其防御薄弱之处穿过,返回大员岛。

他不想长期留在福尔摩沙岛,但假如情况不允许,也就不得不呆在这里了,一切都取决于接下来的战况。

要是能连胜三场,情况或许会大为改观,变得对己部有利。否则,就要带着手下疲于奔命,被一大群海盗撵得跟野狗一样被悲惨。

郑军在早上就登陆了,这样使得今天的作战时间会很长,因为正好是盛夏,太阳落山的时间很长。

面对大股敌军与这样的气候和时间,维特少校只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而且还得随机应变才能涉险过关。

没人知道明天会怎样,他们这两百多人,尤其是普通士兵,只能尽量努力活过今天,等明天的太阳升起来再说明天的事情。

“报~!我军左前方发现敌军踪迹,估计不下百人!”

“好!传我将令,全军速速进发,追击红夷,定要将其歼灭!”

负责大军左翼安全的郑广英得到来报,便顿时高兴起来,尽管三叔郑鸣郢是登岛大军的主帅,不过事急从权,战机稍纵即逝,这时候就无需上报了。

“广英,还是先行报与你三叔吧!”

同行的郭怀一可不想让这孩子有个闪失,那就没法向郑鸣郢交代了,一旦出事,自己更是无颜再见其父郑芝鹏了。

“郭叔为何如此谨慎?莫非惧怕那红夷不成?我虽未曾与红夷交锋,多少也知晓其善用火器,如今你我二部兵马高达一千五百人,而红夷之兵不足四五百,如此大好情况,怎能放虎归山?”

郑广英对红夷的了解只是皮毛,还不如郑鸣郢与郭怀一了解得多,跟郑家的大多数将领一样,轻敌是在所难免的。不过仗着己部人多势众,根本就不怕打败仗。

在郑广英看来,自己用三个兵换红夷一个兵还不行?

这要是还打不赢的话,他就回老家,从今往后好好念书算了!

“……好吧,不过还得小心一些,我率部在前方探路,你率大队人马跟进,万一遇伏,你我二部也好互为倚仗,使红夷无法得逞!”

郭怀一嘴上不愿意让郑广英孤军冒进,可心里也想立功,就同意了这个侄子的看法。

“郭叔这话说的,难不成还怕我抢了首功不成?”

之前他们也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枪声,不过很快就平息了,再无动静了,郑广英觉得那是己方前锋与负责断后的红夷交手了。

不过红夷跑到自己眼前,多半是被他部赶过来的,这样正好可以捡现成的,但郭怀一执意要在前面挡路,让郑广英很是不悦。

对于郭怀一的为人,郑广英还是很放心的,但作为郑氏的家将,说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拿首功的话,起码要一人一半才行,决计不能轻易让出去。

“红夷凶悍,广英不可不防,倘若我部遇袭,你部也好即使救援!”

郭怀一在岛上潜伏了一段时间,之前通过镇海伯所持有的太子爷赐予的情报,也了解了一些内情,是知道红夷的厉害的。

他们虽然不是荷兰正规军,可是在作战方面却比正规军还要厉害,因为很多都是经过过欧陆烽火的雇佣兵,杀人不眨眼不说,打仗能力完全不逊色于关外的鞑子。

这个侄子是他看着长大的,还是郑芝鹏的长子,万万不能出事。听他的口气,完全不把红夷放在眼里,自古骄兵必败,多半要坏事,所以郭怀一才会如此担心。

“呵呵,郭叔言重了,眼下红夷面对我大军,只怕跑路还来不及,那还有心思与我军交锋?好了,郭叔的好意,小侄心领了,你我二部同进同退,这总可以了吧?”

郑广英不想让郭怀一抢攻,也担心自己没经验导致部曲损失惨重,甚至失败,所以就退了一步,做了一个这种的方案。

“如此也好!红夷狡诈凶悍,广英当须多加小心!”

郭怀一见状也不愿再争执下去了,以免叔侄不和,导致士气低靡,不利于今后的作战,便同意了郑广英的建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