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322章:扎根巴西

明末黑太子 第1322章:扎根巴西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印加帝国的矿区早已实现了机械化运输,因为挖掘机没有如期研发如出来的缘故,目前只能用装载机,也就是铲车在炸点爆炸之后往卡车里装填矿石。xqqxs8.

但目前也算是够用了,科学院的初代挖掘机已经造出来了,只是还在实验阶段,没有量产,大概再过个三五年,等各项性能稳定之后,才能实现批量生产。

印加帝国最大的矿区埃斯康迪达拥有数千辆重型卡车在同时作业,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可是让波洛好不得意,这也是他最值得炫耀的地方。

所有车辆所使用的石油大部分来自明属圭亚那,因为开采较为容易。

相比之下,采自玻利维亚东部的石油,管线加上公路或铁路运输的总成本就比海运要高了。

采购明属南美的石油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朱慈烺早已跟波洛谈妥,双方以市场价易货,并不需要任何一方拿出真金白银。

波洛甚至连精铜都不需要提供,只要用硝石来充抵货款就行了,这对印加帝国自然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反过来,大明帝国也会从中受益,如今大明可是全球最大的军火贩子,每年采购的硝石都是以万吨级商船为单位来计算的。

圭亚那的成品油完全不需要运回本土,因为成本比奥斯曼提供的石油还要高。

大明用一艘二手战列舰,就能数千万桶石油。

光是刨去成本的差价部分,便足够本土人口用上一年的了。

为了增加战略备份,朱慈烺此前已经让次子着手开发位于加利福尼亚东部的一座巨型铜矿,储量达到五千万吨以上。

西马德雷省的布埃纳维斯塔铜矿的储量低一些,不过也约两千八百万吨,而且两座矿都是露天的,非常便于开采。

开发这两座巨型铜矿有利于从本土迁移过来的百姓定居,朱慈烺倒不是让百姓过来做苦工。

让奴隶去挖矿,百姓可以在矿上开车,或者在周边做餐饮等产业,这也是非常赚钱的,这点在草原矿区早已被证明过了。

两座铜矿可以轻松吸收十万名奴隶矿工,同时给大明百姓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仅能吸引移珉,又能提振当地经济,加速东地西部地区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世界铜业中心还是在印加帝国,这里不但储量巨大,而且产业链趋近于成熟。

该帝国就是利用这玩意飞速起家的,凭借储量优势,今后数百年都不会枯竭。

埃斯康迪达矿区的重型卡车往来穿梭,就跟一条条钢铁巨龙差不多。

不算硝石矿,光是铜矿,跟埃斯康迪达矿区开采规模差不多的就有五个之多,小一些的矿区则有一堆。

其中有两个大矿位于阿卡塔马沙漠里,全年几乎不会降雨,这也就意味着每天都可以开采。

矿区也忠实地执行了皇帝的命令,那就是人停、车停,然而开采不能停。

合同矿工每周可以休息一天,车辆也可以做到经常检修与维护。

采用了轮休方式之后,矿区每天都是一片无比繁忙、车水马龙的景象。

每矿均配备了按照定额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人手和车辆,目的就是为了轮换休息,同时不耽误采矿指标。

可以负责任地说,印加海军的每一艘铁甲舰,就是用一车车的矿石,乃至奴隶矿工的双手给换来的。

没人可怜奴隶矿工,因为他们要么是当初压榨印加人的白人,要么是当初依附白人的走狗,完全不值得同情。

末代印加皇帝哪怕交出了大量黄金,又同意接受洗礼,可到了最后,仍然被西班牙人处决了……

翻身的印加人都记得清清楚楚,除了拉普拉塔地区的白人农场主之外,其他地方的白人要么是女奴,要么就是矿工。

当初大明远征军占领整个墨西哥之后,将那些俘获的西班牙军队和其平珉,多半都送到了印加帝国这边来“享福”!

波洛也很明辨是非,凡是在秘鲁总督区效力过的军人,一旦被查出来,这辈子就别想离开矿区了……

残忍么?

一点都不残忍!

当初对方如何对待印加人!

如今波洛就怎么对待这些西班牙人!

顾问团的那些白皮女人,自然可以得到特殊待遇。

既然顾问们喜欢这种口味,波洛当然会网开一面,就当是做顺水人情了。

除了在本土有妻妾的人之外,很多顾问团的官兵都娶了西班牙美女为妻。

贪图对方的颜值与身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娘家人了。

对方一家都得指望自己才能过活,这可是能让自己过足了当大爷的瘾呢!

朱慈烺在利马时,也对顾问团上下进行了叮嘱,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绝对不允许出现反客为主的事情发生,否则所有参与者后果自负。

印加帝国就是替自己

^0^

挖矿的,朱慈烺还不打算亲自上阵抡铁锹。

出现攻击盟友的事情,也有损大明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威严。

谁打算当地主,大可以去哥伦比亚或者圭亚那。

那边除了驻军,定居的百姓几乎是凤毛麟角。

在南美北部地区,一千亩沃土足够养活一家子人了。

即便如此,本土的百姓们对迁移到南美的兴趣仍旧不是很大。

就算来东地,首选就是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西马德雷这三个省。

东海岸打了好一阵子广告,朱祥圳与一堆弟弟们还派了与自己有些关系的下人带着各自的家眷过去定居,这才算是没变成彻底的空地。

以至于朱慈烺抵达长滩之后,有不少儿子指责其兄长居然在移珉东海岸的问题上搞均摊……

朱慈烺听罢,认为次子做的倒是没错,因为实际情况就是需要如此行事。

当初登陆北美的大明远征军高达百余万,然而整数是倭军,王师是零头。

满打满算才二十多万,就算三十万,加上陆陆续续运过来的家眷,也就不到三百万。

这点人平铺到偌大的东地,恐怕一个镇子都匀不到十个人吧……

倒是可以搞军屯,但东地的情况不同于本土。

军屯就意味着驻军人口仍旧要被分散部署,一家一千亩,东地最后变成了一个超级地大农场。

屯田是可以让军属们吃饱喝足的,但距离朱祥圳自力更生的目标还很远。

你就算连年大丰收,也不能向也是连年大丰收的本土反向出口粮食啊???

想要提升东地的财务收入就两个简单可行的办法,一个是发展工业,另一个更直接,那就是挖矿。

商业也不是不能搞,前提是你的有足够多的定居者。

一个定居者只有百八十口的村子,商业能发达到哪去?

值得欣喜的是,长滩的经济倒算是发展起来了。

各种厂房与公司虽然规模不是很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朝廷每年还会给东地一笔补贴,朱慈烺也会给儿子们一笔钱,用来采购生活物资与生产设备。韆釺哾

银币就算了,东地这边缺钱倒是不假,但很多时候,你就是有一袋子钱,都不见能买到心仪的东西。

尤其是去印第安酋长那里买牛皮和牛肉,有钱根本不管用,人家就看你带了啥样的生活用品……

等到两座巨型铜矿开发之后,东地也不需要向朝廷上税,就彻底不缺钱了,还能出钱从本土采购海量的商品。

朱慈烺也明确要求次子,开发铜矿得来的钱,自己与一堆弟弟可留一成,其余九成必须用到安置百姓、发展经济等方面。

昊菁皇帝可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一堆儿子,在有铜矿作为钱包的情况下,加起来还不如波洛做得好。

印加帝国凭借一堆铜矿,直接起飞了。

东地若是在二十年之后还是这等模样,那某些人就别干了。

东地的铜矿虽不如印加帝国的数量多、储量大、开采时间久,但人口负担也很小。

人家那边好几千万人,你这边就不到一千万,就死活整不明白了,这不就是低能么?

如何安置百姓,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围剿白皮余孽。

朱慈烺早就制定好相关流程与内容,一堆儿子照着做就行了。

如今英西贼首均已毙命,其子难堪众人,手下多半投诚,完全不成气候了。

之前以军事进攻为主,眼下也可以转移到经济建设这方面了。

移珉每家都有枪,而且迁过来的人还以军属为主,家中都有当过兵的男丁,做到抱团自保问题不大。

等访问完矿区,朱慈烺就要踏上新的旅程了,去大明从欧皇那里换到新地盘,也就是巴西去看一看。

依依不舍得波洛忍不住落泪,朱慈烺只好安抚这个老朋友。

自己以后还会经常来这里访问参观的,至少要做到五到十年来一次。

不光是要访问印加帝国,还要对整个东地转一圈,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然而巴西只有驻军,连百姓都没有……

百姓嫌远,根本不愿意来,最多愿意去哥伦比亚定居。

巴西与大明本土,差不多刚好隔了半个地球。

从地理上来说,应该是相当于对角了,确实是最远的属地。

别说普通百姓,当初就是算是军属都不愿意来这里定居。

当兵的没办法,只能执行命令,来了之后住了一段时间,这才逐渐适应过来。

除了夜晚蚊虫多,白天可能碰到蛇之外,其他困难倒是可以克服的。

反过来,到巴西服役,待遇也是最高的。

哪怕就是个啥经验都没有的新兵,来到巴西,每月的薪水便可达到十五银币。

但这种事轮不到新兵,因为还要拖家带口,全都由在北方服役,患有气管炎、

^0^

支气管哮喘以及老寒腿的老兵来执行任务。

开高薪让这些有寒带疾病的老兵到巴西来,朱慈烺的用意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颐养天年,算是皇恩浩荡了。

孩子、老人每人可得一百亩,适龄女子两百亩,老兵及其适龄兄弟每人可得三百亩,如此一来,每家军属几乎都有上千亩的耕地。

大家这下就好好意思埋怨朝廷了,更不敢抱怨昊菁皇帝。

毕竟自家一下子就变成了大地主,到手的还都是待开垦的沃土,翻一下就是良田了。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家里人手不少,可还是忙活不过来。

于是,排队求购拖拉机就成了当地的名场面……

巴西除了北部被亚马孙河及其雨林占据了近半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南部地区,全都是适合畜牧与耕作的平原。

朱慈烺也希望军屯能够在巴西成功,而且派了得力干将周遇吉来负责此事。

控制住这么大一块地方,其难度并不比去落基山里围剿英西余孽要容易。

周遇吉起初对皇帝的安排还颇为差异,到了地方才发现,这任务的确不轻松。

最开始,那就是人少荒地多,连巡逻的兵力都不够用,更别说屯垦了。

首先在巴西扎根的就是周遇吉所率领进攻加利福尼亚的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这三个军的一万五千大明官兵。

大家本以为战事告一段落,王师已然占据绝对优势,皇帝应该是将大家调回本土休整,自己好能跟家人团聚。

万万没想到,某皇帝命令舰队将大家运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来到巴西,一群人自然是牢骚满腹。

好在过了近一年,大家也能跟家人团聚了,只不过还是在巴西!

返回本土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了,从上到下,都要在当地扎根。

见到发的薪水比之前更多了,家眷也过来跟自己一起住了,还到手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安家费,自家还分到了大片土地,补给也不是很匮乏,不满的情绪也就逐渐退却了。韆釺哾

在昊菁皇帝的特许下,周遇吉的所部将士全都得到了好处。

军官能分到一千亩到五千亩不等的土地,将领更是可以达到万亩之多。

这在本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将领坐拥万亩良田,一旦被举报,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凡是给朝廷效力之人,按照品级与功绩,拥有的土地面积都是有相关数量的。

与崇祯皇帝时期完全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自家的地勉强能种够自己吃的菜,仅此而已。

这招就是为了确保不与农户征地,避免激烈的土地兼并,免得重蹈覆辙。

在海外属地就完全没这个顾忌了,凡是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完全可以多吃多占。

娶一百个小妾也没人管你,只要你的肾受得了就行!

周遇吉每三年乘坐铁甲舰返回本土一次,汇报相关情况。

今年算是省事了,因为昊菁皇帝从本土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